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就EF-AOD炉生产超低碳不锈钢的冶炼工艺参数进行计算,并结合生产实践说明了应用EF-AOD炉可以成功地去碳保铬,冶炼出合格的超低碳不锈钢。  相似文献   

2.
分析不锈钢和阀门钢生产中的技术难题,针对对超高功率偏心低电炉+LF炉工艺生产不锈钢和阀门钢工艺提出技改方案.试生产表明,该方案且冶炼时间短,电耗低,适应性强,且脱C效果优.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用攀枝花钛精矿直接加入250千伏安的密闭电炉中冶炼生产酸溶性钛渣的半工业试验.研究了加料速度、工作电压、电极直径等对冶炼过程的影响,获得了丰富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数学处理,得出了时间(t)、温度(T)、工作电压(U)、加料速度(V)、与冶炼指标的相互关系.同时获得了电炉冶炼酸溶性钛渣的数学模型:minCD=2.211 3t-5.485U+0.25M+0.25Q+1 395.4372≤0.006 3t+0.007 3T+0.25N-0.024 4U+45.71≤82108≤t≤203 60≤U≤802 601.75≤M≤3 373 73.5≤N≤77.672 563.58≤Q≤3 225.27 1 600≤T≤1 680最后得出此模型的最优值.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电渣熔铸ZG06Cr13Ni4Mo后的凝固组织及不同位置的二次枝晶间距,以及电渣熔铸前后不同位置夹杂物的数量、尺寸、形貌、成分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电渣熔铸低碳马氏体不锈钢的组织致密均匀,无疏松、气孔等低倍缺陷.电渣熔铸低碳马氏体不锈钢的二次枝晶间距最大值为44.98μm,最小值为31.13μm,明显小于电极中的二次枝晶间距.电渣熔铸过程有利于减小二次枝晶间距,提高组织致密性与均匀性.电渣熔铸锭中夹杂物在面积百分比、最大当量直径和平均直径上均明显小于电极中的夹杂物,电渣熔铸去除夹杂物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利用SELF-SReM4模型解析了C-Cr-Fe-Ni四元系中各组元活度,在此基础上,对铁浴熔融还原冶炼不锈钢母液过程进行了理论预测。提出了在复吹条件下应考虑熔池中CO2对Cr和氧化作用,并计算了该选择氧化反应的转化温度。  相似文献   

6.
理论上阐述电弧炉冶炼不锈钢时熔渣的发泡性能,探讨其发泡机理.并根据上海三钢有限责任公司的30 t电弧炉冶炼不锈钢的具体情况,在2 500Hz的中频感应炉上对熔渣进行发泡高度的实验,研究发现对炉渣发泡高度影响显著性次序为CaF2>Al2O3>MgO>碱度.  相似文献   

7.
对热处理后的电渣熔铸低碳马氏体不锈钢ZG06Cr13Ni4Mo分别进行拉伸试验、冲击试验和硬度试验,利用金相显微镜(OM)观察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应用扫描电镜(SEM)观察拉伸断口和冲击断口,系统研究了电渣熔铸前后低碳马氏体不锈钢的力学性能.通过与电极的对比表明,电渣熔铸低碳马氏体不锈钢的晶粒更加细小,其力学性能优于自耗电极,并且各向异性程度低.  相似文献   

8.
机械制造中的低碳制造理论与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介绍了机械加工过程中的低碳制造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将机械加工低碳制造技术体系结构重点划分为产品低碳设计,低碳生产过程,低碳能源开发等3个部分.涉及了轻量化、模块化及生态化的产品设计方法;生产过程中的加工设备部件优化与零部件再造技术,先进工艺及切削技术与优化方法,高效生产模式及调度管理方法等低碳制造技术相关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以文献[1]中提出的数学模型处理了奥氏体型不锈钢的AOD精炼过程,并以在18tAOD炉中生产1Cr18Ni9型钢得到的32炉数据作了检验,模型估计结果与实测值相符,该模型可为不锈钢AOD过程的工艺优化和在线实时控制提供有用的信息和可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MMS-200热模拟试验机上进行了双道次热压缩变形实验,研究了超低碳贝氏体钢的静态再结晶软化规律.利用应力补偿法(0.2%)计算了不同形变温度下的静态再结晶软化率。试验结果表明:形变温度和形变道次间隔时间对超低碳贝氏体钢的静态再结晶行为影响非常大。根据相关试验数据以及静态再结晶动力学方程,经计算得出超低碳贝氏体钢的静态再结晶激活能为292.42 kJ/mol。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豫西地区中小型冶炼厂铅原矿冶炼直收率低、能耗高、环保差等问题,进行了冶炼设备和工艺的革新,如鼓风炉采用热风套预热空气鼓风、循环热水冷却水套,降低(减少)本床、炉缸深度、增加风口个数、风口角度等。并对各典型典型渣型进行了分析研究。从设备和工艺上保证了原矿的冶炼,取得了降耗、节能、节约熔剂,提高金属直收率,综合回收冰铜,增收贵金属等效果。  相似文献   

12.
基于对不锈钢侧顶复吹AOD精炼提出的数学模型研制了相应的过程控制模型.该模型包括气体、物料添加及精炼和温度3个模块,按一维瞬态导热处理炉壁传热.应用于120 t AOD炉内14炉304型不锈钢精炼,结果表明:该模型可较精确地控制精炼过程中各物料添加量和吹氧量,给出的各还原终点的钢液成分和温度与实测值较相符;得到的钢液成分和温度随精炼时间的变化规律与依二维瞬态导热分析炉壁热损的过程数学模型估计完全一致,但数值上有一定的偏差.该模型可为基于机理模型进一步研制新的过程控制系统提供可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不锈钢侧顶复吹AOD精炼提出的数学模型研制了相应的过程控制模型.该模型包括气体、物料添加及精炼和温度3个模块,按一维瞬态导热处理炉壁传热.应用于120 t AOD炉内14炉304型不锈钢精炼,结果表明:该模型可较精确地控制精炼过程中各物料添加量和吹氧量,给出的各还原终点的钢液成分和温度与实测值较相符;得到的钢液成分和温度随精炼时间的变化规律与依二维瞬态导热分析炉壁热损的过程数学模型估计完全一致,但数值上有一定的偏差.该模型可为基于机理模型进一步研制新的过程控制系统提供可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包钢炼钢厂小方坯连铸机开发生产新钢种以及转炉采用新型复合脱氧剂生产低碳铝镇静钢的工艺路线,采用新型工艺路线及脱氧剂脱氧合金化后,Al收得率平均提高1倍以上,钢中氧的质量分数控制在10×10-6~50×10-6,低碳铝镇静钢的炼成率达99%以上,铸坯质量合格.  相似文献   

15.
利用SELF-SReM4模型解析了C-Cr-Fe-Ni四元系中各组元活度,在此基础上,对铁浴熔融还原冶炼不锈钢母液过程进行了理论预测,提出在复吹条件下应考虑熔池中CO2对Cr和氧化作用,并计算了该选择性氧化反应的转化温度.分析了冶炼不同成分的合金、转化温度、熔地含碳量和二燃率之间关系,并讨论了这些参数对渣中残余(%T.Cr)的影响.热力学预测结果为铁浴熔融还原冶炼不锈钢母液的工业性基础试验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钒-氮微合金化超低碳贝氏体钢的连续冷却转变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N含量不同的2种超低碳Fe-Mn-Mo贝氏体钢的连续冷却转变特性.采用热膨胀法测试试验钢不同冷速下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用40MAT型激光显微镜观察相应的显微组织转变特征,并进行硬度及强度测试.试验结果表明,Fe-Mn-Mo系超低碳贝氏体钢中添加V和N对贝氏体相变具有显著的影响.贝氏体相区明显扩大.其中高氮钢的贝氏体转变区更宽,晶粒大小为相同冷速下低氮钢的1/3左右,维氏硬度值高出低氮钢40HV,强度高出100 MPa.V-N微合金化超低碳贝氏体钢中析出的V(C,N)粒子促进了贝氏体转变、扩大了贝氏体相区.  相似文献   

17.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生成的氧化铁皮未能彻底清除,超低碳IF钢表面极易存在“丝斑缺陷”,严重影响了其表面性能。本文通过热重实验对超低碳IF钢在轧制过程中空气气氛下的氧化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超低碳IF钢的氧化程度与温度呈指数关系,且IF钢的氧化反应对温度的敏感性很高。在实验中,超低碳IF钢在炉温868℃,977℃,1087℃和1200℃,钢温868.4℃、976.9℃、1087.4℃、1199.5℃下,单位面积氧化增重分别为24.46 mg/cm2,108 mg/cm2,220 mg/cm2和355mg/cm2。通过对4种不同温度下氧化层的形貌和成分进行分析,发现钢温为868.4℃下氧化层表现出参差不齐的内外表面,界面处粗糙,且氧化层内部无孔隙。钢温为976.9℃时氧化层内部出现孔隙,氧化层与钢基体结合较紧密。钢温为1087.4℃时氧化层表面平整,氧化层内部未出现孔隙,但钢基体表面出现明显氧化情况。钢温为1199.5℃时氧化层内外表面平整,氧化层致密,内部未出现孔隙。氧化层的成分主要为FeO,Fe2O3和Fe3O4较小。  相似文献   

18.
“超旅游”规划理论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超旅游"规划理论,并以编制云阳县的旅游规划的实践为例,阐述了在地方或区域旅游规划的编制中,如何应用"超旅游"规划理论.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国际上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做法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阐述了国内外有关低碳经济制度研究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20.
随着当前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家装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其中家庭的管道系统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用水,尤其是随着当前的技术发展,使用的主要材料是不锈钢管道.这种材料使用寿命长,且不会对人们的身体造成额外的伤害,因此在当前的家装之中占有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成为了当前家装服务之中的主流,因此本文主要对此进行分析,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