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电机智能启动器的设计和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称分量法,采用了通过检测电动机的负序电流分量,判断不对称故障,通过检测正序电流分量,判断对称故障的方法,设计了电动机的电流检测电路和启动闭合电路。基于C8051F005单片机,实现了一种新型的电动机综合保护启动装置。与传统的保护装置相比,本装置不仅将故障诊断技术应用于保护装置中,还实现了电动机的智能再启动功能,并最终实现了集测量、诊断、保护、控制、启动和通信功能于一体的电动机终端监控保护系统。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分析了电动机运行状况的基础上,根据电动机常见的故障特征,如相间接地;定子绕组开路、过负荷,失压,堵转、过热等,提出了基于ISPLSI及196系列单片机为核心的实用电动机保护方案,具有零序保护、负序电流保护,正序电流保护,过载保护,堵转保护,过热保护,失压保护等功能,在算法上进行了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推导,在硬件,软件上进行了优化设计,特别是采用了在系统可编程逻辑器件(ISPLSI1032E),使装置具有简洁,稳定,速度快,抗干扰性好,保护功能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考虑变压器励磁涌流影响的保护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范瑾 《现代电子技术》2011,34(14):191-194
在大型变压器空载冲击过程中,由于励磁涌流和负序电压的存在,如果定值整定不得当,会导致差动保护,复压过流保护等误动作,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为了保证定值整定的正确性,在此通过对励磁涌流产生的原因和特点进行理论分析,结合变压器冲击过程中实际数据以及大型变压器冲击过程中由于定值整定不舍理造成保护误动作的实例,对变压器冲击过程中相关定值整定的原则进行了探讨。在定值的整定过程中要考虑励磁涌流的幅值、谐波含量和衰减时间以及负序电压的幅值和衰减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基于MSP430F149电机保护算法的实现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依据电流为判据,将电机保护分解为过流、负序和零序保护3大类,由此构成的综合保护可基本覆盖电动机的所有常见故障类型。最后提出了电机数字式综合保护算法,采用超低功耗DSP单片机MSP430F149实现电动机故障的监测。  相似文献   

5.
一种高压电动机综合保护装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高压电机故障频繁及其保护存在的问题,根据对称分量法,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检测正序、负序、空序、零序电流分量的电动机综合保护装置,该装置应用于大中型异步电动机及同步电动机,效果明显,运行可靠。  相似文献   

6.
阐述高压电力系统的保护装置的案例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逐项进行具体分析,提出应对的解决方法,包括小电流选线、零序互感器、保护装置测试、保护定值设置,以及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7.
机电组件     
N2003-07788-1 0307031铜电气接点开关时电弧的分光特性=铜电气接点对にぉける开离时アクの分光特性[汇,日]/木浪宏之//信学技报,Vol.100,No.623.—1~6(L)0307032异步电动机的综合保护[刊]/李宁//天津轻工业学院学报.—2002,(3).—30~33(K)探讨了异步电动机综合保护的理论,提出通过检测正序、负序和零序电流分量来区分电动机中各种不同的故障类型,从而实现对异步电动机的保护。参15  相似文献   

8.
利用故障后系统中的负序电流极性对配电网故障线路的定位方法相对于零序电流的定位方法有其优越性。根据故障线路负序电流极性与非故障线路负序电流极性不同的特点,选取一条线路的负序电流作为参考电流,然后根据其它线路的负序电流与参考电流进行内积运算来定位配电网的故障线路。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系统中能可靠地定位故障线路。  相似文献   

9.
高亚莉  秦昌龙 《变频器世界》2013,(2):100-102,68
随着电气化铁路系统的迅速发展,大量煤矿电网都与电铁牵引供电系统共网运行,由于电铁牵引负荷产生负序电流注入电网,其对煤矿电网的电能质量造成很大影响,影响煤矿电网的安全运行。本文结合山西某煤矿实际电网运行情况,测试、分析了与电气化铁路系统共网运行的煤矿电网负序电流特点,同时分析了现有有源负序治理方法的优缺点,并选取合适的算法集成于有源治理设备MARS中进行煤矿电网负序电流治理。最后利用仿真软件PSCAD/EMTDC进行仿真分析,验证其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三端口双向直流变换器的新型负序电流平衡方法及其拓扑,该方法通过三端口双向直流变换器实现了三相电网间的有功能量交换,能有效改善电网三相电流不平衡问题。本文分析了电路基本工作原理,提出了系统的三相负序平衡控制策略。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以及负序电流平衡方法的可行性。在合适的控制策略下,本拓扑能同时实现对包括负序、无功和谐波电流在内的综合补偿。  相似文献   

11.
贾传圣  任佳 《通信电源技术》2012,29(5):33-35,38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生产系统中的电机数量和单机容量不断增加,相应的电机保护技术也需要有进一步的提高。文中针对电机的各种故障类型,借鉴国内外电机保护装置的经验,并结合现有的高压电机保护技术,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电机保护方案。这套保护装置包括了低电压保护、过电流保护、差动保护和单相接地保护,可以同时对电机的多种问题实现保护,能有效保障高压电机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2.
基于FPGA技术的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源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的连续半导体激光器(LD)驱动电源设计方案,该方案融入FPGA技术,采用日立SH系列单片机HD64F7045为控制核心,实现了高稳定度的激光器驱动和温度控制。LD驱动单元中,应用负反馈技术分别实现注入电流IF、驱动电压VF和光功率的高稳定控制,还采取了软启动控制、短路开关和限幅保护的措施,有效地保证了LD的安全。LD温度控制单元中,采用了比例积分(PI)控制技术并结合积分分离的思想,实现对LD温度的高稳定度的控制。实验表明,注入电流的稳定度达到10-4量级,温度稳定度优于±0.01℃,性能比以往的同类系统提高了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的以霍尔加磁环对电机电流进行检测再保护的电流限制的方法,提出了0C门硬件限流电路,该电路突破了传统的思路,不对电流进行采样,直接通过硬件电路对电机电流进行限州保护,即以设定的最大电流通过开关管所产生的压降作为0C门电路的参考值,以实际电流通过开关管所产生的压降作为比较值与参考值进行比较。当实际电流大于设定的最大电流时,0C门电路的输出关闭驱动开关管的控制电路,从而关断开关管,反之,当实际电流小于最大电流时,开关管正常工作,从而实现了对过电流进行快速的限制保护,确保了保护电路中的电流不会超过设定的最大电流。应用结果表明,该电路具有响应时间短,控制精度高,成本低等特点。所以其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基于经典的闭环反馈控制理论和PWM理论在电机控制中的应用,设计了一种三相无刷直流电机控制器.该电路可实现对三相无刷直流电机的驱动和控制,具有功率电压高、驱动电流大、零点精确等优点,同时具有高边占空比100%可调和过流保护等功能,是一款真正的四象限扭矩电机控制器.  相似文献   

15.
无刷直流电机的保护电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使无刷直流电机长期稳定运行,采用加保护电路的方法使其正常工作,保护电路主要由欠压保护、过流保护、短路保护等组成,在软件里设置电压、电流的阈值,直接对电压、电流进行检测并产生相应的保护,以免对电路和电机造成损害,并且做了相应的欠压、过压、过流测试实验。实践应用表明,该设计的几种方案切实可行,能够在异常情况下及时对电机做出保护动作。  相似文献   

16.
吴鹏 《电子器件》2021,44(1):168-172
随着配电自动化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需要对馈线自动化保护整定方案进行合理规划,以提升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为此,对电压-时间型馈线自动化柱上分段开关的技术手段和自动化配置方案进行探究,应用重合闸时序图对电压-时间型柱上分段开关的保护整定方案及计算方法进行分析。案例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电压-时间型馈线自动化柱上分段开关的保护整定方案合理有效,对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种用于马达驱动芯片的过热保护电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冬  唐祯安 《微电子学》2007,37(6):903-906
设计了一种应用于马达驱动芯片的过热保护电路。该电路主要由使能电路、基准电压源、温度检测电路、比较输出电路四部分组成。其中,温度检测电路利用PNP晶体管的发射极-基极电压具有负温度系数的特点;为了防止热振荡发生,比较输出电路采用具有磁滞功能的电压比较器。HSPICE仿真结果表明,该电路温度灵敏度高,关闭和开启温度点受电源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describes a sensorless position estimation method for a permanent-magnet (PM) motor fed from a three-phase matrix converter using only its space-vector pulsewidth-modulation (SVPWM) sequence. The scheme employs measurements of $di/dt$ of the motor line currents to construct orthogonal “resolverlike” position signals. In principle, the SVPWM waveforms provide sufficient excitation to extract the position signal from the motor current. However,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ignal-to-noise ratio of the $di/dt$ signals, a small modification to the SVPWM is required. Sensorless control of the PM synchronous motor at zero and high speeds is demonstrated experimentally. The use of alternative input voltage vectors is also investigated to reduce the current ripp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