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近几年来,国际风云变幻,科学社会主义学说遇到了严重挑战。我国发生政治动乱和苏联,东欧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之后,这种挑战急骤升级。国际敌对势力加紧对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的全面攻势,诋毁和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反动思潮愈演愈烈。这一切,使许多人对社会主义产生疑虑和动摇,对一些问题困惑不解。比较集中的一个问题是:既然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为什么社会主义中国搞了40年还是经济落后?这是关系到如何联系中国实际来看待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关系到中国还要不要继续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必须作出科学的回答。 相似文献
4.
吴冬霞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6):86-88
社会主义与公有制经济的关系,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能否正确认识、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事关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存亡。本文从四个相关问题出发,着重论述了新形式下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对于我国更好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5.
发展市场经济需要经济伦理作其思想支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伦理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在与世界各国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6.
何缨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4,(3)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到一个新阶段。这次全会决议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把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到它最深层、最核心的部分。这是改革进程发展的必然结果。 十多年来的改革,在策略上采取了从外到内,从易到难的步骤。改革首先在中央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控制最薄弱的环节和链条上爆发和突破,在传统计划体制的外围和周边地区大力推进。这种策略选择不但避免了“一步到位”的方案,或者“休克”式方案造成的巨大动荡,使人民群众的心理承受能力不断提高,社会生活没有大的起伏波动,保证了改革进程的平稳;同时,这种渐进式改革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特别是持续多年的高达两位数的经济增长率,濒于破产的中国农村的全面复苏,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等非国有经济的兴起,致使中国在全球经济萧条中保持了经济稳定增长的良好势头。 相似文献
7.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
对照研究了二部竞赛图的竞争图与它的(1,2)步竞争图的边集.由二部竞赛图的结构,得到它的竞争图和(1,2)步竞争图的边集在两个部集内部是相同的,边集之差位于部集之间.通过分析二部竞赛图的(1,2)步竞争图部集之间的边集情况,得到这两个图的边数之差的下界ε~(1,2)_(min)(m,n)和上界ε~(1,2)_(max)(m,n),并举例说明了上下界的紧性. 相似文献
8.
杨健全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1999,4(3):60-64
广东省是对外开放的南大门,其贸易的发展状况与模式对中国内地众多省份起着带动和示范的作用。香港是世界贸易中心,是中国内地进出口的主要通道,1997年7月回归后,又给内地对外经贸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挑战。根据“一国两制”原则,粤港分属于不同关税区,两地间贸易仍为对外贸易,因而不仅有合作,而且存在着激烈的竞争。本文立足于一国的立场,在探析了影响两地商品贸易的因素、贸易合作的条件以及竞争状况后,提出了加强两地经贸合作的几点构想,希望能对促进粤港贸易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造就了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巨大发展。这一经验事实足以证明这种结合的历史合理性。如何坚持和巩固二者的结合,使之进一步的深化和完善,需要我们在理论上对二者在结合中的关系和地位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以便为实践提供指导。认为人类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基点;市场经济是结合的着力点;社会主义是结合的落脚点。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10.
唐龙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8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现代化之路最大的特色。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符合中国的文化底蕴、时代要求与发展潮流。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存在诸多共同的伦理价值取向。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规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告诉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特别是“五个统筹”的思想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1,(2)
历史唯物主义始终是把人和社会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和研究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建自己的科学人口理论时,非常重视人口素质问题,并且历史唯物地把人口素质状况与特定的社会环境联系起来论证问题,其中蕴含了极为丰富的人口素质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的思想。他们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在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按照马克思和思格斯的唯物辨证法见解,人类之于自然、人类之于社会,实际上都存在着双向效应问题。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在高度集中的产品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劳动经济理论基本上处于简单的引进(原苏联的)状态.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的实践,促使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因而在基本理论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它也带动了劳动经济学的体系、内容及教学的改革.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这无疑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继80年代初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概念后在90年代初发生的又一次重大突破.这一突破对今后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实践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钱路波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2):44-5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和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它是在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母体、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思想为直接来源的基础上,通过吸收借鉴国外经济学理论中的有益成分并紧密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实践而形成的。其主要内涵包括:我国发展进入新时代、新发展理念、"七个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作为一个内涵丰富的思想体系,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具有科学性、实践性、时代性、系统性、人民性等基本特征。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这一思想具有理论、实践、时代和国际等多重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唐章晖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4)
《孙子兵法》对计谋的论证鞭辟入里,结合篮球竞赛的实际,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赛前的准备;教练员的训练和用人之道;赛场上的战略技术安排。而为了使计谋能更好的实施还要处理好三个关系,教练与队、队员之间、个人战术与集体战术。 相似文献
16.
罗英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崭新的经济体制在我国的建立,是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的伟大创举。正象一切创造者必须被创造一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发展要求人民群众增强自己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开放意识和法制意识,不断提高自己作为主体的素质及能力和科技水平、道德水准,要求人们在多方面都得到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17.
薛为昶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5,20(1):73-76
在中国的市场经济中,文化、经济有一体化整合的趋势.文化-经济一体化是文化、经济在理念、实践、模式和制度上的全面创新.文化与经济资源的深层整合,生态的、勃勃生机的新兴产业是一体化的核心特征.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建立是一体化发展的现实环境;市场是一体化运行的基础,市场机制是一体化运行的主轴.文化资源和经济资源市场优化配置和高效流动是一体化促进因素和动力.确立一体化发展的整体战略,制度保障、政策引导,通过文化、经济、教育、科技等方面的改革,促进传统文化-经济体制和机制的转换,形成一体化运行的新局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8.
宋海龙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6(4)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本文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法制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等方面,论述了科技进步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康永超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6,19(3):3-6
科学发展观内蕴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本质原则,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实践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途径。要通过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逐步实现人和社会全面发展这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型社会的目标,促进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0.
宋海龙 《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6(4):39-41,47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本文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法制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等方面,论述了科技进步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