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话马岩松     
<正>UED:改革开放以来的二三十年中,中国可谓全球建筑实践的热土,国外建筑师纷纷将重要的文化建筑、标志性建筑的设计权收入囊中,相对而言,中国建筑师和中国建筑事务所的国际实践和影响力,却进展缓慢。这方面MAD应该是一位开拓者,也是我们希望在本期杂志中探寻的——马岩松和MAD的国际实践之路。马岩松:我回国的时候是2004年,中标第一个国际项目是在2005年底。这里就  相似文献   

2.
《城市环境设计》2015,91(4):144-151
<正>售楼处是中国新建筑的一个独特的建筑类型,也代表了一种独特的中国现象。每个住宅开发项目建设之前,总会有一售楼处率先出现。这些标志性的"小品"建筑大多数与其所服务销售的住宅项目没有直接关系,但通常都会在设计上标新立异、奢华夸张。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售楼处是一种难得的给予建筑师创作自由的建筑类型,不仅成就了先锋建筑师们的设计实验,还  相似文献   

3.
2009年,中国建筑学会评选60年来建筑创作大奖项目,如果把文革时期落成的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也算进去,程泰宁先生的设计有7项当选,可能是获奖最多的建筑师,实乃当之无愧。其中一些项目,对程泰宁先生和这时期中国建筑实践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单看程先生主持设计的杭州黄龙饭店,距今已有25年,这个建筑获奖无数。如果中国也像美国和日本那样,举办25年建筑奖,这个建筑依然有份,程先生的设计实践和诠释文章,曾经启发了许多同行同业。  相似文献   

4.
韩冬青 《建筑师》2006,(2):20-20
中国建筑师应该是世界上每年设计项目最多的建筑师,我感觉崔总大概是中国每年亲自设计项目最多的建筑师,因此他也应该是世界上设计项目最多的建筑师。这一点非常不容易,而尤其难得的是他可以将每个设计都控制得很有质量,建成的完成度很高,这对中国巨量的建筑和城市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个人认为值得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中国建筑师学习。  相似文献   

5.
集群设计在当代中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由于中日建筑文化背景的相似性.中国的集群设计也吸引了一大批日本建筑师,通过介绍日本建筑师在中国集群设计的项目概况,分别从单体建筑和群体建筑两方面探索日本建筑师的风格特征以及与中国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6.
60年代出生的建筑师因其时代背景、建筑实践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现如今这一批人已成为当下中国建筑界的主力军,文章将这一代建筑师分为大学教授型建筑师、民营事务所建筑师与国营大院建筑师三个类别,尝试从他们对传统回归思考的视角探讨60年代生建筑师的建筑实践观,从而对中国当代建筑的发展有更为系统的梳理,以期从中窥探出未来现代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7.
刘珩 《新建筑》2006,(2):16-19
从建筑一开始,就注定了建筑师应具备的双重身份——艺术家和营造师。这双重身份始终贯穿建筑设计实现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建筑实践的先锋性和实验性需要建筑师在建筑想像和现实的平衡之间找到可以突破的可能性。在当下的中国,为了随时应付无备而来又要随即出手的项目,希望有一种更加有效、更加短暂的训练方法使建筑师在这一过程中维系建筑想像力。参与艺术展即是其中一种。  相似文献   

8.
中国建筑师应该是世界上每年设计项目最多的建筑师,我感觉崔总大概是中国每年亲自设计项目最多的建筑师,因此他也应该是世界上设计项目最多的建筑师。这一点非常不容易,而尤其难得的是他可以将每个设计都控制得很有质量,建成的完成度很高,这对中国巨量的建筑和城市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个人认为值得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中国建筑师学习。外研社大兴国际会议中心是他当年几十个设计项  相似文献   

9.
王颂 《建筑创作》2005,(4):11-11
4月5日,《法国视觉·当代城市与建筑》展在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开幕。作为“法国文化年”的重点项目之一,该展览向中国公众全景式地展示了当代法国建筑和城市规划的成就。笔者观察了一下,在总计350个项目中,既有在法国的作品,也有大量法国建筑师在中国的作品。如果是我们在法国办中国建筑展,不知道能拿出几个中国建筑师在法国的  相似文献   

10.
李伟 《时代建筑》2007,(1):146-153
外滩18号楼是柯凯工作室在中国的第一个建筑设计实践项目。它再次证明在中国一座历史保护建筑能够重获生机并被改造成一座成功的时尚地标。文章通过对柯凯工作室主持建筑师高芾(Filippo Gabbiani)和狄安德(Andrea Destefanis)的访谈,了解他们在中国的建筑设计与实践。同时,通过意大利建筑师的视角来观察中国旧建筑改造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