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全友好的城市公共空间是儿童友好型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街道,尤其是生活性街道,是城市公共空间的线性要素,是儿童成长习得的外部场所,也是儿童使用最为频繁的公共空间。以武汉市具有代表性的两条生活性街道为例,分别从街道周边环境、街道自身物质空间及儿童行为活动需求3个方面探索生活性街道空间品质,结合多源开放数据与环境行为调研方法,层级归类并构建生活性街道品质影响因子量表,通过儿童友好型生活性街道品质评价模型,试图识别影响其品质的关键要素。基于评价的结果,提出街道空间品质提升的优化设计思考,以期为儿童友好型城市的街道空间品质化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
梳理了上海市总体层面公共开放空间规划,认为上海在总体层面上对附属性、非独立占地的公共开发空间的布局与设计、公共开放空间的品质与人性化服务、公共开放空间的网络连接系统、现状用地和非重点地区公共开放空间的引导等方面研究不足。通过总结和借鉴伦敦、纽约、巴黎等国际大都市在总体层面公共开放空间相关规划的成功经验,希望能对上海总体层面公共空间的相关规划有所启发,使城市空间品质得到有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合肥市老城区微型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PSPL调研法对五种类型的微型公共空间进行评价和分析.研究发现:合肥市老城区内,社区类、公共游览类微型公共空间普遍有较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其余类型相对较差;公共游览类微空间和交通类微空间的穿行活动占比最高,停留活动占比与微空间品质、微空间面积有直接联系,质量越好、设施建设越多,居民对其使用越频繁、满意度越高,空间活力程度越高.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文章最后提出清理被占用微型公共空间、加强空间开放与可识别性、注重空间设施人性化设计等措施,期望自下而上地改善城市老城区微型公共空间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作为提升人居环境品质的重要公共空间类型,公园质量评价研究在城市更新的发展模式下愈发受到关注,相关研究在国际上也持续保持热度。基于PRISMA法,系统研究6 512篇中英文献,分析国内外城市公园质量评价工具的研究进展。目前国外该领域研究发展已较成熟,并形成一定范式的系列评价工具;国内虽未形成系统性评价工具,但近年来相关研究发展迅速且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研究经验。然而,现行国外公园质量评价工具的范式特征一定程度上固化了该领域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在城市公共空间研究基础上,国内公园质量评价研究的视角和方法较国外更多元和先进。因此,建议在汲取国外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国内丰富的实践成果和跨学科方法创新,发展符合国内需求的公园质量智能评价工具,推动人居环境质量的精细化科学升级。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15)
以东北三省严寒地区的村镇为研究对象,在大量入户访谈与问卷发放调查的基础上,对居民的公共开放空间行为活动作了细致深入的调研,并从公共开放空间的基本情况、设施配置与活动组织3个方面进行满意度评价,研究其使用规律、使用效果及影响因素;并从各个类型村镇中总结出普遍问题,进而对寒地村镇整体的公共开放空间规划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城市公共空间供需平衡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它是一篇关于公共领域经济学的文章。从城市规划师和设计师的角度出发,本文为思考开放空间的动态变化、解释都市形态学的演变以及预测城市设计的结果提供了一整套分析工具,考虑了通过共享和私人空间来处理公共领域问题以及通过明确产权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城市开放空间在这个分析中作为剩余用地类别出现,表明了开放空间的设计和管理方式。它引出了这样的想法,即一个城市不同层次的共享空间应该对应不同等级的管理机构。在创造可持续的公共领域以及避免本文提及的都市“公地悲剧”中,物质环境和制度设计都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街道公共空间品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借助街景地图可以对街道空间品质变化提供动态监测。依托百度街景地图时光机的功能,从主观、客观两方面对景山西街历史街区的公共空间品质做量化分析研究,具体对2013年和2017年夏季同一位置相同角度的街景进行取样分析,而后依据数据分析对其公共空间品质进行量化评价研究,最后对比这两年的评价结果,整理分析相关结论并给出提升景山西街公共空间品质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公共性是影响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品质与活力的重要指标。随着人民城市理念的提出,公共开放空间的价值内涵从注重物质功能向普惠公共群体转变。以公共开放空间为研究对象,探究概念的理论内涵。参考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基于历史维度分析中西方公共开放空间公共性的历史演变进程,总结公共开放空间公共性演变的特征,透过比较视角得出中西方规划实践中公共开放空间所体现的公共性呈现“殊途同归”的趋势。既丰富了对公共开放空间理论层面的研究,同时对有效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生活方式和社会的改变,公共生活和城市空间与过去相比,已经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人们对公共空间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世界各地许多成功的范例中(不论是历史上自然而然形成的,还是当今设计师精心设计的),人们可以体会和感受到充满人情味的公共空间所具有的魅力。概括而言,简单但却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品质评定标准,可以帮助人们分析、评估和评价广场、街道和其他城市空间。就开放空间的设计而言,防护性、舒适性和享受性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张健  李俊毅  吕元  李梦 《建筑学报》2022,(S1):131-135
地铁站域公共空间功能空间和使用需求复杂多元,以往研究缺少对轨道交通公共空间的使用功能和使用人群需求行为的统筹考虑,造成地铁站域公共空间服务品质较低。Kano模型是对使用需求分类和优先排序的有效工具,能充分体现复杂多元的用户需求与用户满意度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本文结合Kano模型和BetterWorse满意度系数分析法,针对地铁站域公共空间功能构成、人群类别、场地环境的复杂性,量化解析地铁站域公共空间需求行为的类型和优先级,提出地铁站域空间环境品质提升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1.
以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市中心蒂尔索德莫利纳广场为例,阐述了面状公共空间的概念和高品质面状空间的特点,介绍其发展历程的同时,运用扬·盖尔提出的PSPL方法,实地调查了该面域开放空间的特征,记录了冬夏两季共六天、每天四个时间段的市民公共生活情况,并对调研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通过对该场地的整体分析,总结出一个有品质的面状城市公共空间应具备的特质及其与公共生活质量的相关性,为我国当前城市面状公共空间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居住区规划设计是设计师主观能动性创造的结果。由于各居住区的情况不一以及设计师的水平高低而导致其创造出的居住区空间给使用者带来的感受也是好坏不一。因此将一些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引入居住区设计中,可以有效避免设计意图和实际使用情况相悖、建筑物理环境恶劣影响使用者使用等情况发生。提出以居住区公共空间建筑物理环境分析为主导的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居住区公共空间中的各种建筑物理环境进行分析、评价,最终得出居住区公共空间适宜性评价,并以此来引导居住区公共空间的设计。  相似文献   

13.
赵晨洋  于芬 《山西建筑》2010,36(4):13-14
分析了城市开放空间中的常见事故,进行了安全性及景观安全评价,从安全性角度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各类景观构成元素以及景观设施的安全性设计进行了研究,以保障在城市开放空间中人群活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产权、公共空间和城市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城市公共空间供需平衡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它是一篇关于公共领域经济学的文章.从城市规划师和设计师的角度出发,本文为思考开放空间的动态变化、解释都市形态学的演变以厦预测城市设计的结果提供了一整套分析工具,考虑了通过共享和私人空间来处理公共领域问题以及通过明确产权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城市开放空间在这个分析中作为剩余用地类别出现,表明了开放空间的设计和管理方式.它引出了这样的想法,即一个城市不同层次的共享空间应该对应不同等级的管理机构.在创造可持续的公共领域以及避免本文提及的都市"公地悲剧"中,物质环境和制度设计都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王银堂 《安徽建筑》2022,(10):22-23
城市滨河公共空间是多层面要素公共构成的一个复合体。对于构成复杂的城市滨河公共空间而言,对空间系统进行深入研究;对空间品质分析评价方法进行选取、优化整合,并最终建立一套科学的、全面的、可操作性的城市滨河公共空间品质评价体系是十分必要的。根据评价体系结合相关的评价方法,评价方面不仅局限于某种特定的研究方法,而是多方面的、综合性更强的可量化的评价方法。文章基于场所空间理论,对影响城市滨河公共空间品质的相关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确定以使用者需求为主,同时兼顾设计者及管理者等角色需求的城市滨河公共空间评价原则,最终提出一个具有全面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城市滨河公共空间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6.
城市广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民进行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衡量城市广场品质的要素除了视觉景观外,物理环境要素也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厦门市五一文化广场的主客观环境调查,探讨了该广场的物理环境现状,并着重研究了广场内的声景元素构成,针对人们对各声景元素的喜好度评价及对物理环境满意度评价提出优化策略。相关结论可以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设计和品质提升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城市公共空间品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公共空间品质评价是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的重要内容。准确地评价现有公共空间品质能为制定城市规划和相关建设决策提供客观依据。本文通过界定和剖析城市公共空间和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的概念和内涵,试图确立以满足使用者需要为城市公共空间品质评价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一个层次分明。操作性强的城市公共空间品质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8.
采用PSPL调研法,对厦门市厦港旧城片区进行公共空间与公共生活调研评价,探索旧城公共空间的活力营造方法及旧城社区有机更新策略。分析结果表明,受访者对公共空间的愉悦性和文化性满意度较高,对于防护性和舒适性期望值较高,公共空间品质提升应侧重考虑平日的中老年人、假日青少年对公共空间的使用需求和心理需求,以及儿童友好度的改善。本文针对现状,从优化空间层次、丰富居民生活、营建场所文化、构建多维绿化四方面提出更新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刘颂  赖思琪 《风景园林》2021,28(3):75-81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是公共生活和社会交往的重要场所,其活力是城市空间品质的外在体现.首先,以上海黄浦江滨水区为例,通过建立基于多源数据的公共空间活力的定量测度方法,发现黄浦江滨水空间活力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各类环境影响因素对滨水公共空间活力的影响程度,继而确定主导的环境影响因素.其次,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绿地率、公共服...  相似文献   

20.
杨成 《城乡建设》2012,(5):45-46
城市的开放空间也称公共空间或开敞空间,一般是指城市中向全体市民开放使用的空间,主要包括街道、广场、公共绿地、河流以及建筑物之间的公共外部空间等等。笔者通过观察法、问卷法等方式方法调研了沈阳、锦州、盘锦等城市开放空间情况的研究,尝试对城市开放空间设计方面的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