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以某新型反坦克导弹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转弯过程中弹体滚转对偏航通道的马格努斯效应,探讨了在复合联动舵机的快速响应条件下,弹体快速准确完成初始段转弯、全方位飞行的垂直发射的理论与工程方法。建立了导弹的全方位发射制导控制模型,并设计了基于极小值原理的弹体最优滚转角控制律;考虑弹体与舵机约束,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工程实际的弹体滚转角控制函数优化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在保证导弹姿态稳定所需时间基础上,弹体能以较快的速度按照所设计的滚转角控制律完成全方位滚转,实现了导弹在空中自主完成全方位发射所需的弹体滚转。  相似文献   

2.
针对越肩发射攻击大离轴以及后向目标的难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大离轴制导律的一段式越肩发射制导模式。文中的研究统一了制导律形式,扩大了大离轴制导律的适用范围,回避了中末制导交接班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仿真结果表明,充分发挥导弹的快速转弯能力和比例制导律末端理想碰撞的特性,并达到制导精度要求,适用于近距格斗导弹以提高越肩发射打击能力。  相似文献   

3.
针对大离轴发射条件下的近距格斗导弹,分析了大离轴制导的要求,提出了适用于大离轴制导阶段的快速转弯制导律,并进行了推导及分析。在建立的制导系统仿真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数字仿真,结果表明快速转弯制导律有效的提高了导弹大离轴发射截击目标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防空导弹垂直发射的最优化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防空导弹垂直发射对制导控制系统的要求后,应用最优控制理论的方法。建立垂直发射初制导的数学模型,对初制导的方案进行设计,主要目的是按所要求的终端条件。按最优控制规律实现垂直发射后全方位转弯控制,并与中制导(末制导)的平稳交班。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防空导弹垂直发射对制导控制系统的要求后,应用最优控制理论的方法,建立垂直发射初制导的数学模型,对初制导的方案进行设计,主要目的是按所要求的终端条件,按最优控制规律实现垂直发射后全方位转弯控制,并与中制导(末制导)的平稳交班.  相似文献   

6.
垂直发射型舰空导弹比例导引三维弹道仿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垂直发射型舰空导弹典型飞行弹道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导弹运动学弹道分成无控段、转弯段和制导段,根据导弹弹道特征和制导特性,分别建立和推导了各段弹道的仿真模型.利用MATLAB语言的图形界面集成开发环境GUIDE创建了三维弹道仿真验证和演示软件,以检验弹道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部分反坦克导弹发射后飞行过程中,其尾后常常拖着一根长长的细线,就像“尾巴”一样。这个“尾巴”,就是反坦克导弹的导线。那根线就是导弹的数据传输线,射手将发射指令通过那根线传到导弹上,进行导弹的飞行修正和制导。  相似文献   

8.
方远乔  陈明 《兵工学报》1993,14(2):21-26
通过理论分析和测试,建立了包括导弹,发射筒和发射支架的弹射反坦克导弹发射动力学分析随机模型,设计了分析计算程序,用于分析计算发射过程红外光轴振动,导弹的初始扰动和无控飞行段的散布,预估导弹射入可控域的概率和发射支架的稳定性。该模型和计算程序适用于多种发射方式和制导方式的反坦克导弹发射动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9.
正据美国陆军技术网站2018年8月22日报道,印度陆军在Rajasthan的Pokhran沙漠地区成功飞行试验本国造直升机发射的Helina反坦克制导导弹(ATGM)。从印度陆军直升机上发射的Helina武器系统已经试验了所有射程。由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开发的红外主动导引反坦克导弹Helina最大射程为(7~8)km。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给出了准三点导引法及适用于遥控反坦克导弹的掠飞击顶制导律;培出了准比例导引法及适用于自寻的反坦克导弹的俯冲击顶制导律.  相似文献   

11.
远程催格特导弹第一次制导发射最近欧洲动力集团对远程型催格特(催格特LP)导弹进行了一次制导发射,命中了3km外目标;而法国航空航天公司也完成了用在黑豹直升机上发射催格特的瞄准具的飞行验证工作。对反坦克导弹催格特武器系统的远程型号的研制,到此已经完成了...  相似文献   

12.
正中制导和末制导在前篇对三大制导方式参与舰空导弹各个制导阶段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类中远程舰空导弹的制导过程可以分为两个主要的制导阶段——中制导和末制导。当然,一般来说舰空导弹还有一个初始发射阶段,即导弹从发射升空转至巡航飞行的这一过程,可以称之为舰空导弹的初制导阶段,这一阶段主要使导弹从发射升空状态转为正常飞行状态(如垂直发射的舰空导弹升空后的转向过程),  相似文献   

13.
国外简讯     
国外简讯远程催格特导弹完成首次制导发射试验1995年3月,在英国Larkhill的炮兵靶场对欧导动力集团的远程催格特反坦克导弹成功地进行了首次全制导发射试验。该导弹的弹道试验已在1994年9月进行。据报导,导弹飞行3.5km后锁定代表热源的目标并命中...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反坦克导弹是最重要的反坦克武器,目前正在大力发展。世界各国现已装备的第一代和第二代反坦克导弹都是采用有线制导,即飞行过程中不断从导弹弹体尾部线轴中释放出来的金属导线把导弹和地面(或飞机上)的制导设备联系起来,用导线传输制导信息。  相似文献   

15.
研究格斗型空空导弹实现前向越肩发射的导弹设计问题。导弹具备快速转弯飞行能力是实现越肩弹道的基础。针对前向越肩发射方式技术特点,文中从飞行平台要求、推力曲线设计、启控时间优化以及转弯控制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数学建模与仿真,提出了简单实用的转弯控制方法,得到了实现越肩弹道飞行能力导弹的需用过载和转弯角速率等关键总体指标。研究结果对先进格斗导弹系统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侯博    宋建梅    张春妍    黄岚   《弹道学报》2015,27(3)
针对飞行速度快速时变的便携式反坦克导弹制导控制问题,应用最优控制原理,提出了一种考虑导弹速度快速变化的改进弹道成型制导律。采用超前滞后环节进行时变过载自动驾驶仪设计; 基于最优控制理论推导了广义弹道成型制导律和扩展弹道成型制导律,针对便携式导弹速度快速时变的特性,设计了包含时变速度信息的弹道成型制导律,并结合工程实际讨论了参数选择方法; 最后进行了仿真对比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包含时变速度信息的弹道成型制导律能够满足武器系统的近距击顶作战需求,同时能够满足导弹系统的着角、攻角、框架角、过载等约束。  相似文献   

17.
路建伟  庄志洪 《兵工学报》1999,20(2):179-181
运用飞行力学原理和最优过程理论,在考虑导弹击顶攻击坦克有弹道倾角要求的条件下,推导出了一种适用于反坦克导弹击顶制导的组合性能指标最优的导引律。并通过仿真计算论证了该导引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光纤制导是指利用光导纤维的信号传输作用来控制导弹飞行的技术。它的出现,克服了金属导线制导过程中完全依赖于人眼或雷达观测、线缆重量大、有效载荷低等不足,是有线制导领域的突破。为此,在1979年美国陆军提出了FOG-M光纤制导导弹这种新的光纤制导的武器系统概念。十几年来,研究计划经过多次变动,现在美国陆军已正式把光纤制导反坦克导弹研究计划调整为以反坦克为主、兼顾反直升机的导弹研究计划。  相似文献   

19.
采用推力矢量控制的程序转弯(最小半径)和三维空间比例导引的复合制导方法,实现了空空导弹的擦肩发射时攻击后半球目标,完成全向攻击的能力.基于空空导弹的动力学方程与制导律的数学模型,通过大规模系统的6自由度飞行轨迹仿真计算迭代出了空空导弹的3维可攻击区,分析了影响可攻击区形状与大小的主要因素.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此全向攻击复合制导方法可以实现导弹擦肩发射,并能全向攻击在不同空域作各种不同速度机动飞行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大离轴角发射和发射后截获是空空导弹重要的战技指标,发射后截获制导律和数据链信息误差是影响导弹截获性能的主要因素。根据红外制导导弹大离轴角发射条件和导引头截获目标对导引头指向与弹目视线方向的关系,设计了攻击机动目标的发射后截获制导律,给出了满足导引头截获条件的制导律参数选择原则,仿真研究了数据链信息误差对发射后截获制导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设计的发射后截获制导律能够满足导引头对机动目标的截获要求,对发射后截获导弹制导系统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