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选择了9只高、中、低S.E.F.R.值的活性染料,研究了其配伍值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染色工艺参数改变时对染料的S、MI、LDF、T50值有明显影响。高S.E.F.R.值的染料,当染色温度在30℃-70℃之间变化,染料的MI%值的变化幅度为12%-20%,并随染色温度的上升而下降,当盐的浓度变化时,MI%值变化不大,但随浴比的升高而升高:中等S.E.F.R.值的染料,染色温度对MI.%值影响不大,随染色浓度的升高而下降,盐浓度的影响较小,而随浴比的升高而上升:低S.E.F.R.的染料,随染色温度上升,染料的MI.%逐渐上升,超过50℃时有所下降,并随着染色浓度的上升而下降,盐的浓度增加MI.%下降,但随浴比的上升而增加。  相似文献   

2.
活性染料S、E、F、R值测试与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详细叙述了活性染料特征值(S、E、F、R)的测试方法,并系统研究了对特征值的影响因素,减小浴比,S、E、F、R值增大,S值对浴比变化不明显,提高染液中无机盐的浓度S、E、F、R增加,对S值高的染料则有所降低;碱剂用量则对S、E、P、R值的影响各不相同;温度升高S、E、F、R值有所下降,而R值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详细叙述了活性染料特征值(S、E、F、R)的测试方法,井系统研究了对特征值的影响因素,减小浴比,S、E、F、R值增大,S值对浴比变化不明显,提高染液中无机盐的浓度S、E、F、R增加,对S值高的染料则有所降低;碱剂用量则对S、E、F、R值的影响各不相同;温度升高S、E、F、R值有所下降,而R值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4.
汉麻织物活性染料浸染染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汉麻在浸染中的提升性能以及盐、碱、固色时间、固色温度、浴比等工艺条件对得色的影响,通过吸固曲线得到了染料在汉麻上的S、E、R、F值。结果表明,活性染料在汉麻上染色效果较好,各项牢度也较好。  相似文献   

5.
通过探究环保型活性染料三原色BS-RR型各染料的上色性能、固色性能,得到并计算出染色特性参数值:直接性S、吸尽率E、固色率F及反应速率R;通过探究工艺参数:电解质用量、碱剂用量、温度、时间、浴比对染料上色及固色性能的影响,发现活性染料三原色BS-RR型具有宽泛的工艺宽容性,非常高的配伍性和移染指数MI来保证用活性染料染色的一次成功率,尤其适合小浴比染色,具有节能减排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活性染料特征值S、E、F、R(S-直接性值,E-吸尽值,F-固色值,R-固色速率)来判断适用于低盐染色的活性染料类型,选择双活性基型活性染料,按一定工艺处方,浸染纯棉织物,测定不同S值活性染料的固色率随电解质盐用量的变化情况。分别对特征值高、中、低的三类染料进行低盐染色实验,实验表明,中等S值的活性染料适合进行低盐染色,其固色率较高,盐用量可降为常规用量的1/4—1/3,浴比为1:10,其中以无水硫酸钠与柠檬酸钠1:2复配作促染剂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活性染料S、E、F、R值测试与配伍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采用活性染料特征值S,E,F,R(S-直接性值,E-吸尽值,F-固色值,R-固色速率)来评价染料的配伍性,选择双活性基型活性染料,按一定工艺处方,浸染纯棉织物,测定各染料S,E,F,R值,通过测试出的S,E,F,R值选择一些染料进行组合,拼色和研究,通过实验证明,用S,E,F,R值相近的染料拼色,染色时均匀上色。色相变化很小,而用S,E,F,R值相差大的染料拼色。染色过程中色差变化很大。染色难以控制。  相似文献   

8.
根据活性染料染色特征值S.E.F.R.选择适用于中性固色工艺的活性染料,结果表明,S值高和低的活性染料对碱的浓度和温度敏感,对固色率的影响较为杂乱,但在温度为80℃时,这类染料的固色率均达到峰值:染色特征值在50-60范围内的活性染料适用于中性固色、以甲酸钠为中性固色剂对活性染料进行中性固色实验,其固色率均可达到60%左右.各项牢度均达到标准。最佳工艺条件为:甲酸钠:15g/L;尿素:20g/L;双氰胺10g/L,固色温度85℃:浴比:1:20。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C.I.硫化黑1对疏水性的聚乳酸纤维进行染色。实验发现,在2.0%色度下,染色纤维的颜色强度随分散剂用量的增加而得以提高,并在分散剂浓度达到6g/L时(浴比1:20),达到最大值;继续增加分散剂的用量导致颜色强度值下降。由于聚乳酸纤维的光学折射率低于聚酯纤维,因而在相同染色条件下,可以获得较高的颜色强度值。随着染色温度的提高,染色纤维的颜色强度值得以相应的提高,并在115℃时达到较高值;继续升高温度导致颜色强度值下降,这可能是由于染料分子的聚集引起的。染料对聚乳酸纤维的提升效果不明显,可能是因为染料与聚乳酸纤维之间亲和力不高所致。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超高温高压法对芳纶1313进行染色,分别研究了染料种类和染色温度对芳纶1313纱线染色日晒牢度、K/S值及染透性等方面影响,结果发现,分散染料所染纱线的各项染色性能都比阳离子染料和还原染料好;随染色温度升高,日晒牢度、纤维表面颜色深度及其纤维染透性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而纱线的断裂强度随染色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1.
浅谈影响聚氨酯性能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聚氨酯胶黏剂和密封剂近年发展概况。探讨影响聚氨酯性能的因素,指出形态结构的重要性,着重介绍聚氨酯合成方法和软段分子结构对其制品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1 前言 对于水泥企业而言,水泥质量的关键取决于熟料的质量.然而熟料的强度又是衡量熟料性能的重要指标.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2006年上半年我公司2号线生产的熟料质量不够理想(表1).从表1可以看出:该线生产的熟料3d抗折、抗压强度相对较高,但28d强度很不理想.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近年来温度、压力和剪切力对航空润滑油粘度影响的研究进展,给出了温度-粘度、温度-压力-粘度的关系经验公式,并比较了润滑油关于剪切力的实验方法。不同分子量的润滑油的粘度统计分析表明,这些公式较好地拟合了润滑油的粘度变化;压力对润滑油粘度影响的经验公式计算表明,对于在高压条件下工作的润滑油,润滑油粘度受压力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4.
孟祥勇 《当代化工》2016,(2):378-382
CO_2混相驱是一种可以将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CO_2气体用于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环保采油方式。基于多孔介质中CO_2混相驱渗流规律的影响因素很多,针对我国油藏非均质性严重、混相困难等特点,分析影响我国CO_2混相驱的因素,通过数值模拟对孔隙结构、注入速度、储层非均质性、地层压力和初始含油饱和度五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筛选出影响CO_2混相驱混相效果的主控因素,在认识影响CO_2混相效果主控因素的基础上,为油田调整开发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复合肥结块因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复合肥结块影响因素复杂,运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对影响复合肥结块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影响复合肥结块的因素依次是温度、粒度、压力、时间。通过对影响复合肥结块的温度、粒度、压力、时间进行单独实验,推导出结块的经验关系式,对于复合肥的生产和防结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图像处理中光学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煤样在光源的照射下所形成图片煤颗粒浓度参数分析说明为例,初步探讨和分析了在图像处理方面光学各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管秀荣  刘丽影 《辽宁化工》2005,34(5):185-186,189
通过实验研究了溶液pH值对钾盐镀锌液的阴极电流效率、分散能力、镀锌层的外观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pH值在5.0~6.0范围内变化时镀层外观较好,当pH值为6.0时镀液的阴极电流效率最高为96.81%,分散能力最好,达32.22%,孔隙率最低为3个/cm^2。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杂质、烧成工艺、烧成制度、气孔、晶界以及表面的粗糙度等方面对透明AlON陶瓷透明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银镜反应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正宇  曾楠丽 《辽宁化工》1999,28(4):224-225
银镜反应是中学及大学有机化学实验中的一个典型反应,但由于操作方法及种种因素的影响,往往得不到理想的实验结果。本文在反复实验的基础上,对影响银镜反应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