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非饱和土基本理论,利用基质吸力及土水特征曲线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受地下水位控制的粘土路基的平衡湿度状态进行了预估分析;同时采用室内重复动三轴试验方法,建立了非饱和粘性路基土动回弹模量的双线性本构经验预估模型。将上述研究成果相结合,创建了综合考虑路基湿度和应力状态的路基当量回弹模量的预估方法,并结合实体工程建立了以地下水位、路基填筑高度为核心的路基当量回弹模量预估方程。通过与试验路上传统测试方法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该评价方法具有准确、可靠特点。研究成果从平衡湿度和应力状态耦合控制的角度,对水网密集区粘土路基当量回弹模量的确定提供了新的视角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借助动三轴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含水率、应力加载路径和干湿循环次数下粗粒土回弹模量的变化规律,采用多种预估模型对模型参数进行统计回归,最终确定Ni模型为粗粒土模量预估模型,并提出了干湿循环修正系数及拟合方程.试验结果表明:回弹模量随含水量的增加呈减小趋势,含水量为4%时对应的回弹模量值最大;当偏应力一定时,围压与回弹模量... 相似文献
3.
通过压实黏土的土-水特征曲线试验和重复动三轴试验,揭示了在不同湿度状态、干湿路径、有限湿度波动下回弹模量的变化规律,研究了回弹模量与基质吸力的相关性,构建了基于基质吸力的湿度波动折减系数η的预估方程。结果表明:回弹模量与基质吸力之间具有较强的非线性相关性;干化路径的动态回弹模量均大于相同含水率下湿化路径的动态回弹模量;动态回弹模量在波动初始衰减最明显,降幅可达23%~37%;基于基质吸力的η预估方程可求解不同湿度波动幅度和次数下的动态回弹模量,预估效果优于采用饱和度的预估方程。 相似文献
4.
周雪松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3):32-34
通过室内和室外试验,对PFWD测试路基回弹模量的可靠性进行分析,并分别使用PF-WD、承载板、贝克曼梁对同一路段进行了检测.基于测试结果的基本规律,对使用PFWD测试路基回弹模量的合理性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加筋土路基动回弹模量是加筋土技术在道路工程中的重要设计指标。利用动三轴仪对土工格栅加筋碎石土进行动回弹模量试验,对比分析了含水率、加筋方式、剪切及侧限影响表征量对动回弹模量的影响规律,并回归分析了动回弹模量预估模型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加筋土的动回弹模量随着含水率的提高而降低;土工格栅应布设在土体中的水平剪切变形层位,增加加筋层数或减少层间距,对提高动回弹模量的效果明显;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动回弹模量随剪切和侧限影响表征量的增大而增大;NCHRP 1-28A模型参数的回归结果比较理想,该模型可用于对土工格栅加筋土动回弹模量的预测。 相似文献
6.
湿度是影响路基回弹模量和验收弯沉的重要因素,规范规定采用落锤式弯沉仪进行验收时,必须进行湿度修正,但是规范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湿度影响系数参考值.本文通过建立弯沉(FWD法)湿度影响系数与路基回弹模量湿度调整系数之间的联系,提供了一种求解弯沉(FWD法)湿度影响系数的简便方法.应用实例表明,应用该方法求解弯沉(FWD法)湿... 相似文献
7.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3,(2):68-70
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不同压实度条件下,含水量对回弹模量的影响,并建立了含水量与回弹模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回弹模量随着含水量的增大而减小,并没有在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压实度的条件下出现最大值,表明含水量对回弹模量的影响程度较压实度大.在不同压实度条件下,回弹模量与含水量的相关关系呈现一定的规律:试验中采用了A,B,C 3种土样,其中土样A和B回归公式中的一次项、二次项和截距的系数的绝对值随击实次数的增大而增大,C土样回归公式中的一次项、二次项和截距的绝对值是逐渐减小的. 相似文献
8.
以掺天然砂砾改良的红粘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承载板法测定回弹模量,通过不同初始干密度下的回弹模量试验,深入研究了天然砂砾改良红粘土的回弹模量随初始干密度的变化规律,建立了不同初始干密度下回弹模量的预估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天然砂砾掺量下,随着初始干密度的提高,红粘土的回弹模量逐渐增大。当初始干密度由低向最大干密度增大时,回弹模量增长速度较快,当初始干密度超过最大干密度继续增大时,回弹模量增长速度变缓;在同一初始干密度下,当天然砂砾掺量从0增至30%时,回弹模量的增长幅度较小,当天然砂砾掺量超过30%而继续增长时,回弹模量增长幅度较大;初始干密度由1.6 g·cm-3增长至2.0 g·cm-3时,回弹模量增长值随天然砂砾掺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分别建立了回弹模量随初始干密度及天然砂砾掺量变化的预估模型,通过补充试验,验证了预估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路基土动态回弹模量是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中的重要参数,准确获取路基土动态回弹模量一直是道路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在调研路基土动态回弹模量测试方法相关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有限元数值计算、试探性试验,建立考虑行车荷载加卸载时长影响的路基土动态回弹模量测试方法;选取两种典型的路基土,开展考虑行车荷载加卸载时长的动态回弹模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土质动态回弹模量随围压增大而增大,随循环偏应力、加载时长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加载时长的增加,路基土动态回弹模量减小可达34.6%,加载时长的影响不容忽视;不同加载时长下,路基土动态回弹模量随围压、循环偏应力的影响规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沥青混合料抗压回弹模量与动态模量比较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动态模量和抗压回弹模量在反映沥青混合料行为特性方面的优缺点,并对SMA13、Superpave20和Superpav也53种沥青混合料进行了不同条件下的动态模量和抗压回弹模量试验。结果表明,动态模量能综合反映温度和频率的影响,能更合理地反映沥青混合料的特性。相同温度下,抗压回弹模量对应于频率较低时的动态模量,对应频率大约在0.01—0.1Hz之间。由于抗压回弹模量试验中会引起试件的破坏,而破坏特性受混合料类型和温度的影响,所以不能确定唯一的对应频率。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室内外试验探讨了非饱和粘土路基平衡湿度沿道路横断面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基于非饱和土力学基本理论,采用滤纸法测定了不同含水量土样的基质吸力,标定了反映含水量与基质吸力单值函数关系的土水特征曲线模型,建立了大气降水/蒸发影响区以外非饱和粘土路基平衡湿度的预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近中央分隔带和路肩处的上部路基土的平衡湿度受大气降水/蒸发的影响显著;大气降水/蒸发影响区以外的路基土平衡湿度主要受控于地下水位的影响;Fredlund&Xing模型可较好地表征非饱和粘性路基土湿度和基质吸力的相关关系,模型参数拟合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地下水位控制区粘土路基平衡湿度预估结果与试验测试值之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预估方法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12.
选取黄土高原地区公路路基黄土的物理力学参数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了黄土物理
力学参数在太原—潼关、靖边—铜川和兰州—西安公路一线的变化,得出了粒度组成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变细,ω、
ρd、Ip、c逐渐增大;e、a、δs、φ逐渐减小的变化规律;对黄土的物理力学参数进行了统计,得出了各区路基土性参
数的统计表,从而为黄土高原地区的公路建设提供了最基本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数值计算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凝固组织数值模拟中晶粒接触因素修正系数的已有形式进行了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固相体积分数(fs)大于π/6后采用[1-(fs-π/6)]^4作为反映晶粒接触因素的修正系数是一种更合理的形式,经实验验证,在该形式下的模拟结果更接近于实际。 相似文献
14.
未处治粒料具有显著的非线性特点.因此设计模量取值时需考虑路面结构参数的影响.采用正交方法对影响沥青路面粒料基层应力状态的路面结构参数进行了分析,认为上覆层厚度和土基模量是影响粒料基层弹性模量的关键因素.并给出了粒料基层弹性模量取值方法,较目前的经验取值方法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5.
湿陷性黄土压缩性大、强度低。在其上修筑路基容易产生较大的沉降量,且常因雨水导致各种工程病害。随着我国道路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在西部地区由湿陷性黄土引起的路基病害问题日益突出,已严重影响到道路的施工建设。介绍了湿陷性黄土的工程特性,针对路基各种病害类型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该研究对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的设计、施工及养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寻求适合黄土地区公路路基湿陷性评价的方法,找到符合公路工况的实际水分入渗规律,通过现场
人工降雨试验,观测了湿陷性黄土路基在百年一遇降雨强度下的入渗以及饱和深度,并结合有限元数值模拟,分
析了湿陷性黄土降雨入渗的规律。结果表明:在降雨条件下湿陷性黄土路基入渗的影响深度小于2.7m,饱和
深度为20cm。该结果可为黄土地区路基处理设计中的黄土湿陷性评价、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基床系数室内试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郑州市地铁1号线岩土勘察工程中,为了准确测得基床系数,运用了固结试验法和三轴试验法两种室内试验方法,同时运用Terzaghi的尺寸修正经验公式对室内试验直接测定的基床系数进行修正,给出适用于郑州地区的基床系数修正公式.最后通过室内试验结果与经验值进行了对比,验证了固结试验法和三轴试验法两种室内试验方法及修正方法的可行性、合理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