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了江苏省张家港沙洲电力有限公司2台600MW超临界机组直流锅炉的给水处理方式、启动前的冲洗及给水处理方式之间切换的条件,提出水汽质量异常时的处理标准,对于保证超临界直流炉在运行时降低结垢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介绍华能上海石洞二厂两台600MW超临界机线直流锅炉成功应用给水加氢,加氨联合处理(CWT)技术的成果。该项应用成果解决了机组投运以来给水采用全辉发性处理(AVT)存在的锅炉系统结垢速率高,酸洗周期短的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为CWT技术在同类机组上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切实可靠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某电厂1 000 MW超超临界直流锅炉给水处理方式设计为全挥发处理(AVT)。经过机组投产运行发现,该处理方式由于铁腐蚀产物溶出率较高和流动加速腐蚀作用,存在热力系统腐蚀严重等问题。针对此问题进行给水处理优化改造,采用给水加氧处理技术,蒸汽品质和给水品质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超临界600 MW机组直流锅炉给水AVT(O)处理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庆华 《热力发电》2007,36(11):74-76
国华太仓发电有限公司超临界600MW机组直流锅炉给水处理方式由加氨和联氨的还原性全挥发处理(AVT(R))转换为只加氨的氧化性全挥发处理(AVT(O))后,水汽系统铁含量得到有效控制,从而验证了高纯给水系统非还原性(氧化性)处理的有效性。当机组给水纯度高,但还不具备加氧处理条件时,可考虑采用该方案。  相似文献   

5.
陈朝强 《热电技术》2004,(3):51-51,53
汕尾电厂600MW超临界本生直流锅炉给水处理方式采用的是先进的给水加氧、加氨联合处理(CWT)方式,其原理是在水处理过程中加入适量氧和微量氨,使锅炉水冷壁管内壁生成织密的溶解度小的赤铁矿物质(Fe2O3)保护膜,可降低水冷壁管内壁水垢的生成。通过采用给水加氧、加氨联合处理(CWT),锅炉长期运行下压降也不会增加。  相似文献   

6.
随着电力工程技术不断发展,超临界直流锅炉得到了广泛应用。直流锅炉主给水系统构造比较复杂,一般将流量作为机组运行的重要监控数据。因其涉及机组主保护,给水流量控制异常将会严重影响机组正常运行。本文对某电厂超临界火电机组直流锅炉主给水流量三个监控数据均出现异常的故障进行研究分析,从测量原理入手,逐步分析排查异常原因,并通过对喷嘴位置重新设计移位后解决了故障,对同类问题有较好的参考性。  相似文献   

7.
由于超临界机组直流锅炉与亚临界机组汽包锅炉在结构设计上有一定的差别,因此机组的调节方法也有所不同。从集控运行操作方面,分析介绍了超临界直流锅炉的给水控制和汽温调节。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天津国华盘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50 0MW超临界直流机组锅炉给水处理工况由全挥发处理 (AVT)向加氧联合处理 (CWT)转换的原因和转换过程 ,列举了采用后取得的技术和经济成果 ,认为联合处理工况是一种非优越的锅炉给水处理工况 ,值得在国内直流机组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刘志江 《中国电力》2012,45(11):28-31
以电、水、热联产联供的600 MW某机组为例,介绍锅炉补给水、凝结水和锅炉给水等水处理系统的工艺特点。针对一级除盐再生周期过长、凝结水溶解氧含量高和水汽系统含有联胺等问题,进行了相关技术改造:水处理系统原水采用海水淡化系统所生成的冷凝水,其水质相当于一级除盐出水,实现旁路一级除盐;改变机组补水方式,将补水以及水泵密封水回水位置由原来的凝汽器热井改至凝汽器喉部,并在凝汽器喉部加装雾化喷嘴;转换给水处理工况,将亚临界锅炉给水处理方式由还原性全挥发处理转换为氧化性全挥发处理,将超临界机组锅炉给水处理方式由还原性全挥发处理转换为加氧处理,停止了联胺在电、水、热三联产机组中的应用。经过优化,原系统存在的问题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超临界锅炉给水加氧处理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机组凝结水至炉水系统管内的腐蚀及沉积速率,提高汽水品质和机组运行效率。结合当前超临界锅炉不同的给水运行方式,阐述了给水加氧特点和基本原理;针对当前困扰超临界锅炉给水加氧技术应用的关键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有效实施给水加氧技术必须选择正确可靠的加氧系统、把握精确的氧质量分数控制和严格控制全挥发性处理与给水加氧处理方式相互转换条件等关键环节,可为给水加氧技术在大型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的推广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随着火力发电机组日益向高参数,大容量发展以及炉外水处理技术的进步和完善,现代锅炉给水处理的重点,在于防止热力设备的腐蚀。 大型直流锅炉被广泛采用以后,过去常用的水处理药剂受到了限制,因为直流炉没有汽包,不可能利用排污的方法排除炉水中的浓缩物,给水中的任何盐类均将随蒸汽全部带入过热器、再热器和汽轮机,并在其上沉积造成问题。于是全挥发性处理(All Volatile Treatment简称AVT)便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2.
大唐三门峡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3#机组给水早期采用还原性全挥发处理方式,存在流动加速腐蚀,机组投运不到2年,水冷壁垢量就接近化学清洗标准,现在改用给水加氧处理技术.介绍给水加氧处理技术,分析应用效果.与还原性全挥发处理方式比较,加氧处理技术具有锅炉受热面结垢速率低、化学清洗周期短、精处理混床运行周期长、自用水率低以及化学加药量小等优点,提高了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国华太仓发电厂超临界机组直流锅炉给水加氧处理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华太仓发电有限公司(太仓发电厂)2×630 MW超临界机组直流锅炉压差高且上升快的原因进行分析,确认原给水采用的全挥发处理工艺不适宜该机组.对此,通过试验调整,最终确定给水采用加氧处理,处理后水汽系统的含铁量大幅度降低,省煤器入口给水含铁量降至1.0μg/L以下,高压加热器疏水含铁量也小于1.0μg/L;与此同时,锅炉压差稳定在一相对较低的水平.实践表明,超临界机组直流锅炉给水宜采用加氧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徐州彭城电厂三期工程3 044 t/h超超临界压力直流锅炉及其启动系统主要结构特点,针对该锅炉机组启停过程,提出锅炉循环转直流的2种方法、特点和判据,并将循环与直流转换的主要技术、控制要点,以及转直流状态给水调整、注意事项作了详细分析。实施中由于技术和措施得当,既防止水冷壁管超温,又确保了1 000 MW超临界塔式锅炉循环与直流转换的顺利进行,保证了机组启动安全、经济。  相似文献   

15.
复盖过滤器是一种精密的机械过滤装置(见图1)。随着大容量高参数机组的发展,对锅炉给水品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在采用高温、高压的直流炉中更为突出。由于直流炉对锅炉给水要求高,因此必须对凝结水进行100%的处理,主要是除去凝结水、疏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500 MW 直流超临界机组的锅炉给水控制系统结构、控制特点,分析了在不同调节特性下的超临界直流锅炉给水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并对控制系统的参数进行了计算确定。  相似文献   

17.
李慧棣  刘文 《上海电力》2010,23(2):140-142
文章以上海外高桥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2台900MW超临界机组直流锅炉的给水系统为对象,从其动态特性和热工控制要求出发,介绍了给水系统的控制策略,尤其是在不同的运行工况下,应注意锅炉启动阶段、再循环方式以及直流运行方式的控制要求。经过投产后的不断改进和修正控制逻辑,使得给水控制系统处于正常运行,从而解决了锅炉多次大量进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直流锅炉燃料/给水比值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直流锅炉燃料/给水比控制技术是火电机组正常运行的关键。通过分析燃水比控制的特性,在分析某台300 MW直流锅炉给水控制系统的基础上,设计将快速响应燃料率变化的辐射能信号引入直流炉给水控制系统。仿真研究表明,以机组中间点温度表征的控制回路,其机组燃水比调节的控制品质可以得到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谢江 《热力发电》2004,33(8):7-9
分析了600MW机组超临界压力直流锅炉水冷壁水动力特性、给水特性及其对运行操作的要求,为确保超临界压力直流锅炉水冷壁的安全运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直流锅炉给水联合处理在我国火电厂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永  霍巨 《热力发电》1998,(4):42-45
介绍在备有铜合金制作的低压加热器的直流锅炉上实施给水联合处理(CWT)技术的实际经验,通过控制给水的PH值和溶解氧浓度等条件,可使给水中的铜含量不高于全挥发性处理(AVT)时的水平。此外还介绍我国火电厂应用CWT技术所取得的成果。建议加快推广CWT技术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