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对近几年架空输电线路雷击跳闸事故的专项调查,分析了某地区35 k V及以上输电线路雷击事故特点与原因,根据该地区雷电活动及输电线路实际运行状况提出了"改造接地电阻为主,加装避雷线、避雷器为辅"的防雷对策,以达到提升输电线路防雷水平、降低雷击跳闸率、保护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输电线路防雷性能时空差异化评估方法   总被引:19,自引:8,他引:11  
为有效掌握输电线路防雷性能,根据雷电活动特征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较大差异,输电线路在遭受雷击时其防雷性能也呈现出相应的时空差异性的情况,提出了一种输电线路防雷性能时空差异化评估方法。该方法基于雷电定位系统长期的雷电监测数据,采用输电线路走廊雷电参数网格统计法,统计给定输电线路沿线路走廊的任意指定时间段内雷电参数,得出线路实际的地闪密度和雷电流概率密度分布,再用雷击跳闸率计算方法计算线路及其各个区段在改指定时间段内的雷击跳闸率,并以输电线路防雷性能的设计值、规定值或运行经验值为参考划分评估等级,评估出输电线路防雷性能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差异。评估结果可有效帮助输电线路设计和运行部门更加细致地、有针对性地采取防雷措施来提高线路防雷性能。  相似文献   

3.
输电线路实际的雷击特征参数是进行线路耐雷性能分析的关键参数。目前的防雷评估方法一般采用线路走廊的雷电监测参数间接计算得到雷击参数,无法完全客观反映线路实际雷击风险。为研究输电线路实际雷击风险,提出了直接获取雷击参数的优化分析方法,对现有雷击风险评估方法进行了优化。该优化方法基于雷击在线监测系统对线路本体雷击情况的长期监测数据,统计分析线路本体的雷击频度、雷电流幅值概率分布,获得比雷电定位系统更直接、准确的雷击参数。利用这些参数进行雷击跳闸率计算并逐基杆塔评估雷击闪络风险,可以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案例分析结果表明优化方法与常规方法的雷击频度差异通常在10%~60%。该方法供输电线路运维部门用于提高差异化防雷治理的技术经济性。  相似文献   

4.
广东输电线路防雷运行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统计分析2001-2007年广东地区地面落雷密度、雷电流幅值概率分布等雷电参数,线路雷击导致变电设备受损、线路雷击跳闸比例、雷击跳闸率等防雷运行参数,指出广东电网雷击跳闸率偏高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及今后防雷工作的重点,建议加强输电线路的综合防雷改造,适当提高广东线路的防雷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5.
杨先进  胡伟  费敏 《江苏电器》2014,(2):41-43,55
分析了杭州地区110~500kV输电线路雷击跳闸原因,并根据该地区雷电活动的特点制定了相应的防雷改造对策,通过采用"改造接地电阻为主,加装避雷器为辅"的防雷措施,大幅度提高杆塔的反击耐雷水平,有效防止线路绕击,降低了线路雷击跳闸率。  相似文献   

6.
对2007-2009年贵州山区雷暴日、地面落雷密度等雷电参数以及110~500kV输电线路雷击跳闸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指出贵州山区雷电活动活跃以及地表以岩石为主是贵州电网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防雷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下阶段防雷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雷电活动引起的输电线路跳闸事故频繁发生,因此针对输电线路防雷技术开展相应研究工作。在统计江苏雷电活动的基础上,分别从杆塔塔型、高度、回数及档距等多个方面分析了跳闸原因和雷击特性。完成2012至2016年江苏电网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统计,并结合电网生产实际,从输电线路差异化评估、运维、新技术等方面提出合理化防雷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针对福建省雷电活动频繁 (年平均雷电日为 6 5 )及输电线路防雷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提出了防雷措施。实际运行表明这些措施可有效地降低线路雷击跳闸率。  相似文献   

9.
利用雷电参数划分深圳雷区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雷电定位系统记录的深圳地区近8年来雷电活动数据,对深圳地区1999-2007年的雷电活动日、地闪密度、雷电流幅值等雷电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各典型雷电参数的分布特征,并绘制了深圳地区雷区分布电子地图.通过与深圳电网110~500 kV输电线路多年运行结果进行比较,所绘制的雷区分布图同深圳电网输电线路雷击故障跳闸实际运行经验基本吻合,可用于指导深圳地区新建输电线路防雷设计及已运行线路的防雷改造.  相似文献   

10.
对深圳地区输电线路防雷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力输电线路因雷击引起的跳闸事故很多,特别是110kV线路,本文根据深圳地区实际情况,就综合防雷措施做了一些探讨。现场运行经验证明,深圳电网采取综合防雷措施对提高线路耐雷水平、吸收雷电过电压能量、防止绝缘子闪络、降低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赵庆州 《广西电力》2014,37(6):80-82
为了提高输电线路防雷工作水平,对2005年—2013年天生桥局所辖输电线路雷击跳闸情况和雷电活动的关系分别按时间、区域、雷电流幅值、电压等级和地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线路雷击跳闸情况和雷电活动间存在一致性,但电压等级、直流线路极性和雷电流不同时二者差异较大。相关数据显示了近年来雷电活动呈加强趋势,而线路雷击跳闸率呈下降趋势,这说明天生桥局防雷工作开展效果良好,防污调爬、防雷改造工作起到实效。基于分析结果,明确了天生桥局今后的防雷工作重点,提出针对性的防雷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2.
实际雷电活动分布下的线路雷击跳闸率计算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为更好地预防输电线路雷害,以湖南省220kV线路柘泉线为例进行研究,依托于湖南省雷电定位系统,对2000~2005年该线路走廊的落雷进行了分段统计,发现同一线路各个区段间落雷存在较大差异,且同一区段的落雷年间存在规律。同时应用规程法分别计算了该线路在实测落雷密度下与规程落雷密度下的理论雷击跳闸率,对比发现,实测落雷密度下的计算值能与该线路的历史跳闸记录更好地相符。因此建议,借助雷电定位系统,采用实测落雷历史数据,在线路设计与改造中采取分段标准的新线路防雷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3.
重庆电网输电线路防雷计算中参数的选取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白云庆  印华  吴高林  王勇  唐世宇 《高电压技术》2007,33(12):162-163,172
为搞好重庆电网线路耐雷水平评估,针对现有规程中对地面落雷密度选取的建议和重庆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按照国际大电网会议推荐的公式和50个雷电日计算地面落雷密度。根据雷电定位系统在重庆地区2003~2005年所测数据统计得到了重庆地区雷电流幅值的概率分布公式;采用新的雷电参数计算了重庆电网的雷击跳闸率。通过与线路实际运行数据的比较对重庆地区雷电参数的选取提出了建议,为输电线路防雷计算中参数的选取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宋凯  陈佳佳 《电气开关》2020,(2):46-50,55
以鲁中山区某220kV输电线路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际参数采用杆塔多波阻抗模型模拟了雷电流、输电线路、杆塔、绝缘子串和避雷器,建立了雷击输电线路的仿真模型。本文基于ATP-EMTP电磁暂态分析软件,分析了线路避雷器组合安装和接地电阻对输电线路耐雷水平的影响。仿真结果显示:输电线路按策略分相组合加装避雷器和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可以有效保护输电线路的安全,提升电网的安全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220kV线路多重雷击导致两侧开关断口绝缘击穿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介绍220 kV线路雷击故障、两侧变电设备受损及断路器内部故障的发现、处理过程,结合线路故障查巡、雷电参数、过电压及继电保护动作时序分析,确定线路两侧开关雷电侵入波同时受损原因。指出因较短线路遭受多重雷击,造成开关断口内、外绝缘不能承受侵入波及其反射波的叠加作用而击穿,灭弧室瓷套在内、外部电弧持续热效应下可能发生爆炸。建议开展110、220 kV SF6断路器雷电冲击、反极性工频联合电压试验,并在强雷地区变电站110、220 kV架空出线侧加装避雷器保护。  相似文献   

16.
输电线路差异化防雷技术与策略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为有效提高输电线路防雷性能评估水平与治理能力,根据输电线路走廊雷电活动、地形地貌、线路结构和绝缘配置、防雷计算方法、防雷措施等差异性,提出了一种输电线路差异化防雷性能评估方法和治理策略。该方法基于雷电定位系统长期监测数据,统计分析输电线路全线走廊雷电分布规律,结合线路特征参数等,选择合适的防雷计算分析方法,逐基杆塔进行防雷性能评估,确定各级杆塔防雷安全等级及其决定因素;依据现有防雷措施技术特点,采取针对性防护措施配置,制定多套具有不同特点防雷改造方案,并进行技术经济性评价,依据改造目标和管理要求,确定出最佳改造方案,明确给出投入与预期效果的定量关系,最终形成输电线路防雷治理策略。该方法对设计部门实施输电线路差异化防雷设计、运行管理部门有针对性实施防雷治理以及提高输电线路防雷安全运行水平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架空输电线路在电力系统中作为用户与发电厂的连接枢纽,线路可靠防雷与安全运行尤为重要。分析由输电线路上测得的雷电数据,证实了多脉冲雷电的存在,统计并分析雷电波前时间、波尾时间、极性及幅值参数。电磁暂态仿真软件ATP-EMTP对多脉冲雷电、架空输电线路、杆塔、绝缘子串、避雷器建立仿真模型。仿真分别计算在线路是否安装避雷器时,在单脉冲和多脉冲下发生直击和反击时的响应情况。比较两种不同脉冲雷电下线路过电压的差别。仿真分析表明:避雷器能有效的限制雷电过电压的幅值,并且在多脉冲雷电冲击时,输电线路会出现更高的雷电过电压,且持续时间更长的现象,使其防雷形势更加严峻。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雷电预警技术应用到高山微波通信站防雷中的原理、实现方法和取得的效果.低压供电线路是高山微波通信站雷电波侵入的主要途径,有效阻断低压线路雷电波侵入途径,对保护微波通信站的通信设备至关重要.文章阐述了利用雷电预警技术控制高山微波通信站低压供电线路断路器,在雷电来临时从物理上隔离低压供电线路和微波站通信设备联系,实现阻断雷电波从低压供电线路侵入微波站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35 kV输电线路已成为雷害的重灾区。输电线路应用避雷针防雷符合传统防雷理论,但对35 kV架空输电线路而言有其局限性。根据雷电活动对35 kV线路的危害进行分析,结合一处实际运行的避雷针,初步探讨了避雷针在35 kV架空输电线路上的防雷应用利弊及相关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0.
分析线路避雷器在天生桥地区220 kV及以上交流线路防雷工作中的应用情况。通过查询雷电定位系统,统计天生桥地区雷电参数,总结、分析2001年以来该地区输电线路雷击跳闸情况,结果表明安装线路避雷器能有效降低线路雷击跳闸率,具有较好的防雷效果。根据运行经验及线路避雷器只对安装塔安装相有保护作用的特点,提出了线路避雷器安装选点和运行维护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