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宇 《中国厨卫》2012,(11):40-41
平时喜欢读报纸、看杂志、读书、看电视,过着简单生活的人,却能够从周围各种各样的事物中汲取灵感,设计出美标艾迪珂、艾迪雅系列等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卫浴产品。他就是为美标20多年的产品设计师Khumtong。  相似文献   

2.
司马辽太郎是战后日本文坛的邻袖人物之一,他用批判的眼光审视现代生活,他的作品中关于历史和旅行的内容久久留在战后日本人的内心深处,他的这些作品被人们广为支持,喜爱。他于1996年过世,很多人为此悲恸,但 很多日本人仍然将他的作品奉为生活的指南。司马辽太郎纪念博物馆致力于将其成就传递给我们的后代。博物馆选址就在作者曾居住多年的东大阪的故居附近。在设计这项工作时,其故居和新建的博物馆需要做整体的考虑。  相似文献   

3.
《景观设计》2007,(6):6-11
吴钢在这次访谈中表达了他的观点,他从林语堂先生的有关人类生活的本质谈起.最后以林语堂先生对中国人生活的描述结束。他谈到.应该去真正地感知人类生活的本质.因为设计永远是为人,为生活服务的.设计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对于景观而言.吴钢的观点是“无设计”:对设计工作而言.维思平的核心观点是将建筑.规划与景观融为一体.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试图将建筑与景观之间的界限打破.强调二者之间的融合.对于环境而言.吴钢的观点是反映真实.力图使设计尊重并体现基地的原状。在访谈中.对话双方就一些具体项目展开了讨论.吴钢就如何将他的观点渗透于项目中.并主导这些项目的设计谈了他的看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正>工作是一种修行。这是日本韬盛和夫在他的著作《活法》中的主要观点。他说:"人哪里需要远离凡尘?工作场所就是修炼精神的最佳场所,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修行。只要每天确实努力工作,培养崇高的人格,美好人生也将唾手可得。"工作没有高低贵贱,只要你认真对待,它就是你修行的所在。你对待工作的态度,会实实在在影响你的人格和气质。长久地做下来,没有一分工作不是枯燥的。然而,有些人抱怨不止,疲惫  相似文献   

5.
返本还原     
《家饰》2013,(11):57-72
在佛教中,返本还原指忘了本原的人通过拜佛修行,回到本原状态。此处借用,并非是想传达宗教意念。而是提倡忽视都市的尘嚣,回归到最原本的状态。所有的一切都讲究无雕琢,无过多花纹与装饰,原木.棉麻,藤编、陶瓷,只保留它们最天然的姿态,用材质的原初美感装饰流淌的生活,便是最好。  相似文献   

6.
吴爽  丁绍刚 《中国园林》2007,23(5):60-65
阿兰·普罗沃斯(Allain Provost)是法国当代著名的风景园林设计大师。他以其独特的设计思想,创造出众多宦含精神品质的园林空间。他多次获得国内外风景园林设计大奖,受到了业界广泛的赞誉。在多年的规划设计实践中,普罗沃斯的设计风格也在悄然地发生变化,并最终形成了我们所熟知的阿兰·普罗沃斯风格。通过对其设计思想的形成过程与代表作品的介绍和分析,解读了阿兰·普罗沃斯既具现代特色又散发着重振的古典主义气息的设计风格。  相似文献   

7.
Y. B. 芒翁威查亚的建筑作品和思想揭示了作者丰富多彩的多侧面生活。他除了是一位建筑师以外,还曾是牧师、社会工作者、政治活动家、教育家以及小说家。如同其他活动一样,建筑是芒翁威查亚向人道主义目标奋斗的一条途径。因此,纵观他在不同领域的作品,芒翁威查亚的建筑作品使人如同阅读一章章令人着迷的故事一样,所传达的不变的主题例如:为穷困潦倒的人们设计建筑,摆脱陈旧思想,寻求自由,个性的发展,诚实和热情以及坚定的意志。他的作品中,有大约一半是宗教建筑。这是因为芒翁威查亚曾经被印尼神职人员送往亚琛(1960~1966)去…  相似文献   

8.
王冬 《云南建筑》2013,(5):22-25
云南工业学院的建筑学教育及建筑学系初创时期的教育背景,1995—2001这一时段的教育的整体状况历史定位为“跌宕与起伏、培育与修行”。1995—2001年这一历史时期可看成是建筑学系的一个自我培育和自我修行的艰苦历程,而这一历程也许就是后来再发展的基础。在建筑学专业办学30周年之际,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也终于呱呱落地。作为30多年的见证者,祈求和希冀她走得更好,飞得更远。  相似文献   

9.
国际建协一区住宅工作组在《迈向二十一世纪的西欧住宅》的小册子中写到,从我们时代思想潮流的变化中已经能够看出21世纪的轮廓,21世纪的住宅设计思想是重视人、重视我们身边的环境、重视地球的未来。我们西欧建筑师应当超越原有的城市规划原则和战后“国际风格”,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成果来设计适用于我们有着各种各样差异地区所特有的住宅。新技术成果可以在城市与乡村传统的平衡中为我们提供诱人的技术前景。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唯一的,并且都希望生活在一个亲切宜人的生活环境中。这就是除了需要住宿以外,还需要与自身特点相适应的住宅区…  相似文献   

10.
李金拴  暖暖  Elaine 《家饰》2008,(8):48-49
从最初专注于自己脑海里的兴趣到转化为实物设计,再到开创个品牌、研究多数人的兴趣,milife品牌总监李尉郎(Will Lee)用行动证明了他对设计的热爱!他说过:“设计就像一场表演,你得到的终极奖励是人们看懂了你的设计,并愿意把它带回家,与生活中做伴!”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7,(3)
日本设计师原研哉的《设计中的设计》一书,总结了作者对设计独特的见解与认识。他从人的角度讨论设计,从人的感官思考设计,他的思想在设计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该文具体分析了书中的五感、引人兴趣的媒介等部分内容,阐释作者的设计思想,希望能给设计师带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正前两天,看到一个朋友在微信发的朋友圈信息,一张图片,写着几个字:赚钱,是种修行。乍一看不禁莞尔,细一想,深以为然。赚钱谈何容易?赚钱,会扭曲人性——很多人已经被扭曲得面目全非了;但赚钱也会成就自我、他人,自利利他,自觉觉他。个中真意,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的。由此想到,我们不管是做高层经理人,还是基层管理者,是不是也在修行呢?人生是一场修行,古人把"修身"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个基础条件。在人生这场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室内设计界,陈耀光是如此独特,在他身上呈现出多种特质:是设计师,是艺术家,是诗人,是哲学家,是成熟的男人,是纯真的孩子……他酷爱设计,追求完美,又能顺乎本心,享受生活,种种矛后特质在他身上却奇异和谐。这强烈吸引着每一个靠近他的人,让人情不自禁折服于他的光与热。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7,(5):34-39
梭罗的伟大尽体现于《瓦尔登湖》这部充满反思和内蕴深刻的伟大作品之中。《瓦尔登湖》中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思想,是梭罗对于当时的工业文明的反思的产物。他提倡简单的生活方式,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将物质生活简单化,强调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性。他的生态思想在生态危机四伏的当下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肖帆  林海 《云南建材》2010,(8):84-85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的持续增长,人们生活水平、文化素质在不断提高,且住宅商品化已逐渐使其成为一种消费品。为适应现代人居住观念的变化,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文主要对住宅楼的中小户型的建筑设计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列举一些户型的设计,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眼前的这位唐山人,从他脸上显不出经历过地震的沉郁与忧伤,却由于多年松花江畔的工作经历带有些许东北汉子的铁血豪情;在天马行空的设计理念阐释中,他早已不仅仅是位产品的设计师,更是位思想的狂者、激情的诗人;在工程机械领域,他将产品设计提上了艺术的高度,用一份科学的理智和艺术的情感教我们换一只眼睛看世界,振奋而惊喜。翻开他的履历,南车北京时代引以为傲的TR280、具有里程碑意义的TR500、甚至引领着时代被誉为"世界之最"的TR550都有他"发散性思维、内敛式设计"的一笔,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超凡脱俗的设计师梁守军。  相似文献   

17.
浅谈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雪玲 《山西建筑》2006,32(11):25-26
指出了建筑设计理论的主流是以人为核心的设计思想,按照新的社区规划模式,分别就小区的外部空间环境设计、生活配套设计、健康休闲活动场所设计及住宅设计做了详细阐述,从而使建筑空间具备更大的灵活性和更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刘易斯·庞斯为开发商里卡多一杜宁(Ricardo Dunln)设计的有趣公寓与其说是时尚单身公寓,不如说是发射台。在离婚后,杜宁生活窘迫,需要一个开始新生活并能够享乐的地方。“我不知道我将在那儿呆多久,”他解释道。这意味着庞斯不得不发挥他的创意思想.使设计费用物有所值.而不像以前那样.似乎有着无穷无尽的资源。  相似文献   

19.
<正>在"未来科技城"项目中与刘总合作,感受他的谦逊宽和如同兄长,也感受其"苦",他更像一位修行之人,建筑于他似乎不是工作,而是自己解读世界的工具,更像是一种信仰。他是国际化的中国建筑师——国际化的思考方式,骨子里的中国。一方面,据我所知他是最早在国际大型建筑设计企业中身居副总裁职位的中国建筑师,他以国际化的工作方式和思考方式去完成设计。  相似文献   

20.
他的设计作品带着无限的生命力,他的信条是用设计让人们爱回家,爱生活。投身设计事业二十三年,冯建耀一直用“心”在爱设计,用“心”在做设计,融入生活的周遭,融入生命的骨髓。对很多人来说,设计也许仅仅只是谋生的工具,而在设计师冯建耀的眼里,设计早已成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乐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