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香炉山钨矿三维建模中,将基础数据进行数据化处理,导入DGSS系统中,创建勘探线剖面图,进行资源储量估算和三维块体模型、空区模型的建立,实现地质工作的数字化和可视化,使得研究和分析矿体地质特征更加直观和形象化,还可实现矿山生产资源储量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Surpac软件建模估算资源储量的基本方法、原理和国内岩金矿矿体外推的一般方法、原则,对比了北衙金矿以往和2013年Surpac软件建模矿体外推原则、方法,认为在剖面地质解译和创建矿体实体模型时,矿体外推需与国内地质矿产勘查规范要求相结合,建立的矿体实体模型方能既符合Surpac软件建模估算资源储量的基本原理和地质规律,也使估算出来的资源储量较为准确。  相似文献   

3.
徐森民 《现代矿业》2011,27(7):61-63
根据河南省三道庄钼矿实际情况,对储量报告中矿体的圈定连接、矿体的外推、低品位矿的圈定、夹石剔除厚度与估算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并通过生产实例予以印证。从而正确掌握资源储量和矿体的赋存状态,为矿山生产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4.
根据河南省三道庄钼矿实际情况,对储量报告中矿体的圈定连接、矿体的外推、低品位矿的圈定、夹石剔除厚度与估算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并通过生产实例予以印证。从而正确掌握资源储量和矿体的赋存状态,为矿山生产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5.
红透山矿目前浅部资源已基本采尽,现有矿体向深、边、远部延伸,矿体赋存形态更加复杂,致使地质储量变动较大,制约矿山有计划持续均衡生产。通过在-647中段42~#采场实施动态储量管理,不仅查明了储量的增减及变动情况,而且确定了地质储量和生产矿量之间的协调关系,为矿山的发展与生产安排提供了可靠的地质储量,保证了矿山采掘计划的正确编制。  相似文献   

6.
针对矿山现有的地质信息数据等,建立了以利用Surpac软件的三维地表模型、矿体模型及地质数据库,对矿山资源储量进行计算。基于地质统计学的理论,建立某铅锌矿地表模型、钻孔数据库、矿体模型、块体模型,对矿体内样品进行组合分析统计,采用幂次距离反比法对块体品位进行估值,最后根据国内对地质矿产资源的分类方法,按照不同边界品位、工业品位等分类依据,得出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为铅锌矿的后续生产,提供了可靠保证。结果表明:通过构建该矿地质数据库,建立的三维模型,可对地质工程、采矿工程、储量估算、矿石品位动态管理等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矿体储量估算涉及到大量地质数据,传统的手工计算工作量大,计算繁琐。利用计算机以三维矿体模型为基础进行储量计算,可以有效提高矿产储量估算和管理的效率。在对当前几种常用三维矿体建模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四面体网格模型来进行矿体建模,并提出了一种基于约束的四面体网格的矿体储量计算方法。该方法的主要优点在于可以通过四面体网格模型,对矿体边界以及矿体内部品位分布等进行统一的管理,计算精度高。因此,该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8.
卡拉卡泽克铜金矿床位于吉尔吉斯斯坦奥什州穷阿莱区,为了进一步查明卡拉卡泽克铜金矿的资源状况,为开发该矿床提供地质依据,分析了卡拉卡泽克铜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石加工技术性能,研究了矿体的分布情况,矿体的形态、规模、产状、延深情况等矿体地质特征以及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并分析了矿石加工技术性能、资源/储量及矿床的潜在经济价值。研究表明,矿山具有较好的潜在价值,开发建设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9.
应用钻孔数据库圈定矿体并计算铀资源储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储量计算是地质工作的基础,而矿体圈定又是储量计算的核心.通过应用钻孔数据库系统这个操纵平台,提高了储量计算的效率和精确度,有效地解决了计算繁琐和储量计算中矿体固定等难点问题.并提出了下一步改进方案,使之能运用到更广阔的地质领域中.  相似文献   

10.
结合东乡铜矿地质勘探成果,采用Dimine软件建立了东乡铜矿地质数据库、矿体三维模型及品位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实体模型建立了品位块段模型,采用距离幂次反比法进行了品位估值及储量估算,对于该矿资源储量动态管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矿山地质储量和以及用于指导生产管理的三级矿量经常处于变动状态中,而储量变动的平衡与管理对矿山企业非常重要,如何快速、准确、直观地获取地质资源信息,及时掌握三级矿量的动态增减情况、勘探及准备程度,是矿山企业合理安排采掘计划的重要保证。三维矿业软件的应用为矿山资源储量动态管理提供了高效的手段和工具,本文以贵州开磷马路坪矿为例,研究如何利用minesight矿业软件实现矿山三级矿量动态管理,提高矿山资源储量动态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相似文献   

12.
周旋  王选问  金瑜 《金属矿山》2015,44(7):86-90
矿体资源量是矿山生产建设的重要依据,目前,传统的资源量估算方法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矿山管理的需求。建立在矿体三维地质模型基础上的地质统计学方法是一种运用区域化变量理论研究矿体品位的变化特征对块体模型进行最优估值的科学方法。以吉尔吉斯斯坦某大型铁矿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地质数据库及矿体三维地质模型;然后通过分析样品品位分布特征,建立品位-空间变异函数;最后对矿体采用克里格插值法进行品位估值并计算资源量。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资源量估算方法而言,地质统计学方法以矿山三维模型及变异函数为基础,能够更科学、高效、准确地估算资源量,有助于实现矿山信息的三维可视化及资源储量的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13.
金属矿山地质资源数字化建设框架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地质资源信息流进行分析和优化,从地测采信息的获取、存储、传输、表述、深加工及其在管理与决策中的应用着手,搭建了金属矿山地质资源数字化的建设框架。围绕金属矿山对于地质资源数字化管理的功能需求,形成了包括基于PDA的地测信息实时采集、基于三维可视化矿床模型的地质资源数字化处理和基于网络的储量管理与应用系统在内的地质资源数字化功能体系。在此基础上,以工作流技术为核心构建数据转换逻辑,以实现整个数据流的无缝流转和地质资源的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现有技术无法满足储量动态监测精细化需求的问题,将数字孪生技术与矿山动态监测业务深度融合,提出一种露天矿储量无人机智能动态监测方法。该方法通过融合矿山地形、地质、设计、无人机LiDAR与航摄多源异构数据,自动构建矿山初始地形、现采地形、终采境界以及三维矿体模型,实现各矿层界内与越界越层开采储量精细化、自动化计算。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切实可行、精度可靠;与现有方法相比,该方法可适应地质构造复杂、地形起伏大、密集植被覆盖等各种情形,实现智能、精细的露天矿储量动态监测,形成对矿山开采动态的直观、准确、全面感知。  相似文献   

15.
余璨  李峰  张达兵  陈明贵 《金属矿山》2015,44(2):108-112
根据云南元江红龙厂铜矿区地质勘查资料,结合DIMINE软件建立了矿床地质数据库,构建了矿区断层及矿体的三维实体模型,不仅实现了钻孔数据信息的三维可视化,而且直观、真实地揭示了矿体的产出位置及空间形态特征。基于地质统计学原理,筛选出钻孔样品数据并对其进行组合,根据组合后样品的统计分布特征,建立了矿区变异函数模型,利用普通克里格法对矿床内铜品位块体进行赋值,结合赋值结果,采用块段模型法对矿床储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红龙厂铜矿建模精度较高,储量计算结果较为可靠,可为矿山资源动态管理及后续生产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根据实际生产探矿和开采情况,利用探探对比和探采对比,重新确定获各琦铜矿铅锌矿体合理的勘探类型及网度,正确布置地质勘探工程,达到了有效探求相应级别的矿产储量,满足矿山开采设计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管理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莉  刘修国 《煤炭技术》2012,31(6):165-166
采用C/S+B/S混合体系结构来开发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管理系统,实现矿山资源储量数据上报、动态报表生成、报表远程查询以及储量图件、数据的实时联动管理。及时准确掌握矿山资源储量的动态变化,提高矿产资源信息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柳波 《现代矿业》2019,35(9):81-83
目前利用矿业软件进行地质建模越来越广泛。针对建模方法及成果多种多样,数据不统一、不规范,无法实现储量动态管理的问题,分析了三维地质模型的种类及特点,提出了基于三维地质模型的标准先行、模型动态更新、协同设计、生产执行管理的建设思路,从而实现矿产资源储量三维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19.
将三维矿业软件形成的包含储量信息、品位信息、采场信息的三维块体模型、采场地质储量管理信息系统、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以及生产验收管理信息系统通过数据接口集成到统一的生产计划优化平台下,对相关数据进行异构聚合,深度加工。建立基于生产指标和入选品位指标为目标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实现矿山生产计划的自动优化,为矿山生产安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王广有 《矿冶工程》2015,35(3):141-146
结合湘西沃溪矿区(原湘西金矿)生产实际, 论述了资源储量动态管理的主要方法、手段, 从控制贫化损失、选择采矿方法、提高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矿产资源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总结了资源储量动态管理所取得的成绩, 对相关企业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管理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