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Novapack C18(150×3.9mm,4μm)色谱柱,以乙腈+水+冰乙酸(体积比50:50:0.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60nm,在同一色谱条件下同时测定58g/L双氟.唑嘧胺悬浮剂中的双氟磺草胺和唑嘧磺草胺。双氟磺草胺变异系数为0.40%,平均回收率为99.7%。唑嘧磺草胺变异系数为0.38%,平均回收率为99.4%。  相似文献   

2.
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l8(5μm,150×4.6 mm i.d)色谱柱,以甲醇:水(醋酸0.5%)溶液(38:62,V/V)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60 nm,在同一色谱条件下测定175 g/L双氟·唑嘧胺悬浮剂中的唑嘧磺草胺和双氟磺草胺。唑嘧磺草胺变异系数为0.34%,平均回收率为100.3%;双氟磺草胺变异系数为0.42%,平均回收率为99.5%。  相似文献   

3.
《农药》2016,(7)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测定9%唑草酮·双氟磺草胺悬浮剂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C_(18)柱和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以乙腈-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同时测定试样中唑草酮、双氟磺草胺的含量。[结果]唑草酮和双氟磺草胺在200~1000、100~50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2、0.9994;标准偏差分别为0.045、0.037;RSD分别为0.72%、1.2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13%、99.2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分离效果好,精密度与准确度高,可同时测定唑草酮·双氟磺草胺含量。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同时测定双氟磺草胺和酰嘧磺隆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以0.2%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采用电喷雾(ES~+)模式测定,多离子反应监测(MRM)模式扫描,外标法定量。双氟磺草胺和酰嘧磺隆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2.31%~97.13%、90.73%~96.77%,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78%~4.49%、1.12%~2.22%,最小检测浓度分别为5.67μg/L和7.67μg,L。该方法高效、灵敏,为水体中微量双氟磺草胺和酰嘧磺隆的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同时测定双氟磺草胺和甲基二磺隆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了一种可同时测定双氟磺草胺和甲基二磺隆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填料粒径为5.0μm,规格为4.6×150 mm的Sunfire C18色谱柱,以乙腈-0.01%磷酸溶液=40.0∶60.0(V∶V)体系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柱温为35.0℃,流速为1.000 m L/min,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DA)分别在260 nm和235 nm波长对试样中的双氟磺草胺和甲基二磺隆进行分离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中双氟磺草胺和甲基二磺隆在0.050 0mg/L-1.00 mg/L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其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7和0.999 9);在0.050 0mg/L浓度下,双氟磺草胺与甲基二磺隆的标准偏差分别为82.0、81.7,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45%、3.32%;在10.0mg/L浓度下,标准偏差分别为482、537,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153%、0.123%;回收率分别为95.0%~111%和97.0%~107%。该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回收率高,可用于复配农药制剂中双氟磺草胺·甲基二磺隆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水为流动相,使用XDB-C18、5μm为填料的不锈钢柱和紫外光检测器,在265 nm波长下对双氟磺草胺悬浮剂进行分离和测定。结果表明:双氟磺草胺性方程:Y=7482.3X+53.1,线性相关系数0.999 8;标准偏差为0.072;变异系数为1.51%;平均回收率为98.84%。  相似文献   

7.
郭振营  郭志刚  李琳  路飞  李梦姣  徐洪乐  吴仁海 《农药》2024,(5):371-375+381
[目的]明确吡氟酰草胺和双氟磺草胺混配的联合作用。[方法]采用室内盆栽法测定2者不同配比混配对猪殃殃和荠菜的活性,利用等效线法评价联合作用,明确最佳配比范围,并进行田间小区试验评估其药效。[结果]室内测定结果表明,吡氟酰草胺和双氟磺草胺不同比例混配对猪殃殃和荠菜防效具有相加或增效作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选取2者比例为15∶1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6%吡氟酰草胺·双氟磺草胺悬浮剂72~192 g a.i./hm2应用于小麦田苗后除草,对多种一年生阔叶杂草均有较高的防除效果,45 d株防效可达80%以上,鲜质量防效可达90%以上。[结论]该产品除草效果显著,且对小麦安全,推荐16%吡氟酰草胺·双氟磺草胺悬浮剂96~120 g a.i./hm2应用于小麦田苗后除草。  相似文献   

8.
采用Novapack C18(150×3.9mm,4um)色谱柱,以乙腈+水+冰乙酸(体积比50:50:0.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60nm,在同一色谱条件下同时测定58gm双氟·唑嘧胺悬浮剂中的双氟磺草胺和唑嘧磺草胺。双氟磺草胺变异系数为0.40%,平均回收率为99.7%。唑嘧磺草胺变异系数为0.38%,平均回收率为99.4%。  相似文献   

9.
《农药》2013,(9):702
双氟磺草胺是一种三唑并嘧啶磺酰胺类超高效除草剂,用于小麦田防除阔叶杂草。该产品杀草谱广,可防除麦田大多数阔叶杂草,包括猪殃殃、麦家公等难防杂草,并对麦田中最难防除的泽漆有非常好的抑制作用。双氟磺草胺由陶氏益农公司研发,1998年在以色列获得登记。1998年陶氏益农向欧盟递交双氟磺草胺登记申请,并于2002年10月1日被列入欧盟农药登记指令(91/414)附录1。1999年双氟磺草胺在比利时和英国上市。此后的2000—2002年,双氟磺草胺分别在  相似文献   

10.
双氟磺草胺(florasulam)是由美国陶氏农业科学(Dow Agroscience)公司开发的三唑并嘧啶磺酰胺类除草剂。20世纪80年代美国陶氏农业科学公司首次报道了嘧啶酰胺类除草剂,其后成功开发了多个以三唑并嘧啶磺酰胺为母体化合物的高效除草剂新品种。双氟磺草胺是继磺草唑胺、唑嘧磺草胺、氯酯磺草胺与双氯磺草胺之后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  相似文献   

11.
赵欣昕 《农药》1998,37(3):13-14
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三氯杀虫酯的含量,以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为内标物,用3%OV—101/Chromosorb WHP为填充物的色谱柱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对三氯杀虫酯进行气相色谱分离和测定.方法的变异系数为0.3%,回收率在99.1~100.7%之间.此方法操作简便、定量准确.  相似文献   

12.
《云南化工》2015,(6):55-57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1,4-丁炔二醇水溶液中的二氧化硅,用标准加入法能够很好的消除基体效应,R2=0.9999,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在96.5%~103.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9)为0.2%~5.0%。  相似文献   

13.
刘毓民 《山西化工》2001,21(2):25-26,33
介绍了选择3%OV-1/chromosorb W-HP色谱柱,以正十八烷为内标物,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DETA的分析方法。该方法的标准偏差0.14,变异系数0.74%,平均回收率99.82%。  相似文献   

14.
黄筑艳  刘力  乐意 《广州化工》2014,(4):126-127,157
建立了Folin-Ciocalteu法测定香椿皮总酚酸含量。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采用Folin-Ciocalteu法测定香椿皮中多酚含量。结果表明:香椿皮总多酚的含量在0~0.048 m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97),精密度RSD为0.34%,重复性RSD为0.35%,稳定性RSD为0.23%,样品平均回收率为104.5%,RSD为1.43%。该多酚测定方法简单、快捷、准确,是测定香椿皮总多酚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一种染料中间体2,3-二溴丙酰氯含量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基于将2,3-二溴丙酰氯衍生化。通过与苯胺酰胺化几乎定量制得2,3-二溴丙酰苯胺,再经液相色谱外标法得到2,3-二溴丙酰苯胺的标准工作曲线,从而测定出2,3-二溴丙酰氯的含量。给出了该方法的线性回归方程,线性相关系数r=0.9997,线性范围0.1341~0....  相似文献   

16.
环庚草醚气相色谱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贵民  贾凤聪 《农药》2001,40(5):20-21
采用气相色谱法,5%OV-101填充柱和氢火争离子化检测器,以邻苯二甲酸二丙酯为内标,对环庚草醚进行定量测定,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实用,标准偏差为0.73,变异系数为0.81%,回收率为98.99%-100.51%。  相似文献   

17.
曹伟  顾桂珍 《广东化工》2001,28(3):49-50
以气相色谱法定量分析苯乙烯转化为聚苯乙烯的百分比(苯乙烯的转化率),对聚苯乙烯胶体样品通过二氯甲烷溶解后,再用甲醇沉淀多聚物,然后运用色谱分析未沉淀的清液来分析样品中的组分,克服了一般用的重量法误差大的缺点,大大提高了准确度,使乙苯标准偏差为0.1825%,苯乙烯标准偏差为0.2499%。  相似文献   

18.
兰岚  陈丽丽  刘师  张娇霞 《广州化工》2014,(19):93-96,132
研究应用氢化物发生-微波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印刷品中的砷(As)、钡(Ba)、汞(Hg)、镉(Cd)、铬(Cr)、铅(Pb)、锑(Sb)、硒(Se)8种有害可迁移元素。文中对比了多模式进样氢化物发生法与单通道进样模式的方法检出限,并进行了重复性、加标回收率实验。方法检出限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多模式进样氢化物发生法的方法检出限范围为0.000 7~0.019 8μg/mL,优于仪器检出限范围0.000 2~0.230 8μg/mL;重复性实验结果表明,各元素检测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8%;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2.0%~120.0%。综上所述,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性,适合印刷品中有害可迁移元素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稀禾定原药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嫱  龚党生  侯春青 《农药》2001,40(10):15-16
本文采用液相色谱外标法对稀禾定原 药的有效成分进行定量测定,该方法的标准偏差为0.16,变异系数为0.19%,平均回收率100.04%。  相似文献   

20.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芦荟中的钙、镁含量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建立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芦荟中钙、镁含量的方法。该方法的检出限量:钙为0-3μg/g,镁为0-02 μg/g;平均加标回收率:钙为99-1% ,镁为99-7 % ;相对标准偏差:钙为0-66% ,镁为0-52% 。本方法已用于芦荟鲜叶及芦荟制品中钙、镁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