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南宁地铁4号线那历村站~那洪立交站区间盾构近距离下穿铁路隧道为工程实例,总结盾构下穿铁路隧道的关键施工技术,成功解决了盾构近距离下穿既有铁路隧道施工安全重难点问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可为今后类似的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成都轨道交通8号线区间暗挖下穿成都轨道交通7号线既有线为工程背景,对暗挖隧道近距离穿越既有线地铁线路控制措施不断优化,配合暗挖隧道注浆加固和严密监测沉降数据,通过对监测数值分析探索出一套安全可靠的近距离下穿既有线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3.
代翼飞  孙磊  张伟 《土工基础》2012,26(2):13-15
通过对武汉市轨道交通3号线盾构隧道下穿2号线既有隧道工程实例的分析,结合类似地层工程经验提出了盾构隧道近距离下穿既有隧道的工程措施,并运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得到了盾构下穿过程中既有隧道的竖向位移与盾构机顶推力、土层加固、盾构机掘进位置的关系,验证了工程措施的可行性,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盾构隧道在近距离下穿内河过程中,面临覆土浅、盾构保压困难等难题。本文以成都地铁5号线元华车辆段出入段线盾构隧道下穿栏杆堰施工为工程背景,通过采用加设渡槽的方法,在保证盾构施工安全、稳固河床的同时,很好地维护了地面生态环境,为类似工程提供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武汉地铁六号线某区间隧道下穿2号线既有车站的问题,对下穿2号线区段采用提前暗挖施工的方法。本文介绍了施工过程中盾构穿越提前暗挖段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对应的解决方案,并通过分析施工过程中2号线的轨面沉降和既有车站建筑物沉降情况进行分析采用盾构空推对既有隧道的影响程度。本文以武汉轨道交通六号线某地铁隧道为依托,系统地分析了提前采用暗挖法穿越既有隧道,之后采用盾构空推。在此基础上,从既有轨道的轨面沉降和车站建筑物累积沉降两方面探讨了盾构空推穿越暗挖段的效果。本工程还采用专门的降水及加固方案减小施工过程中对既有线路运营带来的影响,同时为类似工程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内大城市地铁隧道常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通过对北京地铁15号线清华东站站后折返线区间隧道近距离下穿既有地铁13号线及京包铁路施工过程的沉降控制,分析总结了大断面暗挖隧道下穿既有线施工沉降控制技术。下穿隧道采用浅埋暗挖双侧壁导坑法施工,为保证下穿期间既有地铁13号线桥桩的稳定,下穿隧道采用全断面注浆加固,地面进行深孔注浆加固措施,有效控制了施工对既有线沉降的影响,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可行的风险源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7.
丁传松  杨兴富 《施工技术》2012,41(1):84-86,91
以西藏南路隧道下穿轨道交通8号线工程实例,分析了隧道施工过程中运营隧道的变形情况。根据实测数据对新建隧道下穿运营隧道时运营隧道的变形特点进行了分析,对运营隧道的变形性状进行了总结,给出了其中的变形规律。盾构隧道近距离下穿对运营隧道影响明显,隧道变形与盾构类型、地质条件、注浆施工控制及线路姿态调整等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8.
新建隧道近距离下穿既有盾构隧道,容易引发既有隧道不均匀变形等问题。以某市7号线汤—巨盾构区间近距离下穿既有2号线隧道为工程背景,根据盾构区间隧道结构特点、下穿隧道地质条件以及与下穿隧道的位置关系等因素,同时结合盾构机性能,通过加强控制盾构掘进参数、渣土改良、出土量控制、盾构纠编、同步注浆、二次注浆及改善盾尾刷密封性能等措施保证盾构机安全连续通过。经检测数据分析表明,上述的加固措施与方案可以有效地控制施工安全,保障盾构区间近距离下穿既有隧道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9.
《低温建筑技术》2019,(8):111-114
针对南宁地铁4号线盾构隧道近下穿既有南环线铁路隧道工程,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新建盾构隧道近距离下穿施工对地表和既有隧道结构及轨道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通过对下穿段一定范围内的盾构周边土体进行注浆加固可以有效控制盾构隧道施工对地表和上方铁路隧道的影响,能够将地表沉降、既有隧道衬砌变形及结构安全、轨道变形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为工程施工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曾英俊 《建筑施工》2022,(6):1318-1322
为研究新建盾构穿越软土地区运营双圆地铁隧道过程中既有隧道结构的变形特征,依托上海新建轨道交通14号线云山路站—蓝天路站区间盾构近距离下穿运营中的地铁6号线双圆隧道工程,对既有双圆隧道结构的实时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控制参数调整,展开探讨。结果表明,新建14号线下穿既有地铁6号线的过程中,既有地铁双圆隧道结构隆沉控制在±2 mm内,满足施工要求,证明了施工控制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根据穿越过程中的实际施工控制参数,明确了类似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关注的关键技术参数,即合理设置土仓压力、盾尾注浆量可有效控制施工过程对既有隧道结构变形的不利影响,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张亮亮 《土工基础》2012,26(2):31-34
考虑时空效应的盾构下穿既有地铁隧道结构受力特征计算,对盾构工程风险控制研究有着重要意义。以南京地铁新建三号线区间盾构下穿既有一号线矿山法区间隧道为例,利用有限差分软件,按施工过程对既有一号线隧道衬砌结构的受力特征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采取有针对性的工程措施后,盾构下穿既有矿山法隧道施工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成都轨道交通9号线一期工程三元站—太平寺站区间盾构隧道下穿成贵客运专线(高速铁路)机场路隧道工程穿越裂隙发育、富水强/中风化泥岩地层,盾构隧道与客运专线隧道平面夹角仅为21°、垂直净距仅为10.1m,盾构隧道下穿距离169.5m,受影响的客运专线隧道长达148.8m。面对上述恶劣施工条件,工程实施前,通过充分调查评估并采用FLAC3D软件建模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优化工程设计及施工方案,制定严格的工程控制标准;工程实施过程中,对客运专线隧道采取针对性的预加固措施,通过试验段优化盾构掘进参数,采取天窗期穿越、严控掘进参数、严控出土量、强化注浆、远程实时监测等施工控制措施,有效保证工程质量及盾构施工与客运专线安全。  相似文献   

13.
以在建地铁隧道下穿既有工程为研究对象,对既有车行隧道结构变形以及地层土体变形影响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新建盾构隧道合理的掘进方案。主要研究工作:以广州地铁21号线黄村站—世界大观站盾构区间下穿既有车行隧道案例为依托,利用有限元软件和有限差分软件分别进行数值建模和计算分析,制定左右线新建隧道不同错距的掘进方案,研究左右线新建盾构掘进面错距大小对其下穿既有车行隧道的变形影响,得到合理的施工错距范围。  相似文献   

14.
《土工基础》2020,(3):331-334
盾构隧道建设时常会遇到下穿河堤的情况,由于盾构在掘进过程中会造成土层位移,对河堤的安全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在盾构下穿河堤过程中必须对河堤的安全进行分析研究。以某隧道工程为背景,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FLAC-3D分析研究了盾构隧道在下穿河道南岸大堤过程中对河堤安全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南岸大堤在盾构隧道下穿过程中会产生沉降,最大沉降位移为4.94 mm,小于规范限值15 mm,河堤处于安全状态。同时为了提高施工质量,降低施工风险,根据盾构设计方案提出了严格控制盾构推进速度,并及时进行同步注浆和二次注浆,以减小对土层的扰动等施工建议,对今后其他盾构隧道下穿河堤的工程项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成都地铁2号线二期工程近距离交叉盾构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差分方法对砂卵石地层中近距离交叉盾构隧道的结构内力、地层变形、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等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得出了砂卵石地层近距离交叉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结构内力分布规律、地层变形特征、对周边既有建构筑物的影响等重要成果,并将数值分析成果与现场监控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得出近距离交叉盾构隧道施工力学行为结论,结论直接指导成都地铁2号线二期工程近距离交叉盾构隧道设计及施工,同时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地铁隧道盾构施工过程中近距离下穿各类管线是安全控制的重点,文章研究以沈阳地铁十号线桑林子车辆段出入线盾构工程近距离下穿大伙房输水管线为例,基于该管线的变形控制值,通过盾体与土体之间的空隙分别填充膨润土和克泥效时引起的变形比较,提出中盾末段注入克泥效对盾构隧道通过管线时沉降进行控制的方案。现场应用期间,变形监测结果表明管线整体沉降值和差异化沉降值均在预期目标值允许范围内,有效地控制盾构机通过土体时发生的地层沉降,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17.
王忠诚 《山西建筑》2014,(3):192-194
以北京地铁八号线出入段线区间暗挖隧道近距离下穿污水管道施工为例,介绍了具体的施工方案,从施工准备及隧道下穿施工两方面阐述了方案的实施方法,并对隧道下穿管道沉降数据进行了监测,指出各数据处于控制范围内,管线变形微小,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8.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21,17(z1):375-381,403
呼和浩特地铁2号线盾构隧道下穿海亮广场人行过街通道是全国首个盾构下穿矩形顶管隧道的工程案例,没有相关工程经验可以借鉴,下穿引起的矩形顶管隧道纵向变形等理论问题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为此,本文以该工程为背景,通过现场监控量测和数值模拟,对盾构隧道近距离下穿施工引起的矩形顶管隧道纵向变形规律进行研究。主要得到以下成果:新建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既有矩形顶管隧道结构沉降,单一隧道穿越后,用Peck公式拟合得到的沉降槽曲线符合高斯分布,两条隧道穿越后,用双Peck公式拟合得到的沉降槽曲线接近"W"型;矩形顶管隧道结构最大沉降值为17.02 mm,最大沉降点的位置位于盾构隧道正上方;对矩形顶管隧道管节错台影响最大的部位是盾构下穿位置,距离盾构隧道越近,错台量越大;管节张开主要发生于沉降槽曲线的反弯点与最大沉降点,在"W"型沉降槽曲线中存在多处张开量较大的情况,因此,在新建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应准确确定既有结构沉降槽曲线的反弯点和极值点,并进行及时加固处理,确保既有矩形顶管隧道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19.
《市政技术》2016,(6):77-83
隧道下穿LNG高压燃气管风险较高。结合深圳地铁某线盾构隧道下穿LNG高压燃气管道工程开展安全性分析,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盾构隧道施工对LNG管线的扰动影响,根据分析结论提出有效可靠的措施保证结构施工的安全,为隧道下穿LNG管线设计及施工提供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20.
以长沙地铁4号线某区间隧道近距离下穿箱涵为工程背景,通过FLAC3D数值模拟,预测盾构下穿箱涵的施工风险,并制订了预埋袖阀管和二次注浆的应急预案措施。在盾构下穿箱涵的施工过程中,通过掘进参数控制和施工过程控制,成功地保证了沉降的稳定,对类似盾构下穿箱涵施工的工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