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齐江  乔耀军  陈树强  管克俭 《电子学报》2001,29(10):1409-1411
本文根据异步传输模式(ATM)无源光网络(APON)的实际要求,对直流耦合突发模式光接收机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动态峰值检测的突发模式接收机其灵敏度代价和传输容量代价过高,而基于局部峰值检测的突发模式接收机则可较好满足APON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李军  周鹏  陈伟 《半导体光电》2003,24(3):200-202
研制了一种适用于APON系统的155Mb/s突发式光发射模块,选用朗讯公司LUBLD155作为激光器驱动芯片,通过采用峰值检测的自动功率控制技术控制发射模块的输出光功率。测试结果显示该模块的各项性能指标都完全能够满足APON系统的要求,眼图张开度稳定。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宽带接入APON系统中155Mb/s突发式光发射模块的设计和测试结果,通过采用峰值检测的自动功率控制技术,成功地实现了半导体激光器(LD)做光源发出突发光信号.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宽带接入APON系统中155Mb/s突发式光发射模块的设计和测试结果,通过采用峰值检测的自动功率控制技术,成功地实现了半导体激光器(LD)做光源发出突发光信号。  相似文献   

5.
无前导字节的突发模式光接收机在系统兼容性和提高传输效率方面相对于传统的有前导字节的突发模式光接收机有很大的优越性.本文在理论上给出了突发模式光接收机的误码率公式,分析了不用前导字节对接收机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输网中两种典型的传输线路码型,分析与计算了高速自适应突发模式光接收机的误码率,分析结果表明,高速自适应突发模式光接收机的误码率与线路传输码型和接收机中峰值探测电路的峰值保持时间常数等有关,且一般沼传统固定门限光接收机。  相似文献   

7.
交流耦合突发模式光接收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交流耦合突发模式光接收机进行了理论分析。这种接收机主要用于基于信元的时分复用系统中,工省了在直流耦合方式中为调整判决阈值而插入的开销,提高了传输效率。但理论分析表明这种接收机引入的灵敏度价比直流耦合模式接收机高。理论分析结果与模型仿真结果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8.
APON宽带接入系统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建立基于ATM的无源光网络(ATM-PON)宽带接入系统基本模型为基础,阐述传输帧格式,结合媒体接入控制(MAC)协议对传输帧结构内信元构成机理进行深入分析;对APON系统在物理层传输上的测距技术、突发模式同步技术、突发信号的收发技术进行了探讨,同时提出设计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9.
原荣 《数据通信》2010,(1):28-30
首先介绍了用于IEEE802.3avEPON10Gbit/s具有复位功能的直流耦合突发模式光接收机的构成、原理和性能。接着阐述了交流耦合突发模式光接收机的机理,介绍了用于IEEE802.3ahEPON的1.25Gbit/s交流耦合突发模式APD光接收机的结构和性能。随后简述了2.5Gbit/s边检测突发模式GPON光接收机的原理和性能。最后给出近年来在文献上报道的一些10Gbit/sPONOLT光突发模式接收机的技术指标和采用的技术。  相似文献   

10.
基于ATM的无源光网络(APON)技术是实现FTTx的最佳方案。首先介绍了APON系统的构成,重点介绍其中的关键技术--上行通信中的测距、快速比特同步、突发信号收发和媒体接入控制;最后对APON的应用和发展前景做了简要的叙述。  相似文献   

11.
介绍无源光网络的系统结构,分别从突发信号同步,测距以及带宽分配三个方面对基于ATM的PON(APON),以太网PON(EPON)和GPON三种无源光网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焦硕  吴海珊  陈晓晨  徐坤  林金桐 《电子学报》2005,33(7):1319-1322
基于拓展带宽的设计方法,提出一种适于OBS的交流耦合突发模式光接收机设计方法.分析与仿真证明该方法有效地降低由交流耦合电容引入的功率代价,并降低系统对信号频谱中低频成分的限制.在1.25Gb/s的信道速率下,本设计在300ns内实现信道同步,并达到很好的灵敏度指标,打破了交流耦合突发接收机在高速应用中的局限.  相似文献   

13.
以基于异步传送模式(ATM)的无源光网络(PON)基本结构为基础,阐述ATM-PON(APON)宽带接入系统传输帧格式;对传输帧结构内信元构成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媒体接入控制协议(MAC)阐述带宽的动态分配;对基于APON宽带接入系统在物理层传输上的测距技术、突发模式同步技术、突发信号的收发技术和搅码技术进行讨论,同时提出设计的基本框架;APON系统在分光比为1:32时,支持光分支级数可达3级,实现传输距离为20km的多业务、多速率接入。并指出了APON和EPON宽带接入系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赵颖恪 《通讯世界》2002,8(7):94-95
格林威尔公司的APON系统APONet由光线路终端(OLT)、光网络单元(ONU)以及网络管理系统(NMS)组成。OLT和ONU之间采用无源光网络(PON)连接。其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该系统采用通用的下行TDM点到多点的广播发送、上行采用TDMA(时分多址接入)方式解决多点到点的信道带宽争用问题,实现OLT与ONU之间的信息交换。在这个信息传递过程中,涉及到两项APON设备都必须面临的关键技术:测距与突发同步。APONet已经很好地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实现测距精度在±1Bit之间,能很好地解决由于多个ONU到OLT距离不同带来的传输时延…  相似文献   

15.
光接收机原理及常见故障维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军 《中国有线电视》2007,(14):1412-1412
有线电视传输网络变成HFC的传输模式后,由于光纤传输大量应用,光接收机也随之增加,其故障在所难免,现在简要介绍光接收机的基本原理及常见故障的维修。  相似文献   

16.
RFoG技术在HFC网络双向改造中存在明显的优势,越来越多的运营商采用RFoG组网方案,但是RFoG的射频光网络单元由于光突发模式采用电平控制ONU的开通与关断,造成实现困难。本文给出一种基于同步传输的射频光网络单元,将回传信号数字化,采用和CMTS相同的时分复用技术(TDMA)来控制ONU反向光发射的“突发”,从而达到在任一给定的时点,只允许一个ONU与CMTS头端保持通讯,以弥补其不足。  相似文献   

17.
突发模式光接收机及其典型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突发模式光接收机的原理、结构、类型及其在光纤通信中的典型应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比较了无源光网络(PON)中突发工作方式的光发射机,接收机与传统的连续工作的光发射机,接收机的差别,分析了春特性,并给出了设计原理图,这些原理图同样适用于其它光纤计算机网络的光发射机,接收机。  相似文献   

19.
胡斌  张彬 《现代传输》2007,25(1):67-70
介绍了一种高速光突发模式接收机。整形电路采用直流耦合跨阻抗前馈式结构。突发同步恢复电路采用一种新颖的固定相位调节振荡器。仿真表明:在传输速率为1.25Gb/s,误码率BER≤10^-9时,接收灵敏度为-25dBm(平均光功率)。最大可接收光功率-1dBm,动态范围可高达24dB,两分组信号保护时间为20ns。对速率为5Gb/s的NRZ突发数据可在10ps之内建立比特同步。  相似文献   

20.
目前各国传输干线都已基本实现光纤化和数字化,而接入网(AN)的宽带化进程则要滞后得多。究其原因,电信骨干网利用率较高,带宽成本可由众多用户分摊;而AN共享程度较低,导致用户所承担的相对成本偏高。因此,如何以经济手段解决各种业务的快速接入,是AN研究的关键。APON接入方案图1给出了APON(基于ATM的无源光网络)的通用网络结构。一个OLT通过无源星型耦合器可以支持多达数十个ONU,ONU和NT(网络终端)可为用户提供宽带接口TB或窄带接口TX。系统下行(从OLT到ONU)采用广播方式,ONU根据时隙或特定的码字来提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