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对现有含分布式电源(DG)配电网在孤岛模式下运行时,负荷削减过程中对负荷赋权的随意性以及赋权途径过于单一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层次-熵权法的主客观综合赋权算法.首先建立负荷重要程度衡量指标体系,其次基于层次分析法对负荷中各指标主观赋权,然后利用熵权法对各指标客观赋权,最后引入Kender和谐系数得出指标综合权重.该算法...  相似文献   

2.
改进的一致性数据融合算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定义一种新的置信距离,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一致性数据融合算法.该方法综合考虑各传感器测量精度的差异,并通过权系数来体现各传感器测量精度的差异对置信距离的影响.算例应用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小传感器发生扰动时数据融合结果的变化,具有较高的数据融合精度;与极大似然法和未改进的一致性数据融合算法比较,该方法融合精度更高、抗干扰能力更强.该改进算法已成功应用于煤自然发火实验温度数据的数据融合,取得了较满意的融合结果.  相似文献   

3.
在导弹质量评估过程中,确定各个指标的权值是十分关键的一环,也是质量评估研究的重点。指标权重计算的合理与否将会直接影响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基于最小二乘原理提出了一种组合赋权方法,利用最优组合准则给出了最佳组合权重的线性表达形式,并用广义一致性准则和TOPSIS法来求解最优组合权重系数。最优权系数组合赋权法的事后检验准则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而基于该方法的组合赋权多属性决策,则实现了导弹质量的动态评估。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一体化融合网络动态接入设备出现的通信波动、流量负载均衡以及鲁棒性差等问题,结合软件定义网络(SDN)技术,优化了基于主客观的精准成本模型,将指标阈值型G1法作为主观赋权法,将标准离差法作为客观赋权法,使用乘法集成法对主观法和客观法计算出的权值进行成本整合,给出了最终的链路成本。提出了一体化融合网络多路径选择算法,把优化后的成本组合运用到多路径迪杰斯特拉(Dijkstra)变种算法中,得到传输链路及组合成本。提出了一体化融合网络联邦路由拓扑和策略,使不同网络可以选择符合自身特征的多条路径并按比例转发。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方案优化了差异化路径选择和流量调度,增加了链路带宽利用率并减小了网络传输时延。  相似文献   

5.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理论的网络选择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平衡网络之间的负载,针对不同的用户策略和业务类型在QoS需求上的差异,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业务类型和用户策略的主观属性和网络客观属性协同决策的动态无线异构网络选择算法.利用层次分析法对用户策略和四类业务类型进行了参数相对重要性分析,确定各个属性的主观权重;将熵权引入多属性方案中,确定各个属性的客观权重以消除主观随意性;最后根据接近理想方案的序数偏好方法对候选网络进行加权排序.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同时实现了异构网络间的负载均衡.  相似文献   

6.
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分布式动态频谱共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基于认知无线电技术的动态频谱共享,基于重复博弈理论设计了一种分布式动态信道接入和功率分配算法。在不影响主用户通信的情况下,每个认知用户能够根据自己的QoS需求和本地信息进行分布式信道选择和功率分配,在系统频谱效率和业务QoS之间进行有效折中。该算法具有较好的收敛性,能最大程度地满足用户的业务需求,更适用于异构网络和业务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在异构蜂窝网络中使用传统的小区选择方法会导致宏基站和小基站的负载失衡,而与小基站关联的用户面临服务质量 (QoS) 的降低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效用函数最大化的用户与基站关联方法。该方法将用户与基站的关联过程建模为双目标优化问题并且线性化为系数可调的效用函数最大化问题,以实现基站负载均衡和用户QoS之间的折中。通过设计权值系数,将该效用函数最大化问题转化为基于二部图的最大匹配,并用匈牙利算法求得最优解。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了异构蜂窝网络中宏基站与小基站之间的负载均衡,并且通过系数调节,达到了基站负载均衡和用户QoS之间的折中。  相似文献   

8.
基于系统的方法和理论,分析了影响数据融合能力评估指标权重系数的各要素,给出了应用综合集成赋权法确定数据融合能力评估指标权重系数的数学模型和方法、步骤,解决了高层次上的指标样本数据的获取问题。通过实例分析,给出了3种赋权方法在某防空武器数据融合能力评估试验中所确定的权重系数的比较结果,进一步说明了综合集成赋权法适合应用于该类型系统的评估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  相似文献   

9.
Dijkstra算法是求赋权图最短通路中最著名的算法.但其数学的表达式却非常复杂,而且只求出起点到各点的最短通路的权.通过对赋权图进行矩阵定义以及定义相应的矩阵运算法则,就可以求出任意两点间的最短通路的权.这一算法为求赋权图的最短通路及权的编程提供了算法模型.  相似文献   

10.
针对有QoS保障的组合服务选择中,Web服务的QoS难以精确测量以及用户的QoS需求难以准确表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不确定信息下服务选择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区间数的形式描述用户的QoS需求以及服务的QoS指标,引入组合服务用户满意度评价,基于带有动态边界的改进粒子群算法寻找满足用户全局QoS需求的Web服务组合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1.
Anycast service model and its QoS routing algorithm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Asmorehostsareconnected ,networkservicedemandseventuallyexceedcapacityandnetworkservicedegrades.AlthoughitdoesnotadverselyaffecttypicalInternetapplications,suchasemailandfiletransfer,itdoescauseseriousproblemsforapplicationswithreal timerequirements,suc…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IPQoS路由算法不能满足覆盖网络的服务需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通用覆盖网络下的QoS路由算法--资源均衡最小代价路径(RBLCP)算法.该算法从覆盖链路带宽和覆盖服务节点处理能力受限的角度出发,寻找一条既满足QoS要求又保证网络资源均衡的路由.对该算法的QoS满意率、覆盖链路带宽的均衡性以及节点处理能力的均衡性进行了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与改进的最短路径算法和成比例的带宽最小路径算法相比,RBLCP算法具有更好的QoS满意率,在对网络资源尤其是稀缺资源的均衡方面也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实现合理的网络资源调度,提高异构无线网络资源利用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感知的网间负载均衡算法。算法基于无线业务特征,定义了适用于异构网络的一般化终端收益函数和网络效用函数,分别用来表征终端的QoS体验和网络的负荷情况。算法迭代地把负荷最重的网络中QoS收益和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的终端调度到能够提高该终端QoS收益的负荷最轻的网络中,直至达到网络负载平衡,实现网络资源的均衡利用,并有利于保证终端的QoS。仿真结果表明: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网络的吞吐量、降低业务的时延和丢包率。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网络选择算法无法满足服务质量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多网络接入算法.设计了多网络接入系统模型,确定了吞吐量、接入代价、接入损耗以及负载均衡等网络参数并构建了多网络接入的参数矩阵,结合权重向量,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算法确定最佳网络.对该算法进行了实验仿真,并与单网络及传统TOPSIS算法进行对比分析,其结果表明,该多网络接入算法可以明显提升网络性能,为用户提供满意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为对城域视觉监控系统产生的海量多媒体数据进行高效索引和检索,提出基于M-Chord的分布式交互检索和负载均衡算法.对象以颜色柱状图、Gabor纹理描述和轨迹系数空间特征组成的特征向量描述,由M-Chord算法进行分布式索引分发和检索.提出基于线性和非线性支持向量机的分布式相关反馈算法,将支持向量机模型建立的度量空间与M-Chord索引所处的度量空间结合,利用分片中心点减少了对节点和对象的访问.实验表明提出的算法可以准确反映用户的查询语义,仅需要检索分布式监控网络中的少部分节点即可达到与顺序扫描接近的查准率,同时较好实现了分布式监控网络中的负载均衡.  相似文献   

16.
云计算具有很强的商业性特点,以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为目标。针对云计算对服务质量QoS的需求问题以及云计算原有计算能力调度算法没有考虑用户多样性的缺点,提出了基于QoS约束的计算能力调度算法。该算法可以在保证为用户提供模拟的独立计算能力基础上,根据QoS参数生成的向量进行资源与任务的匹配,区分用户的不同服务质量需求,为用户提供符合其需求的资源。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网关负载均衡协议(GLBP)和策略路由(PBR)对某校园网进行改造,以满足校园网用户的需求.新增2条互联网运行商出口链路,既增加校园网出口带宽,又使校园网出口链路多元化;在校园网核心层中部署2台高性能思科7206路由器,并在两者之间运行网关负载均衡协议,既实现校园网三层网关备份又实现流量负载均衡;在核心层2台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