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裂解气中CO_2超标带来的后果及引起CO_2超标的原因,讨论了CO_2在裂解反应中的影响机理,说明了清除裂解炉炉管存留钠离子的浸泡方法。  相似文献   

2.
用不同催化剂微波裂解棉秆,研究了催化剂对裂解产物产率和裂解油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NaOH,Na_2CO_3和H_3PO_4均可降低液体产物产率、增加固体产物和气体产物产率.液体产率由不加催化剂时的28.9%分别降到23.8%,22.1%和26.7%.不加催化剂时微波裂解油中主要组分包括羟基丙酮、糠醛、愈创木酚及4-甲基愈创木酚,加入NaOH和Na_2CO_3均能显著提高羟基丙酮含量,羟基丙酮含量由35.24%提高到约50%.加入H_3PO_4可明显促进糠醛和4-甲基愈创木酚生成,糠醛+4-甲基愈创木酚含量提高到约70%,而不加催化剂时其含量均在10%以下,且H_3PO_4抑制羟基丙酮生成,并显著简化微波裂解油组分.提出了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分别直接裂解生成羟基丙酮、糠醛和4-甲基愈创木酚的可能的反应路径.  相似文献   

3.
合成氨厂生产气中H_2S含量的测定,目前国内多数单位仍沿用碘量法。作为吸收H_2S的吸收剂有CdCl_2~Na_2CO_3混合液,CdAc_2~ZnAc_2溶液以及ZnAc_2~HAc溶液。鉴于碘量法需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进行I_2与Na_2S_2O_3的反应,因此,用CdCl_2~Na_2CO_3作吸收剂时,在取样吸收H_2S后必须添加盐酸。Joseph为了防止加酸时分解Na_2CO_3放出的CO_2会携带出一定量的碘,采用具有玻璃塞的特制吸收瓶,並在加入碘~盐酸之前将吸收瓶抽真空。顺便提及,CdCl_2~Na_2CO_3吸收剂亦同时吸收硫醇生成硫醇镉,根据测定以煤为原料制得的半水煤气中硫醇甚少,可以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我厂系年产11万吨尿素的中型氨厂,有时因净化系统的故障,CO_2原料气中H_2S高达100毫克/米~3左右,造成尿素合成塔多次腐蚀泄漏。使尿素产品变黑,质量下降。CO_2原料气中H_2S的脱除已成了尿素生产中急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原来是用活性炭脱除H_2S,但活性炭在脱H_2S时,伴有生成SO_4~(2-)的副反应,使得活性炭脱硫槽的不锈钢衬里、脱硫槽的管道及CO_2压缩机的三段气缸均有严重的蚀腐。为此,我们又试用废的0902氧化锌脱硫剂进行试验。二、试验装置及流程主要设备为脱硫槽,其规格为φ79×540×6,所用材质为1Cr18Ni9Ti,外有蒸汽保温。从净化车间送来的CO_2原料气经压缩机二级压缩,压力为8~9公斤/厘米~2,温度为130~  相似文献   

5.
过碳酸钠Na_2CO_3·1.5H_2O_2是优良的漂白剂和杀菌剂。加热时,其中的P_2O_2按下式分解: Na_2CO_3·1.5H_2O_2→Na_2CO_3 1.5H_2O 0.75O_2 在40℃和相对湿度80%的条件下,用等温法判定了它的热分解机理,认为该反应是受产物成核和核增长过程控制的。用TG—DTA的不等温法得到的分解份数(α)对时间曲线,同等温法一样,也呈之字形,按照积分法计算出的活化能为17.9~26.9kcal/mol。本文还通过简单的实验室方法,用精密的温度计测量杜瓦瓶内体系热变化引起的温度差△t,并按下式计算未知的热效应Q: Q=(C_(体系)×m_(体系) C_水 m_水)×△t结果得到Na_2CO_3(S)与H_2O_2(1)生成Na_2CO_3·1.5H_2O_2(S)的反应热为11.0千卡/克分子,Na_2CO_3·1.5H_2O_2(S)的生成热为330千卡/克分子。这些数据对于产品鉴定,生产设计和产品贮存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过赘扶 《化肥工业》1990,17(5):53-56
本文综述了用环丁砜-二异丙醇胺水溶液及二异丙醇胺水溶液,脱除蓄热炉裂解气中CO_2及硫化物的模型中试结果。推荐用含二异丙醇胺40%(重量)的水溶液在吸收压力0.8兆帕(表)和进气含CO_2~3%(体积)、H_2S1~2克/标米~3、有机硫~100毫克/标米~3及气液比~210的条件下,净化气总硫含量能降至20~30ppm、CO_2降至约0.15%(体积),且乙烯丙烯损失小于1标米~3/1000标米~3原料气。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煤与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TSR反应)过程中硫化氢气体的形成机制,采用自主设计的高温高压封闭反应装置,在高温真空条件下用两种不同变质程度的煤,在含水条件下与硫酸镁进行气体生成热模拟实验。使用Agilent7890B气相色谱对热模拟温度(250℃~600℃)8个温阶的气体产物进行取样分析,探究了气体产物的生成规律。结果表明:TSR反应能够促进煤中烃类大分子的裂解,尤其是CH_4气体的生成;CO_2生成曲线由降到升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TSR反应的进程;H_2含量呈波动性变化,可能是煤中硫自由基和氢的供给及消耗与硫化氢的成生呈此消彼长关系,是多种反应综合作用的结果;煤中硫含量对TSR反应程度有较大影响;煤加水反应体系中H_2S生成量较小,发生了程度较低的TSR反应,硫酸镁的加入使反应体系中H_2S生成量增大,硫酸镁促进了TSR反应,加速了烃类大分子分解。  相似文献   

8.
半水煤气经过一次脱硫后,气体中还有未被脱净的H_2S,煤气中含有的有机硫(CS_2、COS等)则不易被一般的湿法脱硫所除去。变换过程中,在高温、催化剂的作用下大部分有机硫被转变为H_2S。因此,变换气中的H_2S含量会增高,有时,变换气中H_2含量还高于半水煤气中H_2S含量。含有大量H_2S的变换气进入碳化系统后,虽然能够被氨水脱除一部分H_2S,但是脱硫效率是不高的。因为氨水中含有硫,其含硫量越高,则氨水之上的气相中H_2S的平衡分压就越大,所以吸收H_2S的效率就越差。如果含有大量H_2S的原料气进入精炼系统,势必给钢洗操作带来严重危害,并大大增加铜耗。因此,用吸收H_2S能力很强的无硫氨水在碳化后进行二次脱硫,具有重要意义。它既能脱除原料气中的H_2S,稳定铜洗操作,降低铜耗,又不损失CO_2,有利于碳化工段CO_2的平衡。  相似文献   

9.
塔河油田开采出的天然气(以及原油的伴生气)富含H_2S,天然气处理过程中易造成设备、管线腐蚀,泄漏易造成人员伤亡,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必须采用合适的脱硫工艺,待处理合格后方可外输、外销。甲基二乙醇胺(MDEA)是一种在H_2S、CO_2同时存在于天然气中时可以选择性脱除H_2S(即在几乎完全脱除H_2S的同时仅脱除部分CO_2)的醇胺。自1986年某天然气厂采用MDEA溶液进行选择性脱硫工业试验取得成功以来,目前国内已普遍采用选择性MDEA溶液进行H_2S的脱除。  相似文献   

10.
随着油气田工业的发展,金属材料在H_2S/CO_2环境下的腐蚀问题极大地限制了油气行业的开发,研究石油专用管钢材在此条件下的腐蚀及防治方法已经迫在眉睫。本文针对集输管线用钢,简述其在H_2S、CO_2及H_2S/CO_2环境中的腐蚀与类型,重点讨论了腐蚀的反应机理及其影响因素,以期更为精准地掌握腐蚀规律,并为新防护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废碱液工业化处理技术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炼油厂/石油化工生产厂而言,恰当处理工业废物是件又使人头痛又费钱的问题。本文将对废碱液处理目前可采用的工业化技术进行探讨。并就各种废碱液处理工艺进行比较,对各自的优、缺点做简要评价。 乙烯厂中的裂解气所含的酸性气体主要是H_2S和CO_2及少量的RSH、HCN等。这些酸性气体在压缩系统两个相邻压缩段之间的吸收塔中通过与稀释的氢氧化钠反应来除掉。  相似文献   

12.
1 前言裂解原料在裂解炉中经高温裂解反应后,生成富含烯烃的高温裂解气。裂解气经废热锅炉急冷终止二次反应后,再经油洗、水洗冷却至40℃左右进入裂解气压缩机。在急冷和冷却过程中回收其不同品位的热量及液相产物。由于裂解气的油洗与水洗系统上联裂解炉,下接裂解气压缩机,因此这个系统的操作运行状态对裂解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的影响甚大。油洗与水洗在乙烯工业上统称为冷凝系统,有一塔、二塔、三塔流程之分。该毫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甲醇生产过程中气相甲醇含量的测定(如动火分析)以及水溶液中甲醇的测定一般均采用铬酸氧化法,其原理是甲醇在酸性溶液中被铬酸氧化生成CO_2和H_2O,过量的H_2CrO_4用碘量法测定: CH_3OH 2H_2C_rO_4 3H_2SO_4 =C_(r2)(SO_4)_3 CO_2 7H_2O 2H_2CrO_4 6KI 6H_2SO_4  相似文献   

14.
基于水汽变换条件,利用加压热重分析仪研究了温度、压力及煤气中H_2O和H_2S对白云石煅烧/碳酸化循环捕获CO_2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吸收剂在650和700℃时的吸收反应速率和循环稳定性明显优于550和600℃时;加压促进吸收剂对CO_2的吸收,且有H_2O时促进作用更明显;H_2O能有效改善吸收剂的循环稳定性,提高吸收剂在快速动力学反应控制阶段的吸收能力.650℃时Ca O硫化反应速率远小于碳酸化反应速率,煤气中H_2S对Ca O吸收CO_2的反应动力学特性无明显影响,但硫化产物CaS在吸收剂表面累积会减少用于吸收CO_2的CaO量,而反应过程中H_2O的存在又会减缓CaS的累积.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油气钻杆在CO_2与H_2S单独作用及其共同作用三种体系下的腐蚀行为、类型和机理。论述了在CO_2–H_2S共存腐蚀环境下注缓蚀剂技术、耐腐蚀合金钻杆技术、钻杆内表面耐腐蚀涂层技术以及钻杆表面耐腐蚀镀层技术等油气钻杆防护技术的应用,并评价了不同防护技术的优缺点。指出了目前油气钻杆抗CO_2–H_2S共存腐蚀的局限性,展望了相应防护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应用化工》2022,(10):2672-2676
渤海某油田在注水等作业过程中造成了不同程度的SRB污染,加之注入水中含有大量的硫酸盐,导致了H_2S的不断生成,同时油田含水上升快,常规的聚驱流度控制技术受到了挑战。为探讨S(2-)对聚合物溶液性能的影响,对HPAM粘均分子量、流变性能、各亲水基团中心原子水化能力等进行了研究,利用分子动力学研究了Na_2CO_3抑制S(2-)对聚合物溶液性能的影响,对HPAM粘均分子量、流变性能、各亲水基团中心原子水化能力等进行了研究,利用分子动力学研究了Na_2CO_3抑制S(2-)降粘机理。结果表明,16 mg/L H_2S对浓度为2 500 mg/L的HPAM的降粘率约76%;随着S(2-)降粘机理。结果表明,16 mg/L H_2S对浓度为2 500 mg/L的HPAM的降粘率约76%;随着S(2-)浓度增加,稠度系数K降低,幂律因子n增大,溶液增粘效果变差,其原因是由于S(2-)浓度增加,稠度系数K降低,幂律因子n增大,溶液增粘效果变差,其原因是由于S(2-)使得分子主链断链、侧基基团发生卷曲收缩;在H_2S存在条件下,Na_2CO_3与HPAM形成"竞争"性反应,Na_2CO_3优先与S(2-)使得分子主链断链、侧基基团发生卷曲收缩;在H_2S存在条件下,Na_2CO_3与HPAM形成"竞争"性反应,Na_2CO_3优先与S(2-)反应,从而降低S(2-)反应,从而降低S(2-)含量,达到了抑制S(2-)含量,达到了抑制S(2-)降粘作用的目的,也为含H_2S油藏聚驱有效控制流度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7.
本论文是一个计算模型,用来计算醇胺类、特别是叔胺的水溶液,对H_2S与CO_2同时吸收的过程。这个模型的建立,是用了鲁易斯(Lewis)的双膜理论,还用了界面液膜(interfacial liguid film)的浓度曲线图。结果得到一套代数方程组(而不是微分方程),并且能数值化地求解。对各种醇胺,这个模型适用于CO_2反应速率的整个范畴(从完全是液相主体反应到完全是界面液膜中耗尽了胺的反应)。在这个吸收过程中可以发现,H_2S和CO_2的互相影响,竟达到这样的地步,使H_2S抵消了整体的势态,竟从液中被逐出;换句话说,整个的H_2S传质系数,竞可以是负值。本文说到这个模型适用于叔胺类对H_2S,CO_2的吸收,但对各个计算略加修饰,就可以应用到伯、仲胺类上。这个模型,以及其中采用的一些常数,关系式等,均曾在试验性吸收塔中得到核实。  相似文献   

18.
关玉德 《煤炭转化》1992,15(2):23-27
该方法利用缺O~(2-)离子磁铁矿在290~350℃经H_2活化使CO_2分解。分解产生的碳沉积在磁铁矿上并可以在400℃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H_2,在400~600℃下与H_2反应生成CH_4。这种方法可以使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排放的CO_2几乎100%分解,是一种有前景的可以控制CO_2排放并使其再资源化的技术。  相似文献   

19.
陈雪阳 《广州化工》2013,(10):151-153
裂解气是石油烃高温裂解生产低级烯烃过程中生成的多组分混合气体,其组成随裂解原料、工艺条件而异。只有严格检测裂解气中各种组分的含量指标并及时调整工艺参数,才能经净化及深冷分离后获得所需纯度的乙烯和丙烯。本文参照UOP539[2]及ASTM D1945[1]方法,对色谱仪进行优化改进,采用多阀、多柱、多检测器的二维气色谱法,能快速准确对裂解气全组成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目前,我厂合成氨生产所需要的氢气,主要来源于以焦炭为原料制得的水煤气和以重油为原料制得的裂解气。另外炼焦付产的焦炉气也用以回收制氢。整个合成氨系统的能力为年产合成氨20万吨左右。水煤气、裂解气和焦炉气均采用砷碱法脱除其中的H_5S,然后经变换和压缩机加压至12公斤/厘米~2,再分别送入溶液脱碳系统和水洗脱碳系统。变换气经粗脱CO_2以后,经碱洗(10%NaOH)和氢分氮洗除去其中CO、CO_2等微量杂质,在此,同时补充生产合成氨所需要的氮气。氮氢混合气经加压至150公斤/厘米~2和260公斤/厘米~2送氨合成系统加工制成产品合成氨。合成氨老系统脱除交换气中CO_2是采用水洗法。该法优点是流程及操作较简单。但是,由于水对CO_2的吸收能力低,因而水的循环量很大,从而造成耗电多、耗水多、氮氢气体损失也较大,而付产CO_2回收率又低,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