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5 毫秒
1.
本文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高规》中表8.3.2-3、4的加压送风防烟方案,即消防电梯前室及防烟楼梯间采用自然排烟,前室或合用前室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时的送风作为2个典型案例,以前室风口全开,按流体力学理论研究各层风口的风量分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风量分配极不均匀,严重影响加压防烟的可靠性。为进一步采取措施解决加压送风防烟问题,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城市高层建筑防火与防排烟设计进行了探讨。设计人员应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国家标准,对其建筑功能、建筑布置、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进行合理分布,全面考虑防火和防烟分区的划分及各系统的设置,确保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具体地阐述了高层建筑防排烟工程的设计方法。介绍了正压送风量的计算方法 ;阐明了防烟楼梯及前室的超压卸压问题 ;说明了防排烟管道及其系统材料的选用原则 ;提出了防烟楼梯间和前室采用机械加压送风 ,而当着火层、着火间以及走道采用负压排烟时 ,其压力顺序应为楼梯间正压大于前室正压 ,前室正压大于走道压力 ,这是贯彻以防为主的设计思想 ,可节省大量建设投资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城市高层建筑防火与防排烟设计进行了探讨。设计人员应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国家标准,对其建筑功能、建筑布置、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进行合理分布,全面考虑防火和防烟分区的划分及各系统的设置,确保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防烟楼梯间和前室加压送风量的组成为出发点,分析了影响加压送风的诸多因素。推导出了防烟楼梯间和前室的加压送风量的计算公式。对高层建筑防排烟设计者具有极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成通宝 《制冷》1997,(2):27-31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和前室的自然排烟高度与当地的风向、风速、外窗朝向和烟气温度的关系,并以汕头地区为例计算出了不同外窗朝向时自然排烟的极限高度。对建筑师和空调设计师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的两种防烟方案;即只对防烟楼梯间加压前室或合用前室不送风和二者分别加压,利用概率理论,推导并建立了加压防烟系统及子系统的可靠度计算数学模型,然后根据模型对两种防烟方案的可靠属于 进行了比较,最后得出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包括合用前室)的两种防烟方案;即只对防烟楼梯间加压前室或合用前室不送风和二者分别加压,利用概率理论,推导并建立了加压防烟系统及子系统的可靠度计算数学模型,然后根据模型对两种防烟方案的可靠性进行了比较,最后得出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9.
加压送风防烟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国加压送风防烟系列论文之一,文章分析了加压送风防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只向站火层前室(包括合有前室)加压送风防烟的方案,对解决加压防烟中的存在的问题,提高加压防烟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加压送风防烟系统设计中的存在的问题,和对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可靠性与经济性等方面的探索,为了提高加压防烟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只对着火层前室(包括合用前室)进行加压送风防因的新方案,文章叙述并分析了该方案的防烟要理及基本原则,建立了对着火层前室进行加压送风防烟的风量计算模型,算出了加压送风量,最后得出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11.
开展了一系列机械排烟实验,定量分析了排烟口风速和高度对机械排烟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烟气层厚度和排烟口风速一定时,排烟口高度存在一个临界值,实验得到的临界高度值与Hinkley模型的预测值符合的较好。在该临界值以下,机械排烟效率较低且随着排烟口高度的降低而明显降低;在该临界值以上,排烟效率较高且随着高度的增加变化不明显。结合实验结果,采用大涡模拟的方法,对某典型侧式地铁车站内排烟口高度和风速对机械排烟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全尺寸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可通过升高排烟口高度和降低挡烟垂壁高度来优化原机械排烟系统的排烟效果。  相似文献   

12.
香烟烟雾的发生采取正压式,并通过对进入发生器的气体压力和流量进行控制,使得香烟烟雾发生的速度和浓度均是可控的,可以应用于空气净化器洁净空气量(CADR)的检测。  相似文献   

13.
采用热烟试验方法在某地铁站侧式站台进行了机械排烟试验,发现由于站台内补风方式不合理,导致火灾时排烟风机不能有效地排出烟气。对此提出了改进意见,并采用场模拟软件FDS对站台排烟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对补风方式进行改进后能有效地提高排烟效果。  相似文献   

14.
回顾了国内外对于防排烟的研究成果,探讨了上海市新颁布的《民用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中对于防排烟规定的先进性,并针对一个实际的建筑,分别采用该规程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建筑中的中庭 部分需要的排烟量进行了计算,通过计算结果的比较,阐明了《民用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气流速度对感烟火灾探测器响应灵敏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地下车库、空调出风口等存在高速气流的特殊场所,利用火灾探测综合模拟实验平台,根据气流是否影响烟颗粒生成过程,分别设计2种实验方案,分析比较了光电型与离子型两种感烟火灾探测器在不同气流条件下的响应灵敏度。实验结果表明,在烟颗粒生成过程不受气流影响的情况下,两种感烟探测器的响应灵敏度均随气流速度增大而下降。在气流影响烟颗粒生成过程的情况下,光电感烟探测器的灵敏度依然随着气流速度的增大而迅速下降;而离子型感烟探测器的灵敏度受气流速度影响较小,在高速气流条件下依然保持较高的灵敏度。综合分析表明,离子感烟探测器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一种融合了改进的混合高斯和YOLOv2的烟雾检测算法。首先,针对烟雾的早期特征对混合高斯算法进行改进,有效框定动态目标感兴趣区域,提取出烟雾前景;在此基础上将烟雾检测转换为回归问题,利用端对端目标检测算法YOLOv2训练烟雾数据集,进行二次检测和筛选,最终框定出烟雾发生区域的具体位置和范围,满足对不同场景火灾烟雾的有效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融合算法改善了烟雾区域的检测效果,提高准确性并有效降低烟雾误检率。  相似文献   

17.
建筑防排烟消防设计中的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现有的相关规范出发,对实际工程中遇到的防排烟问题进行探讨;对不同地区的防排烟设计规范进行分析讨论,给设计人员一定的参考,使今后在防排烟设计过程中能够更加合理完善。  相似文献   

18.
对不同类型中庭建筑防排烟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针对目前建筑消防规范对中庭建筑防火、防排烟措施的要求不完善,从中庭建筑防火、防排烟的角度,对国内常见的中度建筑进行了分类,提出了不同类型中庭建筑的防排烟措施;同时,对目前中庭建筑防排烟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地铁车站出入口火灾烟气特性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木垛火模拟地铁火灾的演化过程,在地铁车站出入口的缩尺度模型中进行模拟实验。采用温度相对值,分析地铁火灾沿车站出入口烟气温度下降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实验图像,对烟气分层所需条件以及区域模拟方法在地铁火灾烟气特性研究中的适用性进行了讨论。气体成分测量结果表明,出口处烟气中CO的质量分数存在阶梯状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20.
For more than a decade NIST conducted research to understand, measure and predict the important features of burning oil on water. Results of that research have been included in nationally recognized guidelines for approval of intentional burning. NIST measurements and predictions have played a major role in establishing in situ burning as a primary oil spill response method. Data are given for pool fire burning rates, smoke yield, smoke particulate size distribution, smoke aging, and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 content of the smoke for crude and fuel oil fires with effective diameters up to 17.2 m. New user-friendly software, ALOFT, was developed to quantify the large-scale features and trajectory of wind blown smoke plumes in the atmosphere and estimate the ground level smoke particulate concentrations. Predictions using the model were tested successfully against data from large-scale tests. ALOFT software is being used by oil spill response teams to help assess the potential impact of intentional burn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