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通过单桩静载荷试验确定静压管桩的单桩极限承载力和单桩承载力特征值,进而对工程设计进行优化,促进辽沈地区静压管桩技术的推广应用.方法通过对静压管桩的载荷试验研究,依据Q~S曲线等试验成果给出单桩极限承载力和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根据上部结构及地层情况结合终压力和单桩极限承载力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依据试验结果,经分析确定了静压管桩的桩长,实现优化设计,既保证了工程安全又产生了明显的效益.结论为指导工程实践、优化静压管桩基础的设计,在施工前进行试桩具有重要意义.工程实践表明:试桩既可保证工程安全、又可优化静压管桩基础的设计,还可为施工中的双重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适合松花江漫滩地区静压PHC管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的提高系数、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计算公式,给出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与终压力的区域经验公式.方法 对松花江漫滩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静压PHC管桩的静载试验数据、地质勘察报告以及施工压桩记录进行分析研究,得到静压PHC管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的提高系数,进而建立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计算公式;运用统计软件SPSS分析拟合数据,提出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与终压力的区域经验公式.结果 桩端持力层为中密中砂时,极限端阻力标准值提高系数在1.8~2.4;桩端持力层为中密粗砂时,极限端阻力标准值提高系数在2.4~3.0;对于桩长在9~24 m之间,长径比在24~50的静压管桩,在中粗砂持力层的情况下,综合系数K在0.8~O.9.结论 松花江漫滩地区的静压PHC管桩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较现行规范有较大提高,研究成果对该区域静压PHC管桩的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该区域静压PHC管桩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回归法分析预应力管桩单桩极限承载力时效性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根据浙江沿海地区桩周土静探侧摩阻力平均值、静探锥尖阻力平均值与休止期的关系,给出了单桩初始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并结合工程实测数据,分析了压桩力与单桩初始极限承载力的关系.运用数理统计回归拟合方法,分析了该地区单桩极限承载力增长率随休止期的变化规律,并给出了单桩极限承载力随时间变化的预测公式.计算值与实测数据表明两者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4.
桩底压力注浆桩承载力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三根桩的静载试验,研究了桩底压力注浆的效果,并对压力注浆提高桩承载力的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试桩未达破坏时单桩极限承载力的确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如何利用未达到破坏的试桩资料来确定其极限承载力是一个重要的工程问题.应用曲线拟合已达到极限承载力的静载荷试验数据,分别对双曲线法、指数曲线法、对数曲线法、灰色理论法等预测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指数法与双曲线法的精度主要取决于Q-S曲线塑性区域的大小及该区域数据的多少;灰色预测法精度较高;对数曲线法应用有局限,精度较低.  相似文献   

6.
&#  &#  &#  &#  &#  &#  &#  &#  &#  &#  &#  &#  &#  &#  &#  &#  &#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4(3):108-112
以软土地区长径比超过60的PHC长桩为对象,根据灰色系统理论,建立PHC管桩单桩荷载-沉降的GM(1, 1)模型以及相应的精度校验和承载力校验标准,利用工程桩的有限实测数据进行PHC单桩极限承载力预测。结果表明:对软土地区长细比超过60的PHC长桩,无论其Q - s曲线是缓变型还是急降型,模型的预测精度均较高,能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7.
8.
基于德州某基坑工程中桩基承载力的问题,针对基坑开挖对坑底工程桩承载力的折减效应进行了分析.通过有限差分软件FLAC3D进行基坑开挖后桩基受力的建模分析,得到了桩应力场和位移场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桩体承载力减小的主要原因是基坑开挖之后坑底回弹和桩土法向应力的减小;桩体越长,土体粘聚力值越大,基桩承载力受到基坑开挖折减的影响就越小;采用覆土条件下的基桩承载力是偏不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了定量分析预制桩承载力的时间效应,从而有效地发挥预制桩承载力的潜能,减少建筑物的建造成本.方法 笔者应用圆柱形小孔扩张理论分析了预制桩施工的挤土机理,并提出了一种根据常见土体参数估算桩周土体密度的方法.在此基础之上又根据土体抗剪强度与土体密度的惟一性关系,最终建立了沉桩休止期后桩周土体抗剪强度增量的理论计算公式.结果 根据沉桩休止期后桩周土体抗剪强度增量的理论计算公式,可以得到估算软土地区预制桩最终极限承载力的修正方法,从而能定量估算出预制桩的最终极限承载力.结论 将笔者提出的修正方法应用于工程实践,其结果与工程实测结果相比,两者较接近,说明该修正计算方法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将遗传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和BP神经网络的高次非线性能力,应用于嵌岩桩竖向承载力研究中。两种算法的结合,避免了BP神经网络收敛于局部极值,使神经网络更快找到全局最优解;并利用济南地区的现场实测资料,建立起了预测嵌岩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的遗传BP神经网络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建立起高应变动力测试法与静载荷试验之间的内在联系,证明了高应变动力测试法在本地区的可靠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三根桩的静载试验,研究了桩底压力注浆的效果,并对压力注浆提高桩承载力的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的神经网络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桩基静载试验的荷载-沉降数据,由神经网络建立荷载与沉降之间的映射关系,按规范可确定或推测桩基极限承载力。通过7根桩的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人工神经网络BP算法。基于AbuKiefa列举的试桩资料 ,运用BP网络估算了桩竖向极限承载力 ,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基于免疫算法的单桩极限承载力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生物免疫系统的免疫算法是一种解决工程中复杂非线性问题的十分有效的方法.对免疫算法作了简要分析和评论.单桩极限承载力受众多因素的影响,Q-s曲线表现出复杂的非线性特征.结合武汉地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静载荷试验资料,运用M ATLAB编写了免疫算法程序对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极限承载力进行了预测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资料基本一致.由于免疫算法比传统算法在全局优化、非线性优化、多参数优化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因而可望在岩土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静力压入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沉桩机理及适用范围.根据沈阳市典型地区的试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和现场静载试验的结果,得出了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极限承载力,建立了沈阳地区桩长在7~14m范围内,桩端持力层为中粗砂和圆砾情况的极限承载力与施工终压力的关系,并给出了典型试桩的Q-s曲线、s-logQ曲线和压桩力随入土深度变化的曲线.给出了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承载力特征值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可以进一步了解嵌岩桩的承载特性,获取设计参数.该文结合工程实际,给出桩基试验流程,并分析了试验结果.静载试验结果可为合理估算单桩极限承载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文献[1]的深入研究和发展。文中给出可反映群桩间距影响的砂土地基破坏模式理论判据和承载力系数N_q、N_r的计算式,可考虑桩端为楔形或非光滑的更一般情形。最后根据本文理论编制了可用于IBM-PC微机的计算和绘图软件,绘制了承载力系数与桩距、桩底楔角和基土内摩擦角等关系曲线。利用这些曲线能较方便确定群桩桩端土极限承载力。  相似文献   

18.
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平台,建立了多年;东土地区单桩桩土空间体系的有限元模型,结合工程实例系统地分析了桩长、桩径以及桩的长径比变化时对钻孔灌注桩承载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多年冻土地区的钻孔灌注桩。桩径的增加不仅能提高桩的极限承载力、而且能有效地控制桩顶的沉降,因此应选取合理的长径比才能充分发挥桩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利用未达到破坏的试桩资料来确定桩基的极限承载力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为此,本文根据灰色理论建立了单桩荷载-沉降关系的GM(1,1)模型,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并利用宁波地区桩基承载力实测数据验证了灰色预测GM(1,1)模型的可靠性,证明了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最后,对宁波市区2006~2010年的910根预应力管桩的抗压承载力特征值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单桩抗压设计承载力特征值有15%~30%的安全储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