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自动垂直钻井工具可实现井下主动纠斜,保持井壁垂直。为了保证纠斜成功,要求液压导向机构的纠斜油缸所产生的导向力在井下恶劣工况下能可靠工作。在建立液压系统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采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建立液压导向系统的仿真模型并仿真研究系统压力的动态响应特性。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提供稳定的导向力,可满足纠斜要求。并通过实验验证系统仿真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王晓凯 《机床与液压》2021,49(11):123-126
比例减压阀的出口压力稳定性是影响阀整体性能的重要因素,在阀的开发阶段进行合理设计尤为重要.结合液压系统、测控系统设计了压力稳定性测试系统,能够精确地采集阀的出口压力,并将LabVIEW软件和数据采集器相结合作为数据采集平台,实现电流、压力等数据的实时采集及显示.结果表明:该测试系统能够很好地监测出口压力的波动,为比例减...  相似文献   

3.
基于ADAMS和Matlab/Simulink的6 UCU型Stewart并联机构联合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宏光  谭健 《机床与液压》2016,44(11):32-36
针对Stewart并联机构,对其ADAMS和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进行理论剖析,并与其它设计方案进行比较,得出了联合仿真的优点。针对6-UCU型Stewart,分别用ADAMS运动学模型和ADAMS动力学模型与对称阀控制非对称缸的Simulink控制模型进行联合仿真,得出在关节空间控制中基于ADAMS动力学模型比基于ADAMS运动学模型仿真结果更优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介绍电液比例调速阀控同步系统的原理,建立调速阀控非对称缸和电液比例调速阀的数学模型。以某型装备的回转平台为例,采用Matlab的Simulink模块对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同步回路同步性能好,控制精度高,为同步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AMESim与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技术的接口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AMESim与Matlab/Simulink软件各自的特点,对两者联合仿真技术进行了研究,解决了联合仿真的接口与实现问题,并把该技术应用于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传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许佳音  崔国敏  周至明 《机床与液压》2013,41(1):131-133,149
介绍装载机用YB1502变速器换挡操纵阀主调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换挡过程的理论油压变化过程;建立AMESim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将仿真结果与理论油压变化曲线对比分析;在试验台架上进行操纵阀换挡过程的压力测试试验,进一步验证AMESim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基于仿真模型,以主阀芯质量和蓄能器节流孔直径为例,研究不同参数值对换挡油压的影响。经试验验证的AMESim仿真模型为操纵阀主调压系统的改进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参数化设计,节省样机试制的费用与时间,对操纵阀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尹明  国兰兰 《机床与液压》2014,42(9):151-153
机械刚度是反映机械结构抵抗变形的能力。如果传动机构的刚度不足,必然会使传动机构产生弹性变形,影响系统的定位精度、动态稳定性和响应的快速性。主要应用Simulink软件仿真分析机械传动机构中扭转刚度和轴向刚度对进给系统运动稳定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机械刚度中的轴向刚度对进给系统平稳性的影响要远大于扭转刚度,所以应着重通过提高轴向刚度来抑制刚度不足引起的进给运动的不平稳。  相似文献   

8.
气动位置伺服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动位置伺服系统的一些非线性特性难以用数学表达式准确描述,使得建立能够准确描述系统特性的仿真模型比较困难.本文对建立气动位置伺服系统仿真模型的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包括比例阀非线性特性的描述、非线性摩擦力的表示、以及执行元件在端位的机械限位动态过程的描述等,并给出了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系统仿真模型的方法.以摆动气缸位置伺服系统为例,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能够反映实际系统的特性,证明所提出的系统非线性特性的描述方法是合理的,所建仿真模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基于Matlab/Simulink的永磁同步电机(PMSM)矢量控制仿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现代交流伺服系统中,矢量控制原理以及空间电压矢量脉宽调制(SVPWM)技术使得交流电机能够获得和直流电机相媲美的性能.永磁同步电机(PMSM)是一个复杂耦合的非线性系统.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通过对PMSM本体、d/q坐标系向a/b/c坐标系转换等模块的建立与组合,构建了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证明了该系统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一种新型先导式无静差水压溢流阀,介绍了该阀的结构特点。根据局部假设,建立了溢流阀精确的数学模型。通过实际参数,求出了无静差水压溢流阀的静差。借助 Matlab/Simulink软件对新阀结构进行了动静态仿真分析,并对该阀在 31 MPa 工作情况下的进行了动静态和稳定性分析。仿真分析表明,该阀有很好的动静态特性,响应时间可以达到 12sm,幅频宽达到 86Hz,相频宽达到 87.6 Hz。  相似文献   

11.
李福生  张庆彬 《机床与液压》2014,42(22):116-118
介绍了D6GX推土机传动液压系统溢流阀设计结构,联系其主机液压系统分析其设计原理,运用AMESim软件进行数字仿真,验证了分析的正确性,并探究了相关设计结构对阀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介绍CNC粉末压机液压控制系统基本原理,对元器件进行选型,并建立该系统的传递函数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进行其位置控制系统、速度控制系统、压力控制系统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给出的CNC压机液压系统选型方案,位置和速度控制性能比较理想,而压力控制的响应时间较长,需要注意压力卸载时产生的峰值.  相似文献   

13.
溢流阀主阀芯的稳态液动力使溢流阀存在较大的调压偏差,降低了其静态性能指标。采用在溢流阀主阀芯(锥阀芯)上加突缘结构来补偿稳态液动力。采用CFD工具对主阀口流场进行仿真,研究突缘结构尺寸、位置及阀芯锥角对主阀芯稳态液动力补偿的影响。结果表明:突缘结构能实现阀芯液动力补偿,但随着阀芯开口量的增加,补偿会由欠补偿变为过补偿;当突缘长度为0.5 mm、距离阀座为1 mm时,液动力补偿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李晨  孙光辉  方伟荣 《机床与液压》2019,47(11):119-123
某自动变速箱液压主油路调节回路是一个由压力闭环和流量闭环相嵌套的高阶复杂控制系统,实践中缺乏对于高阶复杂液压系统稳定性设计的有效手段,致使压力、流量震荡成为复杂液压系统常见的故障。提出了基于系统主稳定裕度、主固有频率的优化设计、分析法,可有效解决高阶复杂系统稳定性设计的问题。通过建模分析计算了系统的主稳定裕度和主固有频率,将其作为设计目标,借助DOE工具对关乎系统稳定性的结构参数进行了正向设计,确保系统即具备动态响应快速性,又具备可靠的稳定性。最终通过实验验证了系统模型的准确性及所提出的稳定性设计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何佳  李洪儒  许葆华 《机床与液压》2012,40(15):165-168
选取某型装备溢流阀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际需求设计了DAQ硬件平台,并结合LabView虚拟仪器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小波包分析,将信号的能量分解到各个频带,通过能量柱形图反映出不同故障时的能量变化,并提取了故障的特征参量,为故障预测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缓冲气缸是气压传动系统中最常用的一种执行元件。本文介绍了针阀式缓冲气缸和溢流式缓冲气缸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通过仿真计算比较了它们的缓冲特性和吸收冲击的能力。结果表明:溢流式缓冲比针阀式缓冲吸收冲击能力强,速度平稳,适合于气缸高速运行的场合。所得结果对设计和使用缓冲气缸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电液伺服系统振动产生的原因及相应减振措施.利用AMESim与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技术建立了一种典型的电液速度控制系统模型,对液压冲击所致的振动采取了减振措施并进行了仿真分析,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以经济实用为出发点,开发了比例溢流阀特性液压试验台和基于虚拟仪器及Matlab软件的自动测试与分析系统。对比例溢流阀特性测试方法进行新的模块化设计,实现了对DBE系列比例溢流阀的稳态和动态的自动测控及液压系统多路压力信号的实时采集,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时域、频域及可视化分析,得到了较有参考价值的试验数据和特性结论。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设计合理、性能稳定,提高了测试精度、改进了测试方法、丰富了分析手段,具有较好的性价比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液压同步系统仿真大多没有考虑摩擦阻力不等、两缸负载不均衡以及变负载等因素对同步精度造成的影响,利用AMESim软件进行建模,并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积分分离式PID以及Fuzzy-PID控制算法来实现液压缸的同步起竖以及曲线同步跟踪.仿真结果表明,采用Fuzzy-PID控制算法,系统实现较高精度的同步控制.提出的双缸同步控制策略对其他设备中液压同步控制系统的设计研究也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