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庆主城区梁滩河、虎溪河保护规划以建设生态河流为目标,以城乡统筹思想为引导,通过划定河流生态功能区,实行流域分区管制,构建区域生态结构与景观结构,以及通过统筹安排防污防洪等工程用地,实现污染综合防治等规划方法,切实保护了梁滩河、虎溪河流域自然生态景观 资源,改善了流域水环境质量,恢复和延续了流域生态系统,提高了城市的...  相似文献   

2.
河流及其两侧区域在城市生态维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规划多是依据景观美化和休闲游憩功能在河道外侧划定固定宽度的绿化带作为河道保护范围,忽视河流自身的生态特征,主观性很强,规划执行的"底气"不足.本文以青岛市大沽河保护控制线规划为例,将生态环境学中的河流廊道理论引入河流保护控制线划定,以期为河流两侧控制线划定类规划提供...  相似文献   

3.
城市生态用地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被大量占用并转化为建设用地,导致生态网络结构不断重塑.为了在有限的土地上更好地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有必要对城市生态网络进行结构上的剖析,用于指导城市生态网络的优化.该文以典型城市徐州市主城区为研究对象,通过生态源地识别、生态廊道构建的方式对其生态网络结构进行深入研究并展开评价,以把握徐州市主城区生态建设的方向和重点,并为相关城市的生态建设思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王鑫 《中外建筑》2012,(8):102-106
通过对围绕西宁北川河开展的三个工程实践的梳理,引入河流廊道的概念,将不同层面的三个项目放在统一的平台加以分析和比较,指出河道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治理中存在的目标体系缺失和过程失控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最后,总结河流廊道治理的规划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5.
由于河谷地区自然条件特殊,生态系统脆弱,承载力较小,所以其城镇群的规划与发展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特征。本文以广西百色右江河谷城镇群为例.在分析区域生态环境特征及承载力的基础上,提出生态走廊的构想,构建该区域的空间生态格局,并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生态廊道在城市格局中发挥着积极的综合效益。但是作为非建设用地,城市生态廊道的规划一直缺乏明确的编制导则和管理条例。伴随城市的快速扩张,其对土地的强烈需求加剧了生态廊道的环境承载和控制压力,理论上的绝对保护与现实中的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在积极保护城市生态廊道功能有效发挥的前提下,加以科学合理的适度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规划和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付飞  董靓 《中国园林》2012,28(9):57-61
当今城市河流面临生态环境恶化、干扰影响加剧、河流景观匀质化等情况,呈不可持续发展的态势.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城市河流景观的生态廊道功能和结构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而对于廊道的三维空间特征综合性研究还未涉及.笔者尝试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对河岸景观廊道二维断面空间表征进行模式化归纳,并提出不同模式下的河岸线状绿地匀质空间的优化设计策略,策略考虑了模式的空间、时间特征以及实践指导性;同时,在廊道纵深方向,利用廊道网络特征指数,进行河岸线状绿地匀质空间的网络空间结构定量分析;实现了城市河流景观的生态廊道三维特征辨识与优化,也为多尺度综合研究城市河流景观生态功能提供新视角、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牛雄 《新建筑》2006,(1):74-77
国内规划师与国外建筑师合作,对特定的滨海地区——三亚市鹿回头半岛的规划设计进行探索,从整体空间结构到微观物质形态均力图将自然生态、历史传说以及海滨景观三个要素融为一个整体,以期为下一步的控规编制和开发控制做一空间形态上的导引。  相似文献   

9.
城市生态廊道规划思路与策略研究——以南京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适应未来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人-地关系合理调控的要求,今后切实转变空间增长方式和城市扩张模式,重视发挥生态廊道的生态服务功能,是南京建设生态城市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王晓东 《规划师》2005,21(8):25-2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河流的功能被逐渐弱化,河道被填埋,城市特色丧失。在进行城市水系规划设计时需引入生态理念,采用生态方法修复水体技术对河流进行整治,净化水质,降低治污成本。对净水过程的展现具有科普和教育的重要意义。在操作层面上宜采取政府牵头,非政府组织及城市居民多方参与城市河流管理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以湖北省建始县城市总体规划为例,揭示了Grasshopper建模平台在构建城市生态廊道过程中的技术价值和科学指导作用。具体而言,通过Grasshopper建模可以参数化模拟丘陵地形上的水文过程,还原自然雨水轨迹;其次,根据城市降水强度数据,该模型可以定量计算出每个雨足迹的汇水量;再次,在利用该模型矢量化"雨足迹"轨道的基础上,科学构建城乡一体、有机联系的城市复合生态廊道,指导"以水为媒"的城市总体规划。  相似文献   

12.
城市河流地区生态环境规划研究--以温瑞塘河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温瑞塘河沿岸地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为例.阐述了城市河流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应将对河流的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对沿岸地区土地利用的生态化控制和整合紧密结合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14.
根据城市景观学和景观生态学原理,建立了城市景观生态评价指标体系.依此对青岛市进行了评价,得分为69.28分,高于全国城市平均水平60分.但和其他较好城市相比得分偏低,主要是由于产业过于密集和第三产业比例过低造成的,笔者提出了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对河流廊道生态修复的工作内容、工作目标和技术方法进行了梳理和归纳,总结了河流廊道生态修复工程的设计方法和工作内容,并将其应用于赵王新渠廊道生态修复设计实例中,应用恢复廊道自然蜿蜒度等措施提升赵王新渠廊道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城市更新可能以更快的速度、更大的规模推进下去,如何在更新改造中多留点绿地和生态空间给市民,提高城市更新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是很实际的问题。本文以广东省城市更新地区绿地生态网络的规划构建和建设实践为例,论述了广东省在近十年的“三旧”改造与城市更新工作中,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构建绿色网络、提高生态治理水平和改善人居环境的探索经验。  相似文献   

17.
城市生态承载地研究是对城市生态承载力和城市生态足迹研究的深化与拓展,把城市生态需求与供给的博弈关系从市域扩展到区域、全国、全球等三个层次,以此来解释城市生态足迹理论不能解释的城市生态盈亏与城市兴衰的关系.城市生态承载地分内部与外部生态承载地两类,外部生态承载地以行政单元作为生态性生产地的基本单元,内部生态承载地以生态性生产地的实际形态来表达,GIS分析法和生态足迹计算法是生态承载地的基本研究方法,城市生态承载地分布格局有地域结构与地域状态两层含义,地域结构反映的是6类生态性生产地的组合及其综合特征,地域状态反映的是生态承载地的生态稳定性与生态服务质量特征.生态资源地域分布、资源规模、服务质量、市场竞争成本、通达性等直接影响城市生态承载地的分布格局.城市生态承载地分布格局的合理性评价以及城市生态可持续潜力的预测是未来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河流生态系统退化问题近几十年来受到全球广泛关注,城市河流复兴运动自20世纪90年代起全面展开。河流生态修复离不开流域景观水文的恢复,引入功能流量概念恢复河流关键生态过程,是城市现实挑战下河流生态修复的最佳途径。针对中国河流修复中对河流生态系统整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和实践均很匮乏的现状,以几乎完全渠化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河为例,解析其过去20余年间3项主要复兴规划和研究成果,重点讨论与河流生态系统修复,尤其是水文恢复直接相关的规划与研究内容,包括河道防洪保障、区域生态系统构建、具体生态恢复策略以及远期生态流量研究等,并为中国(尤其是北方干旱地区)城市河流的生态修复工作提供有关规划尺度、技术支持及协调管理机制3方面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9.
城市生态廊道处于生态用地与建设用地间能量交换的前沿,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维护具有重要作用。伴随城市的快速扩张,对于生态廊道用地空间传统的被动保护无法保证生态廊道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为此,立足于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以保护性开发为导向的城市生态廊道规划策略,并以广州番禺片区生态廊道规划①实践为例,从廊道空间架构、保护性开发土地利用分级与控制、生态保护优先的产业布局及具较强可操作性的廊道生态用地空间导引等方面探讨了规划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丁成呈  张敏  束学超  彭鹏 《规划师》2021,37(3):35-43
文章梳理了既有生态网络构建方法,分析了不同方法的优点及不足,认为生态网络的构建应从过去的底线防御式向主动干预式转变,关注生态网络构建的目标优先级和尺度效应,并提出从区域、城市、组团3个尺度运用不同且适宜的技术方法,系统开展城市生态网络的构建:在区域尺度确定生态空间的总体结构;在城市尺度塑造"多组团、多中心"的空间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