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乳化液膜分离技术处理苯胺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苯胺水溶液的乳化液膜(煤油-磷酸三丁脂-Span80-HCl溶液)处理过程,对溶剂和表面活性剂的选择及用量、搅拌速度、乳水比(Rew)、油内比(Roi)、外相pH值及处理时间的影响进行一系列的研究.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480mg/L的苯胺水溶液经该法处理后,苯胺去除率可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2.
双硫腙为载体的乳化液膜中铅(Ⅱ)的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pb^2 在双硫腙为流动载体、Span-80为表面活性剂的煤油一柠檬酸乳化液膜体系中的迁移.考察乳化液膜油内比(R0i)、乳水比(Rew)以及外水相的pH值、载体用量等因素对铅(Ⅱ)迁移率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出最佳条件:以1g/L的双硫腙为流动载体,Span-80为表面活性剂,民用煤油为膜溶剂,0.5mol/L的柠檬酸为内水相,外水相的pH值为5.5,R0i取1:1,Rew取1:5.采用该乳化液膜分离技术对含pb^2 100mg/L的水样进行处理,铅(Ⅱ)的迁移率可达99%。  相似文献   

3.
进行了乳化液膜法分离含镍废水的研究。建立了以P507为载体,Span-80为表面活性剂,CHCl3作膜溶剂及以H2SO4为内相的乳化液膜体系。重点考察Span-80体积分数φ(Span-80)、制乳搅拌速度(ν1)、乳水分离搅拌速度(ν2)、P507的体积分数(φ(P507))、油内比(Roi)、乳水比(Rew)以及内水相H2SO4浓度(c(H2SO4))对该乳化液膜迁移Ni2+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液膜操作条件φ(Span-80)=8.5%,ν1=3 600 r.min-1,ν2=320r.min-1,φ(P507)=6.5%,R=1:1,R=2:5和c(HSO)=1.7 mol.L-1下,Ni2+的迁移率高于97%。  相似文献   

4.
以TH-1为表面活性剂、煤油作为有机溶剂、N235为促进迁移载体组成液膜的有机相、NaOH溶液作为内水相构成乳状液膜体系,讨论了表面活性剂TH-1和N235用量、油内比R01以及处理时间对废水COD的去除率的影响。在适当的条件下,用乳状液膜处理CLT酸生产废水,COD去除率可达92%。  相似文献   

5.
采用Span80-TBP-NH3.H2O体系乳状液膜法提取溶液中的Fe(Ⅲ),研究表面活性剂含量、载体含量、内水相试剂浓度、外水相硫酸浓度等对铁离子提取效果的影响。确定了膜相组成为Span80:TBP:石蜡:煤油(体积比)=5:4:2:89、内水相氨水浓度为1.5 mol/L,用微分法求得该反应的反应级数为nC≈1.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N192 3 上胺 2 0 5 正庚烷乳状液膜对钪的富集与分离 .考察了外相酸度、流动载体浓度、表面活性剂浓度、乳水比Rew、油内比Roi对迁移钪的影响 ,获得了富集钪的工艺参数 .该乳状膜对钪迁移率高 ,铁不迁移 ,钛等迁移率较低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N1923-上胺205-正庚烷乳状液膜对钪的富集与分离,考察了外相酸度,流动载体浓度,表面活性剂浓度,乳水比Rew,油内比Roi对迁移钪的影响,获得了富集钪的工艺参数,该乳状膜对钪迁移率高,铁不迁移,钛等迁移率较低。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乳状液膜从废镉镍电池的浸出液中有选择性地分离镉的问题,确定了以二异丙基水杨酸(DIPSA)和三辛烷基硫化磷(TBPS)为液膜载体和协同载体的乳状液膜体系.实验考察了载体用量、浸出液的pH值、内水相中硫酸的浓度、油内体积比(Roi)以及乳水比(Rew)对该乳状液膜迁移Cd2+、Ni2+和Co2+的影响,以及油相回用和资源利用.结果表明,在最佳液膜操作体系下,Cd2+的回收率在98%以上,Ni2+和Co2+的损失率(即迁移人内水相)均在1%以下,油相可回用.  相似文献   

9.
液膜法处理废镉镍电池浸出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乳状液膜从废镉镍电池的浸出液中有选择性地分离镉的问题,确定了以二异丙基水杨酸(DIPSA)和三辛烷基硫化磷(TBPS)为液膜载体和协同载体的乳状液膜体系.实验考察了载体用量、浸出液的pH值、内水相中硫酸的浓度、油内体积比(Roi)以及乳水比(Rew)对该乳状液膜迁移Cd^2 、Ni^2 和Co^2 的影响,以及油相回用和资源利用.结果表明,在最佳液膜操作体系下,Cd^2 的回收率在98%以上,Ni^2 和Co^2 的损失率(即迁移人内水相)均在1%以下,油相可回用.  相似文献   

10.
缺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味精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缺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高COD、高氨氮的味精废水.实验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保持污泥浓度为6 000 mg/L左右,HRT 48 h;向系统内投加Na2CO3调节碱度.运行结果显示COD的去除率在90%左右,最高达到96%;氨氮的去除率在95%左右,甚至达到100%.第二个阶段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停止向系统内投加Na2CO3,结果表明,停止调节系统碱度对COD的去除影响不大,而对氨氮的去除有较大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缺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对味精废水的COD和氨氮有很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1.
采用Span80-TBP-NaOH体系乳状液膜法,提取红土矿浸出液中的Ni(Ⅱ);测定了表面活性剂含量、载体含量、内相试剂浓度、外水相酸度、温度等对提取速率的影响.根据温度对提取速率的影响求出反应的表观活化能,确定了该反应过程的速控类型.在最适分离条件下,做二级提取实验,其提取效果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2.
以双氰胺和甲醛为主原料,以亚硝酸钠为催化剂,在一定条件下制备改性双氰胺甲醛脱色絮凝剂后不经分离直接处理溴氨酸水溶液.以溴氨酸水溶液的脱色率和CODc,去除率为考核指标,考核了反应物料摩尔比、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溴氨酸水溶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为4h,反应物摩尔比为n1(双氰胺):n2(甲醛):n3(氯化铵):n4(尿素):n5(亚硝酸钠)=1:2.4:0.7:0.1:0.05的条件下,脱色絮凝剂对溴氨酸水溶液的脱色率和cODcr去除率分别为98.0%和65.4%.  相似文献   

13.
为寻找高活性催化剂,制备了5种甲基咪唑类硫酸氢盐离子液体([CnMIm]HSO4,n=0,2,4,6,8),测定了其酸性强度,研究了其酯化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这5种离子液体中,1-己基-3-甲基咪唑硫酸氢盐([C6MIm]HSO4)催化酯化反应效果最佳,其反应条件是:反应时间14h,反应温度为90℃,n(甲醇);n(油酸)=2.5:1,催化剂用量为酸重的8%,油酸甲酯的产率可达91%以上.产物易于纯化,离子液体重复使用了6次仍显示出良好的催化效果.在温和.的实验条件下,[C6MIm]HSO4对油酸的酯化反应显示出良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在没有任何有机溶剂和卤素的条件下,以质量分数30%的H2O2为氧化剂,Na2WO4·2H2O为催化剂,在酸性离子液体[(CH2)4SO3HMIm]TSO中,将柴油中的噻吩硫氧化为矾类物质,并通过离子液体将其萃取,同时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离子液体用量等因素对氧化脱硫反应的影响,得出最佳反应条件:3mL油样(含硫质量分数为500μg/g),n(离子液体)/n(Na2WO4·2H2O)=40:1,0.7mL双氧水,333K,2h,脱硫率为97.4%。反应结束后,通过简单的倾倒将油样和催化剂分离,重复使用4次,其催化活性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5.
采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碱性水电解用聚砜复合隔膜的工艺研究。分别考察了聚砜(PSF)含量、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添加量、ZrO2添加量、蒸发时间、凝固浴温度和湿态膜厚度对成品性能的影响,并对其空隙率、最大孔径、亲水性、碱失量等进行了表征。获得的优化实验条件:铸膜液以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溶剂,PSF和PVP的质量分数均为15%,干态下氧化锆的质量分数为60%左右,预蒸发时间和凝固浴温度分别为15 s和15℃,湿态膜厚度为0.515 mm。在此优化条件下,隔膜的各项主要指标均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对乳化液膜的膜破损进行了分析,并在乳化液膜处理含Cu2 废水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种类与浓度、膜增强剂、膜内相酸度、制乳时间以及制乳转速对液膜破损率的影响,并当液膜破损率在1%~2.5%时,确定了M6401-L113B-液体石蜡-煤油-H2SO4乳化液膜体系的膜相组成和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