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7 毫秒
1.
浅谈三门峡库区(潼三段)塌岸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小青  邢青武  卢多敏 《人民黄河》2002,24(7):11-11,13
三门峡水库1960年年底基本建成并开始蓄水运用至今,先后经历了、蓄水运用,滞洪排沙运用,蓄清排浑运用”三个不同运用方式,水库的蓄水运用,造成了库岸塌陷,由于各阶段运行方式的不同,因此造成库区的塌岸型式也不同,根据三门峡库区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塌岸的原因,提出了当前库区塌岸的分段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三门峡库区潼关至三门峡大坝这一库段,既是自然河道,又是常年库容范围。根据水库汛期泄洪排沙,非汛期蓄水防凌、灌溉、发电这一运用方式,以及水位变化的范围,潼关至大禹渡这一段在汛期河道摆布较大,主流不稳,经常发生主流顶冲岸边造成塌岸。而大禹渡至大坝段,库水位变幅较大,汛期河流顶冲岸边塌岸,非汛期蓄水遇风浪冲击造成塌岸。文章根据三门峡水库潼关至大坝间库区情况、三门峡水库建成运用以来塌岸及损失、潼三段库区两岸塌岸治理现状、三门峡库区(潼三段)存在问题,提出了三门峡库区的治理原则和目标任务,并提出了具体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三门峡库区潼关-三门峡河段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河势变化大、塌滩塌岸严重。初步分析认为,三门峡水库在“蓄清排浑”运用方式下,库岸结构松散、工程布局不够合理及工程数量少是河势变化和塌滩塌岸的主要原因,并据此提出了在潼三河段采取上段以防冲为主,中段以防冲为主、防浪为辅,下段以防浪为主、防冲为辅的工程治理措施,并改造加固现有工程。  相似文献   

4.
三门峡库区潼关至三门峡大坝这一库段,既是自然河道,又是常年库容范围。根据水库汛期泄洪排沙,非汛期蓄水防凌、灌溉、发电这一运用方式,以及水位变化的范围,潼关至大禹渡这一段在汛期河道摆布较大,主流不稳,经常发生主流顶冲岸边造成塌岸。而大禹渡至大坝段,库水位变幅较大,汛期河流顶冲岸边塌岸,非汛期蓄水遇风浪冲击造成塌岸。文章根据三门峡水库潼关至大坝间库区情况、三门峡水库建成运用以来塌岸及损失、潼三段库区两岸塌岸治理现状、三门峡库区(潼三段)存在问题,提出了三门峡库区的治理原则和目标任务,并提出了具体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黄河潼关-三门峡河段上段治理工程为就岸维护,工程布局不合理,主流游荡多变,塌岸严重。中下段护岸工程少,塌岸在不断发展,沿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为此,提出对库区上段进行河道整治工程建设,中下段应根据塌岸成因适时修建防冲防浪工程,同时加强防洪非工程措施建设。  相似文献   

6.
三门峡库区潼关至三门峡河段两岸的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塌岸损失情况严重。分析认为,库区上段工程布局不合理,河势游荡多变,是引起库岸严重坍塌的主要原因;库区中下段护岸工程少,质量差,塌岸仍在继续发展,鉴于此,今后应对库区上段进行河道整治,中下段进行防冲防浪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7.
官厅水库塌岸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官厅水库是永定河上游一座大型水利工程,其塌岸问题由来已久.在国内非常典型。介绍了水库塌岸的历史与现状,论述了影响水库塌岸的因素,对水库塌岸进行了严重程度分级和长期塌岸宽度预测,并初步探讨了塌岸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黄河潼关至三门峡河段治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门峡水库潼关至大坝河段,存在非汛期蓄水期间呈水库特性、汛期泄洪排沙期间呈河道特征的明显特点。本文根据水库这种实际运用情况,在总结以往库区治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应将潼三段划分为自然河道段、回水变动区段和纯库区段三个不同的河段,并针对各河段不同演变特性分别进行治理,以及治理中所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黄河潼关-三门峡河段,兼有自然河道段和水库区段,受来水来沙和水库运用等因素影响,河岸坍塌沿岸损失比较严重,虽经多年治理,效果不太理想,通过对存在问题的研究,建议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提供相应保障,加快治理速度。  相似文献   

10.
三门峡水库1960年9月运用以来,库区塌岸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由于库岸坍塌,给沿岸村庄、扬水站、高岸耕地造成很大威胁与破坏,影响库周群众的生产与生活。特别是潼关至坝址段的塌岸更为严重。因此,分析形成塌岸的原因,研究塌岸的防护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黄河下游的岸滩侵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河下游的滩岸侵蚀相当严重 ,尤其在游荡型河段。本文首先提出了滩岸侵蚀的概念及其侵蚀速率的定义 ,同时提出了利用现有水文观测资料研究滩岸侵蚀速率的方法。然后以三门峡水库建库前和蓄水拦沙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滩岸侵蚀情况为例 ,讨论了滩岸侵蚀机理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最后以实测资料为依据 ,经分析得出了不同河段滩岸稳定性系数及其侵蚀速率的变化范围 ,并建立了滩岸侵蚀速率的经验关系式。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三门峡水库的地位和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红宾 《人民黄河》2003,25(12):1-2
三门峡水库投入运用以来,在确保黄河下游防洪、防凌安全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水库调度、机组抗磨蚀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多泥沙河流水库如何长期保持有效库容探索出了一条成功之路。小浪底水库修建后,根据黄河治理开发规划及黄河下游洪水处理调度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的要求,三门峡水库仍须承担相当繁重的任务:①按照小浪底水库设计要求,只有当小浪底、三门峡、故县、陆浑4座水库联合调度时,黄河下游才能达到千年一遇防洪标准。小浪底水库死库容淤积完后,需要三门峡水库配合运用的防洪库容将更大。②当黄河下游发生严重凌情时,小浪底正常运用后的库容不能满足下游防凌的要求,仍需要三门峡与小浪底两水库联合控制。③随着黄河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三门峡水库将在未来的供水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④三门峡、小浪底和西霞院3座水利枢纽将组成梯级水库群,小浪底水库承上启下,发挥中心枢纽的作用,但小浪底水库库容也是有限的,一些问题仍需要三门峡水库配合才能得到解决。此外,三门峡水库建库初期,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而投入运用40多年来,非汛期蓄水,汛期降低水位,经过自然的修复和人工的建设,在库区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在库周形成了依托水库发展的社会经济模式,因此三门峡水库不仅承担着流域治理开发而赋予的任务,而且对库区自身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①保护和改善库区湿地生态环境。②为库区沿岸工农业用水提供保障。③改善库区水质。④支撑三门峡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小浪底水库运用初期防洪运用方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浪底水库运用初期库容较大,为了充分发挥小浪底水库的库容优势,减少三门峡水库淤积及控制运用几率,对“上大洪水”,当小浪底水库水位达273m时,三门峡水库投入控制运用时机较好。对“下大洪水”,当小浪底蓄水位达270m时,三门峡水库控制运用时机较好。通过多方案的分析比较,认为小浪底水库运用初期,在不影响大坝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小中常洪水控制流量,中常洪水控制流量以5000m^3/s为宜,最高汛限水位以245m为宜。另外,还提出了三门峡、小浪底、陆浑、故县四库联合防洪运用方式。  相似文献   

14.
小浪底水库过用初期三门峡水库防洪运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浪底水库建成投入运用,将大大提高黄河下游的防洪标准,也减轻了三门峡水库在黄河下游防洪,防凌中的负担,并为减少三门峡水库库区淤积创造了条件,在发生了“上大洪水”时,三门峡水库与小浪底水库联合运用,三门峡水库可分别采用敝泄方案,先敝后控方案和适时调控方式进行防洪调度,经计算并综合分析比较认为,“适时调控”方案为综合效果好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中下游阻隔性河段特征及成因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中下游长河段长时段的演变资料分析表明河势调整往往会向下游传递,但是部分河段却能阻隔这种河势调整的传递效应,称之为阻隔性河段。统计表明,阻隔性河段应同时具有单一微弯的平面形态、凹岸抗冲性较强且中上段无挑流节点、河宽随水位变化率不超过45等三个特征。进一步分析表明,这种河段具有阻隔性的根本原因是其能够归顺不同流量级的主流平面位置,使得无论上游河势如何调整,其出流的主流平面位置基本稳定,为下游河段提供相对稳定的入流条件。河道整治过程中,宜抓住有利时机塑造阻隔性河段效果,无阻隔性影响的长河段宜自上而下系统规划整治,对大幅度崩岸、滩体大幅萎缩等可能破坏阻隔性的变化应及时整治,防止阻隔性丧失。  相似文献   

16.
稳定潼关高程的三门峡水库控制水位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1974年以来三门峡水库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从稳定降低潼关高程的要求出发,结合"蓄清排浑"运用的必要条件,论证了潼关以下库区河道的富余挟沙能力状况。依据20世纪70年代以来资料,根据平衡排沙的要求论证了汛期敞泄运用的必要性,从保持年内冲淤平衡出发,论证了非汛期运用控制水位的取值及其淤积影响,提出了适宜的水库运用水位的方案。在方案论证过程中也考虑了非汛期尽可能发挥发电效益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黄河三门峡以下流域水资源调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文政  黄强  刘昌明  蒋晓辉 《水利学报》2005,36(6):0721-0726
黄河三门峡以下河段水资源供需紧张、断流频繁。本文针对此问题,采用月径流量延时曲线和超越机率曲线、系统仿真方法研究黄河三门峡以下流域在不同来流条件下水资源的供需情势,研究结果表明:(1)小浪底水库的兴建,大大改善了三门峡以下水资源的供需状况,但在来水较枯的年份,水资源供给仍然紧张;(2)在枯水年份,三门峡以下即使再增加水库或加大库容,也不能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紧张状况,要解决缺水状况主要依靠上游水库调节水量或采取节约用水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碎石土岸坡坍塌是库区常见的地质灾害,会对水库的正常运行和功能发挥产生明显影响。文章以辽宁省锦凌水库库区的碎石土边坡为例,利用实验室模型试验方法对碎石土塌岸边坡不同坡度工况下的岸坡内部水文响应规律进行研究,结论显示岸坡坡度对岸坡内部水文响应存在显著影响,应十分关注坡度较大的碎石土岸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和畅洲汊道是长江下游典型的江心洲分汊型河道,也是长江下游历史上演变最剧烈的河段之一。三峡水库蓄水后河段来沙大幅减少,和畅洲汊道演变与航道条件随之改变,为了抑制左汊发展、改善右汊航道条件,水利、交通部门先后在左汊口门、上中段修建了三道水下潜坝。在大量实测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新水沙条件和整治工程双重作用下和畅洲汊道及其上游六圩弯道河床演变特征。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后六圩弯道河床持续下切,伴随着局部岸线崩退和心滩发育等不利变化;三道潜坝限流作用显著,2019年左汊实测分流比约为64%,较2002年最高76%时下降12%;右汊河床经历了缓慢淤积到由淤转冲再到普遍冲刷的阶段性变化,航道条件得到改善;但左汊潜坝下游河床产生明显的局部冲刷,且发生两次崩岸事件,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三峡水库蓄水前后的实测地形和水文资料,分析了上荆江河段的水沙变化特性和该河段平滩河槽下的冲刷情况。结合三峡工程后续岸坡影响处理的工程实践,选择杨家垴至罗家潭段、学堂洲段、沙市城区、公安河弯、耀新民堤段、郝穴河弯段和南五洲等河段,进行了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的岸坡稳定性分析。结合已有的预测结果及岸坡稳定的分析,指出上荆江河段岸坡存在崩塌隐患的地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