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海陆丰油田古近系储层低渗、近水、储层跨度大等特征极大限制了常规储层改造技术的实施,开展适合陆丰油田的爆燃压裂联合酸化技术应用研究十分必要。本文以陆丰油田古近系储层的2口试验井L1、L2为例,通过优化火药燃烧速度和火药力,在有效控制峰值压力、裂缝长度、避免沟通邻近水层的同时,确保了试验井较高的增产倍比;采用夹层枪和多趟施工管柱相结合的作业方式,提高了大跨度储层爆燃压裂联合酸化技术的作业效率;采用低成本、强溶蚀酸液体系,增强了爆燃压裂后酸化的溶蚀扩缝效果。针对爆燃压裂联合酸化技术在试验井L1应用中出现的起爆器断裂、部分层位产液不足问题,提出了采用高强度起爆器、确保较高的火药单位质量等改进措施并应用于试验井L2井,最终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本文研究有效拓展了现有储层改造技术的应用范畴,为国内外类似储层规模开发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基于立体开发理念,在剖析陆丰凹陷构造演化和成藏组合特征、深化陆丰13-1油田新近系挖潜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古近系到新近系惠陆低凸起构造高点"漂移"的新认识;采用从定性到定量的储层描述技术组合,揭示了古近系恩平组地层沉积特征和储盖组合配置关系;通过陆丰地区钻井资料分析,总结了陆丰凹陷古近系油气成藏模式.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成功地推动了古近系评价并LF13-1-9PH井的钻探,发现了珠江口盆地第一个具商业价值的古近系恩平组油藏.构造高点"漂移"规律认识上的突破,推动了陆丰13-1油田古近系恩平组的突破,对南海珠江口盆地古近系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生油凹陷发育的陡坡扇,由于缺乏亮点型地震反射特征,目标评价过程中的圈闭识别和储层刻画难度较大。以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古近系陡坡扇陆丰1-X目标为例,运用古地貌分析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叠前弹性反演储层预测技术等多种地球物理解释技术,形成了生油凹陷古近系陡坡扇构造-岩性目标圈闭识别与储层刻画技术,有效识别和刻画了该沉积类型的圈闭和储层展布。研究成果表明,陆丰1-X文昌组文五段发育扇三角洲储层,文五段储层西侧朵叶富集程度高于东侧朵叶,且扇三角洲前缘是优质储层的有利发育部位。研究成果对生油凹陷陡坡扇型构造-岩性目标的综合评价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生油凹陷发育的陡坡扇,由于缺乏亮点型地震反射特征,目标评价过程中的圈闭识别和储层刻画难度较大。以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古近系陡坡扇陆丰1-X目标为例,运用古地貌分析、三维可视化、叠前弹性反演储层预测等多种地球物理解释技术,形成了生油凹陷古近系陡坡扇构造-岩性圈闭识别与储层刻画技术,有效识别和刻画了该沉积类型的圈闭和储层展布。研究成果表明,陆丰1-X文昌组文五段发育扇三角洲储层,文五段储层西侧朵叶扇体富集程度高于东侧朵叶扇体,且扇三角洲前缘是优质储层的有利发育部位。研究成果对生油凹陷陡坡扇型构造-岩性目标的综合评价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L1井是陆丰X构造上的一口探井,钻前预测L1井位于其西南方向陆丰A油田油气全充满后溢出的运移方向上,油气成藏概率较大,但实际钻探结果无油气显示,钻后综合分析认为失利的原因主要是井点偏离古构造脊、灰岩盖层有效性变差及陆丰A油田和L1井之间砂体不连通所致。  相似文献   

6.
在油气勘探作业过程中,要求在随钻过程中及时、有效发现并评价油气显示层,在沉积条件、成岩作用等诸多因素影响下,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古近系恩平组、文昌组储层电性与含油性关系复杂,普遍发育低孔低渗低对比度油层.针对使用常规录井、测井技术评价陆丰凹陷恩平组、文昌组低对比度油层难题,该文基于陆丰凹陷古近系恩平组、文昌组储层特征及各...  相似文献   

7.
渤海海域古近系碎屑岩储层展布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渤海海域古近系碎屑岩储层主要有2种发育模式,即多套砂泥岩薄互层和大套较厚砂岩。针对多套砂泥岩薄互层储层,以区域沉积体系研究为基础,结合井间储层对比分析,通过地震三维可视化技术重塑古地貌,寻找古沟谷和坡折带,利用"山-沟-坡-面"控砂原理和井约束,可以对储层的空间展布特征进行半定量化研究;针对大套较厚砂岩储层,基于岩石物理综合分析,寻找对储层敏感的弹性参数,利用地震资料,采用叠前同步反演,可以反演出纵波阻抗、横波阻抗、密度等基本弹性参数数据体,然后计算出敏感弹性参数的数据体,进而对储层的空间展布进行精细的定量刻画。这些方法和技术有效刻画了渤海古近系碎屑岩储层空间展布特征,有效避免了储层认识不清给油田储量评价带来的风险,为油田的高效开发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王清辉  冯进  管耀  石磊  潘卫国  周开金  杨清  宋伟 《石油学报》2019,40(Z1):206-216
复杂孔隙结构导致陆丰凹陷古近系低孔低渗砂岩储层的孔隙度级别相同,但渗透率相差1~2个数量级,常规孔渗模型计算渗透率的精度低,难以满足当前对古近系储层有效性识别和产能预测的需求。通过综合运用岩心物性分析、压汞和核磁共振T2谱,将储层划分为4类流动单元,利用电缆地层测试流度结合孔隙度识别流动单元类型,实现储层绝对渗透率的准确评价。在此基础上,基于岩心相渗实验建立岩心尺度上的绝对渗透率和最大油相渗透率的转换模型,然后利用纯油层取样渗透率和钻杆测试(DST)试井解释渗透率建立岩心尺度到DST试井尺度的渗透率转换模型,最终实现DST测试油相渗透率的计算。运用电缆地层测试流度结合流动单元法对陆丰凹陷5口井古近系地层绝对渗透率进行评价的结果显示,预测渗透率的相对误差平均值为48.3%,精度明显高于Herron模型。采用测井计算的DST尺度油相渗透率对3口井的产能进行预测,结果与实际测试产能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
南海东部地区调整井井深大,轨迹复杂,发生卡钻后解卡作用力无法有效传递,解卡难度大。通过对海上陆丰13-1 油田A 井在深层古近系恩平组地层的卡钻原因进行分析,现场采用循环法解卡技术和小排量渐进式过提等手段,成功解卡,探索出适用于该区域坍塌卡钻解卡的一种高效快捷处理方法。该技术对于其他同类井井壁坍塌卡钻的处理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含隐形酸的新型甲酸盐钻井完井液的成功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陆丰13-2油田主力油层属于中孔高渗储层,早期所钻探井和评价井的表皮系数高达50,储层污染严重.通过研究储层地质特征、胶结物类型,基于用隐形酸溶蚀和剥离碳酸盐胶结物的理念,设计出了将隐形酸和甲酸盐复配使用的新型钻井完井液.根据室内钻井完井液动态驱替和静态浸泡实验发现,含隐形酸的新型甲酸盐钻井完井液能够将喉道处的碳酸盐胶结物大部分溶蚀或从颗粒表面剥离下来,增加储层有效喉道半径.现场应用表明,含隐形酸的新型甲酸盐钻井完井液对陆丰13-2油田储层保护效果良好,产液指数比早期的探井高137%.  相似文献   

11.
以陆丰13-1油田恩平组储层为例,基于HHT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在高分辨率等时地层格架内构建了深层储层沉积模式,结合地震反演、井控地层切片和地震属性分析等技术,开展了沉积微相空间展布预测和演化规律等地震沉积学研究,较好地解决了深层储层沉积环境复杂、砂体小层对比困难所造成的储层横向展布预测难题。基于以上研究成果,2013年在陆丰13-1油田深层实施了两口调整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古近系发育低孔渗储层,此类储层非均质性强,孔隙结构多样,录测井响应特征十分复杂,应用常规方法解释符合率较低。通过研究优选出FLAIR流体录井技术、数字岩屑录井技术以及XRD衍射录井技术,建立一套适用于低孔渗储层的录井技术组合,为低孔渗储层解释评价提供新思路。研究结果表明:应用FLAIR流体录井衍生参数C1异常倍数、FLAIR计算全烃等参数建立解释图板,可以实现对低孔渗储层复杂流体性质的快速评价;应用数字岩屑录井技术,可以快速、实时获得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及三维孔隙结构等关键参数,在实钻过程中提高对储层的认知;利用XRD衍射录井数据,建立填隙物含量指数I0,通过与邻井资料进行对比,可以辅助判断储层孔隙连通性。上述特色录井技术在陆丰凹陷低孔渗储层解释评价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3.
渤海Q29-2油田古近系沙河街组发育厚层碳酸盐岩和砂砾岩混合沉积的低孔渗复杂岩性储层,储层岩性及物性变化快,非均质性强,储层有效性评价和物性下限值确定是测井评价的重点及难点。利用Pe曲线指示法和孔隙频谱分析法定性评价了该油田沙河街组复杂岩性储层有效性,丰富了低孔低渗复杂岩性储层的有效性评价方法。利用毛管压力法和核磁共振实验法综合确定了该油田沙河街组复杂岩性储层物性下限值,其中孔隙度下限为9%,渗透率下限为0.4 mD。本文成果突破了渤海油田古近系沙河街组储层物性下限的传统认识,可以解放该地区大量油层,为Q29-2油田储量评价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渤海古近系中深层储层预测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渤海古近系中深层(埋深大于2 500 m的古近系地层)构造复杂,储集体埋藏深、相带变化大,储层预测困难,钻探失利井有一半以上因储层预测不准确而致。储层预测结果已成为制约渤海古近系中深层勘探成效的关键。基于工作实践,提出了适合渤海古近系中深层储层预测的技术思路与方法,包括陆相层序地层分析、古地貌分析、地震相组合与地震属性解释以及成岩动力学分析等。以辽东湾JZ-S地区沙一、二段储层预测为例,简要介绍了渤海古近系中深层储层预测技术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南海珠江口盆地自投入油气勘探开发以来,关于该区新近系海相储层的研究已日趋成熟,但是由于深层的勘探开发起步较晚,加之海上井数的限制,深层储层质量的研究相对薄弱,尚不能有效的指导油气田勘探与开发。为此,以南海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A油田为例,从微观孔隙结构和宏观物性对比了新近系珠江组滨岸储层和古近系文昌组辫状河三角洲储层的质量差异性,并分析了文昌组低孔、低渗储层的主控因素,以期指导该类油田开发方案的设计。研究表明:A油田储层质量宏观上受控于构造沉积作用,沉积作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后期的成岩作用,是造成珠江组与文昌组储层质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文昌组低孔低渗储层的主要控制因素为成岩作用,成岩作用减弱了原始沉积组构对储层质量的控制作用,使储层物性变差,并对后期油田开发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6.
古近系碎屑岩地震储层预测是渤海油田近年来面临的技术瓶颈,难点之一在于如何有效地区分储层与非储层。以渤海西部沙南凹陷已钻9口井16个井段的20个岩心样品为基础,对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杨氏模量、体积模量、剪切模量、拉梅系数、泊松比、纵波阻抗、横波阻抗等10种岩石物理参数在不同层段和不同沉积亚相环境下的敏感性进行了定量分析,筛选出了能够区分优质储层的敏感参数组合。结果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密度、纵波速度和纵波阻抗等叠后常规参数难以有效区分古近系储层与围岩,而表征岩石抗剪切变形能力的剪切模量、拉梅系数等岩石特征参数具有相当的区分度。研究区测井数据与岩心数据的分析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本文基于岩心测试的岩石物理参数敏感性分析是可行的,这将更好地促进叠前地震属性在渤海油田古近系碎屑岩地震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爆燃压裂技术在近水水平井中的应用难题,根据火药燃烧、压挡液运动等相关理论,修正了爆燃压裂起压及裂缝延伸模型,结合陆丰13-1油田α层储层物性和出水层段距离,优选作业层段,采用延时-低峰值压力的爆燃设计思路,分析了不同燃速、不同尺寸火药情况下,峰值压力和裂缝缝长,优选了大尺寸、合理用量的HTPB推进剂火药,从而控制裂缝缝长,避免沟通底水。现场试验表明,陆丰油田两口近水水平井爆燃压裂成功避免了沿着射孔方向3. 0~3. 6 m的底水沟通,累计增油达6 000 m~3。研究结果表明,优选合适作业井段,采用大尺寸延时火药,合理控制火药用量是爆燃压裂技术在近水水平井中应用的关键,准确爆燃压裂模型可为设计和风险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盐间页岩油储层存在上下盐岩蠕变特征不清,压裂过程中易受上下塑性盐岩干扰;储层岩性组分多、敏感性复杂、孔隙连通性差,储层中可溶盐的溶解规律不清楚等特点.储层特点对体积压裂技术提出了较高要求,为寻求盐间页岩油高效开发手段,在潜江凹陷古近系盐间页岩油油藏的BYY1HF井试验采用CO2增能复合压裂、耐酸压裂液加砂技术、密切割强...  相似文献   

19.
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A油田古近系恩平组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该沉积环境下砂体厚度变化快,叠置关系复杂,导致砂体横向展布及油水关系复杂。基于地震资料的特点,以地震能识别的稳定发育的泥岩作为标志层,建立了古近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格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恩平组沉积期次及其砂体叠置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恩平组经历海泛面持续上升的过程,结合沉积期次将恩平组砂体叠置规律划分为3个阶段:①厚层叠置的辫状河河道砂体(2980层为代表);②厚层叠置-孤立复合的水下分流河道(2900层为代表);③薄层孤立水下分流河道-席状砂体(2880层为代表)。上述研究成果在A油田调整井实施中成功应用,合理地解释了恩平组调整井钻遇的复杂沉积现象,对调整井A24H2提出了“定向射孔,沟通优质储层”的增产建议,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20.
通过陆丰X油田α层水平井生产动态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指出了α层水平井存在"S"型和"厂"型两种含水上升规律,找出了影响水平井动态的主要地质因素(隔夹层、油柱高度、储层渗透率)和工程因素(水平段长度和轨迹位置、水平井井型),并在2012年成功实施了2口高产调整井,实现了油田的增产、稳产。研究结果对于指导该油田后续调整井合理有效的布井、随钻跟踪、修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