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铜对低碳HSLA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不同铜含量对低碳HSLA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铜能显著提高该钢的强度,但降低该钢的韧性。铜含量对HSLA钢强韧性的作用受时效温度的影响,提高时效温度可使不同铜含量的HSLA钢的强韧性差异减小。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介绍了铁锰合金的组织与性能,并就各种合金元素对铁锰合金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作了详细讨论。初步探讨了品粒尺寸、马氏体相变及夹杂物等对性能的影响。显示了低温下晶界在铁素体钢和奥氏体钢中的不同力学行为,£马氏体的形成机理及合金元素对奥氏体堆垛层错能和变形机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新型锰—镍合金白口铁的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佳 《材料导报》2015,29(7):118-120, 141
针对不同锰、钒含量的Q345塔材用钢进行了微观组织和冲击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锰含量较高(1.49%(质量分数))时,钢中形成的珠光体团和铁素体晶粒尺寸较大;添加钒可以明显细化珠光体团和铁素体晶粒。在相当的情况下,增加较多的锰能提高钢的冲击性能,而增加少量的钒却能显著提升钢的冲击性能。钢样的断口都呈现韧窝状断口,而钒含量较高时,断口上韧窝尺寸相对细小和均匀。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Si和Nb对高强热轧高扩孔钢板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扩孔性能的影响,在CSP连轧线上进行了3种成分试验钢的热轧试制,并对试验钢在扩孔过程中裂纹的形成和扩展行为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3种成分热轧钢板的显微组织均由铁素体和贝氏体组成,钢板的抗拉强度均高于610 MPa,伸长率大于24.5%,扩孔率高于104%;Si含量的增加,提高了组织中铁素体的含量,钢板的强度、伸长率和扩孔率得到提高;Nb含量的增加,细化了钢板的组织,钢板的强度和扩孔率增加明显,伸长率变化不大;试验钢在扩孔过程中裂纹主要沿铁素体和贝氏体的晶界处扩展,部分裂纹穿过铁素体晶粒.  相似文献   

6.
锰对ZA—27合金高温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锰对ZA-27合金的组织及高温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锰后,在晶界处形成了大量硬且分散的复杂化合物,从而使合金强化,尤其是使合金在150-180℃时的热强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采用金相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对两卷冷轧双相钢(7#和16#)的微观组织进行了观察并分析了其组织与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7#试样组织为多变形铁素体+岛状马氏体;16#试样组织为饼形铁素体+岛状马氏体+大量游离渗碳体,铁素体的尺寸较大,数量较多,马氏体岛的数量较少,尺寸偏大,发生分解的马氏体岛数量较多。16#试样组织未完全再结晶导致组织粗大、细晶强化贡献弱是其屈服强度较低的主要原因;大量未奥氏体的渗碳体导致马氏体岛数量少及发生碳化物分解的马氏体量多是其抗拉强度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焊接对800 MPa级Ti、Nb复合微合金化析出强化超细晶粒钢组织性能的影响.运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实验钢进行单道次焊接热循环试验,并研究冷却速度、冷却时间t8/5对焊接热影响区粗晶区(CGHAZ)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却速度5~15℃/s,CGHAZ的组织为贝氏体,冷却速度进一步增大,会出现马氏体.随着冷却时间t8/5的增加,原奥氏体晶粒尺寸逐渐增加,硬度值逐渐降低,冲击韧性先上升后下降.t8/5为20~120 s时,CGHAZ显微硬度(223~250.4 HV)均小于母材的显微硬度(270.6 HV),出现软化现象,t8/5为20 s时,冲击吸收功最高,为18.2 J,但仅有母材的25.3%.经历焊接热循环后,奥氏体晶粒粗化以及CGHAZ出现贝氏体组织是导致脆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Si、Mn合金化球墨铸铁在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组织以及硬度、韧性和冲击磨损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这种复相球墨铸铁材质是一种优良的抗磨材料。  相似文献   

10.
碳、锰元素延迟形变强化相变动力学.间隙碳主要表现为延长形变强化相变孕育期,动力学曲线右移,而代位锰主要表现为延缓形变强化相变过程的进行,对相变孕育期的延长作用较碳要小.  相似文献   

11.
采用OM和SEM研究了奥氏体化温度对HSLA钢组织演变和低温韧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奥氏体化温度由850℃升高至950℃(实验钢的AC3温度为819℃)并保温30 min后,奥氏体的平均晶粒尺寸由7.22 μm增大到17.39 μm,在850~950℃淬火后的显微组织均为板条马氏体,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呈下降趋势,延伸...  相似文献   

12.
实验钢在传统C-Mn钢的基础上添加低合金元素Ti,通过调整钢中Mn元素含量,同时采用简便的控制轧制与控制冷却工艺,获得了良好的组织形态及纳米尺度析出物,从而在保证优良延伸性能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了钢板的强度,显著降低了钢材成本。使用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微观组织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当实验钢Mn含量从1.05%(质量分数,下同)提高至1.5%,平均晶粒尺寸从6.4μm细化至5.2μm;基体中纳米尺度TiC的析出量明显增加;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分别提高了56.7,42.2MPa和1.2%,达到了558.7,662.2MPa和22.4%。  相似文献   

13.
硅及等温淬火工艺对CrMnSi钢机械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硅和等温淬火工艺对高碳低合金马氏全-贝氏体钢金组织与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含硅量与等温淬火工艺条件下,获得了不同的机械性能。针对实际使用要求,选择合理的工艺规范。  相似文献   

14.
淬火对含ZrC的20Mn2钢的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淬火冷却对含0.2%(体积分数)ZrC颗粒(粒径0.2~1.2μm)的20Mn2钢在大形变量轧制后的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rC粒子作为大形变量热轧变形中的奥氏体形变核心及再结晶核心,对奥氏体晶粒的超细化有显著的作用,而显著细化的晶粒提高了完全获得马氏体组织的临界冷却速度,使水冷淬火态马氏体的数量、长度和宽度减小,使油淬态珠光体的数量减少、渗碳体片变短、变薄.在冷却过程中,细小的奥氏体晶粒转变为更细小(1~2μm)的铁素体晶粒,保留了热轧变形时的形变位错组织,使水淬态20Mn2钢的延伸率不下降的同时强度成倍提高,油淬态20Mn2钢在强度大幅度提高的同时延伸率成倍提高.  相似文献   

15.
采用熔炼铸造法制备AP65合金阳极材料,采用恒电流扫描法、动电位极化扫描法和浸泡法研究Mn含量对其在3.5%NaCl中的电化学性能和自腐蚀性能的影响,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其显微组织和腐蚀形貌进行观察和检测。结果表明Mn元素的加入,能粗化AP65阳极的铸态组织,使AP65阳极的腐蚀电位正移,腐蚀电流密度减小,耐蚀性能得到显著提高;使AP65阳极平均电极电位负移,当Mn含量为0.3%时,AP65阳极平均电极电位最负,达到-1.528VSCE。  相似文献   

16.
铝合金阳极微观组织对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研制高效铝合金阳极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分析技术,考察了合金枝晶形态,日粒大小,第二相粒子特征等微观组织因素对铝阳极电化学性能和表面溶解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枝晶的粗细均匀程度决定了阳极表面溶解的均匀性;日粒越细小阳极电流效率越高;具有大小均匀,形态规则,数量适中的第二相粒子的铝阳极表现为较为的综合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17.
连续镀锌DP600双相钢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制备了连续镀锌DP600双相钢,利用光学显微镜、SEM、EBSD技术对其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利用X射线衍射和EBSD技术分别对钢板的宏观织构和微观织构进行了测定;并对其力学性能、n值和r值进行了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试样组织为铁素体+马氏体岛的双相组织,该钢板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和成形性,达到了DP600级别双相钢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8.
赵国英  牛建平 《材料导报》2007,21(F11):259-262
论述了高强度低合金(HSLA)钢晶粒细化理论及强度提高途径,综述了高强度低合金(HSLA)钢晶粒细化技术及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探讨了超细晶技术的理论依据及存在问题。为高强度低合金钢组织超细化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Si对中锰钢淬火配分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20Mn5钢和20Mn5Si2钢进行淬火和配分(Q&P)工艺处理,用扫描电镜观测其微观组织,用X射线法测量残余奥氏体量,研究了Si对其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中的奥氏体含量明显高于传统的TRIP钢和Q&P 工艺处理钢;在相同Q&P工艺条件下,20Mn5Si2钢比20Mn5有较多的残余奥氏体,析出物数...  相似文献   

20.
Effects of microalloying Ti and B on themicrostructures and low temperature toughness ofmanual metal arc (MMA) deposits were investi-gated.Weld metals containing 200-300 ppm Ti and29-60 ppm B deposited by manual coated elec-trodes provided an optimum low temperaturetoughness.The addition of B in weld metals low-ered the γ→α transformation temperature whichpromoted the acicular ferrite (AF) transformation.Solid solutioned B suppressed grain boundaryferrite as well as side plate ferrite formation andbenefited the acicular ferrite formation.Titaniumprotected B from oxidizing as well as nitriding andformed Ti-Mn silicate inclusions.Ultra-high volt-age electron microscope analyses showed that TiOstructure in the Ti-Mn silicate inclusions was thefavorable nucleation site for acicular ferrite form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