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比较羊绒常规染色工艺与前处理和染色中使用超声波处理工艺,得知对于浅色及中深色产品,染前进行超声波处理可显著提高染料的上染率.从染料浓度和保温时间两个方面,比较分析了常规染色与超声波前处理后低温染色纤维的上染率,得出超声波处理使染料集中上染温度有所降低,高温保温时间可以缩短,从而降低能耗,避免纤维受高温、长时间损伤;同时,对于同样深度,超声波处理后的纤维染色比常规工艺染色牢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
采用超声波处理羊毛纤维,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测试技术,以及通过对羊毛纤维断裂强度和毛效的测试,分析超声波处理前后羊毛纤维表面形态结构和化学结构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羊毛纤维后,羊毛表面发生刻蚀反应,鳞片层中的分子间和分子内氢键受到损伤,断裂强度降低不甚明显,同时润湿性能明显提高,并且经过超声波处理的羊毛纤维的染色性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超声波和双氧水处理改善羊毛染色性能的可行性。采用双氧水、超声波及二者联合作用处理羊毛织物,对处理前后羊毛纤维的形貌,织物表面的接触角及其染色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羊毛织物经过双氧水或超声波的处理后,纤维表面鳞片被破坏,羊毛纤维表面接触角降低。对处理前后的羊毛织物进行染色,结果表面不管是酸性染料还是活性染料,处理织物的上染速率增加,最终得色量也明显增加,尤其是双氧水和超声波先后联合处理过的织物可明显提高得色量。  相似文献   

4.
为改善羊毛纤维的润湿性能,实现羊毛纤维功能化的需要,讨论水浴超声波、超声波与渗透剂共浴、渗透剂浸渍3种预处理对羊毛纤维润湿性的影响。运用单纤维动态接触角张力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处理前后羊毛纤维的润湿性和表面形态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经过3种方式预处理后精纺呢绒的润湿性都有不同程度地改善,其中采用超声波与渗透剂共浴处理的精纺呢绒,润湿性改善最为明显;经过超声波处理的羊毛纤维,在其鳞片层表面产生了刻蚀效果或鳞片层局部出现了剥离。  相似文献   

5.
羊绒与羊毛纤维表面形态的图像处理与识别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分析了羊绒和羊毛的表面鳞片形态特征 ,综合利用灰度差值、模板代换、边界搜索、轮廓跟踪、拐点分析等一系列图像处理和识别的方法 ,对羊绒和羊毛表面鳞片形态进行处理 ,提出了鳞片内外 2个方形因子的指标 ,对羊绒纤维实现了自动的识别。  相似文献   

6.
《毛纺科技》2021,49(3)
为了使羊绒纤维具有抗菌等保健功能,对羊绒纤维进行低温等离子体预处理及动物源蛋白功能整理,2种动物源蛋白分子(丝胶蛋白和胶原蛋白),通过氮丙啶交联剂季戊四醇—三(3—氮丙啶基)丙酸酯(PTAP)架桥获得了改性羊绒。等离子体处理分别采用氮气(N_2)和氨气(NH_3)气氛来诱导在纤维表面产生氨基,处理后纤维经酸性染料染色与元素分析获得评价,综合表明氨气等离子体处理羊绒的效果要优于氮气。蛋白功能剂整理羊绒纤维中,发现偏高的温度有利于氮丙啶基交联,交联剂6 g/L时接枝效果最佳,但丝胶蛋白的接枝率低于胶原蛋白接枝率。羊绒整理后的亲水性、染色性与等离子体处理后的变化不大,卷曲性发生下降,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表面鳞片缝隙及刻蚀沟痕被蛋白功能剂掩盖。另外,用丝胶蛋白处理的羊绒抗菌能力强于用胶原蛋白处理羊绒,胶原蛋白处理的羊绒抗氧化能力大于丝胶蛋白处理的羊绒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7.
采用中性蛋白酶对羊绒纤维进行预处理,然后用活性染料兰纳素红2B对其进行染色,分析染色工艺中蛋白酶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羊绒纤维上染百分率和K/S值的影响。对比未经处理和经处理的羊绒纤维的上染百分率和K/S值,结果表明:羊绒纤维经过蛋白酶处理后,其上染百分率和K/S值均得到提高;在一定范围内提高预处理液中蛋白酶用量也可以提高染料的上染百分率和K/S值;浴比为1∶20,蛋白酶用量2%(owf)时,处理时间控制在45 min左右,处理温度为50℃时能达到较好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8.
采用漆酶处理羊绒纤维,在不借助染料、无机盐及其他化学染剂的情况下,使羊绒纤维着色,从而达到生态染色的目的。探讨了漆酶用量和处理时间对羊绒显色度的影响。对处理后的羊绒纤维进行K/S值测试,对处理后的残液进行吸光度测试、抗紫外线测试和红外光谱测试,并对染色羊绒纤维进行扫描电镜测试和日晒牢度测试。结果表明,处理后的羊绒纤维呈锈红色,纤维内部发生了化学变化,生成了稳定的化学键。处理后羊绒纤维具有较好的色牢度和一定的抗紫外性能。较优的漆酶处理羊绒工艺条件为温度50℃,pH值4.5~5.0,漆酶用量0.20g,处理时间24h。  相似文献   

9.
为定性分析羊毛/羊绒/涤纶混纺织物中的纤维种类,利用还原法对织物进行脱色处理,将羊绒、羊毛鳞片还原为染色前的形态,通过对比羊绒和羊毛纤维的外观特征鉴别纤维种类。固定还原剂保险粉用量和脱色液浴比,通过对不同脱色时间和温度下脱色后的织物进行比较分析,表明在用质量分数8%保险粉、浴比为1∶40的脱色液中对织物样品进行脱色处理,脱色温度为70℃,脱色时间为30 min时织物样品的脱色效果良好,羊毛和羊绒纤维的鳞片形态得以显露,且未损伤鳞片。利用WlVnt羊毛检测系统可以明显区分羊绒、羊毛和涤纶纤维,而且用时较短,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应用毛用低温活性黑WD染料对羊绒纤维进行染色,达到降低传统羊绒染色温度的效果,使羊绒纤维的染色损伤降低。试验研究了染色温度、pH值、时间等因素对毛用低温活性黑WD对羊绒染色的影响。采用毛用低温活性黑WD染料对羊绒进行染色,染色温度由传统染色的90℃降低到70℃,上染百分率达90%以上,且染色羊绒在手感、物理指标等方面都优于其他染料所染羊绒纤维,纤维的损伤大幅降低,能耗也明显降低,羊绒纱线的制成率得到了提高,降低了企业原料的消耗,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兔毛纤维髓质发达,加之皮质结构的特殊性,导致兔毛纤维的外观形态与羊毛等动物纤维具有不同性。为研究兔毛纤维皮质结构,探究它的分布特点和所占纤维的份额,使用甲酸低温处理和超声波震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根据兔毛纤维正偏皮质层结构的不同和鳞片层的存在,采用脱鳞片和不脱鳞片的皮质层染色方法,通过计算机图像软件对皮质层染色图片进行处理,得出了正偏皮质层的分布特点和比例,兔毛纤维的皮质层呈不均匀的混杂分布,正皮质细胞少于偏皮质细胞,约占37.5%。  相似文献   

12.
超声波节水洗绒工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利用超声波技术进行洗绒的可能性,探讨超声波洗涤条件对羊绒纤维品质的影响,确定超声波洗绒工艺。通过实验主要探讨了超声波处理对羊绒纤维洗净率、白度和含油率的影响,主要研究了超声波处理功率、温度、时间和浴比对洗净率、白度和含油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和常规洗绒工艺比较,超声波洗绒可使浴比由常规洗绒的1∶100降低到1∶75,羊绒纤维的白度由60提高到65,超声波处理条件为浴比1∶75,温度40℃,时间10 m in,功率50 W。  相似文献   

13.
针对羊驼毛鳞片层的致密结构造成染料大分子向纤维内部扩散,其阻力引起上染率低的问题,采用超声波与蛋白酶协同预处理方法,改变预处理工艺的各项技术参数,研究经超声波与蛋白酶协同处理羊驼毛表面鳞片层,促进上染率提高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当预处理液在超声频率为40 kHz,功率为900 W的作用下,蛋白酶用量为3%,预处理温度为50℃,预处理时间为60 min,预处理液的pH值为8.0时,羊驼毛经预处理改性后再染色,与未经预处理的传统染色工艺相比,上染率由75.18%提高到88.83%,固色率由73.29%上升到87.77%,断裂强力与断裂伸长率只是略有降低,符合羊驼毛粗纺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4.
脱色工艺对紫羊绒染色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魏玉娟  王俊杰 《纺织学报》2007,28(11):85-88
为了提高脱色紫羊绒的染色质量,探讨了漂白工艺因素对脱色紫羊绒染色性能的影响。分别研究了原绒的色泽、白度值,助剂SLS,去铁处理等因素对羊绒上染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纤维白度值的升高,脱色紫羊绒的染色平衡上染率降低;漂白对酸性染料、活性染料、媒介染料的上染率都有影响,漂白后各种染料的上染率都降低;对于媒介染料染色的上染率,残留的亚铁离子在染色过程中会与铬离子竞争与染料反应;脱色紫羊绒对染色条件更加敏感,匀染性下降,可采取低温染色工艺。  相似文献   

15.
《印染》2017,(8)
采用超声波技术提取板栗壳色素,并用于羊绒纤维染色,研究了染液的提取、预处理和染色过程的各项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当板栗壳染液提取时的超声波频率为40 k Hz,50℃提取60 min时,提取效果较好;羊绒纤维染色的预处理和染色工艺条件为:媒染剂质量分数3%(omf),温度40℃,时间30 min,板栗壳染液质量浓度40 g/L,染色温度90℃,染色时间60 min。采用上述工艺染色的上染率可达75%以上,皂洗牢度达4级,羊绒单纤维的断裂强力与断裂伸长率分别为2.5 c N和14%以上。  相似文献   

16.
《毛纺科技》2021,49(8)
在超临界CO_2流体中采用微乳液携带清洗剂的方法,对羊绒纤维进行清洗工艺研究。探讨了系统的清洗压力、温度以及时间参数对羊绒纤维脱脂率、白度等洗绒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超临界CO_2流体中采用微乳液携带洗绒剂的方法,能够有效去除原绒纤维上的油脂、色素及其他相关杂质。推荐洗绒工艺条件为:洗绒压力20MPa,流体温度60℃,清洗时间60 min。扫描电镜观测结果进一步表明,采用该清洗技术对羊绒纤维表面的黏附杂质去除效果明显,清洗效率高,对纤维鳞片损伤较小。拉伸性能及手感评价结果显示,采用该清洗技术处理后羊绒纤维的拉伸断裂强力损失较小、断裂伸长率变化不显著,且具有优良的柔软性、滑爽性、蓬松性、回弹性及光泽。  相似文献   

17.
文摘精粹     
《毛纺科技》2012,(5):65
深色羊绒染制品退色方法的探讨与比较/林丽云(福建省纤维检验局)//中国纤检/中国纤维检验局.-2011,(20).-58~62通过保险粉和二氧化硫脲在不同条件下对深色羊毛羊绒染制品进行退色处理,通过直观观察、显微镜观察纤维形态以及白绒对比,分析了退色效果和鳞片损伤程度,并对这2种退色剂进行了综合比较,得出适合深色羊绒染制品的退色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8.
采用单因素法结合正交试验设计,用均三嗪类阴离子改性剂对羊绒纤维进行改性处理,并对改性后的纤维用阳离子染料染色。结果表明,羊绒纤维的最佳改性工艺为:改性剂用量8%(owf),吸附改性剂p H值3,固着改性剂p H值7,温度90℃,固着时间45 min。改性羊绒的最佳染色工艺为:染浴p H值7,染色温度90℃,时间30 min。羊绒改性后相较于改性前其用阳离子染料染色的K/S值提高显著,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选用氧低温等离子体对羊绒纤维进行改性处理,使用棉用活性染料对其进行染色,探讨了固色阶段p H值、固色温度和固色时间对棉用活性染料上染效果的影响,并测试了羊绒的K/S值和固色牢度,确定了棉用活性染料上染羊绒的最佳染色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对羊绒进行适当预处理后,用棉用活性染料染色可以获得较好的染色效果;当染料质量浓度为3%(owf),元明粉质量浓度为50 g/L,碳酸钠质量浓度5 g/L,初始染液p H值为5,固色阶段p H值为8,固色温度为75℃,固色时间为20 min时,羊绒可获得最佳上染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超声波处理对羊毛纤维结构的影响,分别测试了处理前后羊毛纤维的碱溶解度、表面组成、结晶度以及处理液氨基酸构成。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对纤维表面及内部结构均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处理后羊毛纤维的损伤程度整体提高。FTIR测试表明,其表面鳞片层中的胱氨酸被进一步氧化成为磺基丙氨酸;XRD测试则显示,纤维结晶指数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而处理液氨基酸分析则表明,超声波处理对纤维的细胞间质也有破坏作用,导致溶液中的高硫蛋白和高酪氨酸蛋白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