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研究运用超滤与凝胶层析等分离纯化技术逐级分离麦胚清蛋白中性蛋白酶酶解产物,以氧化自由基吸收能力(oxygen radical absorbance capacity,ORAC)与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acid),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为评价指标,筛选具有较高抗氧化活性的产物组分,并以该组分为研究对象,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结合PeptideRanker数据库活性预测技术筛选出具有高抗氧化活性的小肽,并通过高糖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及H2O2诱导HepG2细胞与VSMCs建立细胞氧化应激模型,评价小肽对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经超滤与层析筛选出分子质量较小的V组分抗氧化活性最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鉴定出该组分主要由20 个小肽组成,PeptideRanker预测与抗氧化实验验证发现肽序列LNYPPY(765.3 Da)抗氧化活性最高(ORAC 3.01 μmol TE/μmol)、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95.58%)。肽序列LNYPPY对H2O2诱导的HepG2细胞和VSMCs氧化损伤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但对高糖诱导的VSMCs异常增殖以及活性氧水平上升无明显影响。综上,肽LNYPPY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且对H2O2诱导的细胞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研究可为麦胚清蛋白的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超滤和凝胶过滤色谱技术分离菜籽蛋白的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混合水解物(PPH),并通过分析其Fe~(2+)螯合能力、Fe~(3+)还原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氧自由基吸附能力(ORAC),评价了PPH及其分离组分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菜籽蛋白酶水解物中F3组分的Fe~(2+)螯合能力、Fe~(3+)还原力以及DPPH清除能力和ORAC值都最高,F3组分的ORAC值为(2 118.891±77.782)μmol TE/g,是GSH的1.6倍左右,说明F3组分的抗氧化性最强,其余组分也都表现出一定的抗氧化性,其抗氧化性强弱为:F3F4F2F1F5。研究认为,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组合可有效水解菜籽蛋白获得抗氧化肽,获得的分离组分(尤其是F3)可以作为抗氧剂开发相关功能性食品。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澳洲坚果抗氧化肽的抗氧化活性和氨基酸组成,以复配蛋白酶水解澳洲坚果粕制备粗多肽,利用超滤、大孔树脂纯化技术制备了抗氧化活性最佳的分子量小于1000 Da的多肽,采用Sephadex G-15凝胶对其分离并评价各组分对DPPH、羟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还原能力,筛选出抗氧化活性最强组分,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liquid chromatography and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进行鉴定并分析。结果表明,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分离出G1、G2、G3组分,其中G3具有最佳的抗氧化活性,其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6.18 mg/mL与还原能力IC50 2.19 mg/mL优于谷胱甘肽,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IC50 0.50 mg/mL,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IC50 0.02 mg/mL;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鉴定G3含有46个肽段,肽段长度均小于...  相似文献   

4.
以“双低”油菜籽秦优7号为原料,碱溶酸沉法获得菜籽分离蛋白后进一步用Alcalase2.4L酶解得到菜籽蛋白水解物(rapeseed protein hydrolysates,RPHs);采用聚丙烯酰胺葡聚糖凝胶柱(Sephacryl S-100HR)对RPHs进行分离纯化,得到3 个组分;采用抗氧化能力指数(oxygen radical absortion capacity,ORAC)方法以及细胞抗氧化活性(cellular antioxidant capacity,CAA)的方法分析筛选得到抗氧化性最好的组分3。结果表明组分3的ORAC值为(1610.38±112.51)μmol TE/g;CAA值为(124.66±2.18)μmol QE/g,EC50值为(57.84±3.38)μg/mL;在此基础之上,对组分3进行氨基酸分析以及电泳分析,表明其抗氧化性与分子质量分布及氨基酸组成可能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备南极磷虾抗氧化肽,优选出抗氧化活性最好的南极磷虾肽成分。方法采用脱脂、酶解、超滤等手段制备南极磷虾抗氧化肽;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抗氧化能力指数3个抗氧化指标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活力2个酶活力指标为评价指标,优选出抗氧化活性最好的南极磷虾肽组分;基于G-25凝胶层析技术对抗氧化活性最好的南极磷虾肽组分进行分离纯化,进一步基于电子顺磁共振(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EPR)方法测定洗脱后各峰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得到抗氧化活性最好的南极磷虾抗氧化肽组分。结果通过抗氧化指标测定,截留分子量3~10 KDa的肽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为(30.10±1.10)%,截留分子量3 KDa的南极磷虾肽的ABTS清除能力和抗氧化指数较好,则IC50值为(0.74±0.08) mg/mL、氧化自由基吸收能力(oxygen radical absorbance capacity, ORAC)值为6.39±0.21;通过酶活力指标测定,截留分子量3 KDa的肽的SOD活力和CAT活力最好,分别为(45.7±0.13)U/mg和(17.1±0.19)U/mg蛋白质。对截留分子量3KDa和3~10KDa的南极磷虾肽进行G-25分离纯化后,测定各组分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可知截留分子量3~10KDa的F2-2峰清除率最好,为(51.55±1.54)%。结论基于EPR方法优选出分子量为3~10 KDa的南极磷虾肽的F2-2组分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Alcalase 2.4L酶解“双低”油菜籽宁杂19号得到的菜籽蛋白酶解物(rapeseed protein hydrolysate,RPH)为原料。通过超滤和凝胶色谱分离其活性肽组分,对酶解液及各分离组分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并对抗氧化能力最高的组分进行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超滤将RPH分离成4 组不同分子质量范围的多肽组分,其中RPH-P4(分子质量<3 kD)具有最高的抗氧化活性;RPH-P4经Sephadex G-15凝胶柱分离后得到3 个洗脱峰,收集并测定其活性,研究发现RPH-P4-S3抗氧化能力远高于其他2 个组分(P<0.05),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xygenradical absorbance capacity,ORAC)、细胞抗氧化活性(cellular antioxidant activity,CAA)、细胞内CAA实验的EC50值分别为(1 951.90±20.35) μmol TE/g、(143.38±4.11) μmol QE/g、(45.63±3.67) μg/mL;对RPH-P4-S3进行了氨基酸分析,发现其抗氧化性氨基酸含量达到72.90%,必需氨基酸含量为53.52%。研究认为,菜籽蛋白Alcalase 2.4L酶解物分离组分RPH-P4-S3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及营养价值,可以作为功能性成分用于抗氧化相关的功能食品和保健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7.
为深入挖掘藻渣的高附加值,本实验开展雨生红球藻抗氧化肽的制备和活性研究。将雨生红球藻蛋白酶解物作为原料,以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力为活性跟踪指标,通过超滤、制备型和分析型高效液相色谱,纯化制备抗氧化多肽组分;经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鉴定氨基酸序列,同时采用分子对接技术筛选并确定雨生红球藻抗氧化肽,并揭示作用机理;基于秀丽隐杆线虫模型,评价藻多肽的体内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雨生红球藻多肽组分的抗氧化能力经分离后提高2.96倍,选择自由基清除力最强的组分i(0.25 mg/mL时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96.97±2.00)%)进行结构鉴定,获得10条多肽序列i-1~i-10;分子对接结果显示,i-1与ABTS阳离子自由基的最小结合自由能最低,表明其抗氧化能力最强,确定新型雨生红球藻抗氧化肽(Haematococcus pluvialis antioxidant peptide,HPp)序列为KFTPAP。体内实验表明,H...  相似文献   

8.
以乳杆菌A-2发酵乳清蛋白与乳糖发生美拉德反应,制备得乳清蛋白肽美拉德反应产物,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并研究抗氧化活性。将乳杆菌A-2接种于复原乳清粉培养基经热加工得发酵产物,经Sephadex G 15层析柱分离,采用SDS-PAGE图谱证实乳杆菌A-2发酵乳清粉在干热处理条件下确实发生了美拉德反应;以抗坏血酸(维生素C)和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为阳性对照,用ABTS法和ORAC法来测定和评价乳杆菌9029乳清蛋白发酵产物的抗氧化作用。在反应体系中,H-DPWF-1、BHA和维生素C的ABTS清除率分别是77.38%、86.47%和73.95%,H-DPWF-1清除ABTS自由基的能力的介于维生素C和BHA之间;样品H-DPWF-1的相对ORAC值为3.43mmol TE/g,维生素C的相对ORAC值为9.67mol TE/g,即H-DPWF-1清除AAPH的能力为维生素C的1/3。结果显示H-DPWF-1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和潜力。  相似文献   

9.
以核桃粕为原料,复合酶酶解制备核桃多肽,并通过超滤分离获得不同分子质量的核桃多肽,进行结构表征和实验分析,探究核桃多肽的抗氧化活性及其对氧化损伤HepG2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分子质量<1 kDa核桃蛋白水解产物抗氧化活性最强,其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半抑制浓度(half-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值为11.47 mg/mL、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能力的IC50值为35.67μg/mL、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的IC50值为49.72μg/m L。同时,<1 kDa核桃多肽组分能够减少Hep G2细胞内活性氧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还原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核桃多肽在225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核桃多肽形状不规则、表面光滑、结构致密,有大量粗糙纹路和孔隙。核桃多肽的二级结构中无规卷曲(36.5%)和β-折叠(36.6%)相对含量最高。综上,<1 kDa核桃多肽对...  相似文献   

10.
玉米酶水解物是通过用商业酶水解玉米蛋白粉而制备。玉米蛋白粉的蛋白酶切位点被包被,酶解效率低,且酶解液呈棕黄色,以及不利于后续多肽的分离纯化影响感官效果。本研究对玉米蛋白粉预处理方法比较,确定了用加热和α淀粉酶对玉米蛋白粉进行预处理,提高酶解效率。用活性炭对玉米酶解液进行脱色处理,以脱色率和蛋白损失率为指标,确定最优脱色条件:脱色pH为5、脱色温度为40 ℃、活性炭用量为2%。并通过对脱色玉米肽抗氧化活性的考察,发现活性炭脱色后,玉米肽对DPPH清除率、ABTS清除率、ORAC清除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脱色前对DPPH的清除率为93.11%,对ABTS的清除率为1318.97 μmol TE/g,对ORAC的清除率为1192.39 μmol TE/g,脱色后对DPPH的清除率为33.19%,对ABTS的清除率为858.36 μmol TE/g,对ORAC的清除率为582.62 μmol TE/g,仍然保留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对脱色玉米肽进行ADH激活率和水解氨基酸测定发现,其对ADH的激活率为48.74%,并仍含有高含量的亮氨酸和丙氨酸,说明脱色玉米肽仍具有醒酒活性。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采用1、3、5、10 ku的超滤膜分离菜籽蛋白嗜热菌蛋白酶水解物(TPH),得到了4种不同分子质量的菜籽肽,研究了各菜籽肽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Ⅰ(ACE)抑制活性、肾素抑制活性、氧自由基吸附能力(ORAC)和细胞抗氧化(CAA)活性。结果表明,菜籽肽的分子质量与其ACE抑制活性、肾素抑制活性以及ORAC值有明显的正相关性(P0.05);1 ku的菜籽肽的ORAC值远高于TPH的,其ORAC值(Trolox)高达(4 363.53±45.87)μmol TE/g,是谷胱甘肽(GSH)的2.4倍,其中2个菜籽肽的ORAC值与GSH相当(p0.05);细胞抗氧化试验表明TPH的CAA值最高,为(26.53±1.71)μmol QE/g,其次是1 ku组分,其CAA值是(23.91±0.69)μmol QE/g。研究认为,菜籽蛋白酶水解物及各菜籽肽不仅具有ACE和肾素双重抑制活性,还有一定的氧自由基吸收能力。因此,菜籽蛋白可用于开发降血压制剂或相关功能性产品。  相似文献   

12.
以酸化甲醇为溶剂对刺葡萄皮进行超声波辅助提取,并用大孔树脂进行分离得到5 种不同洗脱组 分,研究刺葡萄皮醇提物和不同洗脱组分的活性成分及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刺葡萄皮含有较高含量的 多酚(1.836 mg/g mf)、黄酮(0.874 mg/ g mf)、VC(3.567 mg/g mf)、丹宁(3.578 mg/g mf)和花青素 (2.970 mg/g mf),其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2,2’-二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2,2’-azino-bis (3-ethylbenzthiazoline-6-sulfonic acid) radical, ABTS+·)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能力(ferric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FRAP)分别为22.325、17.595、 26.487 μmol TE/g mf。在5 种组分中以水解吸组分活性成分含量最高,其多酚、黄酮、VC、丹宁和花青素含量分别 为0.876、0.116、1.577、1.576 mg/g mf和1.330 mg/g mf,其DPPH自由基、ABTS+·清除能力和FRAP分别为3.636、10.109、 13.415 μmol TE/g mf,相关性分析表明抗氧化活性与活性成分花青素、丹宁、VC含量呈强相关关系,表明抗氧化活性可 能主要由这3 种活性物质贡献。本研究结果表明,刺葡萄皮有潜力作为膳食补充抗氧化物质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3.
热带水果多酚提取物的抗氧化和抗增殖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明确12种热带水果多酚提取物的总酚含量、总抗氧化能力和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分别采用Folin-Ciocalteu法确定了水果提取物的总酚含量,采用ORAC和FRAP的方法确定了其抗氧化能力,采用MTT的方法确定了其抗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活性。结果显示,12种水果提取物的总酚含量为26.17-229.67 mg GAE/100g 鲜重,最高杨桃的总酚含量为最低鳄梨的8.78倍;ORAC和FRAP抗氧化值分别为607.05-2631.17 μmol TE/100g 鲜重和462.12-1067.92 μmol TE/100 g鲜重,杨桃具有最高的ORAC和FRAP抗氧化值,分别是最低木瓜的4.33倍和鳄梨的2.31倍;11种水果提取物抑制肿瘤细胞HepG2增殖的IC50值为31.79-66.93 mg/mL,抑制活性最弱木瓜的IC50值为最强杨桃的2.11倍。水果提取物的总酚含量与其ORAC抗氧化值(R2=0.7839)、FRAP抗氧化值(R2=0.7636)和抑制HepG2细胞增殖的IC50值(R2=0.8847)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铜离子螯合亲和层析柱对不同铜螯合能力的蚕豆蛋白酶解物组分进行分离,并探讨其抗氧化活性机制与铜螯合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金属亲和层析的最优条件为:平衡缓冲液为p H 5.0,浓度为0.05 mol/L的Na Ac-HAc;上样量为20 mg/m L的蚕豆蛋白酶解物1 m L;洗脱剂为0.04 mol/L咪唑。洗脱得到不能螯合铜的蚕豆蛋白酶解物组分F_1及能螯合铜的组分F_2,测定其总还原力、抑制羟自由基能力与铜螯合量,发现抗氧化活性的关系为F_2蚕豆蛋白酶解物F_1(P0.05),铜螯合量的关系也为F_2蚕豆蛋白酶解物(未经分离)F_1(P0.05),表明蚕豆蛋白酶解物的铜螯合活性越高,其抗氧化活性越高。  相似文献   

15.
通过动物蛋白酶和风味酶联合水解,采用超滤等膜分离技术制备远东拟沙丁鱼蛋白多肽,得到不同分子质量区间的多肽样品F1(100~3000 u)、F2(3000~10000 u)和F3(大于10000 u).以DPPH、ABTS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为检测指标,测定各组分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组分F1的抗氧化活性最强.进一步对...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不同产地羊肚菌多酚的抗氧化活性及组成,以3 种不同产地(云南、西藏、新疆)尖顶羊肚菌为原料,提取羊肚菌游离酚和结合酚,测定其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力、2,2’-联苯-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phonate),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抗氧化能力指数(oxygen radical absorbance capacity,ORAC)值,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分析其组分。结果表明,3 种尖顶羊肚菌平均总酚含量为5.958 mg GAE/g,游离酚约为结合酚的25 倍;云南尖顶羊肚菌游离酚、结合酚含量最高((6.157±0.192)、(0.250±0.018) mg GAE/g),西藏尖顶羊肚菌游离酚、结合酚含量最低((4.928±0.045)、(0.188±0.026) mg GAE/g)。3 种尖顶羊肚菌多酚组分主要为酚酸和黄酮,组成较一致,但含量差异显著。体外抗氧化结果表明:3 种尖顶羊肚菌多酚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西藏尖顶羊肚菌多酚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力最强;新疆尖顶羊肚菌多酚的ABTS+·清除能力最强,ORAC值也最高。  相似文献   

17.
胡椒果与叶都具有抗氧化活性,而叶还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功能,但胡椒叶的活性因子并不明确,另摘叶可以提高胡椒产量,为给胡椒叶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用氧自由基清除能力(ORAC)方法评价了胡椒叶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胡椒叶ORAC值为3639.05μmol TE/g,高于胡椒果(胡椒鲜果、白胡椒和黑胡椒);通过系统溶剂提取法,确定了胡椒叶的乙醇提取物的ORAC值最高;以ORAC检测方法作为分离鉴定抗氧化活性物质的追踪方法,对胡椒叶乙醇提取物依次萃取和采用硅胶层析、凝胶层析、反相层析、薄层层析及HPLC等方法分离纯化得到活性目标物,通过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手段鉴定与表征,首次从胡椒中分离得到两种具有较高抗氧化活性的扁柏脂素和野漆树苷,其ORAC值分别为16070μmol TE/g和10823μmol TE/g。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乳清蛋白水解物中筛选出一种具有较强抗氧化活性的多肽,减少真空冷冻干燥过程中对乳双歧杆菌Probio-M8的细胞损伤。方法:通过碱性蛋白酶水解乳清蛋白,经超滤分离后得到3种分子质量k1(>8 ku)、k2(3~8 ku)和k3(<3 ku)的多肽样品,以强阳离子交换色谱、反向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液相色谱质谱联用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清除率、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对氧化自由基的吸收能力作为检测指标,筛选具有较强抗氧化能力的组分作为保护剂,应用于乳双歧杆菌Probio-M8的真空冷冻干燥过程中。结果:经超滤、蛋白层析及液相色谱分离后,k3样品中的3-2和4-6两个组分具有较强抗氧化活性,从组分3-2和4-6中分别鉴定出5条和6条潜在的抗氧化肽序列。在乳双歧杆菌Probio-M8真空冷冻干燥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多肽组分3-2能够显著提高菌种存活率至(88.31±0.02)%,同时还能够降低胞内活性氧水平并保护细胞活力。结论:抗氧化多肽组分3-2能够作为冻干保护剂,在真空冷冻干燥过程中减少乳双歧杆菌Probio-M8受到细胞...  相似文献   

19.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三相萃取(TPPE)蛋白质的条件,对黄参蛋白质(SGP)组分SGP-1和SGP-2的体外抗氧化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GP的最优提取条件为硫酸铵饱和度50%,蛋白质提取液和叔丁醇体积比1.0∶1.0,萃取体系pH值4.5,萃取温度20 ℃,萃取时间15 min。在此优化条件下,平均蛋白质提取率为(88.71±0.54)%,显著高于硫酸铵沉淀法(76.49±0.70)%(P<0.05)。蛋白组分SGP-1和SGP-2对DPPH、ABTS+自由基最大清除率分别为(61.25±1.51)%、(51.20±1.40)%和(89.20±1.46)%、(89.10±1.39)%;蛋白组分SGP-1和SGP-2的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值、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指数分别为0.99 mmol/L、(109±1.56) μmol TE/mg和0.59 mmol/L、(65±1.42) μmol TE/mg。两个样品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抗氧化性均呈现浓度依赖性,与SGP-2相比,SGP-1具有较高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0.
以分心木为原料进行热水浸提,经过醇沉、脱色素、脱蛋白以及DEAE-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柱色谱和Sephadex-G50凝胶柱色谱分离纯化得到一种酸性多糖组分(SJP-2),再对该组分进行理化性质及抗氧化活性分析。结果表明:SJP-2不含蛋白,是一个低分散度,分子量较为均一的多糖,分子量为3.239×10~3g/mol;HPLC分析得知SJP-2为一种酸性多糖,其单糖组成及摩尔比例为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半乳糖醛酸=1∶2.62∶4.45∶18.53;抗氧化活性测得SJP-2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以及ABTS自由基的IC_(50)分别为0.094、0.945、0.591 mg/m L,还原能力在1.0 mg/m L时达到1.158,ORAC值为(1217.99±31.22)μmol TE/g,说明SJP-2具有较高的体外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