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棉籽是我国的主要油料和蛋白质资源之一,年产量约750吨左右,居世界首位。我国对棉籽加工多采用预榨浸出法,棉仁直接浸出工艺,采用膨化浸出法也有不少。膨化预处理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现已应用于大豆、米糠、菜籽等油料的膨化浸出工艺。近几年,挤压膨化技术也不断应用于棉籽制油工艺中,棉仁膨化浸出工艺大有取代棉籽预榨浸出和棉仁生坯一次浸出工艺之势。油料在浸出前进行挤压膨化预处理,是一种新兴的适合于多种油料的生产工艺。本文仅对膨化技术在棉籽制油工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选取蒸炒-预榨-浸出工艺,膨化-预榨-浸出工艺,炒籽-压榨工艺制取的菜籽压榨毛油和浸出毛油样品,通过对酸值、过氧化值、生育酚、甾醇、反式脂肪酸、硫苷的测定,研究了菜籽油在不同工艺条件下油品的质量情况。研究表明:在质量品质和营养物质保留方面,采用膨化-预榨-浸出工艺生产的毛油质量优于蒸炒-预榨-浸出工艺和炒籽-压榨工艺,进一步验证了膨化-预榨-浸出工艺的优越性,即不需蒸炒,对胚片要求低,能耗低、精炼率高、产能可以提高,油脂和粕的质量可以得到改善,能够实现菜籽的高效加工,为油菜籽加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3.
冷却干燥是制油预处理工艺中的重要工序,特别是采用挤压膨化浸出法制油,膨化油料水分高、温度高,不适于后续浸出工序,必需对其进行除水降温处理。逆流冷却干燥机具有运行稳定可靠、技术先进等特点,满足生产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4.
对比分析了预榨、浸出工艺和膨化浸出工艺的特点。介绍了采用膨化浸出方法生产葡萄籽油的新工艺,实践证明:新工艺不仅可提高产量,降低能耗,还能有效地保留葡萄籽油中的各种营养物质,产品质量好,色泽呈黄绿色,无异味,热稳定性好,烟点高,不容易变色。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油菜籽膨化挤压技术,介绍了油菜籽膨化预榨浸出工艺和油菜籽膨化浸出工艺。在油菜籽膨化预榨浸出工艺中使用国产EX-350膨化机,在油菜籽膨化浸出工艺中使用巴西EXP-400型膨化机,对两种工艺进行对比,并对油菜籽膨化挤压后得到的产品品质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6.
油料在浸出前进行挤压膨化预处理,是一种新兴的适合于多种油料的生产工艺。60年代美国安迪生公司率先将这一技术应用于米糠浸出前的预处理。目前美国约有60%的大豆和50%的棉籽采用挤压膨化预处理。九十年代初,我国已开始研究油料膨化浸出取油工艺,并应用于米糠...  相似文献   

7.
本文叙述了何谓挤压膨化技术,油料经过挤压膨化处理将发生的作用,大豆膨化浸出工艺中试的情况,以及高合油油料的挤压膨化预处理。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技的进步,传统的人工压榨制油方法已基本上被全部淘汰。21世纪以来,棉籽油的规模生产以直接浸提和预榨浸提技术为主。直接浸出也称“一次浸出”。它是将油料经预处理后直接进行浸出制油工艺过程;预榨浸出油料经预榨取出部分油脂,再将含油较高的饼进行浸出的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9.
采用PHJZ100型高含油料挤压膨化机研究了菜籽仁冷榨饼的膨化工艺,经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原料温度95℃、喂料电机转速900 r/min、原料水分8.46%。对冷榨饼膨化料、冷榨饼、菜籽仁膨化料、预榨饼等4种工艺浸出料的浸出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冷榨饼膨化料具有浸出速率高,溶剂渗透速度快,滴干性能好等优良性能,易于实现浸出的工业化生产,可降低粕残油,扩大生产能力,减少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0.
油菜籽脱皮、挤压膨化、浸出制油新工艺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9,他引:13  
报道了一种油菜籽脱皮、挤压膨化、浸出制油新工艺。油菜籽用YTPG100型油菜籽脱皮机脱皮,其脱皮率高达98%,仁皮分离后,仅含皮2%的菜籽仁再经PHJ100型高油份油料挤压膨化机处理,使膨化粒料的含油率下降至27%-28%,经过溶剂浸出后,菜籽粕中的残油率降低到1.5%以内,而粕中蛋白质含量上升到48%左右。  相似文献   

11.
挤压膨化技术在油脂工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叙述了何谓挤压膨化技术,油料经过挤压膨化处理将发生的应用,大豆化浸出工艺中试的情况,以及高含油油料的挤压膨化预处理。  相似文献   

12.
预榨膨化一体机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潘小平  张国 《中国油脂》2003,28(8):27-28
预榨是一种传统的预处理工艺,挤压膨化是一种较先进的预处理工艺,在处理高含油料方面各有其优缺点。在综合考虑了预榨及挤压膨化各自的特点后,我们研制了预榨膨化一体机。预榨膨化一体机的处理量为135~150t/d,干饼残油20%~25%,并论述了该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高含油油料直接膨化与浸出的实践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通过对高含油直接膨化-浸出的技术分析,总结了高含油料直接膨化-浸出的技术特点,对此项技术的应用推广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本文参照国外有关论点和数据,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对不同溶剂浸出工艺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从工艺流程,投资费用,生产费用以及产品质量等多方面的对比来看,预榨浸出,直接浸出或其他浸出工艺各有其优缺点,应根据具体条件、用途、品种等多种因素来评价和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生产工艺。根据我国目前情况。处理高含油作物仍以采用预榨浸出较为合理;处理低含油作物,尤其生产高溶性蛋白豆粕,仍以采用直接浸出为宜。从发展趋势看,研究和推广低温预榨(冷榨)浸出和挤压—浸出,有一定广阔发展前途。 本文还对当前预榨工艺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包括蒸炒和预榨中操作和设备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提出了具体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菜籽膨化浸出工艺小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实验室对普通谷物膨化机进行改造,用于菜籽膨化浸出工艺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对菜籽膨化料和菜籽预榨饼进行的一系列浸出实验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菜籽膨化浸出工艺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大豆生坯浸出和生坯膨化浸出所得浸出毛油、豆粕、水化脱胶油的质量指标以及水化脱胶油脚的磷脂组分进行检测,对比评判两种工艺对大豆加工产品质量和油脂生产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膨化浸出毛油较生坯浸出毛油的酸值和过氧化值都明显降低,总磷脂含量升高,油色变浅;膨化浸出豆粕的残油量明显降低,粗蛋白含量增加,KOH蛋白质溶解度更趋合理,尿素酶活性降低,色泽、风味及适口性改善;膨化浸出水化脱胶油的磷脂残留量显著降低,油脚中卵磷脂、脑磷脂的含量提高;膨化浸出毛油的油脂精炼得率提高.大豆生坯膨化浸出较生坯直接浸出能够显著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前 ,我国大多数油脂厂均采用浸出法制油。油脂的生产过程一般包括油料预处理、浸出、精炼等工序。其中 ,油料预处理在整个工艺中具有十分重要地位 ,对油脂的品质、提取率、生产效率等影响较大。传统的油料预处理方法由于对轧胚工艺要求高、浸出效率低逐渐被新的挤压膨化预处理技术所代替。早在 2 0世纪 60年代 ,美国、巴西已开始采用挤压膨化预处理工艺浸出制油 ,由于油料经挤压膨化后 ,容重增大 ,并呈微孔状 ,其渗透性被大大提高 ,浸出溶剂的通过料层速度也大大加快 ,由此 ,浸出器的生产能力被显著提高 ,而且大大降低了浸出溶剂回收能耗。所以 ,随着人们对油料挤压膨化技术在油脂生产中应用优势的认识 ,近年来挤压膨化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油脂和饲料的生产 ,为此 ,本文就油料挤压膨化机合理选用及其正确使用等进行论述 ,为厂家正确应用油料挤压膨化机提供指导性意见 ,使油料膨化技术在生产中真正起到作用 ,达到增产、降耗、提高浸出效率之目的。  相似文献   

18.
膨化技术在制油新工艺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倪培德 《中国油脂》1990,(3):8-14,22
新兴的膨化技术目前已在食品、粮食饲料等工业部门取得了成功。本文着意研究该技术对更新油脂制取工艺的影响。从原理分析着手,简要介绍粉末状油料(如米糠)、高蛋白质油料(如大豆)制油以及蓖麻浸出粕膨化脱毒工艺中应用膨化技术的实例。初步证明:应用膨化技术能提高出油效率,改善油脂与饼粕质量以及简化工艺及设备,有着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同时也指出:膨化设备与工艺之配套尚须结合不同的工艺目标进一步完善。尤其在完善结构,降低能耗和适应多品种油料实现选择性膨化、生产低变性油料蛋白等方面尚须作深入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大多数油脂厂均采用浸出法制油。油脂的生产过程一般包括油料预处理、浸出、精炼等工序。其中,油料预处理在整个工艺中具有十分重要地位,对油脂的品质、提取率、生产效率等影响较大。传统的油料预处理方法由于对轧胚工艺要求高、浸出效率低逐渐被新的挤压膨化预处理技术所代替。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巴西已开始采用挤压膨化预处理工艺浸出制油,由于油料经挤压膨化后,容重增大,并呈微孔状,其渗透性被大大提高,浸出溶剂的通过料层速度也大大加快,由此,浸出器的生产能力被显著提高,而且大大降低了浸出溶剂回收能耗。所以,随着人们对油料挤压膨化技术在油脂生产中应用优势的认识,近年来挤压膨化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油脂和饲料的生产,为此,本文就油料挤压膨化机合理选用及其正确使用等进行论述,为厂家正确应用油料挤压膨化机提供指导性意见,使油料膨化技术在生产中真正起到作用,达到增产、降耗、提高浸出效率之目的。  相似文献   

20.
石民 《中国油脂》1998,23(6):5-6
介绍高含油油料(棉仁)一次膨化浸出制油影响粕残油的主要因素,以及降低粕中残油各主要工序,如剥壳、软化、轧坯、蒸炒、膨化、浸出、蒸发的操作指标、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