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分析不同方法萃取苦荞样品中挥发性物质的差异,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和固相微萃取法(SPME)提取苦荞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定性鉴定,并用总离子流色谱峰的峰面积进行归一化定量分析。同时蒸馏萃取-气谱-质谱法(SDE-GC-MS)分析出23种挥发性成分,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SPME-GC-MS)分析出35种挥发性成分,2种方法均提取出酯类、烃类、酮类、醛类和醇类,其中酯类和醛类的含量较多,说明酯类和醛类对苦荞的风味贡献较大。同时蒸馏萃取法适合对高沸点、低挥发性物质进行分离,固相微萃取法具有快速简便、不使用溶剂和样品检测非破坏性等优点,适合易挥发性化合物的检测。将两种提取方法相结合对苦荞挥发性物质提取能得到比较全面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苦荞粉、苦荞壳及苦荞麸皮挥发性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味是苦荞(F.tataricum tataricum)品质的一个重要属性,而挥发性成分在风味形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固相微萃取法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苦荞粉、苦荞壳、苦荞麸皮挥发性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3种样品共检测出77种挥发性物质,并且不论从种类总数还是种类构成上都有较大的差异。其中苦荞粉有挥发性化合物成分44种,主要以芳香烃类(20.69%)、醛类(18.57%)、烯类(15.21%)为主;苦荞壳有46种挥发性物质,主要以芳香烃类(29.88%)、醛类(21.96%)、烷烃类(15.11%)为主;苦荞麸皮有20种挥发性物质,主要以烯类(28.98%)、醛类(22.48%)、酯类(15.49%)为主。醛类物质在3种样品中的相对含量较高,且醛类的阈值较低,可能是苦荞粉、苦荞壳、苦荞麸皮重要的气味特征物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黄茶及其茶毫中挥发性成分的差异,分析茶毫中的挥发性成分对黄茶香气的影响。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黄茶及其茶毫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黄茶和茶毫中分别鉴定出挥发性成分51种和49种,共有挥发性成分32种;黄茶主要以醛类、碳氢化合物和酮类挥发性化合物为主,茶毫则主要以醛类、酯类和醇类化合物为主。茶毫中存在而黄茶中未检测的挥发性成分共有17种,其中一些香气成分具有特定的香气特性,会对黄茶的香气产生影响。另外,茶毫中壬醛、癸醛和顺-3-己烯异戊酸酯的相对含量不仅高于黄茶,而且具有特定的香气。结论黄茶及其茶毫中的挥发性成分种类和含量存在差异,茶毫中的挥发性成分与黄茶的香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八角茴香挥发性风味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7,他引:28  
采用固相微萃取采集八角茴香的挥发性成分,用色谱,质谱联用分析鉴定,并用总离子流色谱峰的峰面积进行归一化定量分析其风味成分,鉴定出反式茴香脑(80.76%),柠檬烯(6.93%),草蒿脑(2.07%),β-石竹烯(1.45%),α-香柠檬烯(0.99%),3-蒈烯(0.89%),β-雪松烯(0.82%),茴香醛(0.56%),异石竹烯(0.56%),芳樟醇(0.50%)等44种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4,(11):227-232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对不同原料的传统四川泡菜中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5种原料泡菜中共检出化合物80种。不同原料泡菜中检出的挥发性成分差异较大,泡萝卜、泡芥菜、泡甘蓝、泡黄瓜、泡芹菜中分别检出化合物38、23、24、22、24种。酯类、醛类、酮类、醇类、萜类、芳香族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及杂环化合物对泡菜风味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其中酯类是泡萝卜、泡芥菜和泡甘蓝中的特征挥发性成分,醛类、萜类分别是泡黄瓜、泡芹菜的特征挥发性成分。泡芥菜和泡甘蓝中异硫氰酸烯丙酯含量最高,泡萝卜、泡黄瓜、泡芹菜中含量最高的风味物质分别是中1-异硫代氰酸丁、反式-2,6-壬二烯醛、右旋萜二烯。对四川泡菜独特风味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的风味物质是异硫氰酸戊酯、异硫氰酸苯乙酯、苯甲醛、壬醛、癸醛、右旋萜二烯和萘。  相似文献   

6.
以黑苦荞、鲜牛奶、白砂糖为原料制备黑苦荞奶茶,采用双柱定性并结合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风味物质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DB-WAX极性柱分离鉴定出44种物质,HP-5MS弱极性柱分离鉴定出33种物质,且HP-5MS弱极性柱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相对含量较极性柱高。双柱共鉴定出57种挥发性成分,包括吡嗪类15种、醛类6种、酮类5种、醇类3种、酯类3种、酸类3种、酚类3种、烯烃类2种、杂环及其他种类17种;其中吡嗪类、醛类和杂环及其他种类的含量较多。  相似文献   

7.
胡梓妍  刘伟  何双  胡小琴  张菊华  单杨 《食品科学》2021,42(16):176-184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并结合多元统计方法分析金橘香气成分.通过对萃取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固相微萃取条件为DVB/CAR/PDMS萃取头、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70 min、样品质量3.0 g、解吸时间5 rin.在此基础上对3种金橘(阳朔脆皮金橘、浏阳金弹、融安油皮金橘)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8.
孙培培  黄明泉  孙宝国  刘丹 《食品科学》2011,32(20):200-205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 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茴香豆中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与分析,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萃取头、萃取时间和萃取温度对萃取分析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优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条件为使用75μm Carboxen/PDMS萃取头于55℃顶空吸附60min;通过GC-MS分析,共鉴定出38种成分,占色谱流出组分总量的86.87%,其中烃类15种、醛酮类13种、醇酚类3种、醚类3种、其他类4种,峰面积相对值较高的有大茴香脑(40.75%)、壬醛(4.16%)、顺式茴香脑(3.77%)、柠檬烯(3.48%)、草蒿脑(2.9%)。  相似文献   

9.
为了分析原料干辣椒和油酥成品干辣椒中挥发性成分的差异,在探讨干辣椒最佳油酥增香条件的基础上,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干辣椒中的挥发性成分,并借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干辣椒原料与油酥成品的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 表明: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GC-MS法分析原料干辣椒与不同条件油酥成品辣椒,共检出挥发性香气成分5...  相似文献   

10.
金橘挥发性成分的SPME-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金橘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从金橘挥发性物质中分离出46个组分,鉴定出39个组分,并测定各组分相对含量,包括α-蒎烯(0.76%),β-月桂烯(656%),D-柠檬烯(8223%),β-顺式-罗勒烯(052%),乙酸辛酯(1.02%),δ-榄香烯(0.86%),乙酸橙花酯(1.23%),大(栊)牛儿烯D(2.40%)等.通过对金橘挥发性成分的研究,为金橘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Qin P  Ma T  Wu L  Shan F  Ren G 《Journal of food science》2011,76(6):S401-S407
Tartary buckwheat tea, which is an important and healthy product, has a distinct malty aroma. However, its characteristic aroma compounds have not been elucidated. The aims of present study were identific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its aroma compounds. The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 after 3 different isolation techniques. Seventy-seven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 Among these compounds, 35 were quantified by available standards. The compounds with a high probability of contribution to the tartary buckwheat tea aroma (OAV ≥ 10) were as follows: 2,5-dimethyl-4-hydroxy-3(2H)-furanone, nonanal, 2,3-diethyl-5-methylpyrazine, benzeneacetaldehyde, maltol, 2,5-dimethylpyrazine, 2-ethyl-5-methylpyrazine, trimethylpyrazine. Some nutritional and bioactive compounds were also identified in this study, such as linoleic acid, niacin, vanillic acid, 7-hydroxycoumarin, butylated hydroxytoluene. Practical Application: Tartary buckwheat, one type of buckwheat, has gained much attention from nutritionists and medical doctors in recent years. It is rich in rutin, quercetin, and other nutrients that are good for health. Tartary buckwheat-based product such as tartary buckwheat tea is an important and popular healthy product in China, Japan,South Korea, European countries as well as in American countries. It has a distinct malty aroma. The present study first identified and quantified of its aroma compounds. The results will draw attention to other researchers in food flavor and buckwheat filed.  相似文献   

12.
膨化苦荞麦茶泡茶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温短时气流膨化苦荞麦茶为原料,以感官评分、黄酮浓度和DPPH清除率为指标,研究其泡茶方法和茶水放置条件对苦荞麦茶水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料液比、冲泡温度、冲泡时间和冲泡次数对苦荞麦茶水感官品质、黄酮浓度和DPPH抗氧化活性有显著影响,在料液比为1:25,用100℃沸水第1次冲泡15min时茶水的品质最好。同时研究表明,膨化苦荞麦茶可进行多次冲泡,且冲泡8h内茶水中黄酮及其功能性对光照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寻找配制酒品质最佳的苦荞品种。方法:考察以3种不同苦荞浸泡出的酒(A、B、C)中的总黄酮、可溶性固形物、总酚含量,抗氧化特性,色差以及透光率,探究不同品种苦荞对酒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苦荞B的总黄酮、总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率均为最佳。色差值表明总黄酮、总酚含量与酒样颜色有一定的显著相关性。浸泡40 d的B1样品中共有49种挥发性物质,相对含量为79.488%,其中酯类16种(相对含量为49.916%),是主要挥发性物质。结论:品种对酒品质影响很大,酒中总黄酮、总酚含量与酒样颜色有一定的显著相关性,浸泡苦荞酒宜选择黑苦荞B。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丹凤佳酿白酒的香气特征,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仪对该酒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并结合感官检验分析该酒的主要香气轮廓。结果表明,从丹凤佳酿白酒中共鉴定出45种挥发性成分,包括酯类32种、醇类6种、醛酮类5种、酸类1种和其他类挥发性成分1种,其相对含量分别为94.51%、2.40%、1.77%、1.25%和0.07%,其中酯类、醇类和醛酮类为主要挥发性风味成分,醇香和果香是丹凤佳酿白酒的主要香气特征。该结果对研究特色浓香型白酒香气特点以及改良白酒的酿造工艺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方法对传统自然发酵的曲拉与商品发酵剂制作的曲拉样品进行预处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检测样品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经NIST14质谱数据库检索结合文献对照,从传统自然发酵的曲拉中检出29种挥发性风味成分,商品发酵剂制作的曲拉中检出53种,这些挥发性成分中主要包括酸类、醇类、酮类、醛类、酯类、烃类、芳香类。不同发酵方法制作的曲拉中风味物质的种类及含量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也是使用相同原料不同发酵方法制作的曲拉产生特别的风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隋秀芳  李祥  秦礼康  赵宇  林敏 《食品科学》2012,33(22):269-273
为探索焙炒、蒸煮与重组造粒加工工艺对苦荞茶香气和营养成分的影响,跟踪检测3种工艺中各组分主要营养成分的流向分布,并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技术对苦荞茶产品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工艺所得产物的营养功效成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按蒸煮米工艺生产苦荞茶,蛋白质主要集中分布在黄粉中,含量为27.51g/100g;还原性糖含量从原料的0.69%降为产品的0.28%;功能性成分总黄酮主要分布在抛光粉和黄粉中,含量分别为4.98%和4.63%;由于总黄酮的流向分布使得苦荞茶成品的含量降为1.38%,按焙炒、造粒工艺生产苦荞茶,其中焙炒荞粒总黄酮仅为1.29%,用富含黄酮(4.56%)的苦荞皮粉重组的含茶荞粒,其总黄酮含量高达6.87%,两者混合后成品品质与风味显著优于按蒸煮米工艺生产的苦荞茶。从挥发性香气物质看,蒸煮米工艺苦荞茶以烷烃和烯类为主,而焙炒工艺苦荞茶则以醛类和烷烃为主,且还富含苯酚、醇类、醚类、酮类和酯类,这是焙炒苦荞茶风味优于蒸煮米苦荞茶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固相微萃取技术分析番茄香气成分的方法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除了酸甜苦咸四种基本味觉外,消费者选择食品时,食品所释放出来的香气也是一个考虑因素。通过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技术,可以很好地分离和鉴定番茄中的香气成分,最佳测定条件是:固相微萃取萃取头选用CW/DVB,吸附时间是25min,吸附温度为40℃,解析时间为4min,采样瓶中样品量为6g;气谱条件是:不分流进样,色谱柱为极性柱,采用程序升温进行分离鉴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茉莉花茶窨制过程香气形成机制。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花茶香气成分。结果窨制茶主要香气成分为芳樟醇、乙酸苄酯、α-法呢烯、苯甲醇等。花茶窨制过程中主要香气成分随窨制时间增加的动态变化趋势可用Logistic、Sgompertz或Exponential方程进行描述。窨制结束后,窨坯经烘焙干燥,香气总浓度损失了约60%,酯类和碳氢化合物损失程度约为醇类香气的4~5倍。烘焙过程中香气发生化学变化,部分芳樟醇被氧化形成芳樟醇氧化物,萜烯类化合物发生异构化。茶坯吸附不同香气作用方式不同,吸附芳樟醇及其氧化物主要通过化学吸附,吸附苯甲醇、乙酸苄酯、α-法呢烯等主要通过物理吸附。结论本研究为优化花茶窨制工艺参数,提高花茶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不同价位的正山小种红茶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价位正山小种红茶主要挥发性成分都包括醇类、醛类、碳氢类、酯类、酚类、酮类、酸类、含氮类以及杂氧类化合物,但各类化合物在不同红茶中的相对含量存在差异。红茶A(高价位)中苯乙醇(11.05%),苯甲醇(7.88%),香叶醇(5.75%),苯甲醛(5.33%),水杨酸甲酯(3.74%)和(E,E)-3,5-辛二烯-2-酮(3.42%)等成分相对含量较高。红茶B(中等价位)中香叶醇(7.4%),愈创木酚(5.83%),苯酚(4.21%),2-吡咯甲醛(3.63%),萘(3.53%)和水杨酸甲酯(3.51%)等成分相对含量较高。红茶C(低价位)中香叶醇(7.98%),苯乙醇(7.32%),苯甲醛(7.13%),苯甲醇(3.33%),水杨酸甲酯(3.24%),糠醛(2.52%)等成分相对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