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马梁 《建筑创作》2011,(3):171-175
历史街区是承载城市文化资本的重要载体,多年来实施的各种历史街区改造项目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其活力的复兴,并使之融合于城市的整体发展.本文将结合一次有意义的概念设计竞赛尝试,进行针对历史街区活力激发的进一步思考,从而为真正实现历史街区活力的激发与保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人居环境的角度解读“美丽天津”的内涵。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历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人居环境品质的高低。纵观这些历史街区的全貌不难发现,其区位熵与活力度十分不匹配,大多表现出活力不足的现象。“五大道”作为天津保护最为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同样面临着复兴街区活力的问题。文章通过活力复兴含义的诠释,深入分析“五大道”活力复兴因子,提出“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复兴对策。  相似文献   

3.
城市更新越来越离不开商业资本的支持,不同的商业开发模式通过对历史街区的重建为城市老区再次注入活力。虽然商业开发难以避免受到市场机制的影响,但完全依靠政府或居民为投资主体的模式对历史街区进行保护和再改造是不现实的,商业资本的引入逐渐成为了历史街区改造的重要动力。文章在对“新天地”开发模式和“曲江”模式进行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分析和探讨了不同商业开发模式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再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经验,对居民缺少参与途径、保护流于形式、多元利益难以实现动态平衡等问题提出针对性的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历史街区保护是现代城市更新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如何协调城市发展与历史保护之间的矛盾,使历史街区的价值得以重塑、活力得以再生,这是城市规划中十分重要的问题。该文以台北市剥皮寮街区的更新为例,在对其历史背景解读基础之上,对其保护与再生策略进行探析,从规划理念、再生策略、实施方式三个方面进行总结,最后就文化再生及公众参与两方面提出历史街区保护与再生的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5.
合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及公共活动空间激发历史文化街区活力是目前城市设计及改造的重要议题。以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街区为例,结合大数据分析手段,支撑街区更新及基础设施建设。研究通过片区人群宏观特征识别、语义数据分析、POI数据分析定义街区提升重点及历史人文特征。通过改变街区内部分道路车行道的宽度及流量,打造适宜慢行的道路交通系统,配合衡复的历史文化保护建筑资源及公共活动空间品质的提升,合理利用并展示历史文化资源,重新激发地区活力。以"梧桐-漫(慢)街"设计理念提出文化旅游的探访路线,打造衡复地区城市名片。  相似文献   

6.
城市历史街区正面临着城市文化转型的挑战。城市化、全球化在带来经济发展和生活改善的同时,也给城市历史文脉带来了巨大冲击,许多曾经繁荣的历史街区逐渐萧条。因此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不能单纯地保护其外在的形态,更多地应该通过对文脉的恢复与更新使其焕发出自身的活力。在对重庆市江北区寸滩历史街区的规划设计中,利用对原有文脉的恢复与更新,赋予当地新的活力和吸引点,通过街区自身的发展满足当地居民和政府对生活和经济的需求,同时也让历史街区得到长久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规划师》2018,(Z2)
当前,城市建设已进入存量焕新、内涵增值的时期,城市文化已成为促进城市转型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历史文化资源在历史街区的更新提升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恩宁路是广州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其保护利用规划在对街区文化价值进行深入挖掘的基础上,确定了街区底线控制要求,其试点实施方案从整体空间形态修补、建筑保护利用、街道空间品质提升、水岸空间品质提升、慢行环境打造和街区活力激发6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同时,该项目结合市—区联动、共同缔造等方式制定工作方案,形成项目制度保障,推进历史文化街区从规划到实施的全流程规划管控。  相似文献   

8.
林晓光  胡纹 《规划师》2007,23(3):51-53
哈尔滨花园街历史街区概念设计提出"容器"的概念,即把城市和街区比作不同层次的"容器",认为历史街区之所以没落是因为"容器"本身的破败和其功能不能满足现代需求,因此对"容器"本身及其内容进行更新是街区重新恢复活力的途径."容器"本身的更新包括对地面空间的保护、更新及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容器"内容的更新包括功能置换和人口置换.  相似文献   

9.
历史文化街区保存着较多的历史建筑和历史遗存,对彰显城市文化与魅力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历史街区发展步伐往往落后于现代城市发展进程,逐渐陷入区域活力丧失的困境。文章以扬州市湾子街历史文化街区为例,通过对湾子街现状的调研,分析总结街区活力缺失的主要原因。针对历史建筑残破、道路通行度低、公共空间匮乏等问题,提出以激发街区活力为目标的渐进式更新策略。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历史街区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怎样对历史街区进行保护与更新现已成为城市发展的焦点问题。本文主要对厦门鼓浪屿历史街区的内涵进行分析与深入研究,通过保护鼓浪屿历史街区的独特物质形态与激发旅游经济,弘扬厦门的历史文化,为我国其他区域的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历史街区活力的提升是复兴历史街区的重要手段,明确影响因素是提升历史街区活力的基础,以什刹海历史街区为例分析得到街区日间与夜间的活力影响因素,并对其作用方式与一般规律进行阐述。首先,基于大众点评兴趣点(POI)及微信宜出行等城市网络数据,建构历史街区街巷活力评价体系;其次,通过量化获得历史街区活力表征与潜在的活力影响因素;最后,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得到什刹海历史街区日间与夜间的活力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活力表征显示什刹海历史街区日间活力集聚于恭王府,夜间活力集聚于银锭桥,剩余区域活力分布较为均匀;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日间影响街区活力的因素由强到弱分别为历史吸引、商业吸引与地标作用;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夜间影响街区活力的因素由强到弱分别为商业吸引与地标作用。研究结果对什刹海历史街区及其他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起到启示作用,明确未来发展与更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城兴人,人兴业”的城市发展新逻辑下,创新街区正成为城市新一轮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创新主导的创新街区建设中,“场所营造”成为街区吸引创新人才、促进知识产生、集聚创新活动的关键策略,是促进街区提高创新活力的重要路径。本文基于创新街区的实践和文献的综合分析,发现创新街区在场所的环境、结构、功能、氛围和意象等场所营造领域具有广泛的共同性,据此提出创新街区场所营造的“iFACE”概念化分析模型,并以全球典型创新街区案例为对象进行归纳,总结出创新街区提升吸引力和激发创新活力的场所营造举措,为“国家双创”和“城市修补”背景下我国城市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体验经济"与历史街区(建筑)再利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结合“体验经济”概念的提出 ,说明了它与历史街区 (建筑 )再利用的关系 ,探讨了历史街区 (建筑 )再利用如何与“体验经济”相结合 ,加强体验经历 ,并提出了历史街区 (建筑 )再利用中可能存在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4.
历史街区的空间设计应在街区整 体保护的前提下提出,以维护历史街区的 历史真实性和人类宜居性为前提,从艺术 审美角度设计历史街区的空间界面,提升 其“可居性”和“美感”,并获得“创造性 的更新”的能力。街区空间设计,有助于改 变其旧有的脏、乱、差,生活水准低等负面 印象,展示出新时代具有传统特色兼具舒 适、美感的独特街区形象。为有别于以往的 单纯保护,本文更加注重历史街区保护更 新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强调延续城市特 色、传承文脉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以莆田市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在评判街区综合价值、梳理街区保护与活化利用的突出问题、调查公共参与意愿的基础上,运用城市经济学方法深入探讨实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活化利用的着力点,包括:挖掘历史文化保护价值、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保护机制、重构公共服务设施以及打造经济可持续的活力街区等,最后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活化利用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荆州古城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宏烈 《华中建筑》1994,12(3):59-61
荆州古城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杨宏烈荆州是长江流域古老的都城之一,经国务院首批定为“历史文化名城”。因此,城市的规划建设就应该多从“历史”、“文化”、“名”这几个方面考虑。古城的可观性、可游性、纪念性都应该以城市为对象、载体和标志。城市的历史性、文化性...  相似文献   

17.
历史文化街区是重要一项文化遗产,历史文化街区既需保护也要发展。以无锡小娄巷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整治为例.探讨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延续与活力再生的方式。保持历史文化街区空间秩序.实现人们对街区传统文化的解读.通过适应现代生活的后续利用,为历史文化街区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8.
激活城市——城市建筑文化资本与城市历史街区复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建筑文化酱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积淀而成的宝贵历史文化财富,“城市传媒”与“城市织补”像城市发展的“催化剂”,能够带动和激发城市的建设与复兴并有效地解决城市历史街区的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本文在解读城市建筑文化资本的同去,将城市触媒理论与城市织补理论应用于其中,图图找出使城市建筑文化资本最大化的方法,并对哈尔滨历史街区的保护复兴实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郑海花  马非 《建筑技艺》2021,27(2):113-115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在彰显城市魅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精髓是对历史文化的有效传承.福州市朱紫坊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氛围浓厚,如何在大时代背景下保留其文化特色,为沉寂已久的历史街区注入新鲜活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梳理朱紫坊历史文化价值体系,提出渐进式更新策略,以期为城市文脉传承和传统街区改造提出...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高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历史文化街区的复兴面临着街区格局变更、地域文化缺失、活力衰退的困境。为保护其地域风貌、复兴街区活力,文章结合涵江萝苜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项目,通过实地调研考察分析,从保护街区空间格局肌理、历史建筑、水系风貌、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环境要素等方面提出历史文化街区活力复兴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