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磷化膜与阴极电泳涂膜的配套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汽车阴极电泳涂装的质量问题,探索了磷化膜在阴极电泳涂装过程中的微观变化及其对涂层性能的影响;研究了磷化膜结构及组成(P比)对阴极电泳涂膜性能的影响,获得了评价磷化膜与阴极电泳涂膜配套性的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不同磷化膜与阴极电泳涂装的配套性效果,并研究不同工艺条件对配套性的影响,利用晶态磷化工艺制备的磷化样板作为阴极电泳的基板,考察了电泳电压、电泳时间、电泳温度、膜层耐碱性对电泳漆膜配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得的常温低渣磷化膜和改性纳米SiO_2磷化膜均具有优异的耐碱性能,在电泳电压为200~240 V、电泳时间为120~180 s,电泳温度为25~30℃时均能够获得较好的电泳膜层。对电泳后的漆膜涂层进行附着力、杯凸、盐雾划叉等试验测试,同样表明上述制备的两种磷化膜和电泳有较好的配套性,电泳后的漆膜各项性能均能达到国家及行业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3.
周全 《材料保护》2004,37(11):54-57
0前言 为配合东风公司商用车车身厂6万辆工程建设,对国内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新品种阴极电泳涂料进行了较全面的性能对比试验,为公司汽车生产用阴极电泳涂料的选用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4.
汽车镁合金部件前处理与涂料配套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汽车镁合金部件经不同化学处理法获得的转化膜与涂料配套后的耐腐蚀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镁合金部件化学转化膜的形貌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镁合金部件经铬酸处理获得的转化膜与阴极电泳涂料配套耐盐雾腐蚀性能虽然比较好,但铬酸处理法工艺中使用的六价铬具有毒性,污染环境.镁合金部件采用磷酸盐一高锰酸盐处理、铁系磷化处理、非铬酸处理法获得的化学转化膜与溶荆型聚酯涂料、粉末涂料配套耐盐雾腐蚀性能优于或者与铬酸处理相当,均可替代铬酸处理,能够满足汽车镁合金部件涂装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5.
孙俊  梅克力 《材料保护》1997,30(6):34-36
厚膜阴极电泳漆较薄膜阴极电泳蚀性、外观装饰性和边界防蚀性等方面更优,为适应市场竞争需要,长安微型汽车采用了厚膜型电泳漆新工艺,本文介绍了其工艺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6.
阴极电泳涂料用主体树脂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电泳涂料的合成与应用是涂料行业的一个突破性进展。目前几乎所有的汽车工业用底漆及其它行业用的防腐底漆都采用电泳涂料 (漆 ) ,而其中 90 %以上又都是阴极电泳涂料。本文简要介绍了以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聚丁二烯树脂、聚氨酯树脂等为主体的阴极电泳涂料主体树脂和相关的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一种可以满足阴极电泳涂装要求的有机硅烷化的磷化处理液,对有机硅烷化的磷化转化膜进行电化学、耐碱性、溶出率、硫酸铜点滴测试,结果显示当有机硅烷和磷化成分配比为8:2时,其耐蚀性最好。通过分析入槽前干膜和湿膜的电化学等性能,发现无论是湿膜或干膜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得到均一致密的膜层。讨论不同电泳电压、电泳时间对膜厚以及膜外观的影响,当电泳电压为150V、电泳时间为120s时,可形成性能优异的电泳漆膜。  相似文献   

8.
从生产实践出发,比较了国际上广泛采用的两种典型的阴极电泳涂料的性能及其特点,介绍了西德最新的阴极电泳工艺及其管理,并对我国阴极电泳发展的方向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紫外光固化阴极电泳涂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UV固化阴极电泳涂料的优良特性及其应用前景,综述了国内外关于UV固化阴极电泳涂料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基体树脂、光引发剂和涂装固化工艺的近期研究状况,并对今后UV固化阴极电泳涂料研究过程中的热点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光固化阴极电泳涂料的制备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固化阴极电泳涂料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合成了可用于紫外光固化阴极电泳涂料的功能性树脂.首先利用丙烯酸-β-羟乙酯对异氰酸酯进行部分封闭,制备含异氰酸根的不饱和单体TDI-HEA,后期将含异氰酸根的不饱和单体接枝到酸化胺化环氧树脂E-55-NR3上,制得具有多官能度的水性感光树脂.通过考察电泳工艺对沉积漆膜效果的影响,得到最佳电泳工艺为:电压80 V,时间100 s.另外,还考察了闪蒸及固化条件对漆膜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闪蒸温度80℃、5 min下固化制备的漆膜具有优异的耐溶剂性.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具有剥离涂层缺陷低碳钢的腐蚀规律与机理,将环氧煤沥青作为涂层材料,对Q235钢人为模拟制作了面积比例为4.91%的大块剥离涂层缺陷,并采用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剥离涂层缺陷对Q235钢于3.5%NaCl水溶液中的腐蚀特性和阴极保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短的浸泡时间和阴极极化电位下,涂层缺陷下方金属基体的腐蚀程度低于在自然腐蚀电位下的腐蚀程度,但在较长的浸泡时间里,阴极极化状态与自然腐蚀状态下金属基体具有相似的腐蚀程度及腐蚀特性,这说明在电解质溶液大量浸入涂层后将严重降低阴极保护的作用,涂层下金属与电解质溶液间的缝隙腐蚀是导致阴极保护效果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李田霞  陈峰 《材料保护》2011,44(1):35-37,7
通过接枝共聚的方法在环氧树脂主链上接枝丙烯酸酯类单体,再配以其他物质合成出自交联的阴极电泳涂料用的丙烯酸接枝环氧树脂,以此为主体树脂制备出白色的电泳涂料.探讨了阴极电泳涂料的电泳工艺参数对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泳电压为90 V左右,漆液固体分为16%,pH值为5.8,电泳时间为2.0~3.0min条件下.可获得...  相似文献   

13.
以0.4 mol/L Al(NO33乙醇溶液为电解液,用阴极微弧电沉积方法在304不锈钢表面制备了80μm厚的氧化铝膜层。分析了膜层的形貌、成分和相组成,测试了膜层的抗高温氧化和电化学腐蚀性能。结果表明.电沉积膜层由γ-Al2O3和α-Al2O3组成。膜层中含有少量的Fe、Cr、Ni元素,表明膜/基界面附近的不锈钢基体在微弧放电作用下也参与氧化铝膜层的沉积和烧结过程。氧化铝膜层使不锈钢在800℃恒温氧化速率明显降低,表明其抗高温氧化性能得到提高。同时,其腐蚀电位正向移动,腐蚀电流密度降低1个数量级,表明其耐腐蚀性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合金化热镀锌层与基体的剥离性能,设计了一种用于剥离合金化热镀锌层的特殊试验装置和专用胶.利用该装置可以在普通的万能拉伸仪上将合金化热镀锌层从镀锌板基体上剥离下来,同时测定出其镀层脱落过程的剥离力,发现镀层剥离时剥离力曲线趋于水平线.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镀层整体与基体分离,X射线衍射分析剥离前试样由г,г1,δ和α-Fe相构成,剥离后基体侧含有г,г1,α-Fe相,镀层侧只有г,г1和δ相.这说明合金化热镀锌层在外力的作用下出现了沿镀层与基体的交界层(г+г1)开裂而发生剥离.  相似文献   

15.
汽车底漆自动沉积涂料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龙沁  谢克难  廖立  康明 《材料保护》2005,38(7):52-53
自动沉积涂料中的活性物质是影响漆液活性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其加入量对溶液的稳定性和漆膜具有很大的影响.采用自行研制的丙烯酸乳胶,将乳胶、碳黑浆及活性剂配制成稳定的自泳漆浴液,研究了氢氟酸等物质对浴液活性的影响,找到了一种简便的涂料稳定性的判断方法,为实际应用中确保涂料涂装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周林  王辉  姜进京 《材料保护》2021,54(3):106-108
近年来,镀层热成形钢零部件大量应用于车身,较好的涂装性能是零部件获得良好耐蚀性的关键因素.为此,通过使用涂装模拟试验、扫描电镜、磷化膜重测试、循环腐蚀测试等方法对比研究了锌基镀层热成形钢与铝硅镀层热成形钢的磷化性能及涂装后的腐蚀性能.结果 表明:(1)锌基镀层热成形钢的磷化膜较铝硅镀层热成形钢的更均匀,符合当前车厂一般...  相似文献   

17.
范崇智  左禹  唐聿明 《材料保护》2007,40(5):29-30,39
研究了18-8不锈钢表面化学镀Pd的镀液配方和工艺条件.采用失重法和极化曲线电化学测试方法研究了镀Pd样和空白样分别在20℃和100℃的10%和20%的H2SO4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镀Pd样的耐蚀性相对于空白试样有显著提高.分析探讨了两种试样在不同浓度的H2SO4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表调对汽车涂装磷化成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法军  李承樵 《材料保护》2006,39(11):62-64
大型汽车涂装生产线上的通道温度可达40~50℃,湿度达90%~95%,磷化膜在这种高温高湿环境中极易发黄发花.介绍了胶体钛盐表调的成分及作用机理,分析了钛盐表调对磷化成膜发黄发花的影响,通过对表调使用工艺的改进,可提高生产过程中磷化膜质量.  相似文献   

19.
陈锋光  柯培玲  汪爱英 《材料导报》2012,26(12):105-108
采用真空阴极电弧制备了TiAlN涂层,研究了N2气压和基体负偏压对涂层硬度的影响规律,分析了涂层的致硬机理,探讨了硬度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2降低入射离子能量,降低增原子扩散,导致晶粒细化;基体负偏压增大入射离子能量,导致涂层致密化并依次出现(200)、(111)、(220)、(200)择优取向.TiAlN涂层的硬度受Ti、Al、N原子间键能,生长面择优取向及晶粒显微组织的影响.其中最薄弱因素起决定作用.摩擦学性能研究表明,高硬度TiAlN涂层易形成磨粒磨损,摩擦系数和磨损率高;低硬度TiAlN涂层易发生粘着磨损,摩擦系数和磨损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