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文涛  吕凯  吴陈颢  金周雨  姜雨  宋慧 《食品科学》2022,43(11):345-354
细胞焦亡是细胞促炎程序性死亡,其强弱程度依赖于胱天蛋白酶(Caspases)活性。Caspases通过切割Gasdermin家族蛋白使其形成无活性的C端片段和有活性的N端片段,后者移位到膜上并形成穿孔,导致水分渗透和细胞肿胀并释放炎性因子,继而引发细胞焦亡。细胞焦亡的不同信号通路机制在各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多糖作为生物大分子对细胞核因子-κB、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及活性氧等信号分子均具有调节作用。但多糖能否通过影响相关信号通路达到抑制或激活细胞焦亡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综述细胞焦亡相关信号通路、细胞焦亡在疾病中的作用及多糖在细胞焦亡信号通路调节中的作用,旨在对多糖在细胞焦亡中的潜在作用进行探讨,为进一步开发功能性多糖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苯并(α)芘(Benzo-a-pyrene,BaP)是一种常见的油脂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有害产物,由于其致癌、致畸、广分布的特点,近年来备受学者关注。作者综述了近些年国内外对BaP损伤机体细胞的作用机制,总结为其主要通过诱导细胞DNA损伤、线粒体功能障碍、氧化应激、自噬性损伤及炎症反应损害机体损伤。细胞焦亡是一种依赖半胱天冬酶-1并伴有大量炎症因子释放的细胞死亡方式。但苯并(α)芘对细胞焦亡作用的影响还不确定,有待进一步研究论证。深入揭示食品有害物质苯并(α)芘的毒性机制对其危害干预和构建全面有效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考察芜菁多糖两种方法除蛋白效果,并探讨其对RAW264.7巨噬细胞焦亡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AB-8大孔吸附树脂法、Savage法去除蛋白,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采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及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建立细胞焦亡模型,细胞毒性检测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芜菁多糖对RAW264.7细胞增殖率的影响,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Blot,WB)检测消皮素D (gasdermin D,GSDMD)相对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8 (interleukin18,IL-18)、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IL-6水平。结果 AB-8大孔吸附树脂除蛋白,多糖保留率为85.9%,蛋白去除率为91.0%;Savage法多糖保留率为77.6%,蛋白去除率为72.8%,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和加样回收率的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均小于...  相似文献   

4.
研究姜黄素和/或有氧运动改善高脂血症大鼠心肌细胞焦亡的作用机制。50只5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普通膳食+安静组(RDC组)、高脂膳食+安静组(HDC组)、高脂膳食+有氧运动组(HDM组)、高脂膳食+姜黄素+安静组(HDCC组)和高脂膳食+姜黄素+有氧运动组(HDCM),每组10只。第3周起,HDCC、HDCM组以400 g/(kg·d)姜黄素灌胃,其余组以等体积0.5%羧甲基纤维素钠灌胃;HDM、HDCM组进行有氧运动干预,其他组无任何运动干预。6周干预结束后24 h,观察各组大鼠心脏组织形态,检测血液、心肌组织相关生化指标。结果显示: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DC组较RDC组均显著升高(P<0.01);血清TC、TG,HDCC、HDM、HDCM组较HDC组均显著降低(P<0.01);血清TC,HDCM组较HDCC、HDM显著降低(P<0.05或P<0.01);血清LDL-C,HDCC组、HDCM组较HDC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HDCM组较HDCC组、HDM组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HDC组较RDC组显著降低(P<0.05);HDCC、HDM、HDCM组较HDC组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HDCM组较HDM组均显著升高(P<0.01)。RDC组心肌形态正常,HDC组出现炎性损伤;HDCC、HDM、HDCM组较HDC组明显改善,其中HDCM组最为显著。心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含量,HDC组较RDC组均显著升高(P<0.01);HDCC、HDM、HDCM组较HDC组均显著降低(P<0.01);HDCC、HDM组较HDCM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1)。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MB型(CK-MB),HDC组较RDC组均显著升高(P<0.01);HDCC、HDM、HDCM组较HDC组均显著降低(P<0.01);HDCM组较HDCC、HDM显著降低(P<0.01)。心肌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蛋白质表达(H-score),HDC组显著高于RDC组(P<0.01);HDCC组、HDM组、HDCM组显著低于HDC组(P<0.05或P<0.01);HDCC组、HDM组显著高于HDCM组(P<0.05或P<0.01)。从而说明,为期6周的姜黄素和/或有氧运动干预可以改善高脂血症大鼠心肌细胞焦亡,抑制过度炎症反应,保护心脏功能/结构,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LRP3/Caspase1通路活化相关。二者联合干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库尔勒香梨多糖抑制焦亡的活性组分及初步探索抑制细胞焦亡分子机制。方法:库尔勒香梨脱脂后从中提取分离获得库尔勒香梨粗多糖(Pyrus sinkiangensis Yu polysaccharide,PSP)、中性多糖(Pyrus sinkiangensis Yu neutral polysaccharide,PSN)、酸性多糖(Pyrus sinkiangensis Yu acid polysaccharide,PSA);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及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刺激RAW264.7细胞,建立焦亡模型后进行PSP、PSA、PSN干预,检测细胞存活率、白介素-1β(IL-1β)及白介素-18(IL-18)的mRNA表达量、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NLRP3)及消皮素D(GasderminD,GSDMD)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PSP、PSN、PSA的总多糖含量分别为7....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草苁蓉多糖(BRPS)对脂多糖(LPS)联合三磷酸腺苷(ATP)诱导的小鼠J774A.1巨噬细胞炎症小体活化及细胞焦亡的抑制作用。方法:LPS联合ATP刺激J774A.1巨噬细胞,建立巨噬细胞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模型。用细胞增殖毒性试剂盒检测J774A.1细胞存活率,微板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膜损伤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免疫印迹法测定J774A.1细胞NLRP3、Caspase-1、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IL-1β、消皮素D(GSDMD)以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BRPS能增高LPS/ATP诱导的J774A.1巨噬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培养液中LDH释放,减少细胞膜损伤,下调细胞NLRP3蛋白表达,上调Caspase-1前体蛋白水平,下调IL-1β以及GSDMD N端活性片段水平。此外,BRPS下调J774A.1巨噬细胞NF-κB核转位及其磷酸化水平,以及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c-Jun氨基末端激酶、p38 MAPK磷酸化水平。结论:BRPS可抑制LPS/ATP诱导的小鼠J774A.1巨噬细胞炎症小体活化和焦亡,其作用可能与调控NF-κB和MAP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的原理及特点,并就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在食品与生物医药上的应用做了展望,认为该仪器对研究形态学、分子细胞生物学、神经学、药理学、遗传学、食品组织形态等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食品过敏原致敏性的评价方法多种多样,而动物模型和细胞模型的致敏性评价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小鼠模型拥有繁殖周期短和遗传基因可操作性等优点,但却有着遗传背景差异性、伦理上等局限性;而体外培养细胞模型正好弥补了动物模型上的不足从而反映出机体中过敏反应从大体到细节上的变化。虽然目前有许多评价食品致敏性的方法,如常用的胃肠道消化实验法和热稳定性试验法,然而这些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本综述概括了动物和细胞模型在目前研究中的优缺点以及与其他实验方法的相互关系,客观分析其在评估食品过敏原的致敏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食品风味是优质食品的重要属性,味觉和嗅觉感知很大程度决定了消费者对食品的接受度。传统的食品风味评价方法包括人工感官、智能感官、仪器分析等。人工感官分析可靠性高,但味觉易疲劳且存在主观性;智能感知仪器结构复杂,其工作原理与实际味觉传递也存在一定差异,导致其应用存在一定局限性。基于细胞的传感器法是以活细胞作为敏感元件,与换能器以及信号处理装置结合,从而对食品风味进行检测、评价的一种新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响应快等特点,是生物传感器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结合近年来研究成果简单阐述细胞传感器的概念与基本结构,重点讨论细胞传感器在味觉及嗅觉评价领域中的研究成果与应用,阐释其在实际应用中感受与传导的机制,总结已获取食品的风味感知信息,最后讨论细胞传感器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可能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的原理及特点,并就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在食品与生物医药上的应用做了展望,认为该仪器对研究形态学、分子细胞生物学、神经学、药理学、遗传学、食品组织形态等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离子色谱法检测食品添加剂焦碳酸二甲酯(DMDC)中的杂质氯离子。方法:样品用水溶解超声定容后,采用SH-AC-1阴离子交换柱(25 cm×4.6 mm,7μm)分离,抑制电导法检测。分别选用碳酸钠,四硼酸钠为淋洗液。考察了淋洗液种类,浓度对氯离子与干扰离子的分离度的影响。最佳色谱条件为:采用0.005 mol/L的四硼酸钠水溶液作为淋洗液,流速1.0 mL/min。结果:在此条件下,样品中的氯离子可以和其他的干扰离子分离,而且分离度达3.0以上,峰形对称。在(0.1~ 5.0 mg/L)范围内,可获得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氯离子检出限(S/N=3)达(0.007 mg/L),加标回收率达97.5%以上,重现性好。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可以用于食品添加剂DMDC中氯离子测定。  相似文献   

12.
富含蛋白质的食品或食品原料在热或碱加工过程中易产生一种交联氨基酸———赖丙氨酸(LAL),它对某些动物会产生特异的毒性症状,对人体也可能存在潜在的危害,但由于食品基质比较复杂,通常难以准确测定其中的LAL。因此研究食品中LAL的检测方法,对LAL的控制和促进其深入研究以及保障人体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LAL的相关理化性质和样品前处理方法,进而综述了国内外测定多种食品中LAL的方法,包括氨基酸分析仪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及色谱-质谱联用方法等,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可为建立食品中LAL的检测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的一个焦点,备受大众关注。细胞毒性是应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和技术对有害因子进行评价。具有简单、快速、灵敏及准确等优势,已经被人们广泛应用于多种物质的安全性研究。本文主要就细胞毒性在食品安全性中的应用做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4.
李兵霞  王友升 《食品科学》2011,32(17):384-387
细胞毒理学是研究外源性物质对生命细胞损伤作用规律及其机制的一门毒理学分支学科,它可以用于食品安全毒理学的评价、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毒作用机理研究、食品加工生产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功能性食品中功效成分的活性研究等。细胞毒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多种,用于探讨外源物对细胞的不同作用,包括对细胞的活性影响和遗传学影响、造成细胞形态学变化以及细胞凋亡检测。目前在食品领域较广泛应用的细胞毒理学方法有MTT比色实验、细胞DNA合成测定法、彗星电泳法、Western blot法、流式细胞术测定法、NRU染色法、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等。  相似文献   

15.
苯并[a]芘是多环芳烃类物质,广泛存在于高温加工食品中,且工业生产和生活中燃料不完全燃烧也会产生大量苯并[a]芘,进而通过水源、空气和土壤等污染食物.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苯并[a]芘与结肠癌、结肠炎症等肠道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作者详细综述了不同食品中苯并[a]芘的含量,及其诱发结肠癌、结肠氧化损伤、结肠炎症、肠道菌群失调...  相似文献   

16.
黄玉艾  王菲  卢静 《食品科学》2007,28(8):535-537
对食品中外源化合物毒性的考察是一项繁重而艰巨的工作,传统食品毒理学方法效率低、耗资较大,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因此,建立简单、快速、可靠的快速筛选替代模型,一直是国际上讨论的课题。近年来,应用细胞技术对食品中的外源性化合物的毒性进行筛选和安全评价进展迅速,现就细胞技术在食品毒理学毒性快速筛选方面的应用做一总结。  相似文献   

17.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AFs)污染食品的广泛性、严重性和危害性倍受食品行业的关注,单一黄曲霉毒素检测已不能满足行业的需求。针对食品黄曲霉毒素总量检测目前普遍采用理化分析方法,相比之下由于免疫分析技术具有高特异性、高灵敏性、简便性等技术优势,已成为今后的发展方向和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就食品黄曲霉毒素总量免疫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旨在为食品AFs总量免疫分析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马铃薯主食化"战略的提出,薯类食品的研究开发受到重视。薯类淀粉支链淀粉含量和直链淀粉聚合度高,蛋白含量低,不易形成网络结构。添加薯类淀粉会导致食品的黏度增加,严重影响外观及口感,是薯类食品生产应用中的一个大问题。食品添加剂可以有效解决产品的感官品质差等问题,是近年研究的热点。分析总结了不同种类食品添加剂对薯类食品品质的影响,并对薯类食品未来的科学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为食品添加剂在薯类食品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洋葱食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洋葱是我国历史悠久的药食兼用的香辛调味料,以其独特的风味、丰富的营养而深受人们的喜爱.文章简要介绍了洋葱保健功能的研究进展,洋葱食品的开发现状,并分析了洋葱食品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贻贝食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贻贝是我国沿海地区常见的一种贝类,由于其风味鲜美、营养丰富而倍受人们的喜爱。本文介绍了贻贝的种类、分布、营养价值、保健功能的研究进展和贻贝产品开发的现状,并对贻贝食品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