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尤俊杰  刘远彬  郑焕 《广东化工》2022,(18):161-163
针对法国CP1系列核电站低压加热器要求换热管与管板采用只胀接、无封口焊(即“只胀不焊”)的接头结构,本文通过研究如何有效实现这种接头胀接的工艺方法,以便最终达到这种接头密封性能良好、拉脱力满足要求、水压试验保压成功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管壳式热交换器产品制造过程先胀接后焊接的技术,同时对管板自动焊工艺提出要求。  相似文献   

3.
简要叙述了换热器管板与换热管胀焊并用连接的制造工艺,并提出了控制其连接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胀接接头的设计选用设计换热器管与管板的连接结构,视材料、压力、工况条件不同,通常设计可选用:胀接、焊接、先焊后胀或先胀后焊等连接方法。我厂过去曾对有色金属管和复合管板采用钎焊连接和碳钢管板与铝管采用专门配方的粘接工艺等连接方法。一般制冷压力容器换热器,当管与管板同为黑色金属时,可选用焊接连接。管为有色金属,管板为黑色金属时,均采用胀管连接结构。  相似文献   

5.
采用铜-钢复合板做管板,紫铜做换热管的换热器,换热管与管板要求强度胀加密封焊。由于紫铜具有较高的热导性,焊接时容易产生未熔合等缺陷,同时由于铜-钢线胀系数及收缩率的差异,焊接时容易发生复合层剥离。本文根据紫铜焊接的工艺特点,结合产品结构特点及产品性能要求,对焊接接头形式进行优化设计,合理安排胀焊顺序,焊接时采用具有较大熔深、能量集中的钨极氦氩混合气体保护焊,配置合理的工艺措施,获得了优质的满足要求的胀焊接头。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管壳式换热器在制作过程中所提到的管子与管板之间进行"强度焊+贴胀"的技术要求,考虑到管子数量、管板厚度以及施工工期,选用了液压胀接工艺。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大大缩短了工作时间。  相似文献   

7.
焊接对管头与管板间的胀接连接的影响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换热器制造开发高质量的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技术,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分析换热管与管板间的连接形式。采用胀焊结合的连接形式时,焊接产生的热应力和胀接产生的残余接触应力之间互有影响。胀接分析过程中根据材料的力学、物理性能,引入材料的几何非线性和接触非线性理论分析[1],采用多线性随动强化准则,计算胀管压力卸除后换热管与管板之间的残余接触应力,得出最高效、最合适的胀接压力。焊接分析过程中利用ANSYS软件进行模拟计算,采用单元生成技术,得出强度焊产生的热应力的影响范围。本方法为换热管与管板接头的结构设计和工艺参数优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吴倩倩  董金善  胡国呈 《化工机械》2021,48(2):229-235,301
某余热回收器短期运行后发生泄漏的原因是其换热管与管板之间存在间隙,即换热管与管板的胀接过程未达到工程要求.理论分析液压胀接过程,采用ANSYS对该失效的胀焊接头进行非线性分析以模拟胀接过程,对不同胀接压力下胀焊接头的密封性能进行分析.对于有间隙腐蚀和介质腐蚀倾向、并在高温高压下工作的余热回收器胀接工艺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换热管-管板胀接压力与初始间隙对换热器胀接质量的影响,采用胀接参数化模拟研究方法对液压胀接进行可靠性研究,建立换热管-管板胀接的弹塑性参数化几何模型,对不同的换热管-管板胀接压力和初始间隙进行研究,得到换热管残余等效应力、残余接触应力大小及分布规律。研究表明:胀接压力相同、间隙不同时,卸载后残余等效应力和残余接触应力值差别较小;初始间隙相同,胀接压力不同时,卸载后残余应力和残余接触应力值差别较大;换热管的残余等效应力和残余接触应力随着胀接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其变化趋势一致;当材料为Ti31钛合金、胀接压力为183 MPa时换热管与管板的初始间隙消除。研究结果为换热器最佳胀接性能优化及胀接质量的提高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氯乙烯合成转化器换热管和管板强度密封胀接、强度焊及焊胀结合3种连接形式下的加工制作过程。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换热管和管板连接的可靠性,结果表明焊胀结合的连接方式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1.
钢制管壳式换热器制造中,换热管与管板的胀接非常重要。通过换热管与管板的硬度测定、试胀等确定合适的胀管率并制定合理的胀接工艺,以保证胀接质量和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2.
《化工装备技术》2015,(4):47-51
对于双管板换热器,其换热管和内管板的连接只能采用胀接连接结构形式,胀接质量的优劣决定换热器制造的成败。通过胀接试验确定合适的胀接工艺,是保证双管板换热器制造质量的技术关键点。  相似文献   

13.
对管壳式换热器管子与管板的贴胀工艺进行了分析。通过试验的方法取得了贴胀胀管率的有效数据,确定了管子与管板贴胀时应该使用的胀管率。  相似文献   

14.
<正> 如何保证管子与管板间的紧固连接,这是管壳式换热器制造中重要的问题之一。胀管率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管子与管板的连接强度和密封性。过胀会使管板发生塑性变形,不能产生必要的弹性恢复,因而降低胀接强度。而且过胀会使管壁减薄量增大,加工硬化严重,甚至产生裂纹。控制胀管率,防止过胀,对确保换热器质量是十分重要的。胀管后,在管子与管板接触面残余压力作用下,管板呈平面应力状态,管板任一点 M 的应力和位移可由下式求得:  相似文献   

15.
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模拟液压胀接过程,考虑了管子与管板材料、几何尺寸和胀接压力对接头残余接触压力的影响,以正交试验安排计算方案,将所得的数据回归得到了接头残余接触压力估算式,同时给出了液压胀接贴胀压力的计算方法。认为管子与管板材料的匹配关系和胀接压力对接头残余接触压力影响最大,其次是管子与管板孔之间的间隙和管子壁厚、管板厚度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6.
液压胀接技术是目前比较有效的保证换热管与管板紧密连接的技术。本文利用ANSYS建立有限元平面模型,分析液压胀接过程中的应力应变特点,接触压力等,并计算了胀接压力卸除后换热管与管板之间的残余接触压力。得出液压胀接时管板外径对胀管的接触压力和残余接触压力影响不大等结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一种机械胀接工具——后退式胀管器在厚管板及高温、高压蒸汽锅炉胀接中的应用。由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其胀接性能,包括静力拉脱强度及疲劳强度都是令人满意的。同时表明,这种胀接工具能在整个管板厚度上获得均匀的胀紧度。因此,作者认为,目前我国热交换器标准中有关胀接的某些提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合成转化器换热管和管板"强度胀"、"强度焊"、"焊胀结合"3种连接型式的特性,通过对比分析确定最佳连接型式,并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控制换热管和管板连接可靠性的工作重心。  相似文献   

19.
我厂为小化肥厂设计制造了交换工段的热交换器,于67年纳入生产,几年来建厂达50余座。该设备原设计管子与管板为胀接连接,经制造与使用的实践,发现了一些问题,我们于72年2~3月,组织工人与技术人员对用户作了调查,再综合兄弟厂如广重等搞的试验,又根据JB1147-71,对管子与管板连接方法的推荐,因此决定将小化肥厂热交换器,管子与管板连接由胀改焊进行了设计修改.(自72年3月份以后的产品均采用焊接)。  相似文献   

20.
三管板换热器中间管板与换热管的胀接为关键工序,通过拉脱力试验、剖切检验及水压试验等确认接头尺寸、胀接压力和胀管率的合理值,以保证接头满足设计工况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