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创造性是衡量一个建筑设计师的主要标准,一部分人认为建筑设计师的创造性是不受外界环境所约束的,另一部分人认为建筑设计师的创造性会受到各种约束的阻碍。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部分建筑设计师往往会因为不能克服约束而让创造性受到约束,只有突破种种约束才能够设计出美好的建筑作品。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与探讨了在建筑设计中约束与创造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建筑设计教学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体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建筑创造性思维特质和培养方法、培养过程的研究,旨在探索建筑设计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开发和训练的科学化体系,以期全面培养建筑人才的综合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14)
思维能力是人的各种能力的核心,而创造性思维又是思维的最高形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应成为各学科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在生物教学中需要通过联想训练、想象训练、发散思维训练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4.
建设创新型的国家,需要培养更多创新型的人才。培养创新型的人才,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探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方法。在作文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加强学生对语言进行积累,长期训练学生对语言进行创造性的运用,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感受和思考,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毅力和创新思维的习惯,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12)
<正>作文教学是启发、联想、领悟、写作相统一的过程。创新个性和创造性思维训练可以融会贯通于作文教学的全过程。作文教学一般有作文训练方式的选择、作文指导、作文批改和作文评讲四个环节,这里仅从作文训练方式的选择、作文指导两个环节谈谈作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一、作文训练方式与创造性思维训练教师要恰当地选择作文训练方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1.在命题作文中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命题时应有所突破,必要时在时空上给学生留下"空白",把学生思维引向无限。全命题作文要"心理学化"。命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因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22)
小学生作文需要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在教学中要把作文训练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统一起来,通过创设情境、内容关联、文体训练和了解社会信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4)
研究选取157名幼儿为被试,以七巧板为材料,采用自然实验法对比研究创意拼摆、图谱拼摆、自由拼摆三种七巧板训练方式对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影响,以探究优化的训练方式。结果发现:1.七巧板不同训练方式对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效果不受年龄段的影响;2.三种训练方式对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都有积极影响,且三者的差异极其显著;3.创意拼摆比图谱拼摆更能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且两者的差异极其显著;4.自由拼摆比图谱拼摆更能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且两者的差异显著;5.总体趋势显示,创意拼摆优于自由拼摆,但两者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为了保障供暖系统的供热效果,提高其能源利用率,研究了一种基于CNN的太阳能热泵-壁挂炉供暖系统约束控制方法。通过梯度下降法优化CNN训练过程,提升其训练与收敛效率,运用优化训练后的CNN引入输入与输出的约束,构建太阳能热泵-壁挂炉供暖系统约束控制模型,对太阳能热泵-壁挂炉供暖系统的约束控制,实例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收敛速度及较低的训练函数损失值,可有限控制供暖系统的供水温度,满足供暖系统的实际供水温度需求。同时,水温控制误差的平均值比设定的0.007℃供暖系统控制水温误差约束值低,可约束控制供暖系统的阀门开合度保持在预先设定的合理范围内,且阀门开合度的波动趋势稳定,整体控制性能显著,能够为供暖系统供热质量及能源利用率的提升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24)
文章总结了当前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存在的问题,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思想,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训练学生的思维,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0.
王伟  王潇潇 《建造师》2010,(9):181-182
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创造力与一般能力的区别在于它的新颖性和独创性。创造力的培养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改善提高和完善足球运动员必须具备的各种心理素质,心理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全面而系统的教育过程。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训练是各国足球训练的重点和焦点,而我国的青少年训练与足球发达国家的训练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思维能力的训练。运动员的创造力是思维能力的体现,青少年时期是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培养我国青少年运动员的创造力,应当引起教练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建筑教育中有关创造性问题若干误区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建筑教育中有关创造性问题的六个认识误区的简要分析,阐明了建筑创造力的构成理论,论述了建筑创造的过程特征、创造性与基本功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建筑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2.
工程专业案例教学的实施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案例教学作为强化实践能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在高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基于工程专业的课程特点,对工程专业案例教学的实施进行了多方位探索与思考,并指出了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根据目前土木工程专业课实验教学现状,从重视程度、硬件条件、组织管理和考核方式四个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以解决实际工程项目问题为主线的实验教学方法,采用“学生为中心,小组为单位”的教学模式,优化成绩评定标准,引导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探索的兴趣和动力。以风荷载实验教学为例,讨论了教学改革方案的实施情况。从课后反馈可以看出,该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团队协作能力,并明显提升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教学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面向农村五年制免费师范生培养模式是适应农村小学基础教育发展需要而产生的。然而,这种模式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培养目标不协调、学生专业意识不强;课程设置以知识性课程为主、课程内容脱离实践生活、教育类课程比重少;教学技能培养不到位、学生教师职业感意识不强等问题,影响培养质量。因而,各师范院校需要落实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完善培养过程,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这种培养模式,为农村基础教育培养出优秀师资。  相似文献   

15.
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组织一切教学活动和从事教学管理的重要依据,是一所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广东工业大学根据"夯实基础、拓宽口径、注重素质、强化能力、突出特色"的思路,构建了素质、知识、能力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2010版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让毕业生成为既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又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6.
为了优化春季高考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问题,进行了春季、夏季高考对比,分析了生源差异、考试科目差异、实施效果差异,指出了省内外春季高考的发展差异。针对地方高校春季高考土木工程学生的培养,需要解决培养模式定位、专业方向等问题,提出了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制定专门的培养计划,强化实践教学,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从中职教育过渡到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17.
钢结构教学改革创新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钢结构产业的发展,对钢结构课程教学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更新和提高。按照教育部提出的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要求,对钢结构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尝试。通过建立钢结构课程教学团队,建立青年教师培养体系,分专业、分学生层次教学,加大实践教学比重,提高试验教学课时,重视钢结构毕业设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等措施,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其适应钢结构产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课程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根据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地质课程特点,笔者从改革教材内容,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手段并举,加强实践环节创新思维训练,培养科学研究方法,采用期末考试与平时成绩综合考核等来实现课程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在牢固掌握课程知识的同时,启发学生运用已学的课程知识,多方面分析工程地质问题,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良好思维习惯,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9.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国际工程专业认证为导向,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工程技术人才是当前工科类专业改革的趋势。文章针对工程教育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介绍了长安大学测绘类专业,根据工程认证标准,将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解决复杂工程实践问题的创新能力,构建卓越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20.
建筑基础教学是以传授建筑基础知识、注重技能训练、培养专业习惯为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教学大纲的连贯性与动态性,教学目的的系统性与清晰性,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交叉性,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统一,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使教学成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学过程,使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成为一门有特色的课程,是过程教学趣味化探索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