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通过单桩静载荷试验确定静压管桩的单桩极限承载力和单桩承载力特征值,进而对工程设计进行优化,促进辽沈地区静压管桩技术的推广应用.方法通过对静压管桩的载荷试验研究,依据Q~S曲线等试验成果给出单桩极限承载力和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根据上部结构及地层情况结合终压力和单桩极限承载力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依据试验结果,经分析确定了静压管桩的桩长,实现优化设计,既保证了工程安全又产生了明显的效益.结论为指导工程实践、优化静压管桩基础的设计,在施工前进行试桩具有重要意义.工程实践表明:试桩既可保证工程安全、又可优化静压管桩基础的设计,还可为施工中的双重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静力压入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沉桩机理及适用范围.根据沈阳市典型地区的试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和现场静载试验的结果,得出了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极限承载力,建立了沈阳地区桩长在7~14m范围内,桩端持力层为中粗砂和圆砾情况的极限承载力与施工终压力的关系,并给出了典型试桩的Q-s曲线、s-logQ曲线和压桩力随入土深度变化的曲线.给出了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承载力特征值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适合松花江漫滩地区静压PHC管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的提高系数、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计算公式,给出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与终压力的区域经验公式.方法 对松花江漫滩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静压PHC管桩的静载试验数据、地质勘察报告以及施工压桩记录进行分析研究,得到静压PHC管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的提高系数,进而建立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计算公式;运用统计软件SPSS分析拟合数据,提出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与终压力的区域经验公式.结果 桩端持力层为中密中砂时,极限端阻力标准值提高系数在1.8~2.4;桩端持力层为中密粗砂时,极限端阻力标准值提高系数在2.4~3.0;对于桩长在9~24 m之间,长径比在24~50的静压管桩,在中粗砂持力层的情况下,综合系数K在0.8~O.9.结论 松花江漫滩地区的静压PHC管桩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较现行规范有较大提高,研究成果对该区域静压PHC管桩的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该区域静压PHC管桩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静压预制桩的沉桩机理,通过现场试验,分析了压桩力与桩入土深度、桩入土后滞留时间及极限承载力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强调施工时的终压力与单桩竖向极限承力之间的区别,并提出场地静压预制桩的终压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给出松花江漫滩地区采用综合调节系数法估算静压PHC管桩沉桩阻力所需要的综合修正系数;找出数值分析的静压PHC管桩沉桩阻力与估算的沉桩阻力及实测压桩力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松花江漫滩地区具有代表性工程的静力触探数据和实测压桩力,对采用综合调节系数法估算的静压PHC管桩沉桩阻力与实测压桩力进行对比分析;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代表性工程的静压PHC管桩的桩土相互作用进行数值分析.结果松花江漫滩地区采用综合调节系数法估算静压PHC管桩沉桩阻力所需要的综合修正系数为α为0.5—1.0、β为0.6~1.0;数值分析的静压PHC管桩沉桩阻力与估算的沉桩阻力及实测压桩力之间存在一定误差,但变化趋势是一致的.结论静压PHC管桩沉桩过程与静力触探过程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本质的联系,采用静力触探数据估算静压管桩的沉桩阻力是可行的;针对松花江漫滩地区相似性质的土层,采用给出的综合修正系数,得到静压管桩的沉桩阻力,从而合理地选择施工设备,降低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6.
安徽安庆部分地区土质较差,建设工程通常采用桩基础,由于缺乏对该地区桩承载特性的认识,导致沉桩质量不理想,故对桩的承载特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以安庆体育中心工程桩基础工程为例,针对持力层埋藏较深,淤泥质土层分布厚度大等复杂地质条件,对PHC管桩单桩承载特性进行FLAC3D数值模拟分析,分析得出其极限承载力为2100kW,其中约80%的承载力由桩的外侧阻力承担。此对同类型工程的设计及施工具有理论和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静压闭口变截面管桩承载性状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对比研究静压闭口阶梯型变截面与等截面管桩的荷载与沉降量的关系,在室内基坑中分别对3根变截面管桩和2根等截面管桩进行单桩静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桩身体积相同时,变截面管桩较等截面管桩在提高竖向极限承载力和减小桩顶沉降量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通过对荷载-沉降曲线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可用指数函数描述荷载与沉降量的关系。根据拟合函数得到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一致,说明用指数函数描述荷载与沉降量的关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结合静压扩底管桩工程应用情况,设计了一个室内模型试验装置来研究静压扩底管桩的承载力、沉降变形性能及扩大头成形情况,并介绍了静压扩底管桩的施工工艺.通过与等直径管桩的对比试验,表明静压扩底管桩的承载力明显提高,而沉降变形则要小很多;试验还得到了桩底混凝土扩大头的具体尺寸情况,为静压扩底管桩的工程应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桩基承载力和完整性直接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功能和使用寿命,准确确定桩基的承载力和完整性对建筑物的施工具有重要作用。检测中,以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和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为依据,通过现场静载试验、高应变和低应变试验对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管桩的承载力和完整性进行检测,得出以下结论: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均大于1400kN,所检测的各单桩极限承载力均能满足设计要求。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质量易于控制,Ⅰ类桩占比为100%,无Ⅱ、Ⅲ、Ⅳ类桩。  相似文献   

10.
针对利用现行规范公式计算PHC管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值存在结果偏低的问题,根据竖向静载荷文献资料,基于灰色理论GM(1,1)模型和Usher曲线模型预测单桩的极限承载力,并采用MATLAB软件实现预测模型算法.工程实例分析表明:灰色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与竖向静载试验数据级数选取、预测距离有密切关系;Usher曲线模型对桩极限承载力的预测精度大大高于灰色模型,此结果可为类似工程地质条件下PHC管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预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对高层桩基采用静力压桩法,依据地质状况、场地条件、最大压桩力、单桩极限承载力、入土深度、桩身强度、打桩顺序、用电量平衡、引孔压桩法等,并结合当地经验综合施工。静载效果分析极限承载力比最终压桩力提高了44%~79%。与钻孔灌注桩经济对比,大吨位管桩节省造价14%。  相似文献   

12.
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静压PHC管桩桩基缺陷产生的原因,并对桩身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缺陷采用不同的补强处理方案.研究了接桩法、注浆法和钢管混凝土桩补强法在桩基缺陷处理中的应用,可为同类桩基缺陷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通过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可以进一步了解嵌岩桩的承载特性,获取设计参数.该文结合工程实际,给出桩基试验流程,并分析了试验结果.静载试验结果可为合理估算单桩极限承载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静压桩挤土效应及防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静压桩在沉桩过程中产生的挤土效应十分明显。沉桩时产生巨大的挤压作用使桩区及附近相当范围内的土体产生向上隆起和水平位移,桩体上抬、偏位、折断时有发生。本文介绍了静压桩的贯入机理以及沉桩挤土效应研究的发展及现状,分析了土体位移机理,并就挤土效应所涉及的几个力学问题进行了较详细地分析,总结了现有的减少沉桩挤土效应的设计和施工两方面的工程措施。结合工程实例,说明采取综合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expatiated the field test of large diameter cast-in-place piles embedded in soft rock,including static loading test, high or low strain dynamic test, measurement of stresses and strains of pile body, and pressure measurements between pile tip and soft rock. The relative in-situ test problems are discussed. Based on the limit equilibrium theory and the load transfer equation, a synthesis method of analyzing the ultimate carrying capacity of single large diameter pile is put forward.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key to determining the ultimate carrying capacity of single pile with a large diameter is the analysis of the intensity of soft rock.  相似文献   

16.
对基础工程进行加固处理诸多方法中,预压力静压柱可在预先施加预压力状态下,直接参与工作.阐述了在基础工程加固改造中锚杆和坑式静压柱在预压力状态下的设计和施工方法,以及结构构造处理措施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水泥土挤密桩施工过程中噪音过大的问题,提出了地基处理的静压挤密桩施工法,并结合工程实际测试了静压挤密桩在湿险性黄土地基处理中应用的效果.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施工时噪音较小,施工速度高,满足设计要求,此为该地基处理方法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一种新型桩基础——钻孔压浆混凝土预制管复合桩的成桩工艺、工作机理和单桩竖向承载力,为其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提供合理的设计依据.方法通过桩的静载试验,并结合桩的工作机理,得到桩在黏性土和砂类土中的侧摩阻力和端阻力提高系数,建立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计算公式.结果桩周土层为黏土、细砂、中砂时,桩极限侧摩阻力标准值提高系数分别为1.1~1.3、1.6~2.0、2.2~2.4.桩端持力层为细砂、中砂时,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提高系数分别为1.2~1.6、1.6~1.8.结论钻孔压浆混凝土预制管复合桩单桩竖向承载力较现行规范中经验公式算得的承载力数值有明显提高,研究成果对桩的设计和施工有一定指导作用,对这种新型桩基础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