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将格状编码 调制(TCM)技术与数据交织技术相结合,研究在数字传输系统中的传输性能,给出了数据交织与非交织条件下该编码调制技术的计算机模拟结果。模拟结果表明:采用格状编码与交织技术可 使信道传输的误码率降低,编码增益提高。  相似文献   

2.
级联码结合交织技术的纠错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将格状编码调制(TCM)技术与RS纠错码相结合,研究在数字传输系统中的纠错性能与抗干扰能力,给出了数据交织与非交织条件下差错控制系统的计算机模拟结果。模拟结果表明:采用级联码与交织技术可使信道传输的误码率从10^-3降至10^-7,编码增益提高35dB。  相似文献   

3.
该文着重介绍了802.11b中提出的在WLAN中实现高速直接序列扩频(High Rate DirectSequence Spread Spectrum,HR/DSSS)的方法—补码键控(Complement Code Keying,CCK)调制,并以Intersil公司802.11解决方案中的基带信号处理芯片HFA3861b为例,说明了CCK调制在实际系统中的实现方法,最后对CCK调制的改进形式—格形编码(Trellis-Coded)CCK调制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4.
为了在不降低频带利用率和功率利用率的情况下以设备的复杂化来换取编码增益,提出了一种将编码和调制方式结合在一起的比特交织编码调制(Bit Interleaved Coded Modulation,BICM)技术。该技术针对网格编码调制(TrellisCoded Modulation,TCM)灵活性差和衰落信道中性能差的缺点,在理想交织时将编码器和调制器分离设计,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并可以得到近似网格编码调制的性能,并且对衰落信道具有很好的鲁棒性。介绍了比特交织编码调制的构成模式、关键技术,包括信道编码、比特交织和调制,给出了BCIM理论分析,并对不同的交织深度、交织方法和高阶调制等进行了性能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比特交织编码调制可以取得良好的误码率性能。  相似文献   

5.
数字传输系统的品质因数Q—这个新概念可以用于具有各种调制的数字传输系统性能的分析。这个概念对于数字传输系统的设计是有用的。  相似文献   

6.
采用DDS作为低频可控调制信号源对高频时钟信号进行调制,产生可控抖动信号源,利于锁相环技术对抖动信号进行检测和测量.实践证明,该设计方案被成功应用于PDH/SDH数字传输分析仪的抖动测试电路中,电路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正交频分复用(OFDM)、格形编码调制(TCM)与差分编码,提出一种使用子信道交织技术的差分TC—OFDM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将信道估计引入系统接收机,提出了与解码相联合的SEWRLS自适应信道估计方法。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联合系统能有效地克服宽带无线通信中的多径衰落,并在快衰落环境中具有很强的抗信道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数字电视系统中,电视信号的产生、处理、传输、发送、接收和存储等方面都是以数字化形式进行的。因此。数字电视的关键是电视信号的数字化,以及数字信号的处理、编解码、缩放、调制与解调等相关技术。实现数字电视的主要技术包括数字信源压缩编码技术、数字电视传输技术(含数字信道编码技术及数字调制技术)、数字存储技术、数字电视显示技术以及各种数字电视信号处理技术,其中数字信源压缩编码技术和数字传输技术是数字电视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
数字视频广播DVB(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标准是欧洲数字电视的传输标准,它包括数字信源压缩编码、节目数据流的统计复用、信道纠错编码、调制等数字传输链路各相关环节所采用的技术及接口标准。本文在介绍DVB技术原理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DVB系统的构成及调制、解调原理,并在Systemview下对该系统进行了完整仿真。通过信号观察窗对比信号波形发现,输入输出基本一致,说明该系统在通常信噪比条件下可以满足可靠传输的基本要求,达到了预期目的,证明了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网格编码调制(TCM)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把编码与调制作为统一整体来进行综合设计的技术.通过对它的研究,我们设计出了具有更高信息传输速率和更强抗噪性能的新型编码调制系统.本文对TCM-8PSK这一种编码调制模型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设计及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