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河湖水系连通的和谐问题及研究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剖析河湖水系连通研究问题的基础上,将和谐论引入河湖水系连通的研究中,诠释了河湖水系连通研究中的和谐问题;从和谐的角度出发,利用和谐论方法,探索河湖水系连通研究的新途径,提出和谐论在河湖水系连通中的应用研究框架;以郑州市河湖健康状况评估为例,说明了和谐论方法在河湖水系连通研究中的应用。研究认为:河湖水系连通问题复杂,存在大量的和谐问题需要研究,和谐论在河湖水系连通研究中有重要的应用前景;郑州市应用实例表明,运用和谐论方法对河湖健康状态的评价结果比较客观和直观,有助于及时掌握河湖水系连通整体状况、指导河湖健康状态改善。  相似文献   

2.
以图论和系统可靠度分析为理论基础,提出了河湖水系连通可靠度和河湖水系连通的系统可靠度的定义,对河湖水系连通可靠度体系进行了研究和分类。尔后,把最小路集算法结合不交化处理方式引入到河湖水系连通的系统可靠度计算,并以某一地区的河湖水系连通作为研究实例来说明该研究方法的可行性。希望通过该定量化研究来科学度量河湖水系连通的可靠性,保障我国河湖水系连通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3.
河湖水系是流域水循环和水资源形成的载体,同时也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对河湖水系影响日益加剧,各种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河湖水系连通的提出为解决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水生态脆弱等问题提供了技术导向。在分析河湖水系连通提出的背景基础上,结合实际案例,从防洪排涝、供水保障、污染治理等多方面深入分析了河湖水系连通工程的必要性,为丰富河湖水系连通的技术体系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新时期建设具有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灾害统筹治理功能的国家现代水网的需求,如何进行河湖水系连通优化,尽可能降低负面效应,最大程度发挥综合正效应,是河湖水系连通研究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结合新时期河湖水系连通多功能需求,提出了河湖水系连通优化的概念内涵特征,并对概念内涵和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讨。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水安全形势对河湖水系连通的新需求,从“十六字”治水思路、“十二字”原则、“三先三后”原则、工程与管理并重、遵循自然和历史规律等方面对河湖水系连通优化应遵循的准则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河湖水系连通优化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河湖水系连通是国家江河治理的重大需求。面对我国河湖水系连通工程高速发展现状,结合新形势下保障国家水安全和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新要求,讨论了河湖水系连通的概念及内涵,分析了河湖水系连通分类方法,提出了河湖水系高质量连通和高效连通多种模式,为我国由高速度发展转为高质量发展新形势下河湖水系连通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为面向高质量发展的未来河湖水系连通布局提供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河湖水系连通发展沿革与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当前国内部分地区水资源问题严重的形势,国家"十二五"战略规划中明确提出,河湖水系连通作为解决水资源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结合当前我国新时期治水方略和水资源管理形势需要,通过大量收集国内外河湖水系连通案例,探讨国内外河湖水系连通在不同时期的建设特点,汇总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对经济、社会、生态的效益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在理解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和水利发展趋势下,结合国内外河湖水系连通的成功案例,分析其对我国河湖水系连通的启示,以期为我国河湖水系连通战略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7.
河湖水系连通作为国家新时期治水方略被提出,关于其内涵、理论的探讨成为科学界研究的热点。通过对河湖关系及河湖水系连通概念内涵的综述,以及对河湖连通关系演变关键影响因素的讨论,认为:河湖水系连通属于河湖关系的范畴,是河湖关系研究的重要内容;河湖水系连通的演化主要受地质地貌条件、气候变化、流域来水来沙条件、湖泊演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制约。此外,还提出正确认识河湖关系是设计河湖水系连通工程的前提和基础,河湖关系的相关理论是建造河湖水系连通工程的理论依据,直接指导河湖水系连通工程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河湖水系连通作为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在各地方兴未艾,在保障区域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目前部分河湖水系连通项目管理缺乏系统和全局考虑,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文章在分析中国河湖水系连通项目建设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按照规划、设计、运行、后评估和长效机制建设等不同阶段,对河湖水系连通项目全过程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及其应对思路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下一步科学推进河湖水系连通项目管理的建议意见。  相似文献   

9.
合理调配水资源、改善河湖健康状况和增强抵御水旱灾害能力是水资源利用亟需解决问题。河湖水系连通作为河流健康的一个指标,已成为国家江河治理新形势下水资源科学研究的重大课题。结合河湖水系连通案例实践、总结不同学者的观点,解读河湖水系连通的概念和内涵,阐述其构成要素并制定河湖水系连通的评价指标体系,为河湖水系连通和水资源调配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人水和谐的目标,探讨南乐县河湖水系连通问题。从县域河湖水系存在的问题、工作措施及成效着手,初步探讨南乐县河湖水系连通的理念框架,解决水资源统筹配置能力问题,改善水环境状况,以期为南乐县河湖水系连通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1.
河湖水系连通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河湖水系连通已经成为国家江河治理的重大需求,但相关的理论和技术尚处于探索阶段。根据新形势下保障国家水安全和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新要求,讨论了河湖水系连通的概念及内涵,分析了河湖水系连通的驱动因素、构成要素和连通方式,并初步构建了河湖水系连通分类体系,为河湖水系连通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河湖健康评估是河湖生态保护管理的重要基础性技术工作,是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建设的重要任务。本文重点介绍全国河湖健康评估工作的技术成果,主要内容包括:构建了包括水文水资源、河湖物理形态、水质、水生生物及河湖社会服务功能五个方面的健康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了5个等级的河湖健康分级标准,形成了系统的河湖健康调查评价方法,采用该标准与方法,在全国36个河湖(库)水体进行了河湖健康评估。实践证明,全国河湖健康评估提出的河湖健康内涵及评估指标体系能够系统表征我国河湖生态及功能特点,指标总体科学合理,整套技术方法具有很好的操作性。  相似文献   

13.
郭建宏 《人民长江》2017,48(14):5-8
在分析广东省中山市河湖管理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山市建立河湖管护河长制体制与机制方面的初步设想。以河长制的河湖管理保护理念为指导,联系实际提出了该市实施河长制的总体思路、体制保障与制度安排、机构设置、河长职责、工作目标与进程安排,并从建立河湖保护联席会议制度、投入机制、公众参与制度与联合执法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建立与完善"河长制"保障措施方面的建议,以期为我国河湖管理实施河长制提供借鉴,开创治水管水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地下管网、水系等是城市重要的排水体系,直接决定着城市的洪涝安全。以武汉市光谷中心城为研究区域,采用一、二维耦合的水动力数学模型,进行了不同排水体系组合条件下的多方案城市雨洪模拟,量化分析了地下管网、规划水系建设对城市洪涝灾害的消减效果。结果表明:光谷中心城现状未形成成熟排水体系时,其内涝范围、淹没面积及受灾损失均最大,规划排水体系建设后,区域洪涝淹没面积和受灾损失消减率分别达56.58%,63.74%。由于作用范围及作用方式不同,单独建设水系对区域排涝的作用低于单独建设地下管网的作用。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比较,住宅用地减灾效果对城市排水体系的建设最为敏感。当下游湖泊水位较高时,湖泊对水系存在顶托作用,其对区域洪涝灾害影响的程度与河道纵向比降、河堤高程,以及地下管网和河道的连接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15.
A three-dimensional hydrodynamic forecasting model of the Great Lakes Huron-Erie Corridor is used to investigate mixing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ydraulic and wind-induced currents in a shallow lake system in which lake inflows come through several channels of a river delta. The hydrodynamics in Lake St. Clair and the channels of the St. Clair River Delta are evaluated for (1) a one-year simulation from 1985 including water age calculation, (2) 8 different wind direction scenarios, and (3) a storm event. Observations and model simulations show distinct regions in the lake in which currents are forced by either hydraulic flow from the river system or from wind stress over the lake. However, during severe storm events, these regions are found to shift or even disappear due to changes in the delta channel inputs into the lake. These changes underscore the need for realistic, unsteady river flow boundary conditions at interfaces between a shallow lake and river delta. Steady inflow conditions will not allow for potential shifting of these current zones, and will also fail to resolve flow retardation or reversals during storm events.  相似文献   

16.
水是城市河湖水系生态与环境治理核心和关键,利用再生水补充河湖生态用水已成为缓解城市河湖生态危机问题的有力措施之一。再生水中含有的大量营养盐分、微量有机污染物、固体悬浮微粒和微生物,可能使回用区及临近区域水生态环境面临一定的污染风险。在对国内外将再生水回用于景观生态环境用水的应用现状,以及地表水—包气带—地下含水层系统对再生水中污染物的自净及削减作用进行阐述的基础上,重点对再生水回用于河湖景观生态用水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再生水补给永定河生态用水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与研究重点,为永定河绿色生态走廊建设规划的顺利实施以及再生水回用于河湖景观用水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对合肥市推行河湖长制的现状进行探究,通过总结合肥市河湖现状和合肥市开展河湖长制取得的工作成效,针对合肥市推行河湖长制过程中存在的河湖长职责不够明确、跨界河湖联防联控不到位、河湖长制考核制度不健全、公众参与度较低等问题,提出强化河湖长制履职尽责、推动河湖联防联控联治、健全考核问责机制、推进幸福河湖建设、畅通社会参与渠道等具体建议,为今后合肥市推动河湖长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地处江南水乡,管护好浙江的河湖,确保河湖功能永续利用,是建设美丽浙江的迫切需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对照当前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创建美丽浙江的时代要求,在全面审视我国河湖管护共性问题和浙江省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浙江省河湖管理现状进行了系统评估与问题解析。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提出新时代浙江省河湖管理的总体任务、发展思路、推进路径及可行的政策建议。相关结论对于浙江河湖管护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对于其他地区河湖管护工作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