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布顶滑坡是岗托库区的一个特大型土质滑坡,前缘受金沙江的长期冲刷和降雨的影响,一直处于缓慢的蠕滑变形过程中,水库蓄水后,该滑坡的失稳可能对大坝和水库运行构成安全威胁。本文主要根据该滑坡的成因机制和稳定性,初步评价滑坡对初拟正常蓄水位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瀑布沟水库库容大、库岸长,库区岸坡地质复杂,水库蓄水后改变了原有库区和库岸地质环境,新形成的水库消落区库岸受库水动力作用强烈。水库库岸在水库蓄水后出现了变形破坏现象,影响了库岸环境,需进行库岸防护。消落区库岸防护工程勘察往往不同于常规水利水电工程勘察,具有防护治理、生态环境等综合要求。本文以瀑布沟库区消落区综合治理工程的库岸防护工程勘察为例,概述其勘察方法和勘察内容以及工程地质评价等。  相似文献   

3.
水库蓄水后库岸变形破坏是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库岸变形、失稳将对库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和枢纽建筑物安全造成严重不利影响,因此正确预测蓄水后水库岸坡变形破坏的规律和稳定性,并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是水库地质勘察的主要任务。锦屏一级水库自2012年11月底蓄水以来,发生了大量规模不等、类型不同的岸坡变形破坏。在对岸坡变形破坏调查统计的基础上,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岸坡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岸坡变形破坏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发展演化规律。相关结论可为制定防灾减灾方案提供地质依据,同时也可为类似的高山峡谷型水库岸坡变形破坏预测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4.
为掌握水库蓄水后库岸的稳定性情况,运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蓄水前后某水库库区岸坡塌岸易发性进行了评价,判断库区岸坡稳定性。结果表明:该水库库区岸坡总体稳定性较好,分期蓄水后岸坡稳定性呈下降趋势,塌岸易发区呈扩大趋势。其中一期二期蓄水期间近坝岸段塌岸易发区扩大范围明显,二期至三期蓄水期间塌岸易发区则主要发生在远坝岸段。  相似文献   

5.
某堆积体滑坡位于狮子坪水电站近坝库段右岸,属崩塌堆积体在水库库水作用下沿基覆界面发生的后退式逐步破坏滑坡。 2009 年 9 月水库初次蓄水导致了崩塌堆积体强烈变形破坏,对 317 国道造成极大的危害。研究该崩塌堆积体滑坡成因机制对 317 国道沿线同类型滑坡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从堆积体结构以及赋存的地质环境,结合水库蓄水过程坡体变形破坏迹象,研究了该崩塌堆积在水库蓄水过程中的变形机制,评价预测堆积体的稳定性。分析表明:堆积体在现有 2 490 m 水位天然条件下处于蠕滑状态,在暴雨及地震或水库蓄水至正常蓄水位 2 540 m 的条件下,滑坡将发生失稳破坏;堆积体进行了必要的应急治理后,目前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6.
水库蓄水后将引起库区岸坡的变形和再造。为了研究其塌岸类型及规模,通过对库区重点岸段的详细地质调查,总结了白龙江某库岸段存在三种主要塌岸模式。并针对不同的塌岸模式和岸坡结构等,预测合理的参数来对各库岸段塌岸规模进行计算,得出极限平衡法更适用于滑移型破坏模式的库岸,佐洛塔廖夫法和类比图解法预测的塌岸结果相接近,卡丘金法整体偏大。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7.
风积黄土层在自然界中普遍分布,由于其多孔性物理特点,水库建成蓄水后,黄土段库岸自然条件将会发生急剧变化,库水位变化范围内的土体将因浸湿而处于饱和状态,抗剪强度将会大幅下降,加之周期性的水位抬升、消落及波浪作用,岸坡被掏刷、磨蚀、搬运而产生变形,形成坍岸;从而引起水库的库岸轮廓线发生变化,形成库岸再造。根据库区两岸黄土层的特征,对黄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渗透变形、冻胀及在平面及剖面上的分布规律分析,并提出处理措施,结合坍塌土体预算进而评价蓄水塌岸对工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公伯峡库区为例,水库蓄水近10 a后,对库岸预测范围再次进行勘测研究,综合分析评价库岸发展趋势、历经10 a后库岸的破坏程度、影响库岸稳定的因素,以及与前期预测的范围进行对比分析,复核其预测合理性与可靠性,对今后库区塌岸预测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同时对促进库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木竹坪滑坡变形破坏过程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江水布垭水库蓄水后,木竹坪滑坡发生了多次塌滑.采用FLAC3D和 DDA软件模拟了木竹坪滑坡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水布垭水库蓄水引起的木竹坪滑坡变形较大,对滑坡体内部应力影响十分明显,特别是蓄水引起了较大的塑性应变,使滑体前缘的力学参数变化、抗滑能力削弱后产生蠕滑,进而使得滑坡的整体稳定性降低并发生加速滑动,从轻微变形到最终解体失稳有一个较明显的"蠕变-加速-破坏"过程,属典型的牵引式滑坡.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三门峡水库的建成在防洪、发电、供水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效益,但由于库岸受水库蓄水、库岸地质等条件的影响,库岸工程汛期经常出现险情。本文浅析了库区工程出险及塌岸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治理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江西省新干航电枢纽工程库区左岸系赣江河流阶地,具有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刻画水库蓄水后二元结构库岸地下水的动态浸没过程是合理地进行库区浸没评价的前提。分别建立双侧河渠潜水和承压含水层地下水非稳定流运动解析解和区域地下水三维非稳定流数值模拟模型,对比评价水库蓄水后二元结构库岸的地下水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在评价前期,解析法和数值法均能够刻画库区蓄水后库岸地下水浸没的动态变化规律和趋势;然而在评价中后期,降雨入渗因素对地下水浸没的作用逐渐凸显,数值法的计算结果更为合理。同时,基于数值法,结合浸没评判标准,预测蓄水至第3年末的浸没面积将增大至10.91 km2。研究成果可为工程前期浸没控制方案的布置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罗曦  刘宇 《水电站设计》2012,28(1):112-117
水库库区清理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必不可少的部分。抽水蓄能电站上下库水库水体需反复循环使用。穿越水库的天然径流量小,水库水体自循环流速小,而初期蓄水是一个积累死水的过程,水质的好坏取决于水库库区清理的程度彻底与否。惠州蓄能水电厂从开工移民到水库蓄水前期,按照工程进度及现场实际情况分阶段分类别对水库库底及库岸进行了彻底的清理。本文介绍了惠蓄电站清库工作的情况及经验。  相似文献   

13.
永定桥水库是瀑布沟水电站库区移民安置区的供水工程。本文对上、下坝址,从坝基承载力、变形、抗滑稳定,坝肩稳定,岩体结构及成洞条件,岩溶及渗漏,与三交坪蠕滑体的关系等工程地质条件进行比较论证,推荐下坝址作为供水工程水库坝址。  相似文献   

14.
李其虎 《人民长江》2023,(2):159-164
两河口水电站库区哈格达沟特大桥建成后,经勘探复核发现右岸桥基边坡存在软弱破碎层面,电站蓄水后岸坡在库水反复升降浸泡软化及消落的作用下,存在蠕滑变形并局部失稳的风险。综合考虑岸坡岩体和桥梁基础在水库消落运行环境下的相互作用,构建了特大桥右岸边坡稳定性计算模型和设计工况,同时采用摩根斯坦-普莱斯法复核了该部位桥梁及岸坡稳定性。结果表明,蓄水后右岸边坡桥位区浅层卸荷松动岩体可能产生变形失稳。为了预防岩体变形失稳对桥梁墩台的影响,提出了“抗滑桩+锚索”“框格梁+锚索”的综合加固方案。经过处理后的哈格达沟特大桥经受住了近100 m的库水位抬升考验,各项监测数据均满足设计要求,边坡无明显变形,保障了复建道路在蓄水期、水库运行期安全稳定运行。该库区特大桥梁岸坡处理案例可为同类工程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隧道是一种人工地下结构,受库区环境因素影响,隧道运营中经常出现翻浆和衬砌损坏等病害。水库蓄水会改变库岸隧道的水文地质结构,并威胁隧道的运营安全。因此,研究水库蓄水对隧道安全性能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蓄水前后库区地质条件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以磨盘嘴隧道为对象,探讨了蓄水对该隧道安全性的影响。建立有限元数值模型,对水库蓄水前后隧道进口段二次衬砌的应力分布进行数值分析,计算得出其前后内力比和安全系数变化幅度。  相似文献   

16.
三峡库区云阳新县城库岸再造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等大中型水利枢纽工程中,库岸再造是常见工程问题.水库蓄水后,地质环境的改变必将带来新的环境地质问题.库岸再造是对云阳新县城影响较大的环境地质问题.库岸再造预测是根据库岸工程地质条件,结合现今岸坡的稳定条件,对蓄水后库岸再造类型及再造程度进行预测,为库岸防护提供地质依据.根据三峡库区重庆市云阳新县城库岸防护工程成功实施的事例,对城市库岸再造预测思路进行粗浅分析和经验总结,并提出了防护措施及要点.  相似文献   

17.
三门峡水库自1960年建成运用后,由于设计时对泥沙问题认识不足,三门峡水库经历了"蓄水运用"、"滞洪排沙"、"蓄清排浑"及近期降低水位运用等方式,不同的运用方式给河南省三门峡库区带来了水库淤积、库岸坍塌、水库移民生活贫困等问题,本文就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治理措施,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18.
近坝库岸堆积体边坡的稳定性,对电站的安全运行及其上居民安全影响至关重要。以西藏某水电站近坝库岸滑坡堆积体为例,针对该滑坡堆积体蠕变、蠕滑进行了专门的勘察与监测,通过勘探、物探、试验及变形监测等资料,采用极限平衡法及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进行稳定性分析,查明了堆积体的稳定边界条件,验证了滑坡堆积体的变形破坏形式与实际相吻合。结果表明:堆积体整体处于临界失稳状态,预测其破坏形式将以蠕滑塌岸的方式调整至稳定,不会产生大范围的高速滑坡,同时也不会堵塞水库。  相似文献   

19.
在查明洮河青走道水库库区基本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岸坡地质结构特征进行了总结,并通过室内外试验资料结合相关工程经验确定了各种力学参数和各岩土层的水上和水下稳定坡角;根据岸坡地质结构特征和库岸变形破坏特征,对岸坡稳定性进行了分类评价;并估算了水库蓄水后短期塌岸量和最终塌岸量。  相似文献   

20.
引子渡水电站于2003年4月下闸蓄水。通过开展水库诱发地震及库岸稳定监测,掌握了库岸变形情况,并对库岸进行了及时保护,保障了村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