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李春 《热处理》2020,(1):28-31
8620H钢拨叉单件质量1.05kg,需进行碳氮共渗和淬火、回火处理,达到表面硬度680~800HV0.3、心部硬度30~45HRC和至550HV0.3的有效硬化层深度0.1~0.3mm。采用UBG渗碳炉对拨叉进行了3次碳氮共渗及淬火和低温回火工艺试验,通过适当缩短碳氮共渗时间、降低淬火温度、调整淬火油温及其搅拌烈度,最终达到了拨叉的质量要求要求。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目前国内摩托车拨叉锻件锻造工艺分析,介绍了摩托车拨叉的几种锻造方案,通过比较,对不同工况的拨叉生产作了工艺推荐。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目前国内摩托车拨叉锻件锻造工艺性分析,介绍 性摩托车拨的几种锻造方案,通过比较,对不同工况的拨叉生产作了工艺推荐。  相似文献   

4.
使用UNICASE型箱式炉进行汽车拨叉热处理,由于该产品技术要求特殊,需要对原有设备进行改造。碳势控制系统由原来的红外线CO2气体分析仪改为氧探头,提高了碳势控制的速度和精度.选用合适的淬火用油,并对油槽搅拌系统进行改造,以满足产品变形要求。改造了滴注系统,提高了炉气均匀性。  相似文献   

5.
40CrNiMo钢是淬透性很好的合金结构钢,淬火后得到较高的强度和韧性。但对于直径较大的锻件,其性能与锻件的质量、锻后预备热处理的组织状态等有很大关系。要达到较高的综合力学性能,尤其是要得到较高的冲击吸收能量,必须提高其淬火硬度。针对  相似文献   

6.
汽车变速器二轴的表面硬度是零件质量的主要指标.图1为变速器二轴的形状尺寸示意图,其材料为20Cr钢.要求零件表面硬度≥88 HR15N,心部硬度25~45 HRC,有效硬化层深度0-4~0-6 mm,金相组织检验按HB 5492-1991《航空钢制件渗碳、碳氮共渗金相组织检验标准》进行.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为:锻件-预备热处理-机加工-碳氮共渗淬火、回火处理-清理抛丸-校直-精加工-装机使用.在可控气氛多用炉中对二轴进行碳氮共渗淬火、回火后检验发现,沿35-24 mm圆周表面硬度软硬不均,软的区域硬度为80~85 HR15N,有效硬化层深度只有0-276 mm左右,显然软带区域的硬度和有效硬化层深度均不合格,由此造成的返工率高达15%~30%.因此,控制碳氮共渗淬火、回火后的表面硬度,降低返工率是保证产品顺利进入大批量生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马维 《铸造技术》2014,(10):2252-2254
采用渗碳与氮碳共渗两种方法对40CrNiMo齿轮轴用钢进行了表面热处理,并根据钢表面硬度与渗透深度的结果对热处理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适宜的氮碳共渗工艺为(520560℃)×(4560℃)×(46 h)。  相似文献   

8.
材料淬透性是热处理中很重要的内容,淬透性与淬火密切相关。本文概述材料淬透性的基本概念,介绍淬透性的本质,分析材料淬透性与产品性能(硬度和有效硬化层深度)的联系,阐述了材料淬透性对产品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丁俊峰 《锻压技术》1994,(3):56-58,14
本文介绍了重型汽车太尔拨叉锻件的制坯和双终锻型槽的模锻工艺及模具设计。  相似文献   

10.
小拨叉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拨叉的冲压工艺性,阐述了各模具的结构特点,介绍了采用拉钩机构实现下模工件脱模的方法。生产证明:模具设计合理,能满足中小批量生产要求。采用拉钩机构顶出,工作可靠,通用性强,工作效率高。  相似文献   

11.
利用真空低压渗碳软件对20CrMoH钢的渗碳过程进行模拟,并根据模拟输出在WZSTQ真空渗碳炉上进行了试验。在800 Pa压力和960 ℃温度下渗碳,保压25 s,对比渗碳有效硬化层深度优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渗碳时间为120 min。优化工艺后,试验测得有效硬化层深度与软件预测的深度偏差在+0.23 mm以内,满足设计要求。软件预测的有效硬化层深度更接近齿轮产品的实测深度,最小偏差为+0.10 mm。通过930 ℃下渗碳试验,对比表面碳含量,证明了软件预测表面碳含量为0.75%时,与实测值基本一致,最大偏差为-0.02%。  相似文献   

12.
13.
用自行设计制作的两种新型加热感应器,对重载铁路道岔用槽型护轨进行感应热处理工艺试验.测量了热处理后槽型护轨的畸变量,并取样检测了其化学成分、显微组织、硬度及硬化层深度.结果表明,槽型护轨硬化层深度大于25 mm,表面硬度在345~370 HB范围,断面硬度34~39 HRC,显微组织为索氏体,均满足TB/T 3110-2005《33 kg/m护轨用槽型钢》标准要求.新设计的感应器结构更加合理,热处理后槽型护轨畸变较小,可操作性强,能够满足批量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4.
杨雨松  王斌 《轧钢》2020,37(5):35
为探究渗碳全流程工艺对航空轴承用钢M50NiL渗层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对M50NiL钢开展了真空低压渗碳热处理研究,分析了渗碳、淬火、冷处理和回火等工艺对渗层的组织演变及其对应硬度梯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渗碳淬火后,实验钢有效渗层深度为1.25 mm,随着碳浓度的降低,从渗层表面到芯部碳化物的体积分数和析出尺寸逐渐减小,显微硬度呈现逐渐下降趋势。冷处理工艺促使部分残余奥氏体组织转变为马氏体组织,进一步提高渗层整体硬度。经回火处理后,表面硬度有所降低。实验钢表面碳化物主要为Cr、V、Mo、Ni的碳化物。  相似文献   

15.
采用洛氏硬度和扫描电镜对"淬火+回火"、"正火+回火"和"热轧+回火"3种热处理工艺后P20钢的性能和组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种工艺制备的试验钢回火热处理前的硬度虽有不同,随着回火温度升高硬度的变化趋势却相似,均呈现"缓降-陡降-再缓降"的趋势,其中580~600℃回火温度区间为3种工艺所共同具有的硬度"陡降"区...  相似文献   

16.
用BP人工神经网络及材料微观分析方法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P20钢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BP网络能根据淬火及回火温度精确预测P20钢热处理后的硬度;BP网络预测结果表明,P20钢经800~920℃淬火及530~650℃回火,在给定的淬火温度下,随回火温度的增加硬度急剧降低;在给定的回火温度下,随淬火温度的增加硬度略有增加。材料微观分析表明:这主要归因于回火温度升高造成的碳化物长大和α相的回复程度的加剧及淬火温度升高造成的碳及合金元素固溶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7.
对42CrMo钢进行不同参数下的激光淬火处理,研究了激光淬火功率和扫描速度对42CrMo钢表面淬火硬度和淬火深度的影响规律,分析了在激光功率密度为定值时不同激光淬火参数下硬化性能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激光功率的增大和扫描速度的减小均可以提高淬火层的深度和硬度;结合激光功率和扫描速度计算所得的能量密度参数与淬火效果存在较强相关性,在能量密度相同时,高功率高速度参数可以增加淬火硬度和深度,并提高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18.
Cr12钢深冷处理工艺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Cr12钢试样的深冷处理工艺,以洛氏硬度、磨损试验及XRD等手段,对不同工艺条件下材料深冷处理前后力学性能和组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经深冷处理后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得到了提高,马氏体衍射峰值增强,衍射峰发生了宽化,马氏体组织细化。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合理的深冷工艺。  相似文献   

19.
刘军刚 《金属热处理》2015,40(2):183-185
研究了不同调质工艺对35CrMo钢板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淬火加热温度为790 ℃时,钢板没有完全奥氏体化,造成组织不均匀;当淬火温度大于850 ℃时,钢板组织与850 ℃时变化不大。随回火温度升高,试验钢的硬度降低。最终确定850 ℃´60 min水冷淬火+620 ℃´100 min回火作为35CrMo钢板的现场生产工艺。利用该热处理工艺现场生产的钢板性能稳定,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将酸洗和未经酸洗的两种20CrMnTi钢试样放在一起进行渗碳淬火、回火处理。分别测定了两种试样表层的碳浓度梯度和淬硬层深度。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热处理工艺条件下,经酸洗后的试样,淬硬层和渗层碳浓度均较未经酸洗的试样高。原因是酸洗试样的表面产生了过酸洗和酸洗麻点,增大了试样表面与气氛的接触面积,在渗碳初期,酸洗试样表面渗入的碳原子多,形成了从表面到心部比较高的碳浓度梯度,从而提高了碳的扩散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