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流动结构的不均匀性是气固两相流反应器的主要弊端之一。采用变截面反应器,使沿流向速度不断变化,从而达到流场均匀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变截面反应器内流场均匀性得到很大改善,颗粒浓度趋于均匀。 相似文献
2.
气—固并流上行系统的环/核内循环流动结构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个概念台理,预测性能好的两通道模型,描述垂直向上气固流动系统的环/核内循环流动结构。基于气固相互作用最少及质量,动量守恒原理,确定了气固两相流动状态,计算结果(如预测核心区半径,核心区及环形区内空隙率,气体速度,颗粒速度及其轴向分布等)合理,且与实验结果有良好的一致性。该模型还可以用于预测在两通道内的曳力系数,气,固返混以及两区间质量交换速度率等,对反应器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个概念合理、预测性能好的两通道模型,描述垂直向上气固流动系统的环/核内循环流动结构。基于气固相互作用最少及质量、动量守恒原理,确定了气固两相流动状态、计算结果(如预测核心区半径、核心区及环形区内空隙率、气体速度、颗粒速度及其轴向分布等)合理,且与实验结果有良好的一致性。该模型还可以用于预测在两通道内的曳力系数,气、固返混以及两区间质量交换速率等,对反应器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垂直气固上行流动系统的状态与空隙率的关系,指出当气固两相动能相等时,系统处于最稳定状态。此时颗粒集聚具有最大空隙率ε_(max)·根据上述原理推导出ε_(max)的表达式。将计算结果与Matsen等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本法合理,计算简单,物理意义明确。 相似文献
5.
垂直气固并流上行/下行系统安全发展段的混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垂直气固并流上行/下行系统的完全发展段、使用光纤密度探头测得反映系统局部密度涨落信息的时间序列,利用确定性混沌理论进行分析,获得表片系统自由度的关联维烽和反映系统信息挂失速率的Kolmogorov熵,并对上行和下行系统做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反映局部瞬态行为特征的Dml和Kml在上行和下行系统中一定的操作条件下具有大致相同的数值,且混沌参数与局部固含率表现为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6.
现已清楚地确认,弹性体的补强与粒状填料聚集体和渗透阈之上形成的填料网络的分形性质密切相关,除此而外,通过控制聚合物-填料相偶联及填料聚集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填料的表面性质对补强也起着关键的作用。表面性质包括:(Ⅰ)长度规模小(低于原生粒子直径)的表面粗糙度;(Ⅱ)与原生粒子微观结构有关的部位能分布以及考虑聚合物基质的吸附部位的比反应性。最近,通过对炉法炭黑的平衡气体吸附,论述了表面粗糙度对所有炭黑的分形都相似,与它们的比表面积和BDP值无关,这可以通过一个通用的表面分维(Ds≈2.6)来表征,这些结果支持了以前的发现:所有的炉法炭黑品种每单位表面吸附的聚合物链量(数)相同,因此,不妨假定在炭黑表面上吸附时,化学性质相似的聚合物链类似地减小了其构造熵,由于这些强有力的实验证据,没有现由像理论预期所断言的那样,将其归因于表面粗糙度的特殊作用,在解释加工的影响和填充弹性体的机械性能时,更多地归功于表面性质的能量贡献。 相似文献
7.
8.
9.
10.
垂直气固两相流动体系中,气体与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一定的颗粒浓度范围内存在协同效应.这种协同效应的表现形式是颗粒群中每个颗粒的平均曳力系数CD与单颗粒曳力系数CDs之比CD/CDs<1.0,协同效应的大小可以用准数Sy=1/(CD/CDs)描述.气固两相之间产生协同效应的微观机制是颗粒之间存在着团聚,这种颗粒团聚使气固两相流动消耗的能量降低,此时气固两相之间的动量和能量传递以能量消耗为最小的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11.
在含水率 5 1%~ 91%、油水两相流总流量 10~ 6 0m3·d-1范围内 ,对垂直上升油水两相流流动工况的电导波动信号进行了分形及混沌时间序列分析 .当含水率为 6 0 .5 %~ 91%时 ,所提取的分形维数及吸引子相关维分别在 1.0 0 6~ 1.6 31及 4.30~ 6 .77之间 ;当含水率为 5 1%或 5 1.5 %时 ,所提取的分形维数及吸引子相关维分别在 1.17~ 1.75 8及 5 .46~ 7.0 5之间 ,且分形维数及混沌吸引子相关维数随总流量呈不规则突变 ,并与复杂功率谱特征及流型图上的过渡流型相对应 ,表明了分形维数及混沌吸引子相关维数对油水两相流流型变化具有敏感的“指示器”特性 相似文献
12.
在宽广的参数范围内试验研究了螺旋管在不同倾角放置时的单相及汽液两相摩擦阻力特性,获得了螺旋管放置方向及各主要系统参数对汽液两相摩擦阻力特性的影响规律。在对试验结果及前人研究结果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获得了第一个能适用于不同倾角放置螺旋管的单相及汽液两相摩擦阻力计算式,从而为汽液两相摩擦阻力及螺旋管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