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郭淑贞 《电子测试》2022,(4):121-122+115
如今我国在电力系统设计中主要工程内容,即增强电力系统能源供给,达到质量标准的同时减耗节能。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文对电子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节能设计展开研究,以某高层项目为例,对该建筑的电力系统节能设计中应用电子技术进行分析,从电源、动力、照明三方面分析,在减少电路运输耗损、选择高性能变压器、重视应用有源滤波器、加强高效能源应用几方面,达到节能降耗提高电力工程的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2.
曾卓明 《通讯世界》2017,(8):135-136
电力系统是关系到我国民生大计的重要部门,电力系统的稳定不仅关系到我国公民生活的正常进行,更关系到我国社会的正常生产.因此利用电子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创新改革,以及将电子技术运用到电力系统中,不仅可以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而且可以节约电力资源,促进电力系统不断的创新,从而促进我国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本文将会通过对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节能方面的应用进行研究和分析,重点阐述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节能方面的应用情况,希望能促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更加深层次的应用,和对电力系统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黄志俊 《通讯世界》2016,(12):168-170
随着近些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提升,建筑工程和电力行业建设进程的加快,使得建筑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电力系统供配电线路设计的依赖性也在随之提升.对此,本人从供电电压、负荷计算,供电导线的路径、截面和材质等角度分析,对了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问题进行讨论,以期对建筑电气设计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对建设节约型社会带来更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杨海燕 《通讯世界》2016,(23):248-249
电力系统生产计划和调度运行与电力系统负荷预测休戚相关,负荷预测的准确性不仅关系到发电成本,同时还能显著提升电力系统自身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当前电力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这其中电力负荷预测的重要性越发突出.近几年,针对电力系统的负荷预测方法逐渐从人工预测手段过渡到计算机预测方式,大量预测模型的采用为负荷预测精度提高提供了无限可能.本文从电力系统负荷预测原理出发,对具体的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方法及其应用问题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黄正富 《通讯世界》2017,(10):182-18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对于电力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电力工程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电力系统配电变压器在运行的过程中如果长期处于空载状态或者是轻载状态,会导致变压器的损耗增大,造成不必要的电力能源损耗.为了降低电力系统变压器的运行中的能源损耗,需要针对配电变压器的运行方式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降低系统中的能源损耗,节能电力能源,实现变压器的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6.
用电、输电和发电是电力系统的三个主要环节,要实现电力工程的节能减排,就必须做好这三个方面的节能措施。在进行电力工程的设计时,要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降低能耗,体现节能减排理念。  相似文献   

7.
《现代电子技术》2018,(10):136-139
为了增加电力节能控制系统灵活性,达到将测试能量高质量反馈回电力系统的目的,对现有电力系统节能控制系统进行改进设计。通过负载电路结构、框架的完善,完成电力节能控制系统PEL并网变换器的改进;通过直流电压谐波分析、均值滤波变换器设计、前馈控制,完成馈网变换器设计。模拟线性负荷直流电压分量波形设计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应用改进后电力系统节能控制系统,增强前馈控制对效果波形的影响及均值滤波实际效果,达到将测试能量高质量反馈回电力系统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周澜 《通讯世界》2016,(12):128-129
中国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便利,也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为了使中国电力系统实现节能减排,节能调度成了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为了建立更好更高效的电力系统,我们应该结合民情,高效的推广节能调度,为电力系统带来新的机遇和发展.本文结合了智能电网的发展情况,对互动式的节能调度进行了研究,初步提出了国家集中调度与各个企业自主调度的适应模式,用电高峰期如何减少耗能并且满足用户需求,并且描绘出了互动式节能调度的基本框架,对调度算法进行研究,以促进电力系统的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于立强 《通讯世界》2017,(7):125-126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力系统的技术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智能变电站在我国电力系统中得到了更为广发地应用.由于智能变电电网系统的接入,使得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检修作业难度大幅度提升.本文通过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工作综述、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修工作的特征以及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修作业安全风险管理措施和实例这些主要内容,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修作业安全风险管理这一课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数据中心存在的问题,从满足数据中心客户需求、资源的精确投放和选用节能新技术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了节能设计评估模型,力求从整体上把握数据中心的节能设计.  相似文献   

11.
电力通信电源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电力通信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重视安全可靠的情况下,电力通信电源的设计中往往忽略了节能问题。文中提出的基于整流模块效率曲线的电力通信电源节能方案,在保证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通过提高负载率,提高整流模块工作效率,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并从理论上计算了节能的效果。根据目前云南电力通信网的运行特点,以及实现节能的难易程度,该方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张燕宾 《变频器世界》2006,(10):116-124,128
本文介绍了回馈制动单元和凹馈变频器,并重点分析了水泵管路系统节能的几个方面。主要有:从流体功率看节能效果,从轴功率看节能效果,从电功率看节能效果。此外,本文还阐述了全面评价变频调速的经济效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电力变压器运行方式的优化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力变压器的经济运行对整个电力系统的节能降耗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为了给调度中心的运行人员提供一个参考,本文对三绕组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方式进行分析。以降低系统网损为主要目标,对三绕组变压器在三侧绕组容量相等和三侧绕组容量不等两种情况下,分别进行优化计算并给出调整变压器运行方式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近期中国移动正在大规模建设IDC机房,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但是昂贵的建设和运维费用降低了IDC业务的利润率,建设绿色节能的IDC机房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同时也是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部分。本文以配套设备节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PUE值的构成因子,论述了供电系统、制冷系统等配套部分的节能措施及效果。  相似文献   

15.
太阳能光伏供电在高速公路监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能源危机意识的增强,发展太阳能已经是大势所趋。太阳能光伏供电监控系统是利用太阳能组件将太阳能光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由监控中心统一控制的直流电源系统,以其节能、运行可靠、维护少、寿命长,且电能益于输送、储存的优势,将广泛的应用于高速公路监控系统中,也是将来道路监控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绿色无线通信技术相关研究与标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通信是当前通信领域的关注重点,通信产业中的能量消耗决定了网络运营成本,也影响了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无线通信是目前通信的主要方式,因此绿色无线通信更值得关注.本文总结了相关标准组织对绿色通信、网络节能的标准化工作,同时从现有蜂窝网络中的节能技术、下一代蜂窝网络中的节能技术两个方面进行了讨论,为未来绿色通信技术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7.
高田 《国外电子元器件》2012,(18):174-177,181
全彩色LED大屏幕是一个高能耗的产品。针对LED显示屏的节能问题,对LED显示屏供电系统、供电电源以及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及优化,提出了"LLC谐振+同步整流的集中-分布式"电源方案和针对不同LED二极管的"分类供电"模式。同时将采用上述方案设计的LED屏供电系统与一般的供电系统进行了对比和计算,得出的结论是:采用本文提出的新型电源方案相对于传统方法,可以节能约20%;若采用文中提出的新型LED供电模式,还将进一步节约15%的能量。因此该显示屏的节能化设计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鉴于绿色电厂对节能环保的要求甚高,将电力自动化控制运用于绿色电厂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据此,为了充分发挥绿色电厂的应用价值及促进整个电力行业的良性发展,笔者结合相关知识,浅析电力自动化控制在绿色电厂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Power-gating-aware design has been an active area of research in the last decade, aiming at reducing power dissipation while meeting a desired system throughput. In this study, an algorithm integrating both scheduling and binding processes is developed with the functional unit (FU) power-gating technique, to achieve maximum leakage energy reduction under both performance and resource constraints. Firstly, the possible leakage energy reductions of all idle intervals are analyzed by evaluating the operation mobilities. Secondly, a split network indicating the leakage energy reduction in each idle interval is constructed, and a min-cost flow-based algorithm is conducted to this network to evaluate the total leakage energy saving from power-gating FUs; operations are scheduled to the clock cycles and bound to FUs with a maximization of leakage energy saving. Finally, proper FUs are clustered under power domain constraints to maximize the leakage energy saving while reducing the area and wirelength penalties for fine grain power-gating.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our proposed algorithms in saving leakage energy.  相似文献   

20.
We propose and demonstrate an efficient power‐saving optical network unit (ONU) based on upstream traffic monitoring for 10‐Gb/s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ed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 (WDM‐PONs). The power‐saving mode controller uses a μ‐processor and traffic monitoring modules followed by the proposed power‐saving processes to operate the sleep mode ONU. The power consumption of the ONU is effectively reduced from 19.3 W to 6.4 W when no traffic from the users is detected. In addition, we design a power‐saving mechanism based on a cyclic sleep mode operation to allow a connectivity check between the optical line terminal and ONU. Our calc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WDM‐PON ONU reduces the power consumption by around 60% using the proposed mechanis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