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红岭铅锌矿随开采深度的增加,矿体由极厚大变为厚大,原有采矿方法已不适合开采,为提高采矿效率和降低贫化损失率,研究并提出了盘区无底柱分段空场崩落联合采矿法。该采矿方法将多个采场划分为一个盘区,采场用两个分段同时回采,在上分段凿岩水平布置下向中深孔,在下分段凿岩水平布置环形中深孔,盘区内多个采场同时作业。矿山生产实践表明:该采矿法的单个矿块生产能力达220t/d,矿石的损失贫化率分别为9%和14%,铲运机台效300t/台班,研究成果可为急倾斜中厚稳固矿体的开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针对湖南黄金洞金矿多变产状矿体传统采矿方法效率低、机械化程度低、回采率低、安全风险高等缺点,基于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和倾斜竖分条采矿法优点研究提出了复合型充填采矿法,开发了共用采准工程系统进行分区分条分层联合采矿,有效避免了人员在高顶板下作业的安全风险,实现了安全高效机械化开采,采场生产能力提高至86 t/d,采矿损失率小于6.3%,贫化率小于5%,综合采矿成本为74.1元/t,较之前降低了15.4元/t,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3.
某铁矿因采矿方法效率低,矿山生产能力一直没有达到设计要求。通过对矿山开采技术条件的调查研究,优化选择大直径深孔阶段空场采矿法进行试验回采,一年多的现场工业试验结果表明,矿山生产能力由4000t/d提高到7000t/d,既增加了产能,又降低了生产成本,为矿山相似产状部位矿体回采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针对金属矿山缓倾斜破碎薄矿体开采难的技术现状,结合某银矿的开采技术条件,开展采矿方法研究,提出盘区机械化进路充填采矿法技术方案。采用台车浅孔凿岩,铲运机出矿,坑内卡车直接运出地表,嗣后尾砂胶结充填。生产实践表明,该采矿方法使得盘区综合生产能力达到600~800 t/d,盘区损失率5%~7%,贫化率8%~10%,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以红岭矿区铅锌等多金属矿体为研究对象,针对原铅锌矿开采中存在的生产能力小、劳动效率低、分段采准工程量大、成本高、采场顶板暴露面积大、安全性差、维护费用高等问题,试验研究采用脉内脉外联合采准、阶段凿岩、平行深孔孔间微差精准起爆崩矿、铲运机阶段集中出矿、一次爆破回收矿柱、封闭隔离采空区综合工艺。经现场工业试验,矿房生产能力可达到970 t/d,采矿损失率3.19%,贫化率5.25%,采矿直接成本29.22元/t。试验证明该采矿工艺简单实用、劳动效率高、生产能力大、采矿成本低,而且能有效避免矿柱大量损失,是急倾斜厚大矿体安全高效开采技术的重大进步。  相似文献   

6.
急倾斜薄矿脉群开采多采用浅孔留矿法,该方法开采存在产量小、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不足。基于协同开采理念,对已有的薄矿脉开采方法进行了分析,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集群连续化回采方法,即深孔分段空场上向嗣后充填连续采矿法。该方法将阶段划分为分段,分段内划分矿房,矿房内不留间柱和底柱,一步骤回采,随后进行充填,回采与充填间隔进行,同一个阶段内的矿房连续回采,再无后续作业。针对青海省某金矿6条矿脉(M5、M6、M7、M8、M9、M10),提出了间隔台阶式连续回采顺序,并对该回采顺序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最大位移约为16.8 mm,最大主应力为0.076 7 MPa,实际塑性区范围为2~5 m,可达到安全规范要求。矿山实践表明:该采矿法贫化率为9.51%,损失率约为7.98%,采场生产能力为96 t/d,中段生产能力为576 t/d,与该类型矿床开采常用的浅孔留矿法相比(贫化率13.57%,损失率15.61%,单个矿房生产能力62 t/d),能有效提高矿山机械化连续开采水平,提升矿山生产能力和回采效率,有效确保多矿脉同时回采时的安全有序。  相似文献   

7.
急倾斜薄矿脉群开采多采用浅孔留矿法,该方法开采存在产量小、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不足。基于协同开采理念,对已有的薄矿脉开采方法进行了分析,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集群连续化回采方法,即深孔分段空场上向嗣后充填连续采矿法。该方法将阶段划分为分段,分段内划分矿房,矿房内不留间柱和底柱,一步骤回采,随后进行充填,回采与充填间隔进行,同一个阶段内的矿房连续回采,再无后续作业。针对青海省某金矿6条矿脉(M5、M6、M7、M8、M9、M10),提出了间隔台阶式连续回采顺序,并对该回采顺序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最大位移约为16.8 mm,最大主应力为0.076 7 MPa,实际塑性区范围为2~5 m,可达到安全规范要求。矿山实践表明:该采矿法贫化率为9.51%,损失率约为7.98%,采场生产能力为96 t/d,中段生产能力为576 t/d,与该类型矿床开采常用的浅孔留矿法相比(贫化率13.57%,损失率15.61%,单个矿房生产能力62 t/d),能有效提高矿山机械化连续开采水平,提升矿山生产能力和回采效率,有效确保多矿脉同时回采时的安全有序。  相似文献   

8.
熊国雄 《现代矿业》2016,32(10):26-27
铜绿山矿原主要采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手工凿岩,生产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安全性差,无法满足深部矿体安全高效开采要求。通过引进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并在井下采场试验。结果显示,变更采矿方法生产能力可达到450 t/d,矿石贫化率可控制在5%,回收率可提高到94%,大大提高了生产能力、生产效率和资源回收利用率,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在铜绿山矿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针对采空区矿柱回采难题,创造性的提出了围堰式袋装充填采矿法。该方法采用袋装充填体充填采空区,为回采工作创造条件并提供作业面,在治理采空区的同时实现矿柱的高效回收。与传统工艺相比,该方法回采安全、高效,贫化损失小,作业环境好,可操作性强。实际应用取得了采场平均生产能力137.2t/d、矿石损失率4.2%、贫化率4.95%的技术指标,采切工程量少,采切比约为1.41m/kt。  相似文献   

10.
喻岗 《采矿技术》2023,(4):29-33
某低品位厚大铅锌矿体原采用浅孔留矿法进行回采,采场回采作业安全条件差,作业机械化程度低,人员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损失贫化大、经济效益差。合理的圈矿边界品位是该类型低品位矿体经济开采的关键。经比较分析,推荐采用Pb+Zn≥2%作为合理圈矿边界品位,并圈定了可采地质矿量。经详细技术经济比较分析,推荐采用点柱(条柱)式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回采该低品位厚大铅锌矿体。开展了采矿方法现场工业试验,推荐的采矿方法回采作业安全,试验采场生产能力为273 t/d,损失率为15%,贫化率为7.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较原采矿方法有明显的改善和提升。试验表明,点柱(条柱)式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适用于该低品位铅锌矿体的回采。研究成果对同类型低品位厚大矿体的回采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针对那林金矿开采技术条件,分别采用分段崩落法、分层崩落法开采倾斜中厚矿体和倾斜薄矿体,综合运用光面爆破与喷锚网支护巷道维护技术、中深孔逐孔爆破技术和损失贫化控制技术,取得了矿块平均生产能力达214.11 t/d;矿石综合贫化率21.87%;回收率71.98%;综合成本246.04元/t的较好技术经济指标,为同类矿床的开采提供了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2.
谦比希铜矿西矿体矿岩破碎、稳固性差,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开采技术条件差,初选上向水平充填采矿法,矿山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2次工艺优化,最终确定采用上向进路膏体充填采矿法进行回采。结合矿山矿岩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工程地质调查和稳定性评价等前期工作,先后2次在此基础上对采场布置方式、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开展了采场围岩分级分区和支护等工作。现场生产表明:采用上向进路膏体充填采矿后,矿石回收率从原有的50%提升至80%,贫化率从15%下降到6%以下,采矿生产能力达3 000 t/d,每年为矿山节省或创造450万美元经济价值,有效解决了该矿山缓倾斜破碎矿床开采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柏杖子金矿100-9#矿体为残矿,内部存在多个空区,矿岩稳定性差,岩移危害大,遗留有大量矿石散体,致使矿体回收困难。为此,提出多分段与底部双堑沟协同拉底的诱导冒落法回采方案,在分析矿岩可冒性、临界冒落跨度和冒落高度随采深的关系的基础上,结合矿体赋存特点及矿石流动特性,给出了诱导工程参数及爆破参数;采用矿体中部做切割向两端退采的方式,在满足上分段回采工作面超前下分段6~8个步距前提下,各分段拉底巷道同时施工,逐次诱导上部待冒矿体,由双堑沟整体回收,同时选用喷锚网联合支护方式,冒落垫层取3 m,可安全、经济、有效地回收残矿。  相似文献   

14.
根据某磷矿矿区缓倾斜复杂多层沉积型磷块岩矿体的具体特点以及矿山生产情况,对其进行采矿方法研究,提出了几种适合此类矿体开采的采矿方法,经比较优选出适用于矿体开采的预控顶机械化高效分层掘进式房柱采矿法,为国内其他类似开采技术条件的矿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以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昆阳磷矿深部矿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矿体赋存特征、开采技术条件的理论分析,对其深部矿体的开采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4采区绝大部分矿体都可以进行露天开采,深部矿量较少,且开采技术条件差,不适合地下开采;二矿区上部适合采用露天开采,下部矿体地下开采具有可行性。相关结果可为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海口磷矿所及类似条件的磷矿山深部矿体开采方式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满足水沟钒矿倾斜中厚结块性矿体的回采需要,开展了有针对性的采矿方法研究工作。通过类比分析和针对矿体不同的倾角情况,分别采用"分段式浅孔溜矿法"和电耙出矿的"浅孔房柱法"进行开采,并结合现场实际对采场结构参数进行优化,使之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单位采场生产率达到80~150 t/d,矿石回采率达到85%~90%、贫化率为8%~12%,均达到了相关要求,证明两种方案是适合水沟钒矿结块性矿体开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缓倾斜薄矿脉分条推进连续出矿高效采矿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世俊 《金属矿山》2010,39(10):17-19,23
缓倾斜极薄矿脉的开采存在的共同难题是矿山生产能力低,回采难度大。某矿通过采用斜井开拓,胶带提升,中段胶带运输连续出矿,分条推进回采工艺,不留或少留矿石矿柱,实行连续回采,控制采幅,最大限度地提高矿石回收率,减少贫化,有效地解决了开采和运输难题,为薄矿体的高效开采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其研究结果对缓倾斜薄矿脉的高效开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狮凤山铜矿71#矿体940~965 m水平为研究对象,针对缓倾斜、倾斜的中厚难采矿体,经过分析、可行性论证,采用有底柱分阶梯回采方案进行试验。通过对难采矿体采用分阶梯回采的方案研究,在原分段的底部结构工程保持不变的前提条件下,根据矿体赋存条件、矿体开采技术条件,优化了采场结构参数。试验研究的结果表明,矿石贫化减少,采场生产能力增大,入选品位提高,运行成本降低,最大限度地回收利用了矿石资源。  相似文献   

19.
张影  杨春  李发本 《金属矿山》2011,40(4):45-49
矿体块状模型广泛应用于品位、储量计算,也可用于露天矿最终开采境界优化和开采计划优化。在研究了八叉树存储结构和基于分离轴的OBB相交测试理论的基础上,提出首先应用八叉树对矿体三维空间进行块状划分,将矿体用一系列的小单元块来逼近,然后利用OBB理论检测单元块与矿体边界的空间关系,对相交单元块进行细分,利用点在多面体内外判断确保块状模型约束在表面模型内,从而以最佳状态逼近矿体边界。最后运用该方法建立了三道庄露天矿矿体块状模型。该方法快速有效,能够满足矿山生产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