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雷达对抗中电子干扰机发射的干扰信号会耦合到自身的侦察接收机,影响侦察系统的正常工作,为消除这一耦合干扰信号对侦察设备的影响必须采用一定的收发隔离技术。分析了传统收发隔离技术以及自适应的收发隔离新技术,引出空域和时域的两类实现方式,其中包括空域的相控阵干扰置零技术,时域的自适应回波抵消技术、基于系统辨识的干扰消除技术,对各方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2.
提高电子战系统收发隔离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电子战系统普遍存在的收发隔离度不能完全满足系统工作条件要求影响系统对抗能力的问题,提出了系统灵敏度时分和有源自适应对消技术两种提高电子战系统收发隔离的方法,从而达到使电子战系统更加适应现代战场环境的目的,提高了电子对抗系统的对抗效果。  相似文献   

3.
 收发隔离是困扰转发式干扰机研制的瓶颈问题,研究收发同时工作中的收发隔离问题对于解决SAR干扰机中方位向欺骗干扰效果以及对抗脉间波形捷变的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ECCM(Electronic Counter-Counter Measures)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利用数学级数概念建立了同时收发体制下,干扰机收发信号的耦合模型,并结合LFM(Linear Frequency Modulation)信号的时频特性和波形补偿实现了耦合信号中有用信号和干扰分量的滤波分离.基于实测雷达数据的实验验证以及相应的仿真结果均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分析进入干扰接收机输入端的干扰信号来源,推导出系统收发隔离度要求的数学表达式,同时也导出收发天线之间能够达到的收发隔离度的数学表达式,提出改善收发天线隔离度的方法和等效测试高增益收发天线隔离度的步骤和方法。推出高重频压制干扰的重频选择的数学表达模型和数据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5.
收发隔离是机载干扰机不可避免的难题。如果收发隔离问题解决不好,轻则削弱干扰机效率,重则造成自发自收,形成自激励。固定步长的归一化最小均方误差(NLMS)算法在解决基于自适应系统辨识的收发隔离的问题时,由于精度不够,隔离效果很不理想。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先验误差的变步长NLMS算法,该算法依据相邻时刻先验误差的相关系数改变步长因子,改变后的步长因子能够在算法收敛过程中削弱噪声的影响,提高算法精度。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证明:基于文中的变步长NLMS算法的收发隔离方案与基于其他最小均方误差算法的隔离方案相比,隔离性能有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阵列天线在通信领域应用非常广泛,常规的收发隔离技术只是针对一路信号进行回波信号的抑制,假如套用常规方案对阵列天线的每一路输入进行一次自适应抵消将会大量消耗硬件资源,在实际操作中是不可行的,提出一种运用并行延时方案对16路输入的阵列天线进行回波信号抑制工作.利用这种并列式的结构可以有效的减少硬件消耗.  相似文献   

7.
马拥华  马建军 《激光技术》2018,42(1):117-120
为了实现高隔离度的收发隔离,采用一种偏振收发隔离光学系统,利用琼斯矩阵进行了理论分析,验证了偏振隔离在收发同轴光学系统中的可行性。采取空间隔离来抑制回波进入接收系统,研究了模拟系统中偏振分束镜前表面楔角大小对收发隔离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达到一定楔角时,可取得100dB收发隔离度。这一结果对收发同轴光学系统的设计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使用几何绕射理论,提出数值仿真机载天线隔离值的方法,作为算例,给出了某机载设备任务系统中收姨天线之间隔离值的计算结果,人微言轻验证,同时给出了实际测试结果,两种结果的对比表明,仿真模拟结果与实际测试结果的吻合程序基本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用于收发合一系统的自适应对消技术做了研究,为了证实系统性能我们已制造出一个工程模型,并进行了测试和评估,为比较其性能考虑了四种不同的干扰对消方法。  相似文献   

10.
使用几何绕射理论,提出数值仿真机载天线隔离值的方法,作为算例,给出了某机载设备任务系统中收发天线之间隔离值的计算结果,作为验证,同时给出了实际测试结果。两种结果的对比表明,仿真模拟结果与实际测试结果的吻合程序基本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T/R组件考机系统的集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飞  柏利 《现代雷达》2007,29(12):87-89
为了验证相控阵雷达天线T/R组件的高可靠性和性能的长时间稳定性,研制了T/R组件考机系统。系统在具备强大的测试、控制功能和数据分析能力的同时,通过完善的设计确保了自身的高可靠性与稳定性。文章论述了系统的功能、组成及工作原理,介绍了系统集成中运用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林昊  姚常飞 《微波学报》2023,39(4):62-65
基于混合微波集成电路技术(Hybrid Microwave Integrated Circuit, HMIC)设计了一款Ka 波段多通道 收发组件。该收发组件由四路接收链路、两路发射链路、衰减控制模块、锁相介质振荡器(Phase-locked Dielectric Resonator Oscillator, PLDRO)和电源模块组成。测试表明,该组件发射功率可达36 dBm,接收增益最大可达70 dB,接 收链路可以实现0~62 dB 的增益调控,发射链路可以实现0~31 dB 的增益调控,通道间隔离度可以达到80 dBc,实 现了大功率、高增益、大动态增益范围的技术要求,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脉冲压缩系统中,雷达探测的距离分辨率与系统的相位特性紧密相关。因此,作为其核心器件,T/R组件的相位特性是其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参数。从T/R组件相位特性的原理出发,从4个方面分别对T/R组件相位特性进行了分析,并相应地提出了优化T/R相位特性的方法。以X波段T/R组件为设计实例,对所提出的优化方法进行设计验证。优化前后的测试数据显示,文中所提优化方法切实有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T/R组件的相位特性,为T/R组件相位特性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很好的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T/R组件是相控阵雷达有源分布阵列天线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雷达整机的指标。介绍了一种P波段大功率T/R组件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和检测技术,并根据设计方法加工了实物样件,该T/R组件采用相控阵体制结构来实现:发射通道主要由移相器、衰减器和高功率放大器组成;接收通道主要由低噪声放大器、移相器和衰减器组成。在2dBm输入功率的情况下实现了200W输出功率,效率高达35%,在采取幅相一致设计措施后,该功放组件在100dB的动态范围内实现了相位误差在±3°以内。  相似文献   

15.
数字T/ R 组件是数字阵列雷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集成度高、测试项目多,所以在研发生产中需要使用自动测试系统。文中针对数字T/ R 组件的测试需求,介绍了一种自动测试系统,内容包括硬件设计方案、参数的测试方法以及系统集成和试验,该系统已应用于数字T/ R 组件的测试。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超宽带数字T/R组件与传统T/R组件在组成和测试方法上的不同,设计了一种超宽带数字T/R组件自动化测试系统,详细介绍了测试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解决了超宽带、数字化带来的测试难题。  相似文献   

17.
相控阵雷达数字T/R组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介绍了基于直接数字合成(DDS)技术的数字T/R组件的基本原理,对基于DDS的相控阵数字发射组件进行了实验研究,文章给出了实验结果,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有源相控阵雷达T/R组件稳定性分析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於洪标 《电子学报》2005,33(6):1102-1104
T/R组件是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关键部件,其设计的成功与否,决定了整部雷达的成本、可生产性和系统性能.针对以往组件系统设计师在设计时缺乏考虑系统稳定性设计的情况,本文从组件系统角度出发,首次提出了T/R组件的环路稳定性设计问题,并从噪声功率角度对环路进行了理论分析,推导出满足系统稳定的设计方程,最后提出了T/R组件环路稳定性的系统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裴英 《现代雷达》2013,35(6):73-76
数字T/R组件是数字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核心,各种参数的自动化测试至关重要,文中介绍了一种雷达数字T/R组件性能参数自动测试系统,包括设备组成、软件设计、测试方法和流程等,可自动测试数字T/R组件各类参数.该系统已用于多部数字有源相控阵雷达的调试,大大缩短了雷达系统的调试周期,完善雷达性能测试技术.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 T/ R 模块的关键技术、新技术。展望了 T/ R 模块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