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对用户兴趣模型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概念的用户兴趣模型,用于区别用户兴趣的大小.讨论了基于链接的查询聚类算法,并针对该算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概念的聚类算法,该算法根据用户兴趣模型建立查询-概念二分图,然后计算图中查询顶点间的概念相似度,并将概念相似度最高的查询顶点进行合并以实现聚类.设计实现了一个基于Web数据挖掘的个性化搜索引擎系统,对系统的个性化查询进行了测试,并对比分析了链接聚类和概念聚类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
孤立点挖掘是数据挖掘中研究的热点之一.在对已有的孤立点挖掘技术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的检测孤立点方法即基于属性相似度的孤立点挖掘方法(ADBSCAN).该方法先用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进行聚类,然后再利用对象间的属性相似度进行进一步的检验,确定不包含在任何聚类中的对象是否为真正的孤立点,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王刚  钟国祥 《计算机科学》2010,37(9):222-224
为了改善文本聚类的质量,得到满意的聚类结果,针对文本聚类缺少涉及概念的内涵及概念间的联系,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相似度计算的文本聚类算法TCBO(Text Clustering Based on Ontology).该算法把文档用本体来刻画,以便描述概念的内涵及概念间的联系.设计和改进了文本相似度计算算法,应用本体的语义相似度来度量文档间相近程度,设计了具体的根据相似度进行文本聚类的算法.实验证明,该方法从聚类的准确性和聚类的关联度方面改善了聚类质量.  相似文献   

4.
有效分析蛋白质家族是生物信息学的一项重要挑战,聚类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基于传统序列比对方法定义蛋白质序列间相似关系时,假设了同源片断问的邻接保守性,与遗传重组相冲突.为更好地识别蛋白质家族,提出了一种蛋白质序列家族挖掘算法ProFaM.ProFaM首先采用前缀投影策略挖掘表征蛋白质序列的模式,然后基于模式及其权重信息构造相似度度量函数,并采用共享最近邻方法,实现了蛋白质序列家族聚类.解决了以往方法在蛋白质模式挖掘及相似度设计中的不足.在蛋白质家族数据库Pfam上的实验结果证实了ProFaM算法在蛋白质家族分析上有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双聚类方法是当前分析基因表达数据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其挖掘目标是发现哪些基因在哪些实验条件下具有相似的表达水平或者关系密切.目前已提出了许多双聚类算法来挖掘不同类型的双聚类,然而其大部分挖掘效率不高.鉴于此,提出了一个新颖的挖掘算法——MRCluster,其主要是用来从原始的基因表达数据中挖掘最大的行常量双聚类模式.就其挖掘效率来说,它采用的是基于Apriori原则的基因扩展深度优先的挖掘策略,并且在挖掘过程中引入了一些新颖的剪枝技术来提高效率.将MRCluster和一个行常量双聚类模式挖掘方法RAP(range support pattern)算法进行比较,从实验结果上可以看出,相比RAP算法,MRCluster算法对在原始的基因表达数据中挖掘最大的行常量双聚类模式具有更好的效率.因此,MRCluster算法能够有效地从原始的基因表达数据中挖掘最大的行常量双聚类.  相似文献   

6.
用于Web文档聚类的基于相似度的软聚类算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似度的软聚类算法用于文本聚类,这是一种基于相似性度量的有效的软聚类算法,实验表明通过比较SISC和诸如K-mcans的硬聚类算法,SISC的聚类速度快、效率高。最后展望了文本挖掘在信息技术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将夹角余弦的概念推广到混合属性的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似度的聚类方法CABMS,同时给出了一种计算聚类阈值的简单有效的策略。有关CABMS数据库的大小,属性个数具有近似线性时间复杂度,使得聚类方法CABMS具有好的扩展性。实验结果表明,CABMS可产生高质量的聚类结果。  相似文献   

8.
朱征宇  孙俊华 《计算机应用》2013,33(8):2276-2279
针对当前基于《知网》的词汇语义相似度计算方法没有充分考虑知识库描述语言对概念描述的线性特征的情况,提出一种改进的词汇语义相似度计算方法。首先,充分考虑概念描述式中各义原之间的线性关系,提出一种位置相关的权重分配策略;然后,将所提出的策略结合二部图最大权匹配进行概念相似度计算。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改进方法得到的聚类结果F值较对比方法平均提高了5%,从而验证了改进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LDA主题模型的文本相似度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振振  何明  杜永萍 《计算机科学》2013,40(12):229-232
LDA(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模型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具有文本表示能力的非监督学习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LDA主题模型的文本相似度计算方法,该方法利用LDA为语料库建模,利用MCMC中的Gibbs抽样进行推理,间接计算模型参数,挖掘隐藏在文本内的不同主题与词之间的关系,得到文本的主题分布,并以此分布来计算文本之间的相似度,最后对文本相似度矩阵进行聚类实验来评估聚类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明显提高文本相似度计算的准确率和文本聚类效果。  相似文献   

10.
聚类分析就是按照数据间的相似程度,依据特定的准则将数据划分成不同种类.目前聚类分析算法普遍存在对初始参数敏感,难以找到最优聚类以及聚类有效性等问题.人工鱼群算法作为一种新型仿生优化算法,具有良好的克服局部极值和获得全局极值的能力.引入聚类数学模型,结合现有人工鱼群算法的特点和聚类算法理论,通过模拟鱼群的智能行为进行聚类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鱼群算法的聚类挖掘方法.对空间数据的实验和蚁群算法的对比研究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聚类效果.  相似文献   

11.
针对谱聚类融合模糊C-means(FCM)聚类的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功能模块挖掘方法准确率不高、执行效率较低和易受假阳性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谱聚类的不确定PPI网络功能模块挖掘(FSC-FM)方法。首先,构建一个不确定PPI网络模型,使用边聚集系数给每一条蛋白质交互作用赋予一个存在概率测度,克服假阳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第二,利用基于边聚集系数流行距离(FEC)策略改进谱聚类中的相似度计算,解决谱聚类算法对尺度参数敏感的问题,进而利用谱聚类算法对不确定PPI网络数据进行预处理,降低数据的维数,提高聚类的准确率;第三,设计基于密度的概率中心选取策略(DPCS)解决模糊C-means算法对初始聚类中心和聚类数目敏感的问题,并对预处理后的PPI数据进行FCM聚类,提高聚类的执行效率以及灵敏度;最后,采用改进的边期望稠密度(EED)对挖掘出的蛋白质功能模块进行过滤。在酵母菌DIP数据集上运行各个算法可知,FSC-FM与基于不确定图模型的检测蛋白质复合物(DCU)算法相比,F-measure值提高了27.92%,执行效率提高了27.92%;与在动态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中识别复合物的方法(CDUN)、演化算法(EA)、医学基因或蛋白质预测算法(MGPPA)相比也有更高的F-measure值和执行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在不确定PPI网络中,FSC-FM适合用于功能模块的挖掘。  相似文献   

12.
聚类是数据挖掘中重要的数据处理方法.文中提出改进的离散多目标量子微粒群聚类算法.针对类中心数目未知的情况,引入整数编码策略,基于Canopy策略预测类中心的数目,设计有效的微粒群初始化策略.通过引入与、并和差异算子,定义改进的离散量子微粒更新公式.将文中算法应用于7组真实数据集,并对比2种典型单目标聚类算法和3种多目标聚类算法,验证文中算法性能.  相似文献   

13.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优化算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各节点采集的信息以多跳的方式传送到汇聚点.从各节点到汇聚点形成一棵以汇聚点为根的传输树.文中在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传输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基于CSMA/CA(载波多路监听/冲突避免)的MAC协议在树状结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弊端,提出了一种基于CSMA/CA的MAC协议优化算法.算法基于节点在传输树中的位置信息调整其MAC信道接入分配,将CSMA/CA采用的各节点均等竞争信道的方法优化为各节点依据在传输树中的位置情况竞争信道的方式,这一优化提高了节点公平性,使MAC信道接入分配与树状结构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传输特点相契合,解决了基于CSMA/CA的MAC协议与树状结构无线传感器网络不匹配的问题,从而减少了信道资源浪费,提高了网络传输效率,降低了能耗.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网络丢包率、吞吐量和能耗方面的性能均有较大改进.  相似文献   

14.
为提升贷款金融客户行为预测的准确性,针对传统的K-最近邻(KNN)算法在数据分析中处理非数值因素的不完备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值差度量(VDM)距离的对聚类结果迭代优化的改进KNN算法。首先对收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基于VDM距离的KNN算法的聚类,再对聚类结果进行迭代分析,最后通过联合训练提高了预测精度。基于葡萄牙零售银行2008-2013年收集的客户数据比较可知,改进的KNN算法与传统的KNN算法、基于属性值相关距离的KNN改进(FCD-KNN)算法、高斯贝叶斯算法、Gradient Boosting等现有算法相比具有更好的性能和稳定性,在银行数据预测客户行为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聚类问题的自适应杂交差分演化模拟退火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K-均值聚类算法对初始值敏感和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提出了一个基于自适应杂交差分演化模拟退火的K-均值聚类算法。该算法以差分演化算法为基础,通过模拟退火算法的更新策略来增强全局搜索能力,并运用自适应技术来选择学习策略、确定算法的关键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较好地克服传统K-均值聚类算法的缺点,具有较好的全局收敛能力,且算法稳定性强、收敛速度快,将新算法与传统的K-均值聚类算法以及最近提出的几个同类聚类算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examines a problem related to the optimal risk management of banks in a stochastic dynamic setting. In particular, we minimize market and capital adequacy risk that involves the safety of the securities held and the stability of sources of funds, respectively. In this regard, we suggest an optimal portfolio choice and rate of bank capital inflow that will keep the loan level as close as possible to an actuarially determined reference process. This set-up leads to a nonlinear stochastic optimal control problem whose solution may be determined by means of the dynamic programming algorithm. The above analysis is relian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ontinuous-time stochastic models for bank behaviour upon which a spread method for loan capitalization is imposed.  相似文献   

17.
针对时间序列传统静态聚类问题,提出了对时间序列进行动态聚类的方法。该方法首先提取时间序列的关键点集合,根据改进的FCM算法找到动态特征明显的时间序列,再利用提出的动态聚类算法确定此类时间序列在不同时间段的所属类别,在改进的FCM算法中采用兰氏距离可以使其对奇异值不敏感。实验结果反映出动态特征明显的时间序列类别随时间演化的特性,表明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与已有算法相比,该方法揭示了时间序列的部分动态特征。该方法还可以运用于研究数据挖掘的其他问题。  相似文献   

18.
时空轨迹大数据分布式蜂群模式挖掘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时空轨迹大数据的蜂群模式挖掘需求,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基于MapReduce的分布式蜂群模式挖掘算法。首先,提出了基于最大移动目标集的对象集闭合蜂群模式概念,并利用最小时间支集优化了串行挖掘算法;其次,提出了蜂群模式的并行化挖掘模型,利用蜂群模式时间域无关性,并行化了聚类与子时间域上的蜂群模式挖掘过程;第三,设计了一个基于MapReduce链式架构的分布式并行挖掘算法,通过四个阶段快速地实现了蜂群模式的并行挖掘;最后,在Hadoop平台上,使用真实交通轨迹大数据集对分布式算法的有效性和高效性进行了验证与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为了改善量子行为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收敛性能,避免粒子早熟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完全学习策略的量子行为粒子群优化算法。由此设计了一种新的数据聚类算法,新的聚类算法通过特殊的粒子编码方式在聚类过程中能够自动确定最佳的聚类数目。在五个测试数据集上与其他两种动态聚类算法进行聚类实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完全学习策略的量子行为粒子群优化动态聚类算法能够获得较好的聚类结果,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DF关系及其在数据聚类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DF关系,给出了DF关系截矩阵的定义,以及由DF相似关系构造DF等价关系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数据挖掘中的分类技术,提出了一种面向DF数据的聚类算法,该算法的提出不但能拓宽聚类对象的范围,而且更符合实际需求。最后给出了运用该算法的示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