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分析研究了次氯酸钠溶剂对氨纶与一般再生纤维素纤维(莫代尔纤维、粘胶纤维、莱赛尔纤维、铜氨纤维等)的混纺面料进行定量的方法,同时与二甲基甲酰胺法和手工拆分方法进行了对比试验。经比较发现,二甲基甲酰胺法只对浅色的样品适用,针对深色的样品而言,检测得到的氨纶比例偏高,而本试验选用的次氯酸钠方法不受颜色深浅的影响,检测得到的氨纶比例和手工拆分方法检测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本论采用纤维素纤维与氨纶交织产品三种定量测试方法:手工拆分法、二甲基甲酰胺法(DMF法)和二甲基乙酰胺法(DMAC法)对棉/氨纶、粘纤/氨纶和莫代尔/氨纶等几种纤维素纤维与氨纶交织产品进行对比测试研究,并对实际检测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申霄晓 《中国纤检》2022,(11):54-56
为了高效准确地检测纤维素纤维/氨纶混纺面料的各个组分含量,本文用手工拆分法、二甲基甲酰胺法和20%盐酸法3种方法分别进行试验,比较分析试验结果,发现首选手工拆分法进行试验,然后依次选择20%盐酸法、二甲基甲酰胺法。  相似文献   

4.
方方 《针织工业》2013,(11):65-69
为了研究分析纤维素纤维与氨纶交织产品三种定量测试方法间的差异,选取棉+氨纶、黏胶+氨纶、莱赛尔+氨纶和莫代尔+氨纶等7种类型的交织产品,分别采用手工拆分法、二甲基甲酰胺法(DMF法)和二甲基乙酰胺法(DMAC法)进行对比测试。结果表明:手工拆分法结果最为稳定,平行样品测试结果偏差不大于0.2%,试验结果接近真实值;DMF法和DMAC法的测试结果比算术平均值偏大1%~4%,可通过调整修正系数d降低偏差,建议调整棉+氨纶和黏胶+氨纶型交织产品d为1.02,调整莱赛尔+氨纶和莫代尔+氨纶型交织产品d为1.01。  相似文献   

5.
现行标准中测定纤维素纤维与氨纶混纺织物含量的方法有手工拆分法及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基乙酰胺等有机溶剂溶解法,其中的手工拆分法效率较低,且溶解有机溶剂时对人员和环境的伤害大。为了寻求一种准确高效、低耗及安全环保的方法,探讨了采用1.0 mol/L的次氯酸钠溶液在70℃水浴恒温条件下定量分析纤维素纤维与氨纶混纺织物含量的可行性和可靠性。该试验结果表明,试样在1.Omol/L次氯酸钠溶液中并在70℃水浴恒温条件下溶解40 min时,氨纶的修正系数为1.02。该试验表明,采用上述方法计算纤维素纤维与氨纶混纺织物纤维含量时的试验数据准确度高、精确性好,可用于定量化学分析纤维素纤维与氨纶两组分混纺织物的试验。  相似文献   

6.
为了验证一种手工拆分方法在双组分氨纶混纺面料纤维含量测试方法中的可行性,以4种常见的氨纶混纺面料为试样进行了试验,介绍了手工拆分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对化学溶解法和手工拆分法进行对比,从试验数据中分析得出该手工拆分方法准确可行,且重复性好,稳定性强,并总结分析了该方法的优缺点和需改进的方面。  相似文献   

7.
采用现行标准中规定的定量分析方法(拆分法、二甲基乙酰胺法、二甲基甲酰胺法、环己酮法)对不同的纤维素纤维(棉、粘纤、莫代尔)/氨纶交织产品进行定量分析,然后对各测试方法所得的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同一样品,不同测试方法的测试结果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当样品不能采用手工拆分法进行定量分析时,为了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应优先采用环己酮法;将二甲基乙酰胺法的d值修正为1.01,二甲基甲酰胺法(国标法)的d值修正为1.02,二甲基甲酰胺法(行标法)的d值修正为1.01,所得结果会更为接近真值。  相似文献   

8.
为了保证棉/氨纶混纺织物纤维含量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提出了采用3%次氯酸钠法作为一种新的测试方法,并通过对3%次氯酸钠法的测试结果和手工拆分法的测试结果对比分析,得出了3%次氯酸钠法测试棉/氨纶(针织网状)混纺织物纤维含量与手工拆分法测试结果的含量绝对偏差在0~0.6%范围内;测试棉/氨纶(机织两方向)混纺织物时,试验后的氨纶纤维难以收集,造成试验偏差较大。该试验表明:3%次氯酸钠法适用于测试棉/氨纶(针织网状)混纺织物的纤维含量;不适用于测试棉/氨纶(机织两方向)混纺织物的纤维含量。  相似文献   

9.
氨纶/纤维素纤维混纺产品的定量方法包括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通常用手工拆分法,化学法通常用二甲基甲酰胺法和20%盐酸法。通过多组试验对比得到,氨纶/纤维素纤维混纺产品定量的理想方法是20%盐酸法,即在(70±2)℃下、20%盐酸溶液中溶解30min。  相似文献   

10.
为了准确、快速地定量分析纤维素纤维/氨纶针织产品,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分析了20%盐酸法定量分析纤维素纤维/氨纶针织产品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20%盐酸法中氨纶质量修正值d=1.00;20%盐酸法试验标准偏差小于手工分解法和N,N-二甲基甲酰胺法;其试验结果较手工分解法和N,N-二甲基甲酰胺法更准确。  相似文献   

11.
目前,纤维素纤维/氨纶混合物的定量分析方法有手工拆分法和二甲基甲酰胺法,前者耗时耗力,工作效率较低;后者则定量结果偏差较大。本文采用1.5mol/L的次氯酸钠溶液在90℃下试验30min,所得结果偏差较小,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探讨棉氨纶包芯纺织品纤维含量测试方法的准确性。对比了现行的4种棉氨纶包芯纺织品中纤维含量测试方法,以手工拆分法测试结果为标准测试结果,利用正交试验,通过改变测试过程中的试剂浓度、水浴温度和水浴时间,对偏差较大的两种测试方法进行修正。指出:FZ/T 01095—2002中的手工拆分法和GB/T2910.12—2009测试法的测试结果相近,与手工拆分法相比,溶解法受溶剂浓度、水浴温度和水浴时间、棉纤维所含杂质的影响,不同测试条件下的测试结果有较大差异,通过修正测试条件可以提高测试准确性。认为根据实际情况修正测试参数,棉氨纶包芯纺织品纤维含量各测试方法的测试结果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3.
目前现有的检测标准对棉氨纶织物定量分析方法,主要有手工拆分法和二甲基甲酰胺法,但手工拆分法耗时长,效率低,二甲基甲酰胺法对深色织物氨纶定量分析结果偏大。文中采用20.00%盐酸法对棉氨织物进行定量分析,对比了20.00%盐酸法与二甲基甲酰胺法的准确性,并通过计算20.00%盐酸法对纯氨纶纤维定量分析的修正系数优化20.00%盐酸法,测试优化后20.00%盐酸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优化后的20.00%盐酸法对棉氨织物中氨纶定量分析中氨纶的绝对偏差最大为0.39%,完全符合标准中规定定量的置信区间(1.00%以内);20.00%盐酸法有效地避免了手工拆分法和二甲基甲酰胺法的局限性,对棉氨织物实现准确、快速检测,具有较好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针对氨纶与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产品中,定量分析手工拆解法工作效率比较低,特别是对于针织织物中网状氨纶手工拆解非常困难;以及化学溶解对人体有相当大的影响,而且不环保。使用了0.9 mol/L~1.1mol/L的次氯酸钠溶液在70℃的振荡水浴锅中化学腐蚀纤维素纤维,清洗、烘干后剩下氨纶。其定量分析方法数据准确、工作效率高、更加环保,可以替代手工拆解法。  相似文献   

15.
为了验证一种手工拆分方法在经编弹力网眼织物纤维含量测试方法中的可行性,以锦纶/氨纶90/10、聚酯纤维/氨纶94/6经编弹力网眼织物为试样进行了试验测试,通过手工拆分方法与化学分析方法的对比,两种方法得出的纤维含量十分接近,且与厂家给出的纤维含量参考值相差甚微,表明该手工拆分方法是准确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冯文  张鹏 《中国纤检》2006,(10):24-25
对于易拆分的棉氨织物,分别采用FZ/T 01095-2002中规定的手工拆分法和化学分析法进行纤维含量测试,然后对两种测试方法所获得的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存在一定的系统误差。用化学分析法测试得到的氨纶含量比用手工拆分法得到的结果要大,差异值在1.1%~1.9%的概率有99%。  相似文献   

17.
在纤维成分检验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带有深色色素的再生纤维素纤维,这给纤维定性鉴别带来很大困难。本文结合燃烧法、化学溶解法、显微镜法、红外光谱法对常见带深色色素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定性鉴别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对于带有深色色素的再生纤维素纤维,要结合多种检验方法的结果来确定其种类。  相似文献   

18.
笔者在日常检验工作中会接触到大量的再生纤维素纤维与各种纤维混纺的面料,经常碰到偏离标准形态的再生纤维素纤维,给定性工作带来困难与争议。本文除了结合燃烧法、化学溶解法、纤维细度仪法等常见检验方法外,另外增加使用一种新型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行检测,该显微镜操作简单,直接通过激光扫描形式就可以轻松得到各种纤维的2D或者3D形态图,不需要对试验样品进行褪色处理,直接检测,大大简化了检验工作的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人工成本的同时能得到更明确的检验结果,特别是对于纤维表面带有深色色素或者无法褪色的再生纤维素纤维进行定性分析时能提供更有效的验证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找到正确检测出氨纶含量的方法,分析了GB/T2910中关于棉/氨纶混纺面料中氨纶含量的各个检测方法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手工分解法结果准确;建议检测时首选手工分解法。  相似文献   

20.
为正确把握蛋白质纤维与氨纶混纺产品的服用性能与生产工艺,需要对该类产品的混纺比进行准确的测定。以天然蛋白质纤维中的羊毛和桑蚕丝纤维为例,采用二甲基甲酰胺法、次氯酸盐法及拆分法分别对5种不同的羊毛/氨纶混纺产品和桑蚕丝/氨纶混纺产品纤维含量进行测试与对比分析,试验结果完全符合FZT 01095—2002《纺织品氨纶产品纤维含量的试验方法》和GB/T 2910.4—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四部分:某些蛋白质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的要求。且在测试中从纤维溶解过程来看,采用次氯酸钠盐法测试蛋白质纤维与氨纶纤维的含量比用二甲基甲酰胺法更为合理。为蛋白质纤维与氨纶纤维混纺产品纤维含量测试与分析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