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简称“双评价”)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合理布局建设空间的依据。本文首先探讨双评价的概念内涵,然后梳理双评价的实践研究现状,进而总结归纳双评价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分析发现: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最早为单因素评价,主要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环境、生态和灾害承载力等进行评价,后期由于区域环境的复杂性逐渐转变为综合指标评价。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指标体系涵盖各个方面,并已形成多要素叠置综合评价、空间作用及其趋势模拟、基于生态位的适宜性评价和参与式综合评价四种适宜性评价方法。未来的双评价应广泛借鉴区域环境评价的相关学科理论与方法,构建完善的研究体系,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推动指标体系规范与统一,完善评估框架与技术方法,研发开放式评价系统,构建可与空间管制政策对接的适宜性分类体系,扩展适宜性评价的案例研究和应用范围,同时应促进宏观空间开发适宜性和微观建设适宜性的统一和整合。  相似文献   

2.
郑州航空港区是2013年国务院批复的国家级经济综合试验区.目前航空港区建设突飞猛进,但其规划只重视地面规划,对地下空间规划缺乏统筹考虑.本次评价选取城市地质环境作为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主要影响因素.综合考虑城市地质环境条件,分析各影响因素,确定了各评价因子的权重,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航空港区进行地下空间适宜性评价.航空...  相似文献   

3.
随着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表层空间规划远远不能满足目前的城市发展需求,因此,向城市地下空间发展是长株潭核心区发展的未来趋势.文章主要是借助层次分析法和GIS技术针对长株潭核心区城市群60 m以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进行适宜性评价分析,按照0~15,15~40,40~60 m,3个层段进行评价,得出长株潭城市群适宜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具有为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地下开发利用建设提供决策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滑县黄河故道区沙荒地土地开发项目为例,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构造项目区待开发土地的适宜性评价模型,重点对沙荒地进行了宜农、宜园、宜林3个适宜性方向的评价,并进行了土地开发方向区域的划定研究。  相似文献   

5.
文中结合青海省西宁市实际,合理构建了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指标体系,并运用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对西宁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可以为西宁市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依据,也可为其它河谷型城市开展市县级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河北省万全县郭磊庄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为例,依据土地适宜性评价原则,把对土地质量有显著影响的自然条件、农田基本建设因素确定为基本因素,选择10项土地适宜性评价因素、因子构建评价体系,对项目区内的土地进行了适宜性评价。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土地适应性评价为因地制宜进行土地开发整理提供科学依据;运用GIS软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科学可靠;评价范围小,定量指标数据不易获取。  相似文献   

7.
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单元划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采煤塌陷地的特点和目前采煤塌陷区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的不足,在初次划分的采煤塌陷区基本评价因素同质评价单元的基础上,叠置采煤引起的各种因素得到采煤塌陷地评价单元.根据评价单元之间带权重的欧氏距离,依次将面积较小而不具有实际意义的同质单元合并到相邻的最相似单元中,并以单元的面积为权重计算合并后的单元的因素评分值,得到适合于采煤塌陷区的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单元.  相似文献   

8.
以河北省万全县郭磊庄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为例,依据土地适宜性评价原则,把对土地质量有显著影响的自然条件、农田基本建设因素确定为基本因素,选择10项土地适宜性评价因素、因子构建评价体系,对项目区内的土地进行了适宜性评价.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土地适应性评价为因地制宜进行土地开发整理提供科学依据;运用GIS软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科学可靠;评价范围小,定量指标数据不易获取.  相似文献   

9.
在云南省建设山地城镇的战略背景下,以曲靖市罗平县为例,通过建立低丘缓坡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对罗平县低丘缓坡建设用地适宜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适宜性等级进行划分,进而为罗平县低丘缓坡土地用于建设用地开发的合理性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10.
文中以安山矿区的自然状况和地质采矿条件为前提,建立了土地破坏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安山矿区采煤沉陷破坏土地复垦利用方向的适宜性进行了评价,确定了安山矿区采煤沉陷破坏土地的复垦利用方向,对类似条件下的矿区采煤沉陷地复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县域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以廊坊市固安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用地粗放与人均耕地锐减之间的矛盾成为提出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依据。本文以廊坊市固安县为例,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了城镇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乡镇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固安县各乡镇土地集约利用的整体水平并不高,乡镇土地利用的重点应放在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方面,走集约式土地利用方向,能最大程度地提高乡镇土地利用效益。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用地粗放与人均耕地锐减之间的矛盾成为提出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依据。本文以廊坊市固安县为例,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了城镇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乡镇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固安县各乡镇土地集约利用的整体水平并不高,乡镇土地利用的重点应放在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方面,走集约式土地利用方向,能最大程度地提高乡镇土地利用效益。  相似文献   

13.
有效控制国土空间开发强度是推动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保障。本文以河北省148个县域空间为研究单元,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和GIS的空间表达方法,结合OLS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国土开发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影响机理,得出结论如下:1)在县域层面存在显著为正的空间自相关,呈现趋同趋势,LISA局部自相关结果表明全省国土开发强度有着明显的"点—带—片"状结构特征; 2)人均GDP、人口密度、地均财政支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和坡度系数对国土开发强度有正向影响,而地均固定资产投资、地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和到渤海距离有着负向影响,这些因素在不同区域呈现影响程度和作用敏感性有着显著差异; 3)地理区位基础是影响国土开发强度的最直接因素,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对开发强度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提高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能减缓开发强度过快上升,农业保护能有效地控制国土开发利用方向与强度。研究结果以期为河北省差别化管控国土开发强度、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提供参考,并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的界定,建立了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指标体系,对福建省9个地级以上的城市进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计算得出各个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分值,并尝试用聚类方法对福建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划分类别,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探究其原因。结果表明:1)靠近沿海的南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最高,中部城市次之,北部城市土地低度利用,这是由城市产业结构的差异造成的;2)在福建省省域空间上,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呈阶梯状分布,这主要是由区域区位优劣造成的。通过对福建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差异的分析研究,反映了该区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差异,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和城市土地储备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划分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对省级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划分影响因素、划分方法和程序进行探讨,并对江西省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方法:采用叠加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相结合,以县域为基本划分单元,按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聚类分析,并结合专家决策系统形成最终分区成果。研究结果:按照省级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划分方法,将江西省99个县(市、区)划分为3种一级类型区:鄱阳湖平原岗丘类型区、赣中丘陵盆地类型区、赣周边丘陵山地类型区和6种二级类型区(工程模式):环湖圩田平原工程模式、河网平原工程模式、岗地低丘工程模式、河谷盆地工程模式、红砂岩类丘陵工程模式和丘陵低山工程模式,形成了类型区分布图。研究结论:本研究确定的分区方法科学合理,易于操作,江西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成果符合江西实际,对江西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在城镇化进程中,建设用地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建设用地是否节约集约利用关系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首先从区域建设用地的利用特点和影响因素出发,构建了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体系。然后以保定各市县为例进行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评价,最后运用聚类分析法对保定市各市县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进行分级,同时进行GIS区域空间差异评价,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7.
刘杰  王恒伟  陈威 《资源与产业》2012,14(4):122-127
土地利用分区是土地利用区域差异性的客观反映,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关键内容,也是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重要手段,对于科学制定土地利用方向,合理确定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以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回顾了土地利用分区的概念、内涵及尺度,详细介绍了土地利用分区的3种类型,然后以安徽省蚌埠市为例,进行了市(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的土地利用分区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土地利用综合分区和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两种分区模式。  相似文献   

18.
传统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受人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大,评价结果不够准确。采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可简化评价过程,避免主观影响。本文建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BP神经网络模型,并以湖北省鄂州为例,进行城市土地利用集约评价,网络输出结果显示:鄂州城市土地利用处于中等集约水平。该评价结果与鄂州城市土地利用实际情况相一致。  相似文献   

19.
传统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受人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大,评价结果不够准确。采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可简化评价过程,避免主观影响。本文建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BP神经网络模型,并以湖北省鄂州为例,进行城市土地利用集约评价,网络输出结果显示:鄂州城市土地利用处于中等集约水平。该评价结果与鄂州城市土地利用实际情况相一致。  相似文献   

20.
浅谈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以北京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北京市土地整理项目后期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基础上,本文阐述了开展土地整理后评价的意义,并结合北京市土地整理项目工程实际情况建立了一套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