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山东省枣庄市是一个以工矿业、建材业为主的新兴工业城市,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枣庄市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市区人口不断增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鲁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信息的中心。与枣庄经 相似文献
2.
一、概述 安徽省淮北平原自2003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先后普遍遭遇连续、集中的中雨、大雨和暴雨,雨量和雨情为建国以来所罕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淮河防总的正确指挥下,,省防指果断决策,科学调度,沉着应对,夺取了2003年抗洪抢险斗争的伟大胜利,整个防汛抗洪工作做到了"科学防控,紧张有序",最大限度的减少了经济损失,人民群众利益得到了保证.2003年淮河能够安全度汛,充分反映了淮河经过多年来工程治理,防洪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在防洪调度上能够科学地运用信息技术,及时采取分洪措施,及时控制了淮河主要河段和要塞洪水位;此外,由于各级领导和技术主管部门高度重视以及广大军民积极投入严防死守,取得了这次防洪战役的胜利. 相似文献
3.
城市防洪是一个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种问题日益突出,根据深圳洪涝灾害的特性,通过对致灾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适应新形势的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4.
根据河池山区厍年的洪涝灾害情况,总结洪涝灾害的特点,分析形成洪涝灾害的成因,提出防御洪涝灾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城市防洪是一个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个问题日益突出.文章根据吉首市洪涝灾害的特性,通过对致灾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适应新形势的防洪减灾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洪涝灾害频发,是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及时、准确、真实、全面地进行洪涝灾害信息统计是防汛抢险救灾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做好洪涝灾害统计工作,有利于防汛抢险救灾科学决策.介绍了安徽省洪涝灾害统计工作现状,分析了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从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协作报灾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宣恩县洪涝灾害频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分布广,危害严重。根据历年的洪涝灾害发生情况,分析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及基本特点,提出防御洪涝灾害的工程与非工程措施,以提高抗御洪涝灾害的综合能力,减少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8.
引言 淮安市位于淮、沂、沭、泗下游,现有4县4区,总人口502.5万人,国土面积10022km~2,承泄上、中游15.8万km~2的来水,经洪泽湖调蓄后,分别由淮河入江水道、苏北灌溉总渠、分淮入沂、废黄河等高水位河道入江、入海、入沂,境内80%的国土面积处于设计洪水位线以下,其中洪泽湖以下7379km~2十地 相似文献
10.
11.
12.
江西属亚热带季风区,暴雨多集中于4月~7月上旬,4月~6月降水量占全年的一半,且暴雨时空分布差异大,各河洪水差异也大,水旱灾害频繁。对于洪水灾害,除采用工程措施防洪抗洪外,利用非工程措施来减少洪灾损失,如采用水文情报预报等,也能达到投资少,收效大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刍议山洪灾害分析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分析了国内外山洪灾害分析评价的有关研究情况,介绍了我国山洪灾害分析评价技术要求编制及其预期成果。分析认为,山洪灾害分析评价主要受到工作目标、基础资料、技术条件、人员等因素的影响,其关于现状防洪能力、危险性等级划分、预警指标分析等的分析成果,将在山丘区山洪灾害防治工作中的预案编制、预警预报、应急响应、土地利用规划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在区域和全国山丘区尺度为山洪灾害防治提供信息支撑;应当充分运用山洪灾害调查所获取的资料和数据,研究多源数据快速规范化集成技术,以及操作性强且符合各地特点的分析评价方法与技术,尽快尽早把分析评价工作重心移向山洪灾害防治的目标和本质。 相似文献
14.
丹东市洪涝灾害频繁发生,不仅影响经济的发展,而且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本文主要介绍了丹东市的洪涝灾害情况,以及其汛情、灾情,并提出了防洪减灾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长江流域防御山洪灾害对策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流域由于受地形地貌、地质结构、地壳稳定性以及气候条件的影响,特别是由局部暴雨诱发的山洪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发生频繁,危害严重.因山洪灾害具有分散性、突发性、毁灭性的特点,其防御工作亦十分困难.通过案例举证,分析了长江流域山洪灾害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御和治理山洪灾害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并举的原则及对策. 相似文献
16.
简述江西省黎川县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建设基本情况,阐述了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在黎川县防汛减灾中的作用,并分析了该县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洪水灾害现状及区划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统计数据和调研数据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我国洪水灾害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运用空间统计分析法对洪水灾害的区划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洪水灾害是我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并且存在明显的空间集群效应;洪水灾害的灾后补偿途径单一、弥补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18.
洪涝灾害应急响应调查及其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采集2002年以来洪涝灾害风险应急响应的案例,梳理和分析了应急响应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指出:(1)21世纪以来,洪涝灾害成为自然灾害中应急响应启动最频繁的灾种,逐渐进入了政府和主管部门公共管理的范畴,成为公众关注的重要行为;(2)洪涝灾害应急管理存在上下级之间和部门之间,启动与响应两个层面管理机制不清、缺乏对应急响应全过程有效管理的问题;(3)应当从理论层面理清应急启动与响应的功能,在管理层面逐渐形成启动与响应不同阶段,中央与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与民问统一指挥下的应急管理机制。在对问题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应急响应评价指标及等级划分框架的设计。 相似文献
19.
极端天气事件为近年来气象、水利广泛关注问题,其发生将引发严重的自然灾害,本文针对辽宁省近二年来发生的极端天气事件作一回顾和特点分析,提出极端天气事件发生时的防灾战灾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