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聚丙烯固相接枝丙烯酸聚合动力学及其接枝聚合速率模型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基于自由基固相接枝聚合的终止反应主要是自由基单基终止反应的假设提出了相应的聚合机理,并建立了聚合速率模型,聚合速率与引发剂浓度呈1次方、与单体浓度呈小于1次方关系,与聚合温度服从Arrhenius关系.实验考察了聚丙烯固相接枝丙烯酸体系聚合温度、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与初始接枝聚合速率的依赖关系,这一关系与上述速率模型十分吻合.采用无约束非线性优化方法得到了各参数的全局最优解:频率因子为6.868×109,表观活化能为58.89 kJ•mol-1,单体浓度的幂为0.78.  相似文献   

2.
武芹  王凳  王鉴 《塑料科技》2013,41(8):36-40
基于聚丙烯(PP)固相接枝聚合的终止反应主要是自由基单基终止反应的假设提出相应的接枝聚合机理,并建立聚合速率模型。实验考察了PP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体系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聚合温度与聚合初期接枝速率的依赖关系。结果表明:初始聚合速率与单体浓度呈1.57次方、与引发剂浓度呈0.48次方关系,与聚合温度关系服从Arrhenius方程,并求得接枝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为86.63kJ/mol。  相似文献   

3.
聚酯纤维光化学接枝共聚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聚酯纤维与丙烯酸光化学引发接枝共聚的改性方法,探讨了溶胀时间与温度、二苯甲酮(BP)浸泡时间与浓度、辐照时间、单体浓度等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间甲酚的溶胀时间为2h、溶胀温度为60℃、BP的丙酮浓度为0.2 mol/L、BP的丙酮浸泡时间为1h、光照时间为2h、丙烯酸浓度为0.9mol/L时,聚酯纤维的接枝率较高;同时,用红外光谱证明了聚丙烯酸接枝链的存在。  相似文献   

4.
聚丙烯无纺布预辐射固相接枝丙烯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缘  兰新哲  党晓娥  艾晓燕 《应用化工》2006,35(5):332-334,341
以聚丙烯(PP)无纺布为基材,以丙烯酸为单体,进行预辐射固相接枝聚合,考察了外部环境、辐射剂量、温度、反应时间、单体用量、介质、阻聚剂、交联剂对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预辐射固相接枝聚合方法,可将丙烯酸单体接枝在PP无纺布上,辐射剂量增大可提高接枝率;反应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在低、高温阶段有所不同。最佳反应条件为:氮气环境,辐射剂量大于50 kGy,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3 h,单体浓度30%,反应介质为水,阻聚剂0.8 g,交联剂用量为5 mL。  相似文献   

5.
淀粉接枝共聚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研究了MMA、BA、AA和MMA-BA混合单体在木薯淀粉上的接技共聚反应;考察了聚合温度、单体的浓度、种类和配比、引发剂用量等因素对转化率、聚合速率、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聚合温度和引发剂用量的上升,接枝效率均上升;单体浓度上升,接枝率、初始聚合速率和最终转化率也上升,但接枝效率则下降;接枝率和接枝效率依MMA>BA>AA的顺序递降,使用MMA—BA混合单体则介于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6.
淀粉与丙烯酸接枝共聚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过硫酸盐氧化方法将丙烯酸接枝到木薯淀粉上。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浓度和丙烯酸用量对接核反应的影响。反应温度升高,过硫酸盐分解速率加快,淀粉游离基增多,能提高接枝量和接枝效率。延长反应时间,可提高单体转化率,但对接枝量和接枝效率影响不大。引发剂用量以3.0×10~(-3)mol/L为宜。丙烯酸用量以2.5~5.0mol/L为宜。增加丙烯酸用量,均聚反应加快,对淀粉接枝不利。红外吸收光谱证明,淀粉-聚丙烯酸接枝共聚物出现淀粉和支链聚丙烯酸的特征吸收峰。电子扫描电镜图片表明,原淀粉表面光滑,呈球形颗粒结构。接枝淀粉表面沉积着聚合物,形貌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升高而急剧下降可以看出,接枝共聚物的水溶液呈假塑性流体。高接枝量的接技物表观粘度较大,有较高的剪切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乳化剂,过硫酸钾(KPS)引发苯乙烯/丙烯酸丁酯(St/BA)乳液共聚,加入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聚丁二烯生胶(PB)作为交联剂,研究了聚合温度、引发剂浓度、乳化剂浓度、单体配比对聚合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共聚体系的表观活化能为70.67kJ/mol,聚合初始速率与引发剂浓度的0.43次方、乳化剂浓度的0.56次方和单体BA的0.49次方成正比。  相似文献   

8.
聚丙烯纤维与丙烯酸接枝共聚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用高锰酸钾 /硫酸作为引发体系 ,聚丙烯纤维与丙烯酸进行接枝共聚反应。研究聚丙烯纤维接枝率与硫酸浓度、丙烯酸浓度、高锰酸钾浓度、高锰酸钾预处理纤维时间、预引发时间、聚合温度和反应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硫酸浓度为 0 .2 mol/ L,高锰酸钾浓度为 5× 10 - 3mol/ L,丙烯酸浓度为 0 .8mol/ L,高锰酸钾预处理时间为 30 min,预引发时间为 32 min,反应温度为 80℃ ,反应时间为 3.5h时 ,接枝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对n-BuLi/GDEE(醚类微观结构调节剂)/环己烷体系丁二烯聚合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发现GDEE的加入提高了聚合速率,随GDEE/Li(摩尔比)增大和反应温度的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单体浓度与聚合速率呈一次方关系;在50℃,GDEE/Li为1.4时,引发剂浓度与聚合速率呈一次方关系。当GDEE/Li为1.4时,聚丁二烯基锂几乎完全解缔为单量体。  相似文献   

10.
采用反相乳液法进行淀粉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反应的机理研究,考察以过硫酸铵引发机械活化淀粉(mSt)与丙烯酰胺(AM)接枝共聚反应速率Rg与引发剂浓度[I]、乳化剂浓度[E]、单体浓度[M]和淀粉浓度[mSt]的关系,推导并验证该反应体系的动力学模型及反应机理。结果表明,本实验得出的动力学关系式为:[][][][]1.24 0.76 1.54 0.33gR∞mSt I M E,与理论推导出的动力学关系式:[][][][]0.5~1 0.5~1 1~1.5 0.6pR∞mSt I M E基本一致,机械活化淀粉与丙烯酰胺在反相乳液中进行接枝共聚反应符合自由基聚合机理;在聚合过程中,引发剂分解副反应、诱导分解及"笼壁效应"导致引发效率降低,单基终止和双基终止反应同时存在;推导出共聚物消耗单体量与参加反应单体总量的比值(X):[][][][][][][]0.5 0.50.5 0.5 0.5 0.51 2 31/X=1+KM/mSt+KmSt I/M+KI/mSt,单体浓度、淀粉乳浓度和引发剂浓度对其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溶液聚合方法,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腐植酸、丙烯酸为原料接枝共聚。考察了丙烯酸中和度、引发剂用量、物料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合成腐植酸钠-丙烯酸接枝共聚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聚合工艺条件为:丙烯酸中和度90%,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8h,加入引发剂浓度为4.0%(AA单体为参照),丙烯酸与腐植酸钠物料比...  相似文献   

12.
曾尤东  贾润礼  闫赫 《塑料科技》2012,40(4):123-126
综述了溶液接枝法、熔融接枝法、固相接枝法等常用的聚乙烯(PE)接枝改性方法,介绍了丙烯酸、马来酸酐等通用的PE接枝单体,分析了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助剂及反应温度等因素对PE接枝反应的影响,预测了PE接枝技术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3.
PVC片材表面的光接枝亲水化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彪  李莹  王习群 《中国塑料》2004,18(8):65-68
采用光接枝聚合方法对商品化PVC片材进行了表面亲水化处理。以二苯甲酮作引发剂 ,丙烯酸为接枝单体研究了反应过程中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反应时间对亲水化效果的影响。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 (ATR FTIR)分析发现 ,在 15 5 5cm-1处出现COO-的特征峰 ,证明丙烯酸已经接枝到材料表面。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 ,接触角持续下降 ,3 0s以后趋于恒定 ,最低可达 3 3°。较低单体浓度下 ,均聚反应较弱 ,材料的亲水性要好于高单体浓度时的情况。同样 ,较低引发剂浓度时 ,引发剂的自屏蔽效应弱 ,有利于接枝反应 ,接触角要比高引发剂浓度条件下小  相似文献   

14.
两种不同引发剂在木薯淀粉接枝丙烯酸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详细地研究了淀粉接枝丙烯酸反应过程中 ,两种不同的引发剂过硫酸钾 -亚硫酸氢钠和硝酸铈铵在淀粉接枝丙烯酸共聚反应的影响 ,对一些反应条件如引发剂浓度、反应的温度、单体的浓度、单体的中和度、反应的时间等进行了单因素试验 ,以接枝率 ,单体转化率 ,接枝效率为主要考查目标 ,从而得出试验的最佳条件。在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的引发下 ,最佳的反应条件是 :反应温度 35℃ ,引发剂的浓度是 2 .8m mol/· L- 1 ,丙烯酸的浓度是1.1mol· L- 1 ,反应时间 3h,中和度为 80 %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魔芋粉接枝共聚反应规律和研究进展,总结了不同的引发剂及其浓度、单体浓度、pH值、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对接枝聚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二甲苯溶液中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研究了丙烯酸在聚乙烯上的接枝共聚。讨论了反应温度、单体浓度和引发剂浓度对接枝率的影响。用红外光谱、XPS、薄层色谱和接触角证实了接枝物的存在。又制备了接枝物钠盐。  相似文献   

17.
物理变性淀粉的接枝共聚反应及其应用性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经过热处理的变性淀粉分别与醋酸乙烯酯和丙烯酸的接枝共聚反应 ,并用红外光谱验证了该反应。应用性能的实验结果表明 :变性淀粉与醋酸乙烯酯的接枝共聚反应最佳反应条件是 :单体浓度为 0 .63 mol/L ,引发剂浓度为 2 .6mmol/L,反应温度 70℃ ,淀粉浓度 70 g/L ;变性淀粉与丙烯酸接枝共聚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是 :单体浓度 0 .42 mol/L ,引发剂浓度 3 .0 mmol/L,反应温度 70℃ ,淀粉浓度 70 g/L。将该接枝共聚物作为胶粘剂用于纸浆的粘合 ,与纯变性淀粉粘合剂比较 ,所压制纸板的性能得到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淀粉接枝丙烯酸类超强吸水剂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淀粉、丙烯酸为原料,经接枝聚合合成了淀粉接枝丙烯酸类中吸水剂,着重讨论了交联剂、引发剂用量、中和度、单体组成、反应温度地吸水剂吸水率的影响,得到了吸蒸馏不800-850g/g的超强吸水剂。  相似文献   

19.
淀粉反相乳液法三元接枝共聚改性研究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酸(AA)为接枝单体,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技术对木薯淀粉进行接枝共聚改性,生成淀粉-丙烯酰胺-丙烯酸三元接枝共聚物(St-g-AM/AA)。考察反应温度和时间、引发剂和单体浓度、单体配比等因素对淀粉三元接枝共聚反应过程的影响规律,并通过红外光谱等表征共聚物结构。实验结果显示: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和单体比、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三元接枝共聚改性反应影响显著;红外光谱和电镜扫描表征证明接枝共聚反应发生在淀粉颗粒表面,经三元接枝共聚反应淀粉已被AM和AA成功改性。  相似文献   

20.
淀粉与丙烯酰胺的接枝共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在硝酸铈铵作用下,淀粉和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合的反应规律,探讨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pH值、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接枝聚合的影响,并对不同的引发体系引发淀粉—丙烯酰胺接枝聚合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以硝酸铈铵引发的淀粉—丙烯酰胺接枝聚合所产生的均聚物少,引发效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