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变质处理对高铬镍铸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轧机导卫板用高铬镍铸钢,通过稀土钒钛变质处理后,其综合机械性能,特别是冲击韧性,抗热疲劳性能明显提高,试验证明,对提高导卫板的使用寿命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2.
线材轧机导卫装置新材料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线材轧机导卫装置的服役条件与失败特点,采用铬、镍、钨多元合金化,研制出新型耐热高强线材轧机导卫装置。装机试验表明,新型耐热高强线材轧机导卫装置较同类产品寿命提高20%,获得显著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为了满足现代化的生产需求,采用双丝杠传动,解决了带钢轧机导卫设备的主传动机构导卫刚度和可调性差问题,实现了导卫前后的同步运动和双导向,同步导向误差率低于1%;液压移出装置,解决了在线检修影响生产和不能整体移入移出的问题,提高了设备维修的效率;水雾除尘装置,增加了导卫降尘的功能,消除了烟尘对环境的污染,降尘量达到90%;同时设计了自动化控制系统,生产效率提高60%。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重钢高速线材轧机工艺流程、轧机主要设备特点、导卫结构设计、导卫的基本工艺参数设计以及运用效果。该生产线是国内设计、国内制造、自行安装的国内第一条保证80m/s的高速线材生产线。  相似文献   

5.
文中指出了TM卫片的适用范围和工作方法,并提出了小白石头地区和达板城地区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Fe-B-C合金的韧性,应用稀土-钛-氮复合变质剂改善Fe-B-C合金组织和性能。结果发现,Fe-B-C合金复合变质处理后的凝固组织明显细化,且组织分布均匀,并出现钛硼化合物,钛硼化合物不同于普通Fe-B-C合金中的Fe2B呈网状分布,而是呈断网状和块状分布,特别是经高温热处理后,硼化物变成球状和棒状,Fe-B-C合金韧性明显提高,由8~10 J/cm2提高至22~25 J/cm2。经变质处理的Fe-B-C合金可用于制造轧钢机导卫板,其耐磨性比高镍铬合金钢提高1.3倍。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角钢生产过程中调整问题的总结和对角孔型系统的研究,对5#~11#的孔型进行了优化。包括角钢孔型的侧壁斜度、腿部圆弧角半径以及其内跨圆角进行了改动。另外根据各架孔型的变化对角钢导卫开口度进行了优化,重点优化改进了粗、精轧各架的进口导卫开口度。  相似文献   

8.
介绍用厌氧胶粘接非标模架导柱、导套的工艺方法。采用该方法可代替导柱、导套与模架座板间的过盈配合,简化模架的组装过程,降低模式架零件的加工精度,提高粗糙度,从而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9.
弹性地基上的加肋板分析—边界元和有限元法耦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无奇点边界元法处理弹性地基上的薄板;用有限元法处理加肋板上的肋梁根据弹性地基上的薄板与格栅之间的平衡与协调关系,将两种方法所建立的方程进行耦联,导出一组基本方程;求解板上选点的挠度和有关参数,进而求得板和肋梁的内力。本方法适于任意形状,多种边界条件以及不均匀地基上的加肋板。  相似文献   

10.
用无奇点边界元法处理弹性地基上的薄板;用有限元法处理加肋板上的肋梁(即格栅结构),根据弹性地基上的薄板与格栅之间的平衡与协调关系,将两种方法所建立的方程进行耦联,导出一组基本方程;求解板上选点的挠度和有关参数,进而求得板和肋梁的内力.本方法适于任意形状、多种边界条件以及不均匀地基上的加肋板.  相似文献   

11.
通过数值解析法,分析热轧带钢在卷取机导板通道里面的运行轨迹。以上下导板为边界,以带钢头部不碰撞到导板为目标,推导出具体钢种和厚度的带钢卷取时的夹送辊最佳偏转角。该方法直观、准确,可为实际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为了有效提高宽厚复合板热轧成形质量,以不锈钢与低合金钢层状复合结构材料为研究对象,针对宽厚复合板结构复合及加工协同变形的技术要求,制定宽厚复合板热轧成形工艺路线,并对热轧宽厚不锈钢复合板成形轧制力模型进行研究.将热轧复合变形区分成Ⅰ、Ⅱ两个区段,并依据热轧过程中轧制区间内金属流动变形规律,确定各界面上摩擦切应力τ的方向,进而推导出热轧不锈钢复合板成形轧制力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该轧制力模型可准确预测轧制力的大小,有效提高轧制力的计算精度.经轧制成形制造的不锈钢复合板满足设计技术要求,制定工艺路线合理,可用以指导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3.
采用V形弯曲实验方法对层压减振复合钢板的弯曲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指出,高聚物夹层材料对弯曲性能影响很大;增加钢板表面粗糙度和适当加大粘合压力,可改善层压减振复合钢板的弯曲性能;反向弯曲现象是层压减振复合钢板的一种特征。  相似文献   

14.
结合工程实践,采用有限元法,对北海大豆油厂16m大直径Lipp钢板仓进行了静力计算,并分析讨论了结果。从而为工程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力学依据,为钢板仓的强度计算提出了较精确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新的仓型——复式钢板筒仓,并对该仓进行了理论分析,同时给出了与普通钢板筒仓的比较结果,从而为复式钢板筒仓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针对钢板剪力墙在地震作用下墙趾容易出现应力集中,导致剪力墙局部屈曲和脆性破坏的问题,设计墙趾可更换竖波钢板剪力墙,即在剪力墙墙趾塑性区安装耗能阻尼器. 通过拟静力试验将墙趾可更换竖波钢板剪力墙与传统竖波钢板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进行对比. 研究墙趾可更换竖波钢板剪力墙的破坏模式、滞回性能、延性和耗能能力、强度和刚度退化以及墙趾阻尼器的可更换性. 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竖波钢板剪力墙相比,墙趾阻尼器的安装不仅可以显著提升墙趾可更换竖波钢板剪力墙的抗侧刚度,也能进一步加强其抵抗面外失稳的能力. 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详细讨论墙趾可更换竖波钢板剪力墙波形钢板厚度、波角、阻尼器腹板厚度对抗剪承载力的影响,并给出墙趾可更换竖波钢板剪力墙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7.
粮食力学参数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自行研制的仪器对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粮食的内摩擦角、对仓壁(混凝土与钢板)摩擦系数、自然安息角等力学参数进行了测试,并通过试验分析了水分含量、颗粒粒径、地区差异性等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FRP-螺栓联合加固技术锚固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明确机械锚固的各项参数指标,指导FRP-螺栓联合加固技术(hybrid bonded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HB-FRP)的设计和施工,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螺栓的锚固深度,提出螺栓最小锚固深度的计算公式与螺栓选择的要求;利用ANSYS计算软件,采用螺栓预紧单元及面对面的接触分析,模拟不同钢板尺寸和螺栓预紧力的条件下钢板和混凝土之间的接触压应力分布情况,对钢板尺寸和钢板类型的选择给出了指导性的设计方法。该研究为HB-FRP在桥梁加固维修中的应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The pressing bonding of steel plate to QTi3.5-3.5 graphite slurry was conducted.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530 ℃ for the preheat temperature of dies, 45% for the solid fraction of QTi3.5- 3.5 graphite slurry, 50 MPa for the pressure and 2 min for the pressing tim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eheat temperature of steel plate and interfacial mechanical property of bonding plate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preheat temperature of steel plate is lower titan 618 ℃ , the interfacial shear strength of bonding plate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ing of the preheat temperature of steel plate. When the preheat temperature of steel plate is higher than 618 ℃ , the interfacial shear strength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ing of the preheat temperature of steel plate. When the preheat temperature of steel plate is 618 ℃ , the highest interfacial shear strength of bonding plate of 127.8 MPa can be got.  相似文献   

20.
现有钢板剪力墙难以同时满足力学性能和耗能性能均较高的要求,针对这一问题,作者基于折纸原理,提出了3种由不同类型的折痕单元构成的新型折痕钢板剪力墙。对两边连接条件下受水平侧向荷载作用的折痕钢板剪力墙进行了弹塑性屈曲分析,详细分析了折痕形式对钢板剪力墙极限承载力、初始刚度、延性等弹塑性屈曲性能的影响,并与平钢板剪力墙及压型钢板剪力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折痕形式对钢板剪力墙的各项屈曲性能有较大影响,折痕的引入会显著降低钢板剪力墙的初始刚度,但对极限承载力的削弱程度相对较小,与压型钢板剪力墙相比极限承载力最大削弱12.65%。塑性铰率先出现在钢板剪力墙折痕处,且折痕引导了塑性开展过程。折痕的引入有效避免了钢板剪力墙发生整体面外失稳,提高了板件的延性。3种折痕钢板剪力墙的延性相较于平板和压型钢板剪力墙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最高为平钢板剪力墙的8.2倍、压型钢板剪力墙的5.2倍。C型折痕单元所组成的折痕钢板剪力墙在侧向荷载作用下能够形成完整的折叠变形模式,塑性开展得更为均匀和充分,其对试件延性的提升相较于其他两种折痕钢板剪力墙更大,是其他两种折痕钢板剪力墙的2倍左右,且在地震后期仍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带塑性铰引导机制的新型钢板剪力墙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为结构提供耗能性能的同时持续为结构提供抗侧力,在结构抗震方面具有较好的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