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子东 《粘接》2008,29(6):24
美国道康宁公司在江苏省张家港市扬子江化学工业园内的硅橡胶厂,4月22日正式开业。新工厂占地6000m^2,投资数百万美元,是道康宁公司10年来全球硅橡胶领域内的最大项目。该厂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硅橡胶生产技术和最新的环保标准,生产固态硅橡胶和液态硅橡胶的新产品,为中国的汽车、电子、医疗保健、建筑、电力、胶粘剂等行业提供重要原料。硅橡胶是硅橡胶胶粘剂和硅橡胶密封剂的主要原料,也可用作其他胶粘剂的耐热、耐老化、抗冲击、耐水等性能的改性剂。  相似文献   

2.
RTV硅橡胶胶粘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粘接》1999,(Z1)
介绍了国内外 R T V 硅橡胶胶粘剂的概况,叙述单组分、双组分硅橡胶的品种、组成、性能和用途,展望硅橡胶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有机硅材料》2009,23(6):417-417
3M中国有限公司的苏崎等人以绝缘硅橡胶和导电硅橡胶为主体材料,按不同配比混炼,得到不同力学性能及电性能的硅橡胶复合材料。测试结果表明,由于渗流效应,随着绝缘硅橡胶中导电硅橡胶含量的不断增加,硅橡胶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增加。在渗流阀值附近,硅橡胶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提高更明显。当导电硅橡胶的质量分数为40%时,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为20.8,为纯绝缘硅橡胶介电常数的8~10倍。  相似文献   

4.
硅橡胶绝缘材料运行特性及存在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硅橡胶复合绝缘子在我国的应用情况,分析了室温硫化(RTV)硅橡胶和热硫化(HTV)硅橡胶的运行特性,在结合运行经验及现有技术水平的基础上指出了RTV硅橡胶和HTV硅橡胶存在的研究问题、改进性能的建议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往硅橡胶CKTBЩ中加入牌号为Sikron的二氧化硅和甲基乙烯基硅氧烷预聚物可提高硫化胶的耐油性能,按其耐油、耐汽油、耐柴油及异辛烷-甲苯等介质的性能,文中所研究的硅橡胶介于价格昂贵的氟硅橡胶和硅橡胶CKTBЩ之间。  相似文献   

6.
试验研究氢氧化镁、氢氧化铝及其复合物对脱酮肟型单组分室温硫化(RTV-1)硅橡胶物理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氢氧化镁用量的增大,RTV-1硅橡胶的硬度、拉伸强度和氧指数逐渐增大,拉断伸长率逐渐减小,氢氧化镁用量为50份时RTV-1硅橡胶具有阻燃性;氢氧化铝填充RTV1硅橡胶的硬度、拉伸强度和氧指数均高于相同用量氢氧化镁填充胶,氢氧化铝用量为40份时RTV-1硅橡胶具有阻燃性;氢氧化镁/氢氧化铝并用量为30份时RTV-1硅橡胶具有阻燃性,氢氧化镁/氢氧化铝质量比为1:4时其阻燃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硅橡胶热防护材料的烧蚀性能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探讨了影响硅橡胶热防护材料烧蚀性能的因素。线烧蚀率、扫描电镜及热分析结果表明:聚有机硅氧烷生胶的种类对硅橡胶烧蚀性能的影响最大,苯基硅橡胶的烧蚀性能优于乙烯基硅橡胶的烧蚀性能,生胶的残炭率是影响硅橡胶的烧蚀性能的主要原因;芳纶纤维和羟基硅油的用量对硅橡胶的烧蚀性能影响较大;气相法白发黑的用量对硅橡胶烧蚀性能的影响最小,纤维和填料的分散状态对硅橡胶的烧蚀性能也有一定影响。烧蚀后的硅橡胶表面为蜂窝状结构,侧面有熔融SiO2流挂现象。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苯基硅橡胶的溶解性和溶液聚合制备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苯基硅橡胶在下列溶剂中的溶解性大小依次为苯、甲苯、石油醚、氯苯;经过溶胀的苯基硅橡胶,其溶解效果较好。溶液聚合制备的苯基硅橡胶摩尔质量大于本体聚合产物,摩尔质量分布相对较宽;采用旋转蒸发脱低沸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中国橡胶》2010,(19):26-27
日前,赢创工业集团的SIPERNAT产品系列再添新成员.推出两种适用于硅橡胶领域的高透明、低黄变的高端产品SIPERNAT268和SIPERNAT 288,可应用于高温硫化硅橡胶(HTV)、液态硅橡胶fLSR)及室温硫化双组分硅橡胶(RTV~2)中,用于生产手机、电脑、遥控器键盘等领域。  相似文献   

10.
高温硫化硅橡胶(HTV)的生产及应用(下)严伟杰(江西永修化工部星火化工厂330319)四、高温硫化硅橡胶的品种分类4.1高温硫化硅橡胶品种繁多,按其生胶的构成可分为:甲基硅橡胶、甲基乙烯基硅橡胶、苯基硅橡胶、甲基乙基硅橡胶、氟硅橡胶、腈硅橡胶、主链...  相似文献   

11.
2010年美国硅橡胶出口量大幅增长34%,出口额达12.85亿美元,比经济衰退前2008年的出口额10.83亿美元高16%。日本、比利时和中国是美国硅橡胶出口的首选目的地,其次是韩国和加拿大。2010年,日本从美国进口了价值1.92亿美元的硅橡胶。同时,2010年美国硅橡胶进口量增长27%,金额达4.21亿美元。其中,75%来自于德国和日本,仅从德国进口的硅橡胶就价值1.517亿美元。  相似文献   

12.
加成反应型硅橡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涂志秀  杨洋  刘安华  王鹏 《橡胶工业》2006,53(4):251-253
简介硅橡胶的分类及硫化方法,重点描述加成反应型硅橡胶的硫化机理及加成硫化反应的影响因素。指出铂配合物是硅橡胶加成硫化反应最为有效的催化剂.其催化机理较为复杂,存在多种类型的反应;抑制剂和防中毒剂也影响硅橡胶的硫化效果。现阶段,国内外对加成反应型硅橡胶的研究多集中在提高强度、改善耐热性和改进注射成型方法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功能性硅橡胶在电磁屏蔽领域的应用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功能性硅橡胶在电磁屏蔽领域应用的发展背景,并详细介绍了高导电硅橡胶和吸波硅橡胶的种类、应用场合及国内外发展现状及研究进展,最后对国内的研究和开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化学工业与工程》1994,11(3):61-61
耐高温高绝缘硅橡胶及耐高温硅橡胶粘合剂“耐高温高绝缘硅橡胶”及“耐高温硅橡胶粘合刑”项目,是国家教委为有关部委完成的配套项目。该项目由天津大学材料系经过--年的研制,并在国营117厂的紧密配合下,将“耐高温高绝缘硅橡胶”和“耐高温硅橡胶粘合剂”用于为...  相似文献   

15.
硫化硅橡胶回收再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翁国文  张岩梅  高海龙 《橡胶工业》1997,44(10):593-596
讨论了硫化硅橡胶的回收再利用问题。分析了机械法、热裂解法和化学法硅橡胶胶粉的使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机械法和热裂解法硅橡胶胶粉使用效果较好。用机械法制得的40目以上的硅橡胶胶粉具有一定的补强性,其最佳用量约为15份。在(400~500)℃×(1~2)h热裂解条件下制得的热裂解法硅橡胶胶粉性能最好,用它生产的硅橡胶再生胶,可以单独作为生胶使用,也可以在橡胶中掺用,其硫化胶拉伸强度可达16MPa。硅橡胶胶粉的化学改性剂以二苯胍/FeCl2和FeCl3混合物及六次甲基四胺/FeCl2和FeCl3混合物配合效果较好。初步经济效益分析表明,在普通硅橡胶中掺用不同方法制取的硅橡胶胶粉,可使每吨混炼胶成本降低3200~4300元,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6.
黄文润 《有机硅材料》2007,21(3):175-181
介绍了用2,4-二氯过氧化苯甲酰作硫化剂的挤出成形用混炼硅橡胶(包括低硬度混炼硅橡胶、不粘连芯线的混炼硅橡胶、高电气强度电线用混炼硅橡胶)的配制方法及改进其加工和表面性能的方法;同时,还介绍了用甲基苯甲酰类过氧化物作硫化剂时改进混炼硅橡胶表面性能的方法(包括添加含氢硅油、硅藻土、二烷基过氧化物或过氧化苯甲酰以及细化硫化剂粒子)。  相似文献   

17.
高性能热硫化硅橡胶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硅橡胶的特性,回顾了美国道康宁公司和我国的热硫化硅橡胶开发历程,指出了我国的高性能硅橡胶存在的差距,提出了我国应积极开发高强度,多功能硅橡胶,以增强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国外硅橡胶补强技术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于亮  赵建青  张利萍 《弹性体》2002,12(4):50-54
总结了90年代以来国外在硅橡胶补强方面的研究进展,概述了生胶,交联剂,催化剂和填料四方面对硅橡胶物理机械强度的影响,简要阐述了硅橡胶的发展现状,补强机理以及硅橡胶补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的有机硅工业也得到迅猛发展。硅橡胶是有机硅产品中产量最大、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产品。20世纪90年代以后,硅橡胶的品种开始向多元化发展,加成型硅橡胶是近年来发展较快、档次较高的硅橡胶产品,成为近期的研发热点。  相似文献   

20.
《有机硅材料》2005,19(1):18-18
云南省橡胶制品研究所的谭岱云等人采用两段共混工艺制成了聚氨酯/硅橡胶共混物,研究了聚氨酯和硅橡胶的比例对其共混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硅橡胶的用量在20份以内、用DCP作硫化剂时,共混物具有较好的共硫化特性;当聚氨酯、硅橡胶的质量比为90/10时,共混物的拉伸强度、伸长率、耐磨性较佳;当聚氨酯、硅橡胶的质量比为85/15时,共混物的耐热性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