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探讨高压空化水射流的空蚀能力与水力参数、岩石性质的相互关系及各参数影响破岩效果的内在机理,通过在不同泵压和围压条件下,针对不同孔隙率的岩石对高压空化水射流破碎岩石效果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空蚀效果(空蚀质量、空蚀深度)随泵压增加成二次函数关系增加,随围压增加成二次函数关系减少;空泡云长度随泵压的增加而增大.随围压的增大而减小,并能较好的拟合成三次曲线函数关系,空泡云长度直接决定有效靶距,从而影响空蚀效果;本实验条件下,泵压在7 MPa时发生空化现象,并能破碎单轴抗压强度为96MPa的砂岩;岩石的孔隙率对空化水射流的破岩能力影响较大,孔隙率越高的岩石越容易被空化水射流破碎.  相似文献   

2.
电化学方法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是目前水处理研究中一个较为活跃的领域.本文对难生化处理的垃圾渗滤液用强制电化学电解,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找出最佳运行参数.由实验结果可知,当电解时间为100 min,电流为1.6 A时,BOD5/COD的值由原来的0.105提高到0.36,大大提高了垃圾渗滤液的可生化性,有利于垃圾渗滤液的后续生物处理.电化学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不仅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微波和微波Fenton组合法处理渗滤液的对比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利用高级氧化技术能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为小分子的碳氢化合物或将有机物完全矿化为CO2和H2O。利用微波辐射和Fenton法组合处理垃圾渗滤液,以探索微波Fenton法连续流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可行性。实验对比研究了微波辐射、微波辐射与Fenton组合方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可行性。实验研究表明,垃圾渗滤液在微波功率为600 W,作用时间为4 min下的COD去除率可达到20%。而经过微波辐射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再加入Fenton试剂,在FeSO4的浓度为15 mmol/L,H2O2的浓度为60 mmol/L,pH为5,反应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COD去除率可达到72%。  相似文献   

4.
采用生物吸附剂预处理后Fenton试剂法处理垃圾渗滤液,可以有效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COD。结果表明:用稻壳吸附剂预处理垃圾渗滤液,COD去除率为57.14%。Fenton试剂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最佳工艺条件是:n(H_2O_2)/n(FeSO_4)值,10∶4;温度,45℃;pH值,3;反应时间,90 min,此时对COD的去除率为89.36%。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用混凝和化学沉淀法联合对垃圾渗滤液进行的预处理来确定出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通过投加混凝剂和絮凝剂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混凝沉淀实验,将处理后的渗滤液再投加沉淀剂,分别以CODCr和氨氮为考察指标,根据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实验条件.结果实验表明,混凝和化学沉淀法联合处理对垃圾渗滤液的CODCr和氨氮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实验条件为:混凝剂(PAC)的投量为1 000 mg/L,絮凝剂(PAM)的投量为3.5 mg/L,在pH值为5.5左右进行混凝,然后对经过沉淀的上清液调节其pH值为8.5,按Mg2+、NH4+和PO43+物质的量之比为1:1:1投加沉淀剂,静置沉淀.结论对垃圾渗滤液的CODCr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2.5%和81%以上.经处理后的废水BOD5/COD值为0.63,氨氮含量为76 mg/L,降低后续生物处理负荷.  相似文献   

6.
餐厨垃圾渗滤液包含大量油脂、淀粉类有机物,并具有高化学需氧量(COD)、高固体悬浮物浓度(SS)、高氨氮、富营养化潜势等特点。目前,对于餐厨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有物理 / 化学预处理方法、卫生填埋处理法、生物处理方法和多种联合处理方法。考虑到餐厨垃圾渗滤液的复杂性、处理工艺的经济性,以及实际采样取得的餐厨垃圾 COD/TN=17.73>8,TP/BOD5=0.029<0.06,含水率达 82.74%,含油率达 3%,宜采取预处理 /EGSB/A2O-AO 方法。该方法使得餐厨垃圾渗滤液的 COD、BOD5、氨氮、TN、TP、SS 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9.12%,99.48%,99.35%,99.24%,98.51%,94.51%,最终出水满足 GB/T 31962-2015《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本工程为餐厨垃圾渗滤液少量化、就地处理提供参考,可为目前餐厨垃圾渗滤液集中处理提供补充。  相似文献   

7.
由于垃圾渗滤液水质的不稳定性,给垃圾渗滤液处理厂的设计造成了很大影响.对垃圾渗滤液多年的水质检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垃圾渗滤液水质的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垃圾填埋时间的延长,垃圾渗滤液中的CODcr、BOD5与BOD5/CODcr值都有下降的趋势,而氨氮值却有上升的趋势;CODcr与BOD5的逐年平均变化量曲线相似;BOD5/CODcr值与氨氮的逐年平均变化曲线走势相反.  相似文献   

8.
二氧化氯催化氧化处理萘酚绿模拟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利用二氧化氯直接氧化和催化氧化处理萘酚绿模拟废水,单纯用二氧化氯化学氧化处理COD为1533?mg/L的萘酚绿废水时,最佳pH值为1.2,二氧化氯投加量为1500?mg/L,反应60?min,COD去除率为45.3%,BOD5去除率为11.2%,脱色率为92.5%.在最佳pH值为1.2,经过1500?mg/L二氧化氯和0.25?g TiO2催化氧化60?min后,COD去除率为52.5%,BOD5去除率为48.1%,脱色率为96.4%.结果表明,萘酚绿经化学氧化和催化氧化后,分子中萘环被氧化降解为羧酸和萘醌,并进一步降解为无机物,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为难降解废水的后续处理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在不同实验条件下,以成都长安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为研究对象,利用成都粘土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COD.研究表明,成都粘土对垃圾渗滤液中的COD具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在最佳实验条件为用土量85g/L,pH=6.0,搅拌速度150 r/m in,搅拌时间40m in,静止时间12h时,成都粘土对垃圾渗滤液中COD的去除率可达到30%.  相似文献   

10.
采用SBR工艺处理城市垃圾填埋场排除的渗滤液,在原水水质波动较大的条件下,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COD,BOD,NH3-N,TN的去除率平均为86.1%,97.4%,94.5%和81.3%.在SBR时间效率试验中发现SBR在反应3~4 h内,微生物降解速度较快,这段时间COD,BOD5,NH3-N的去除率占总去除率的90%以上,TN去除率占总去除率的75%左右.另进行SBR的串联处理试验,也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1.
针对垃圾渗滤液传统处理方法工艺复杂、效果欠佳的缺点,采用间歇式超临界水氧化反应装置,对西安市某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进行氧化降解试验研究。分析了压力、温度、停留时间及过氧量等影响氧化降解效果的4个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压力、温度、停留时间及过氧量的增加能显著提高垃圾渗滤液中CODCr及NH3-N的去除率;在压力为26 MPa、温度为420℃、停留时间为10 min、过氧量为2.0的条件下,该水样的CODCr去除率最高可达98.43%,NH3-N去除率最高可达96.61%。  相似文献   

12.
有机中间体废水加压活性污泥法处理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加压活性污泥法处理有机中间体废水,考查了停留时间、污泥浓度、反应压力及曝气量等条件对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的影响,并对生物降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有机中间体废水经铁炭床微电解预处理后,CODCr从原水的8000mg/L降到4000~5000mg/L,B/C由原来的0.20升高到0.40左右.通过实验确定了加压活性污泥法处理有机中间体废水的较优工艺条件为:反应器内废水CODCr在18002100mg/L,反应压力0.1MPa,污泥浓度4.0~6.0g/L,停留时间8~10h,曝气量2.0L/min.此条件下COD去除率大于70%,出水CODCr小于600mg/L.生物降解动力学符合Monod模式,动力学参数:Vmax24.49d^-1,Ks1927.69mg/L.  相似文献   

13.
化学氧化法预处理ABS树脂生产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分解转化ABS废水中的有毒难降解污染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采用3种不同的化学氧化法分别对该废水进行预处理,研究不同的化学氧化法对该废水的COD、TOC、TN和苯系物去除效率及其可生化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芬顿试剂法能分解矿化废水中的有毒难降解有机物,废水的COD、TOC、TN和苯系物的去除率分别为70.6%、77.7%、36.0%和100%,ρ(BOD5)/ρ(COD)值由0.32提高到0.56;臭氧氧化法能分解转化有机污染物,废水中苯系物的分解转化率和NH3-N的生成率分别达到100%和58.9%,ρ(BOD5)/ρ(COD)值由0.32提高到0.51;次氯酸钠氧化法处理效果差,且可能产生毒性更强的有机氯代物,导致ρ(BOD5)/ρ(COD)值降低至0.29.  相似文献   

14.
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的设计方法及净化效果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阐述了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的设计理论基础及方法,分析其投资与运行管理费用,测试该系统对受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中试系统表明对受污染地面水体中的化学需氧量(CODCr),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和总悬浮固体(TSS)的去除率分别为66.1%,76.7%和72.4%.结合实际介绍了一个应用本系统处理受污染地表水的实例,实际工程对COD和BOD5的去除率分别为82.6%和85.8%.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投资低、运行费用省、维护简单、出水水质好,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水处理技术,对水体水质改善和水生态系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生化需氧量(BOD)是反映环保领域可生化性有机物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生化污水处理厂衡量污水状态的重要指标.生化需氧量的实验室测量耗时长、操作复杂,无法及时反映水体的污染状况.化学需氧量(COD)和总有机碳(TOC)被用来作为BOD的替代指标,但二者无法反映污水的可生化性,同时COD也会造成二次污染.近年来,一些新的测量方法也被用来缩短BOD测量时间,但由于其作用机理而不适合在线监测.呼吸计量法可通过测量和计算氧气消耗速率从而将氧气消耗与生物质生长和底物消耗直接相关联,从而实现BOD的在线监测.呼吸计量法的在线BOD监测设备已成功用于国外污水处理厂的流程控制,实现了节能减排的功效.在现有在线BOD监测设备的基础上,提出并初步探讨了利用微生物载体取代活性污泥作为测量介质以提高设备监测性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UV/H2O2,UV/O3和UV/H2O2/O3三种高级氧化体系处理乙烯装置所排放废碱液的特点。对于UV/H2O2体系,随着H2O2剂量的增加,COD的去除率以及处理液的可生化性(BOD:COD值)都随之增大,其性能也好于单独的H2O2体系,该体系在最佳条件下,COD的去除率达到68%,BOD/COD值从0.22增大到0.52;对于UV/O3体系,随着O3剂量的增加,COD的去除率及处理液的可生化性(BOD:COD值)也都随之增大,其性能也好于单独的O3体系。该体系在最佳条件下,COD的去除率达到54%,可生化性(BOD/COD值)从0.22增大到0.48;对于UV/H2O2/O3体系,其COD去除率比UV/O3体系高出22.0%。  相似文献   

17.
0 INTRODUCTIONCurrentprocessforethyleneproductionisnotenvi ronmentfriendly ,becausealargeamountofspentcausticisdischargedduringthescrubbingofthecrackinggas ,whichcontainshighconcentrationsulfideandorganiccompounds.Sometechniqueshavebeenappliedtotreatthespentcaustic ,includingchemicaloxidation ,neutral izationandprecipitation[1~ 3] .However ,lowremovaleffi ciencyandsecondpollutionarecommonlyinvolvedinthesetechniques .Althoughwetairoxidationprocesscanefficientlyremoveorganiccompoundsinspe…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垃圾渗滤液生化出水的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色度以及氨氮的去除效率,在不同的臭氧通气量、过硫酸钠投加量、pH、反应时间等反应条件下,研究了臭氧过硫酸盐耦合体系对于垃圾渗滤液生化出水的氧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COD、色度和氨氮的去除率随着过硫酸盐、臭氧通气量、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并且溶液pH为10的环境更有利于用臭氧过硫酸盐体系氧化降解污染物,在臭氧通气量为0.8 g/h、过硫酸钠投加量为10 g/L、pH为10、反应时间为200 min的条件下,废水的COD、色度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76.3%、92.0%和55.4%.相较于单一过硫酸盐氧化方式,在过硫酸盐氧化过程中加入臭氧,处理效果显著提高,臭氧氧化与过硫酸钠氧化产生了一定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9.
液—液萃取处理高氯难降解有机废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药化工厂生产苯肼、苯唑醇、乙基氯化物过程排放的废水PH=0.93,CODcr=39406mg/L,BOD5/CODcr=0.02,Cl^-=56563mg/L,是高氯难降解有机废水。采用三辛胺作萃取剂,用液-液取处理,三辛胺与水中Cl^-离子形成萃合物而使Cl^-转移到有机相,再经高效絮凝处理后,CDOcr去除率总计达89.8%,Cl^-去除率总计达83.2%,B/C比从0.02上升到0.34,可生化性大幅度提高。废水再经河水稀释进A/O池生化处理8d后,可达标排放。负载萃取液用5%NaOh水溶液反萃取。由于萃取剂回用降低了处理费用,液-液萃取在废水处理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